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灭菌唑对鸟类的急性经口毒性和饲喂毒性,为该药的环境风险提供数据支持。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灭菌唑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和急性饲喂毒性,并对结果进行毒性评价。结果表明:当经口毒性试验定为1 000 mg ai/kg体重浓度时,在7 d的试验周期内,试验鸟类未发生死亡及其它中毒症状。当饲喂毒性试验设定为1 000 mg ai/kg饲料浓度时,在8 d的试验周期内,试验组与对照组摄食量无明显差异,试验鸟类未发生死亡及其它中毒症状。灭菌唑对日本鹌鹑的急性经口毒性7 d-LD 50〉1000 mg ai/kg体重、急性饲喂毒性LD 50〉1 000 mg ai/kg饲料,根据《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准则》,灭菌唑对鸟类的急性毒性为低毒,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农药。  相似文献   

2.
以体长(5.56±0.31)cm、体质量(2.67±0.40)g的麦瑞加拉鲮鱼幼鱼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试验法,在水温28.1±0.6℃条件下,开展了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毒性研究。结果表明:氟虫腈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0.020mg/L(95%置信限[0.009,0.066])、0.017mg/L(95%置信限[0.007,0.064])、0.010mg/L(95%置信限[0.004,0.041])、0.004mg/L(95%置信限[0.002,0.017]);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24h、48h、72h、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15.500mg/L(95%置信限[150.453,372.135])、142.233mg/L(95%置信限[64.565,190.985])、62.517mg/L(95%置信限[25.136,102.825])、28.708mg/L(95%置信限[12.759,46.174])。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96h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0.0004mg/L、2.8708mg/L,2种农药的毒性大小为氟虫腈、乐果。最后,还就氟虫腈、乐果对麦瑞加拉鲮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以及麦瑞加拉鲮鱼幼鱼对氟虫腈、乐果的安全浓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农药对家蚕的安全性,指导农药的安全施用,避免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以家蚕(皓月×菁松)为试验生物,采用浸叶法对18%吡虫啉·氟酰脲悬浮剂等5种杀虫剂进行了急性毒性测试。结果表明,18%吡虫啉·氟酰脲悬浮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0.5%除虫菊素·苦参碱可溶液剂、20%唑虫酰胺.虫螨腈微乳剂、80%吡蚜酮·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5种杀虫剂对家蚕96 h的LC_(50)分别为0.451、0.923、0.766、23.18、21.40 mg a.i./L,其毒性依次为剧毒、高毒、高毒、中毒、中毒。尽管有2种农药对家蚕毒性中等,但其对家蚕96 h的LC_(50)临近中、高毒分界值20 mg a.i./L,其与另3种农药对家蚕均具有较高的风险性,不宜在桑园附近或桑叶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4.
以5~7日龄的中华鳖稚鳖为试验动物,采用静水停食实验法,在水温(27.4±1.3)℃条件下,开展了乐果、三唑磷、氟虫腈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农药对中华鳖稚鳖均呈现以蓄积为主导的急性毒发效应,乐果对中华鳖稚鳖的急性致毒高峰期略滞后于三唑磷和氟虫腈;3种农药毒性强度大小依次为三唑磷、氟虫腈、乐果,其对中华鳖稚鳖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0.28μg/L、0.28 mg/L和124.4 mg/L;所构建的中华鳖稚鳖累计死亡概率与质量浓度和实验时间间数学模型和半致死时间—质量浓度回归方程可作为侦查和分析农药排放时间和致中华鳖稚鳖大量死亡时间的重要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5.
研究并建立氟虫腈在白菜、白玉菇中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氟罗里夕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测定。白菜中氟虫腈的回收率(0.02~0.32mg/kg)为78.8~95.6%,白玉菌中氟虫腈的回收率(0.02~0.32mg/kg)为72.5~105.8%。方法满足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6.
测定35%虫螨腈·啶虫脒悬浮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采用静态方式在避光条件下测定35%虫螨腈·啶虫脒悬浮剂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将大型溞置于配制好的35%虫螨腈·啶虫脒悬浮剂中进行染毒,利用LC-MS/MS测定大型溞0h和48 h染毒后水体实际浓度,记录相应浓度下大型溞的受抑制的情况,根据化学农药毒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分级,其毒性等级为剧毒,为35%虫螨腈·啶虫脒悬浮剂的生态环境风险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花盆法,通过选用不同浓度的唑嘧磺草胺对栽培土壤进行处理,分析3种不同科属的水稻、豌豆和黄瓜的株高、根长和生物量,探讨唑嘧磺草胺施用后对非靶标植物的毒性影响。结果显示:唑嘧磺草胺对3种作物均有一定的影响,黄瓜和豌豆的根长、水稻的株高分别是最敏感的效应指标,EC_(50)依次为0.0103 mg a.i./kg_(干土)、0.0464 mg a.i./kg_(干土)、0.0949 mg a.i./kg_(干土)。唑嘧磺草胺对三种作物的抑制效应为黄瓜水稻豌豆,毒性均为"高毒"。农药对植物的影响不仅与自身毒性有关,也与田间用药量有关,揭示了唑嘧磺草胺在推荐的用药量40~60 g a.i./hm~2下,施用后对作物相对安全。但其毒性较高,在田间应用时,需严格按规范用药,切勿私自增大剂量使用,以防止造成作物减产。  相似文献   

8.
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氟虫腈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紫外检测器、Hypersil ODS2柱,以乙腈+甲醇+水为流动相(体积比为30∶40∶30),对氟虫腈的分析可取得满意的效果。该法线性范围是0.02 mg/mL~0.60 mg/mL,最低检测限为8.0×10-8mg/mL。氟虫腈的含量为96.4%,有关物质为3.1%。  相似文献   

9.
福尔马林处理对石斑拟合片盘虫和斜带石斑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 0 0年 4月研究了斜带石斑 Epinepheluscoioides寄生拟合片盘虫Pseudorhabdosynochusepinepheli的防治方法。海水福尔马林对拟合盘虫的作用表现为 :2 5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2 5 0× 10 - 6 ,5 0min处理的半致死浓度为 5 0× 10 - 6 。淡水福尔马林的效果为 :3min的半致死浓度为 83× 10 - 6 ,纯淡水处理的半致死时间为 2 1min。海水福尔马林对斜带石斑的毒性表现为 :30min和 4 5min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94 0× 10 - 6 和 6 4 5× 10 - 6 。淡水福尔马林对斜带石斑的毒性表现为 :5min和 10min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 130 0× 10 - 6 和 5 0 0× 10 - 6 。福尔马林处理海水中的斜带石斑半致死浓度介于 6 0 0× 10 - 6 ~ 10 0 0× 10 - 6 ,淡水处理对斜带石斑半致死浓度介于 95× 10 - 6 ~ 115×10 - 6 。淡水中斜带石斑的半麻醉和半致死时间分别为 95min和 115min。以上结果表明 :海水和淡水福尔马林对石斑拟合片盘虫的致死浓度 ,处于斜带石斑的安全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渗滤液及膜滤浓缩液生物毒性,找出溶解性有机物组分变化对生物毒性产生的影响规律.方法实验采用卤虫作为试验生物,测定垃圾渗滤液及浓缩液对受试生物的24 h,96 h的10%致死浓度LC10及半致死浓度LC50.通过离子交换的方式去除氨氮与重金属,进而研究渗滤液中有机物的生物毒性.结果渗滤液、纳滤浓缩液及反渗透浓缩液24h-LC50的稀释度分别为17.74%、66.99%、89.33%.渗滤液及纳滤浓缩液中溶解性有机物24h-LC50的稀释度分别为70.15%、77.98%.渗滤液及浓缩液中亲水性有机物ρ(96h-LC50)分别为332.06 mg/L、504.1 mg/L.结论渗滤液生物毒性最强,浓缩液中腐殖酸组分明显提高,亲水性有机物组分毒性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1.
试验测定了氟铃脲(92.5%原药)对柑桔潜叶蛾的室内毒力活性,原药加工制剂5%氟铃脲悬浮剂田间药效评价.结果表明:氟铃脲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832.572 1;阿维菌素的致死中质量浓度LC50为0.366 65.氟铃脲室内活性稍低于阿维菌素,但5%氟铃脲悬浮刺1 500倍液,药后3 d,7 d和14 d与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防效基本相当,不存在差异显著性,可以在生产上大量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用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水体染毒和成体体腔染毒,采用寇氏法测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中华大蟾蜍蝌蚪(15℃和20℃)和成体(20℃)的半致死浓度(LC50)及其95%可信限范围,并观察了中毒症状.结果表明:在15℃和20℃条件下,三氯杀螨醇对蝌蚪的LC50分别为13.24 mg/L和9.85 mg/L,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12.30~14.24 mg/L和9.18~10.57 mg/L;20℃时,三氯杀螨醇对雄性成体和雌性成体的LC50分别为114.89 mg/kg和174.14 mg/kg,其95%可信限范围分别为80.00~165.01 mg/kg和121.25~250.11 mg/kg.  相似文献   

13.
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的测量方法研究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在15~20℃下,三氯杀螨醇对黑斑蛙蝌蚪的24 h、48 h和72 h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7.861、3.82和8.21 mg/L,95%可信区间分别是15.37~20.751,2.62~15.147,.81~8.63 mg/L。安全浓度(SC)为2.49 mg/L。  相似文献   

14.
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毒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的生殖毒性,为其养殖水体水质管理提供依据.以概率作图法计算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并观察各暴露组卵巢组织结构的变化.通过胁迫实验,研究莠去津对暴露4 d和8 d的日本沼虾卵巢乳酸脱氢酶(LDH)比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22℃时,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24,48,72和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34.23,90.24,52.57和46.36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64 mg/L;卵巢急性毒性实验切片显示,随莠去津质量浓度的增大,卵母细胞间隙增大,胞体膨大、变形.胁迫实验表明,低质量浓度莠去津在短时间内对卵巢LDH活力有诱导作用,当质量浓度高于0.46 mg/L时,LDH活力明显受到抑制.本研究提示,莠去津对雌性日本沼虾具有生殖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3种杀虫剂对杨树羧酸酯酶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酶浓度、底物浓度、反应体系p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5个因素对美洲黑杨羧酸酯酶(CarE)活性测定的影响,得出测定杨树CarE的最适反应条件为:酶稀释10倍,底物浓度为3×10-4mol/L,pH为7.0,温度30℃,时间15 min。利用试验得到的反应最适条件分析了氧化乐果、吡虫啉和氟虫腈3种内吸性药剂对杨树CarE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00、1 600、3 200和6 400mg/L氧化乐果能明显抑制杨树CarE活性,其中6 400 mg/L氧化乐果抑制作用最强。50、100、200、400和800 mg/L吡虫啉处理杨树48 h,对杨树CarE均没有显著影响;当处理96 h时,400和800 mg/L吡虫啉能显著抑制CarE活性。而400 mg/L氟虫腈处理杨树48 h,800 mg/L氟虫腈处理杨树96 h,都能显著抑制杨树CarE活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斑马鱼研究铅和铬共存的联合毒性.二价铅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71,155,146mg/L,六价铬对斑马鱼的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12,67,50mg/L,在浓度1∶1的情况下,铅和铬共存对斑马鱼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5,29,26mg/L,根据Marking的指数法求得24,48,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89,0.61,0.43,皆大于零,表现为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就不同浓度的高锰酸钾、福尔马林和制霉菌素药液对聚缩虫(Zoothamniumsp.)的毒杀作用进行试验.初步得出,3种药物对聚缩虫24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21.6和6mg/L;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16.2和4mg/L.还就这些药物的毒杀机理,对对虾,特别是幼体的影响以及对虾聚缩虫病的防治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阿霉素对昆明种小白鼠腹腔给药的半致死剂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阿霉素对小白鼠经腹腔给药途径的半致死剂量.方法:通过预实验得到近似的最大致死剂量(Dm)和最小致死剂量(Dn),在正式实验中,将70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给药途径为腹腔注射,给药次数1次,给药剂量为对照组给生理盐水,其余六组的剂量分别是13.4 mg/kg、19.2 mg/kg、27.4 mg/kg、39.2 mg/kg、56 mg/kg、80 mg/kg.给药后观察时间为14 d,统计小鼠的死亡情况.结果:除对照组和最小剂量(13.4 mg/kg)外,其他剂量组在7 d内均有数量不等的动物死亡,并且死亡率随着阿霉素浓度的增加而递增.经Bliss软件计算,其LD50值为24.941 mg/kg,95%的可信限为21.241~29.271 mg/kg.  相似文献   

19.
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接触、腹腔注射及口服3种致毒方式,对吉富罗非鱼(GIFT Oreochromis niloticus)进行三聚氰胺的急性毒性研究.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三聚氰胺,进行21d的吉富罗非鱼摄食养殖实验,实验鱼初体重为(55.00±0.05)g.实验结果表明:三聚氰胺溶解度较低,在接触实验中其水溶液没有表现出毒性,96LC50>3500mg/L;而在腹腔注射致毒方式下,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的半致死剂量LD50=1311.90mg/kg;LD5095%可信限为1169.06~1472.21mg/kg;在21d口服急性毒性实验中,添加三聚氰胺后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吉富罗非鱼的摄食率和特定生长率,但对存活率和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三聚氰胺对吉富罗非鱼21d的最大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为31.00mg/(kg*d).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咯菌腈对人体和环境的潜在危害。试验选择大型溞、羊角月牙藻和蚯蚓赤子爱胜作为受试生物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评价其毒性。结果表明:咯菌腈对大型溞48 h-EC50分别为0.55 mg/L,其95%置信限为0.45~0.77 mg/L;对羊角月牙藻的72 h-EC50为0.66 mg/L,其95%置信限为0.62~0.74 mg/L;对蚯蚓赤子爱胜的14d-LC50〉10 mg ai/kg-1干土。按照农药分级标准,咯菌腈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为高毒,对羊角月牙藻的急性毒性为中毒,对蚯蚓的急性毒性为低毒。咯菌腈对不同生物表现出不同的毒性,对水生生物表现出较高的毒性,其在生产使用中应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