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煦 《供用电》2002,19(5):22-26
用断路器开断容性负载时 ,断路器断口间要承受极高的恢复电压 ,如某 5 0 0 k V换流站对交流滤波电容器组开断时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 ,恢复电压的幅值 ,均超出断路器型式试验标准规定的恢复电压值。有些开断工况的断口恢复电压值 ,约为 1 0 %额定短路开断电流试验规定恢复电压值的 1 .3倍 ,可见按常规标准通过试验的断路器 ,有可能承受不住这种工况的操作在断路器断口间发生的恢复电压 ,从而导致开断失败。为说明这个特殊情况 ,我们先叙述正常负载开断时断路器断口间恢复电压的发展过程 ,再与容性负载的开断进行比较。1 断路器开断过程中断…  相似文献   

2.
断路器断口并联电容器,用以改善断口上的电压分布及提高断路器的开断容量及绝缘耐压水平。本文介绍了选择500kV双断口断路器并联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并联电容器前后电压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二次滤波器组在开断时断口恢复电压过高而易发生重击穿的问题,根据IEC56和GB7675关于断路器开断电容器的有关规定,提出了选用比系统电压等级更高的断路器作为其操作断路器,并提出了选用断路器额定电压等级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高压电器》2017,(3):112-118
文中针对不同灭弧室串联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电压分布特性展开研究,旨在实现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自均压和最大开断能力。基于Ansoft仿真软件,建立了不同结构的12 kV真空灭弧室串联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电场分析模型,分析了每种组合的电压分布情况并计算了等效电容参数,通过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等值电路分析了不同灭弧室串联组合的自均压效果。然后搭建了高频分压试验平台,进行了不同灭弧室构成的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分压试验试验,得到了不同组合方式下的电压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在无均压电容的条件下,通过不同灭弧室的合理组合可改善电压分布情况,获得较好的自均压效果,以提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文中的研究工作为减小均压电容和提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电网技术》2021,45(6):2427-2432
多断口真空间隙串联可以充分发挥真空短间隙绝缘恢复速度快、低碳环保等优点,但存在断口电压分布不均的问题,在断口两端并联过大的均压电容会增加弧后电流,限制双断口真空开关的开断能力。该文旨在寻找一种自均压方式,减少均压电容的使用。研究了双断口串联真空间隙两组触头在相同的真空环境下,燃弧期间开断速度对电压分布的影响机理。设计了双断口可拆式真空灭弧室,采用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对静态情况下的电压分布进行了仿真。搭建了单腔体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合成回路实验平台,对双断口相同速度和不同速度开断过程的断口电压分布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改变开断速度能改善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电压分布均匀性,为提高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三相断路器开断三相电容器组时出现在断口上的恢复电压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用于投切三相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对三相断路器开断三相电容器组时出现在断口上的恢复电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用于投切三相电容器组的断路器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前言断路器电容器是并联连接在多断口的断路器断口上的一种电容器,用来使各断口之间的电压分配得较为均匀,借以提高断路器的开断能力。这种电容器过去称为均压电容器。长久以来存在着均压电容器的短时工频试验电压过高的问题。例如40千伏的电容器,工频一分钟试验电压竟取到178千伏,为电容器额定电压的4.45倍。近来,电力部门甚至还要求对电容器作在2倍于额定电压的工频电压(方均根值)下连续负载2小时的试验。对于一种运行条件本来很轻的电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断特性,建立了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合成开断试验平台和基于一种改进真空电弧模型的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对开断电流、电弧电压、燃弧时间和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分配比例等参数进行了试验测量,通过仿真诊断等离子体参数,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机理分析。结果表明:过长的燃弧时间会导致过大的燃弧能量和转移电荷,可能使电弧发生集聚;高压断口的延迟分闸会造成弧后残余等离子体特性的差异,从而加剧双断口真空断路器TRV分配的不均匀性;这2种情况均不利于开断。此外,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均压电容的取值除了考虑TRV均匀分布外,还应兼顾弧后阴极表面电场分布的一致性,过大的均压电容反而不利于开断。因此,燃弧时间及其同步控制和合理均压电容值的选取是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成功开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林立生 《高压电器》1991,27(6):60-61
<正> [问]110kV单断口SF_6断路器为什么要在断口间加并联电容器? (答)断路器开断近区故障时,会遇上上升速率极高的瞬态恢复电压可能使断流能力下降。采用在断口间并联一支电容量足够大的电容器,可以降低开断近区故障过程中瞬态恢复电压的幅值和上升速率,从而避免了电弧隙间热击穿的发生。并联电容器的电容量越大,这种效果就越明显,例如,LW6—110Ⅰ型断路器在断口间加并联电容器后(构成LW6—110Ⅱ)  相似文献   

11.
近代高压断路器常采用若干相同灭弧元件(断口)串联的结构,以提高开断能力与电压等级。在这类多断口断路器中,由于各断口的对地电容以及断口间绝缘电阻的影响,将造成断口间电压分布不均匀,因此,多断口断路器必须采用均压措施,使断口间电压均布,充分发挥多断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向基于光控模块的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态、动态绝缘特性设计提供参考,建立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126 kV U型布置的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态电位分布和真空灭弧室内部的电场分布。利用110 kV振荡型合成试验回路,进行低电压、小电流三断口串联断路器样机的开断试验,测量三断口的瞬态恢复电压分布。计算和试验结果表明: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的静态和动态电压分布不均匀,高压端断口的静态分压超过65%,串联样机进行试验时底部可以不安装支架;高压端断口的动态分压(瞬态恢复电压峰值)超过60%,1 000 pF均压电容可以满足低电压、小电流开断均压要求,高电压、大电流开断情况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断路器电容器的制造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断路器电容器的制造和发展丹东电力电容器厂张秀才由于制造需要,断路器的断口常常是几个串联。在这种情况下当断路器开断时,其断口电压受断日杂散电容影响而分布不均匀,影响断路器的开断能力。为此断路器的每个断口必须并联适当的电容器,这个电容器就称之为断路器电容...  相似文献   

14.
双断口断路器通常在两个断口分别并联均压电容器,以减小杂散电容引起的断口分压不均,保证两个断口承担相同的电压,并限制断口恢复电压陡度,提高断路器的工作可靠性.在均压电容器预防性试验中,发现部分全膜绝缘和膜纸复合绝缘均压电容器出现10kV介损超标或增长较快的现象.对5台缺陷电容器进行了高电压介损、耐压和局部放电等试验,以及绝缘油理化分析和解体等工作,判断绝缘油理化性能劣化和心子击穿是均压电容器10 kV介损超标或增长较快的直接原因,认为高电压介损试验不能作为均压电容器是否具备继续运行条件的唯一标准.基于上述工作,对均压电容器的预防性试验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串联断口间动态介质恢复协同作用对其弧后特性、开断能力有影响。为此搭建了双断口真空断路器试验样机,进行了合成回路试验,旨在得到双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动态介质恢复协同特性。研究了不同间隙、不同触头结构、不同均压电容对动双断口真空断路器开断能力的影响,得到了不同组合方式下的开断增益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双断口真空断路器最佳的组合方式是横纵组合方式且横磁触头在高压侧,这是由于这种组合电压分布更加均匀,由于真空间隙的变化影响电压分布特性,进而得到横纵组合方式最佳的间隙配合特性。通过试验得到了不同触头结构灭弧室的组合均压电容大小对开断能力的影响,均压电容选取在500~2 000 p F为宜,且两个纵向磁场触头结构组合在同期动作下开断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电压等级的不断提高,高压断路器串联的断口数相应增多,各断口的电压不均匀程度增大。为均匀各断口间的电压分布,通常在断口间并联均压电容器。油纸电容器以其重量轻,可靠性高等优点越来越多地应用到高压断路器中。文中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均压电容器表面电场强度分布的几个因素,包括均压电容器与屏蔽罩间的距离、屏蔽均压电容器端部的两屏蔽罩间距离及均压电容器两侧深入屏蔽罩的均匀度。并得出如下结论:在满足屏蔽罩对地绝缘的条件下,均压电容器与屏蔽罩间的距离越大越好;在既满足主断口绝缘性能又满足电容器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屏蔽均压电容器端部的两屏蔽罩间距离越大越好;在保证断口绝缘性能的前提下,均压电容器两侧深入屏蔽罩的距离越均匀越好。研究结果为新产品结构设计及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模块化三断口真空断路器动态分压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得到基于40.5kV光控模块单元的U型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动态分压特性,给合理选择均压措施提供参考,通过低压、小电流的合成开断试验测量了该断路器弧后瞬态恢复电压(transient recovery voltage,TRV)的分配特性。同时通过试验验证了串接大电容使均压电容兼作分压器用的TRV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而对大电流弧后三断口真空断路器的TRV分配特性,基于连续过渡模型在PSCAD/EMTDC中进行了仿真分析。试验和仿真结果表明:小电流开断时,TRV分配特性与静态电压分配特性相近,静态均压设计可满足小电流开断的要求;大电流开断条件下,各断口残余电荷参数的差异可能对TRV分配产生显著影响;进行动态均压设计时,需要考虑断口不同期可能导致的TRV分配不均匀程度增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电气化铁路牵引供电系统2×27.5 kV双极真空断路器用于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的接触网馈电线路的接通与开断。根据现行的铁路标准,该类型断路器灭弧室断口采用了27.5 kV额定电压等级的绝缘水平。笔者通过对接触网(T线)和正馈线(AF线)之间非接地短路故障的分析发现:当该断路器开断此类短路故障时,两支断口承受的短路电压一般是不平衡的,其中某一断口承受的电压将超过其绝缘耐受水平,严重劣化其开断短路电流条件,可能造成绝缘损坏甚至爆炸事故。因此建议:提高现行2×27.5 kV双极真空断路器绝缘水平的铁路标准;在现有断路器的2个断口上并联均压电容,平衡电压;增加该类型断路器双断口实际均压情况以及同步性开断试验项目。  相似文献   

19.
高速机械开关是混合型直流断路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整个直流断路器的开断时间。混合型高压直流断路器多采用多个断口串联分压的结构,存在多断口开断同步性问题。针对多断口同步性问题,提出励磁线圈串联和微秒级控制技术两种方案,并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励磁线圈串联技术实施难度较大,微秒级控制技术通过“一对多”控制架构,能将控制延时误差控制在1 μs内,各断口之间的分散性在0.1 ms之内。对多断口串联后的均压特性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不加均压电容时断口间电压分布差最大达到5倍,而增加均压电容后电压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串联真空灭弧室工频预击穿电流的自均压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给多断口真空断路器的开发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进行了小开距下单断口和三断口真空灭弧室的工频电压击穿试验。工频电压击穿试验结果表明,三断口真空灭弧室的各断口电压分布在总电压的上升过程中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设计了双断口真空灭弧室的工频电压分布试验验证了该结论。真空灭弧室在工频电压作用下会同时流过容性电流和预击穿电流,故引入了预击穿电流对上述试验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串联真空灭弧室的工频预击穿电流具有自均压作用。仿真得到的场致发射电流和试验得到的预击穿电流波形基本一致,表明真空短间隙的击穿主要是由场致发射引起的。而真正决定断路器开断成败的是暂态恢复电压,指出了多断口真空断路器不能仅依靠这种自均压作用,还需配置合理的均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