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桑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桑黄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本文介绍了桑黄的药用功能、深层发酵、桑黄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以及桑黄多糖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2.
桑黄因其抗癌效果突出,成为新型抗癌药物领域研究的新宠。桑黄多糖是桑黄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良好的抑制肿瘤、提高免疫功能、降血糖及抗氧化等药理活性。综述桑黄多糖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法、结构分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研究进展,总结桑黄多糖新产品开发与应用的现状,展望前景。  相似文献   

3.
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得到桑黄菌丝多糖(大分子量粗多糖),通过小鼠抗疲劳、耐缺氧能力实验,研究桑黄菌丝多糖的生理活性。以小鼠游泳力竭时间、游泳前后血乳酸、肝糖原以及血清尿素氮含量的变化为指标,考察桑黄多糖抗疲劳能力,以小鼠在缺氧和亚硝酸钠中毒环境下的存活时间为指标,考察桑黄多糖耐缺氧能力。结果表明,灌胃桑黄多糖可以显著延长小鼠游泳时间达70.62%,降低游泳后乳酸曲线下面积22.89%,提高肝糖原储备33.36%,减少游泳后血清尿素氮含量23.17%,延长小鼠在缺氧环境下42.08%和亚硝酸钠中毒环境下35.29%的存活时间。因此,桑黄多糖具有提高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作用,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实验效果与灌胃剂量呈正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4.
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桑树桑黄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的氨基酸、矿物质元素以及多糖等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必须氨基酸中都以亮氨酸含量最高。桑树桑黄子实体和发酵菌粉中都含有人体必不可少的钙、铁、锌等8种矿物质元素。桑树桑黄发酵菌粉多糖、黄酮含量均高于子实体。桑树桑黄发酵菌粉黄酮含量为3.97%,多糖含量为12.8%;子实体黄酮含量为0.1%,多糖含量为4.76%。  相似文献   

5.
将桑黄菌种分别接种于不同成分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以桑黄菌丝体生物量、粗多糖产量和黄酮产量为指标,筛选出桑黄菌丝培养最适培养基.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粗多糖含量、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最终结果表明桑黄固体培养基的最优组合:玉米粉70%,豆粕28%,蔗糖2%,KH2PO40.1%,K2HPO4 0.1%,VB10.01%,料液比1∶1.8.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20L搅拌式发酵罐中,转速和通气量对桑黄菌丝生物量、胞外多糖产率、溶氧以及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范围内,转速为150r/min时,桑黄菌丝体生物量最大(12.65g/L),胞外多糖得率最高(2.99g/L),相对溶氧下降最快,菌球小球状、较紧密、丝状体比例小;通气量为1∶0.65vvm,桑黄菌丝体生物量最大(12.69g/L),胞外多糖得率最高(3.00g/L),相对溶氧下降最快,菌球大小均匀、紧密、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7.
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研究了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中不同营养组成对桑黄菌丝生长的影响。以菌丝生物量和多糖产量为主要指标,对桑黄液体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桑黄液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适氮源为麦麸,最佳碳氮比为20: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50g·L-1、麦麸50g·L-1、KH2PO42g·L-1、MgSO41g·L-1、VB1300μg·L-1、VB2400μg·L-1。  相似文献   

8.
以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不同处理时间的桑黄菌丝为试材,采用0.1%秋水仙素诱变桑黄菌丝研究其诱变下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变化,以期获得生长快且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菌种,以期为桑黄菌株选育、种质资源创新和应用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诱变后桑黄菌丝再生菌株的生长速率以及多糖、黄酮和三萜等活性成分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其中,与对照相比,诱变酶解桑黄菌丝20 min获得的再生菌株20-1生长速率最快,增加了366.67%;三萜和多糖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10-5,分别增加了1069.73%和281.85%;多酚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5-1,增加了530.56%;黄酮含量最高的再生菌株为30-1,增加了3771.43%。  相似文献   

9.
桑黄和冠突散囊菌均是一种能在木质基质上生长的有益真菌,当前桑黄以直接食用子实体为主,而冠突散囊菌是茯砖茶中的优势菌种.通过对比桑黄和冠突散囊菌发酵桑叶红茶的功能性成分,探究2种益生真菌的深加工及保健功效.结果表明桑黄发酵茶中多糖含量最高,为0.410 mg·mL-1,且羟自由基清除率最强,达到60.31%;冠突散囊菌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不同方法提取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菌丝体粗多糖,超声辅助法提取粗多糖的得率最低,但多糖含量最高。复合酶法的粗多糖得率最高,但多糖含量低。单糖组成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粗多糖的单糖组成不同;复合酶法得到的粗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半乳糖以及葡萄糖组成;超声辅助法得到的样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热水法得到的样品由木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含量比其它两种粗多糖样品高。红外和电镜扫描分析表明:不同提取法得到的桑黄粗多糖结构和形态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鲍氏层孔菌以固体培养基为基质的人工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目的在于探索出鲍氏层孔菌子实体人工培养的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配方设计采用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找出适于鲍氏层孔菌生长的最佳氮源、碳源及木屑种类,以及3者的最佳组合配方。  相似文献   

12.
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供试菌株朝鲜桑黄(Phellinus linteus)、韩国桑黄(Phellinus linteus)、中国桑黄(Phellinus baumii)、中国桑黄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和斜生褐孔菌(Phaeoponus obliquus)的rDNA ITS区域进行了PCR扩增、测序及BLAST分析比对后,认为中国的药用真菌鲍氏针层孔菌(桑黄)与朝鲜桑黄、韩国桑黄是同一物种,即鲍氏针层孔菌(桑黄)(Phellinus baumii),而火木针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是另一种桑黄。  相似文献   

13.
瓦尼木层孔菌及其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尼木层孔菌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珍贵药用真菌,其野生资源稀少,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特此对瓦尼木层孔菌的形态特征、生态习性及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4.
应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液体发酵黑盖木层孔菌菌丝体产量的培养基组分进行筛选,确定影响菌丝体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玉米粉、麸皮和VB1。在此基础上,采用最陡爬坡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黑盖木层孔菌液体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当培养基组分中玉米粉为65 g/L、麸皮为49.31 g/L、VB1为214.61μg/L时,菌丝体产量预测值为10.75 g/L,最佳条件下菌丝体产量可达11.16 g/L,预测值与验证值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5.
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药用真菌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国内外针层孔菌属(Phellinus)中主要的药用真菌在人工栽培、发酵培养、化学成分分析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现状,并简要分析了当前针层孔菌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桑黄漆酶的发酵条件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深层培养方法通过不同碳源、氮源、pH值、温度等因素对桑黄产酶量的影响,研究桑黄合成漆酶的最适发酵条件。采用L9(34)正交设计法对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初步筛选出了桑黄合成漆酶发酵培养基。结果表明,培养基为玉米粉1%、麦麸1%、葡萄糖2%、蛋白胨0.5%、酵母膏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添加Cu2+浓度60μmol.L-1,维生素B1 1 mg.100-1.mL-1,漆酶产量最高,为7 666 U.L-1。  相似文献   

17.
药用真菌桑黄总黄酮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采用NaNO2-Al(NO3)3比色法及紫外比色法对不同桑黄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进行了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桑黄提取物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两种测定方法的方法学考察的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均可作为桑黄中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