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1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九峰自然地理条件和科技植物资源现状的基础上,针对科技植物资源保护方面存在的有关问题确定相应的规划原则和指导思想,将九峰划分为种苗繁育区等6大试验区及树木观赏园等12个园区,提出了有关保护对策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4):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另有占地200hm^2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个。公司内设市场信息部、资源开发部、工程部等6个部门。  相似文献   

3.
《江苏林业科技》2007,34(3):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另有占地200hm^2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个。公司内设市场信息部、资源开发部、工程部等6个部门。  相似文献   

4.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2):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另有占地200hm^2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个。  相似文献   

5.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6):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中有占地200hm^2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某地2个。  相似文献   

6.
《江苏林业科技》2006,33(3):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另有占地200hm^2的大型林木良种繁育基地2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枣强县依靠退耕还林匹配项目工程造林的实施,林业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有林地面积已达1.7万hm^2,其中2003年以来新种植的速生杨面积达8000hm^2。速生杨以其速生、树干通直、材质好等特点已成为造纸、密度板制造、木皮加工等行业的良好加工原料,同时也成为广大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目前大面积的林木作为工业原料面临采伐更新的任务,为了保护林地资源,实现林木资源的永续利用,在枣强县张秀屯乡杨庄村进行了留桩抚育更新造林试验,就速生杨的更新方法、更新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项目)该项目属2017年中央财政林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由隆德县林木检疫站组织实施。主要应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木鼠(兔)害无害化控制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陕林科鉴字[2014]01号)科技成果,开展物理空间隔离、植物源不育剂和生物诱杀等技术防控林地鼠害示范与推广。2017-2018年分别在隆德县项目核心区的观庄乡林沟和山河乡业沟集中实施,完成鼠害防控面积640亩,其中物理空间隔离预防鼠害面积320亩、植物源不育剂防控面积170亩、生物诱杀面积150亩;  相似文献   

9.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丰富,建国以来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掌握了森林植物种类和主要树种的分布、面积情况,初步开展了林木种质资源的保存,大力开展了主要树种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的育苗,积极探索了灌木树种育苗技术和外地优良树种引种试验,种苗产业发展较快。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中还存在资源家底不清、没有统一规划、林木良种基地建设不规范、造林育苗良种率较低、苗木生产基础条件差、乡土树种育苗品种少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祁连山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江苏林业科技》2005,32(6):F0004-F0004
江苏绿宝植物微繁公司成立于1992年,主要从事林木良种选育,营林技术及组织培养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公司拥有林地70hm^2,组培工厂3700m^2,现代化温室大棚5000m^2,保存林木花卉种质资源3000种以上。  相似文献   

11.
为合理地评价和经营恩施州森林资源,依据1985,1994,1999和2006年4次森林资源调查资料,并结合20年来恩施州林业生态建设的重大活动情况,从森林面积、蓄积量、组成结构、质量等角度对森林资源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经过20年来的努力,恩施州森林面积、蓄积量和覆盖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州现有林业用地面积160.20万hm2,其中森林面积113.41万hm2,活立木蓄积量5 000.13万m3,森林覆盖率67.02%,有林地面积年均增长率为3.11%,无林地面积年均净减率为4.61%,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面积年均净增率分别为38.55%、20.88%、2.91%,用材林面积年均净减率为1.21%,森林资源结构得到改善,质量有所提高。最后揭示资源变化的原因与内在联系,提出资源管理与发展方向,为制定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翔飞 《绿色科技》2021,(5):160-161,164
指出了福山区国有福山林场1949年建场,经营面积233.7 hm 2,为公益型林场,存在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有福山林场立足林场实际,探索思考了国有福山林场改革发展,完善改革发展经验,坚持以资源保护为核心,大力规划发展林场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提升国有福山林场森林资源结构质量水平,促进国有福山林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徽商兴起与中国传统林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明清时期起源于皖南山区徽州的徽商是中国的一大商帮,徽商主要是茶、木、盐和典当四大产业,其资本积累以及后来的繁荣均得益于徽州丰富的森林资源。徽商重视文化和教育,在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中,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应用,在经营杉木、竹子等大宗林产品的同时,充分发挥徽州自然资源丰富的优势,科学经营茶叶、蚕桑、干果、水果、木本油料、纤维类等植物资源,发展具有徽州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等,形成了徽州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是我国传统林业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为给金银花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使用解剖镜、电子显微镜、扫描电镜对‘济草堂1号’和‘九丰1号’2个金银花品种的花粉、花瓣、雌蕊、雄蕊等进行了观察和比较;通过花粉离体萌发试验测定2个不同金银花品种花粉活力,通过纤维素酶法测定2个金银花品种的花粉量。结果表明:2个金银花品种解剖结构均具明显的忍冬科植物花部特性;气孔、腺毛长度、花粉大小差异明显;‘济草堂1号’花粉量大于‘九丰1号’;花粉均在蔗糖质量分数20%、硼酸质量浓度0.03 g/L时萌发率达到最高,‘九丰1号’萌发率59.34%,‘济草堂1号’萌发率49.02%。  相似文献   

15.
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信息数字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进行森林资源调查、管理及其动态变化监测,是现代森林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对九峰国家森林公园进行野外踏查和本底调查的基础上,利用GIS和RS技术,对园内土地利用及森林资源进行区划,并实现森林资源的数字化,构建九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资源信息数据库,为今后开展九峰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方面的工作提供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甘肃大熊猫栖息地内的竹类资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甘肃大熊猫分布在文县境内。文县地区是甘肃省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笔者在文县地区13个乡采到100余号标本,有5属9种1变种。并通过野外样方调查,讨论了大熊猫栖息地内竹类的分布特点,划分了3个植被群系和8个竹林类型,为保护和研究大熊猫、发展竹类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技术的三明市森林资源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森林经理学为理论基础,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系统管理平台,以三明市森林资源调查数据、数字地图为信息来源,借助相关数学分析方法,对森林资源1996—2005年期间的动态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明市林业用地面积基本保持稳中有升格局;森林覆盖率虽有起伏,但基本稳定在76.8%的较高水平上;人工林的面积呈增长趋势;天然林面积逐年减少;活立木蓄积量1996年后呈持续上升趋势。该项目研究为制定三明市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对于进一步促使森林资源管理信息化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广东省第四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方法、特点,对主要结果及数据变化进行了分析。与广东省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相比,广东省森林覆盖率增加了3.09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增加了18727.49万m3,林业用地面积减少了 37.09万hm2,森林面积增加了 73.49万hm2,调查结果表明广东省森林资源主要数据变化较大,森林质量有所提高,但总体质量仍较低,单位面积森林蓄积量仅为60.57 m3/hm2,森林质量的提升还有较大增长空间,进一步加强森林经营要求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9.
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是世界十大重点生态工程之一。为了遏制森林破坏,恢复退化的热带林和红树林,改善生态状况,提供就业机会,促进乡村发展,菲律宾于1987年启动“国家造林计划(NFP)”。该计划到2010年完成造林202.6万hm2。为加大生态建设力度,2011年又开展了二期的“国家绿化计划(NGP)”(2011—2022年),计划造林270万hm2,而2011—2020年实际完成造林200多万hm2。“国家造林计划”和随后的“国家绿化计划”总目标为造林510万hm2(去除重叠部分),到2020年底实际完成造林410万hm2。在计划实施中,采取了促进人工造林、加强社区森林管理、坚持高层推动、完善规划和政策等多项措施,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都取得了良好成效。菲律宾“国家造林计划”对我国的主要政策启示包括谋划新的工程、实行依法治理、坚持共建共享、强化科技支撑、重视宣传发动。  相似文献   

20.
掌握好经济林资源动态,对于指导区域林业生产、科学规划、合理经营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结合实地调查,对精河县经济林资源树种、品种的面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精河县经济林总面积7 210.71hm2,其中精河枸杞面积为7 043.08hm2,盛产期精河枸杞面积为3 140.96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