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为深入贯彻落实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我院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深化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整体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方法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围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主题,创新管理,规范服务,落实措施,服务评价等环节具体开展.结果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争创示范病房,我科病区陪护率大大下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2010年同期提高了7%.结论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按照分级护理标准、强化基础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提供及时有效、安全舒适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2.
周慧兰  冯萍  周念港 《山东医药》2012,52(24):101-102
立体护理是指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科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从2011年1月开始我院在精神科封闭病房实施立体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五常法"护理模式对提高消化内镜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对消化内镜中心就诊环境、仪器、物品、人员进行规范化科学管理,比较实施"五常法"护理模式前后2年消化内镜中心每日工作量、护理质量的差异。结果 "五常法"护理模式实施2年后,消化内镜中心胃镜、肠镜、经内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等每日工作量(100.16±12.41、30.67±3.73、3.23±0.59)显著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对环境的满意度、仪器设备完好率、无菌物品未过期率(97%、91.9%、99%)均显著高于实施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五常法"护理理念融入到消化内镜中心医务人员的日常行为中,可显著提高科室管理效果,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在口腔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效果。方法结合口腔科特点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实施护士分层管理,改革排班模式,加强基础护理,强化健康教育等措施。结果我科实现了"护理纠纷零投诉,护患沟通零距离"。结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文化建设将为我院的护理服务品牌的塑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手术室针对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开展舒适护理的心得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外科欲实施手术的患者126例,随机分成分成观察组(舒适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分别采用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自制的满意调查表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和满意舒适程度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通过焦虑自测量表对焦虑程度的比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满意度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通过开展舒适护理的工作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有效地改善了医患关系,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类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成为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整体化护理的主要任务是:把病人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方面来考虑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这表明社会向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而整体化护理的开展使护理服务的工作量自然而然地随之大幅度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层级全责护理与"一贯制"责任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ICU接收患者150例,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75例,层级组,行层级全责护理;一贯制组,行"一贯制"责任护理,对比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及满意度差异.结果 两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一贯制组护理后患者心理情绪改善效果优于层级组(P<0.05).结论 层级护理及一贯制护理均可保障患者满意度,但一贯制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精细护理模式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盲选法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精细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前后护理质量评分情况,纪录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对比两组医疗纠纷发生率及医疗事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医疗纠纷发生率为2.50%(1/40),医疗事故发生率0.00%(0/4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8/40)及15.00%(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基础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书写、护士长管理、健康教育知晓、"三基"考核6项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肿瘤患者实施精细护理模式能促使护理质量得以提高的同时,医疗纠纷发生率得以降低,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在2016年8月—2018年10月时间范围内,到该院周围血管科诊断治疗的糖尿病足者89例,按就诊顺序分组,常规护理服务是对照组的护理方式,综合性护理干预为研究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血糖水平改善情况作比较。结果干预前两组的空腹血糖(FPC)、餐后2 h血糖(2hPBG)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临床护理,研究组的FPC与2 hPBG值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足护理工作中运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可帮助病患进行很好的血糖水平控制,有一定治疗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县级医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方法 选取心血管病区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示范病区,采取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分层级使用护理人员,落实责任制护理,注重人文关怀等举措.比较开展前后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入院宣教、疾病宣教、技术水平、巡视病房、环境管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在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效果。方法在救治及诊疗的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中择取60例,限定入院时间2017年6月-2019年6月,执行随机分组法,30例实验组患者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服务模式。结果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前者分娩后1周内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中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取得了满意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的支付意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用条件价值评估法调查了550例上海市居家老年人。结果 (1)支付意愿:愿意支付家庭护理服务费用的有333例(占60.5%)。四类家庭护理服务:教育指导类、辅助监测类、一般治疗性护理类和特殊治疗性护理类服务的平均支付意愿值(元/次)分别为3.00~8.00、4.00~8.00、6.00~10.00和10.00~20.00。35.6%的人最高愿意支付的金额为200~300元/月。平均最低能接受的报销为(67.24±23.55)%。(2)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经济状况越好(>4 000元/月)、有退休金、现有子女数越少、就医越不方便、患有肿瘤和建立家庭病床的老年人为家庭护理服务支付费用的意愿越强。结论老年人对家庭护理服务持肯定态度,提倡大力开展上门服务,以满足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下,老年家庭护理服务费用的支付方式应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可以考虑个人缴纳10%~30%的家庭护理服务费用,政府报销70%~90%的费用。建议在经济状况较好、有退休金、现有子女数少、就医不方便、患有肿瘤和建立家庭病床的对老年家庭护理服务支付意愿较强的老年人中优先试行家庭护理服务,并逐步在其他人群中扩展开来,以促进家庭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潘彩芳  许日波 《内科》2012,7(4):449-450
目的探索传染病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模式,创传染病院的护理品牌。方法选择传染病院1个艾滋病区为示范病区,合理配置护士,实行责任制护理模式,进行层级管理,实行三班制(APN)排班,减少护士交接班次数,医院出台后勤支持政策。结果示范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满意度、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提高,陪护率降低,与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护理的对照病区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把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融入到临床路径中,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降低陪护率。  相似文献   

14.
<正>在"以家庭为主、养老机构为辅、社区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背景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迫在眉睫。而老年人的社区护理一直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本文调查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1资料方法1.1研究对象2012年8~11月随机抽取长春市朝阳区某社区400名老年人。无重大精神、躯体疾病,可以进行有效沟通。采用面对面询问的方法,调查员统一语言,问卷现场收回。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有效率92.25%。男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患有慢性疾病和功能障碍的老年人急剧增加,长期的、连续化和综合化的护理需求成为新的护理需求范式,这对我国当前"医""养"分离的服务模式及以急性期医疗为中心的医疗卫生体制提出了极大的挑战。面对同样的问题,日本积极推进"整合型护理",通过医疗资源与社会福利资源的有机衔接和整合,成功构建了依托社区的整合型长期护理服务体系,成为世界上将"整合型护理"和"基于社区"两个要素同时融入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建设的先驱国家。日本的经验对构建我国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能力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及从业人员能力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湖北省部分三级临床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养老院从事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被调查者从事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排列前2位分别是老年疾病护理(80.4%)和健康教育(79.6%),不同工作单位和是否具备护士执业资格在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方面差异显著(P0.05);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现具备的能力排在前2位的是人际沟通能力(89.3%)和专科护理能力(82.9%),认为应具备的能力排在前2位是人际沟通能力(90.6%)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85.5%)。结论老年护理服务内容开展的不够深入,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不强;必须深入开展老年护理服务内容,提高老年护理从业人员能力,从而提高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护理是一种以服务对象是开放性整体为问题思考框架的临床护理模式.它是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模式改变而来的。在临床实习期间如何指导学习对病人实施全面、系统、整体护理,是当前护理教学工作所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服务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改革的不断深化,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先进的护理模式必须以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相匹配,整体护理是当今护理的最新观念,其整体性体现在护理服务于人类生命的全过程。人是动态的、统一的、又是独特的,护士要为不同层次、不同社会背景的人提供全方位护理服务,须具备良好的修养与专业水平,才能保障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在妇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于2019年1月开始在妇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了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选取2019年1月-2019年6月间(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后)我院收治的300例妇科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2018年7月-2018年12月间(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前)收治的300例妇科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4.11±4.21)分,较对照组(88.11±4.03)分更高(t=17.832,P=0.001);研究组满意度(98.00%)较对照组(93.33%)更高(χ2=7.880,P=0.005)。结论在妇科护理管理过程中通过应用医护一体化护理工作模式可改善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