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比较DPOAE和ABR在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耳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3组,DPOAE组10只,ABR组10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每日肌注庆大霉素100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在注药后每3天测1次DPOAE和ABR。一旦DPOAE振幅下降50%或ABRⅢ波反应阈移10dB以上时,分别停药观察。2周后处死作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DPOAE组注药第7天出现变化,停药2周后再测听力无继续下降;而ABR组注药第10天才出现轻微变化,停药2周后再测ABR阈移进一步加大。毛细胞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DPOAE较ABR能更早发现庆大霉素耳毒性。  相似文献   

2.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早期诊断药物性聋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DPOAE和ABR在早期诊断庆大霉素耳毒性中的作用。方法 选听力正常豚鼠,随机分3组,DPOAE组10只,ABR组10只,对照组6只。实验组每日肌注庆大霉素100mg/kg,对照组注射等生理盐水,所有动物在注药后每3天测1次DPOAE和ABR。一旦DPOAE振幅下降50%或ABRⅢ波反应阈移10dB以上时,分别停药观察。2周后处死作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DPOAE组注药第7天出现变化。信药2周后再测听力玩继续下降,而ABR组注药第10天才出现轻微变化,停药2周后再测ABR阈移进一步加大,毛细胞形态变化与功能变化基本一致。结论 DPOAE较ABR能更早发现庆大霉素耳毒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卡那霉素(KM)对昆明小鼠听脑干反应(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影响.探讨昆明小鼠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AmAn)的耳毒易感性.方法 16只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KM组和对照组,给于皮下注射uax4[2×750mg/(kg·d)]或者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2周,分别记录用药前、后ABR阈值和DPOAE幅值;应用硝酸银染色观察耳蜗形态学变化.结果 KM组用药1周后,DPOAE幅值明显下降.而ABR阈移无显著变化;2用后ABK阈移显著增大且停药后进一步增大.对照组ABR阈移和DPOAE幅值在用药前后无明显改变;耳蜗硝酸银染色显示对照组外毛细胞排列整齐,结构完整,而KM组外毛细胞则发生大部分缺失.结论 昆明小鼠对AmAn易感,应用KM可以建立昆明小鼠AmAn耳毒性模型.在听功能检测上DPOAE可能比ABR更灵敏.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及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方法 以豚鼠为研究对象,制成脑震荡模型.20只健康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脑震荡后即刻组、2周组、4周组.应用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s otoacoustic emissions,DPOAE)观察脑震荡后听功能变化;应用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病理改变.结果 ABR Ⅰ、Ⅴ波潜伏期和Ⅱ~Ⅲ、Ⅱ~Ⅴ波间期均有变化;DPOAE于打击后在0.7、1.0 kHz频率其幅值有明显变化(P<0.05);扫描电镜下见耳蜗毛细胞的纤毛有排列紊乱和倒伏现象.结论 豚鼠脑震荡后2~4周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采用腺伴随病毒(AAV)携带神经营养因子-3(NT-3)对庆大霉素(GM)致聋豚鼠的局部基因治疗及其对耳蜗功能及形态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用18只杂色健康豚鼠,用GM按80 mg/kg·d连续肌肉注射4 d后随机分为3组:AAV-NT-3治疗组(A组)7只,AAV对照组(B组)7只,GM对照组(C组)4只.A、B组动物在埋植微量渗透泵后继续肌肉注射GM 10 d,C组动物继续注射GM 10 d.AAV-NT-3及空白AAV载体滴度均为1.1×1010pfu/ml.对A、B两组注射GM前及术后10 d、C组注射GM后14 d进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ABR)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定.而后将动物麻醉处死取听泡,行基底膜铺片和毛细胞计数,计算外毛细胞损失率.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听功能(ABR及DPOAE)及耳蜗毛细胞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腺伴随病毒介导NT-3转基因治疗可用于保护受氨基甙类药物损害的豚鼠听功能和耳蜗毛细胞;在行局部耳蜗转基因治疗中应严格遵循无菌原则.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褪黑素对豚鼠老年性聋的拮抗作用.方法:80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A组),老年性聋模型组(B组),褪黑素治疗的老年性聋模型组(C组0.3 mg/(kg·d和D组1.0 mg/(kg·d).以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作老年性聋模型,4周后测量各组ABR、耳蜗组织谷胱甘搿-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耳蜗铺片观察毛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ABR阈值、Ⅰ波潜伏期、Ⅲ波潜伏期及Ⅰ、Ⅲ波间期均升高,GSH-Px含量降低(P<0.05或0.01).D组上述各指标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蜗铺片结果,B组耳蜗基底膜各周外毛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一,胞内颗粒染色变浅,可见细胞点状缺失;A、D组外毛细胞排列整齐,无缺失;C组介于B、D组之间.结论:褪黑素对老年性聋豚鼠听力及耳蜗毛细胞有保护作用,且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噪声致感音神经性聋豚鼠模型听觉电生理及内耳形态学的改变。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月承德医学院选取豚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2只。实验组豚鼠给予白噪声暴露1周,暴露声压级(A计权)为110 dB,每日暴露1次,每次1.5 h,连续暴露1周;对照组豚鼠安静环境中饲养,未给予噪声暴露。分别测试噪声暴露前1天,噪声暴露后1、2及4周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及80 dB nHL下Ⅰ波潜伏期,并通过扫描电镜及光镜观察噪声暴露后4周豚鼠耳蜗毛细胞的形态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噪声暴露后1、2、4周体质量下降(P<0.01),且ABR阈值均不同程度上升,Ⅰ波潜伏期也逐渐延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扫描电镜显示,对照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形态正常,排列整齐,界限清楚;实验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均出现紊乱、融合及缺失。光镜显示:对照组耳蜗外毛细胞未见明显缺失,实验组耳蜗外毛细胞数有显著缺失,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噪声致感音神经性聋后豚鼠听觉系统受到损害,毛细胞出现缺失、坏死,考虑永久性阈移(PTS)的产生可能与耳蜗外毛细胞异常及缺失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丁胺卡那霉素作用于耳蜗系统时毛细胞凋亡现象及其在听力损伤中的作用。方法15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各组肌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400mg·kg-1·d-1,分别于用药1d,3d,6d后处死。处死前检测其听脑于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s,ABR)的变化,并利用光镜和TUNEL标记技术检测耳蜗毛细胞发生凋亡的情况。结果①豚鼠肌内注射丁胺卡那霉素1d后耳蜗毛细胞即出现凋亡现象,连续用药3~6d,毛细胞凋亡呈强阳性表达;②耳蜗毛细胞凋亡出现的早期豚鼠听力阈值无明显改变,连续用药6d后听力阈值则明显提高。结论①丁胺卡那霉素作用于耳蜗毛细胞可引起毛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豚鼠耳蜗毛细胞损伤的一条途径;②丁胺卡那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引起耳蜗毛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9.
来比林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的实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淑云  孙晓莉  黄维国  刘顺利 《医学争鸣》2003,24(19):1805-1808
目的 :观察来比林对抗庆大霉素耳毒性的作用 .方法 :将豚鼠随机分为庆大霉素 (gentamicin ,GM )组、来比林组 (lysisinaspirin ,LAP)、GM +LAP组及对照组 ,采用听性脑干反应 (ABR)、耳蜗铺片及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用药前后听阈及耳蜗毛细胞形态学改变 ,并检测血清尿素氮、肌苷以及庆大霉素血药浓度 .结果 :GM组 8kHzABR 4wk平均阈移达 5 0dB ,GM +LAP组平均阈移为 30dB ,差异显著 (P <0 .0 5 ) .形态学改变与听力变化一致 .GM +LAP组血液中丙二醛较GM组明显减少 (P <0 .0 5 ) .GM +LAP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高于GM组 (P <0 .0 5 ) .LAP对庆大霉素血药浓度没有影响 .结论 :LAP能有效减轻GM的耳毒性作用 ,水杨酸盐连接有其他基团并不影响拮抗耳毒性的作用 .并且更加安全 ,有效 ,方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0.
隐性听力下降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噪声暴露后出现暂时性阈移的小鼠在听觉反应阈值完全恢复正常后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病理改变。方法 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进行强度98 dB SPL、时长2 h的噪声暴露,建立暂时性阈移模型。将对照组和暂时性阈移模型小鼠进行全基底膜铺片并行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拍照成像并观察细胞形态。利用耳蜗长度计算耳蜗所处的频率位置,最后用图形处理软件对突触结构进行三维重建,观察对照组小鼠和实验组小鼠的耳蜗内毛细胞突触前、后结构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病理改变特点。结果 对照组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有明显的分布特点,每个内毛细胞通过5~30个突触与耳蜗神经纤维形成突触连接,靠近蜗轴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较大,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较小。靠近柱细胞侧的突触前结构体积偏小,与之相匹配的突触后结构体积偏大。实验组小鼠在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第2天听觉测试结果显示,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阈值升高30~40 dB,2周后再次测试显示阈值恢复正常,但是ABR的Ⅰ波波幅下降46.1%,且耳蜗内毛细胞的突触复合体结构数量也减少了41.3%。 而内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没有明显丢失。结论 听觉阈值功能测试对判断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不敏感;而听觉阈上功能测试对评价小鼠耳蜗内毛细胞突触的损害和丢失相对敏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Egb)对庆大霉素(GM)所致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探讨庆大霉素耳毒性作用机制。方法:健康豚鼠15只,随机分为3组,I组为生理盐水组;II组为庆大霉素(GM)组,造成损伤模型;III组为银杏叶提取物(Egb)和庆大霉素(Egb GM)组,观测3组豚鼠不同时期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的改变,TUNEL法检测3组豚鼠毛细胞凋亡。结果:Egb可以减轻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率(P<0.05),较少凋亡,降低庆大霉素所致的耳毒性。结论:Egh对庆大霉素所致的耳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顺铂对耳廓反射正常的健康豚鼠耳蜗功能的损害作用,以探讨顺铂对豚鼠耳蜗毒性作用及其损伤机制,为防治顺铂耳毒性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60只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豚鼠随机分成两组,顺铂组腹腔注射顺铂4mg/(k·d),1次/d,连续注射5d。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实验前和实验5d后分别行耳廓反射和听性脑干反应测听。测定麻醉状态下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比较实验前后两组听觉诱发电位阈值及各波潜伏期、波幅变化。结果顺铂组豚鼠听性脑干反应测试听闽明显提高,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甚至出现波形变异不易辨认,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顺铂可导致豚鼠耳蜗功能损害,表现为豚鼠耳蜗听性脑干反应阂值显著提高,各波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通过鼓阶开窗,微孔技术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入内耳鼓阶,研究IGF-1对感音神经性聋动物模型(庆大霉索致耳聋豚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豚鼠20只,施用庆大霉素致耳聋后均分为IGF-1组和对照组,行鼓阶开窗术,微孔技术注入试剂(IGF-1组注入鼠重组IGF-1,对照组注入人工生理外淋巴液)10μl,分别在术前和术后7、14 d行ABR测试;测试完后每组3只断头取听泡,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耳蜗毛细胞改变.结果 IGF-1组ABR反应阈(RT)术后7、14 d均比术前有显著降低;IGF-1组比对照组RT在术后14 d有显著降低.扫描电镜发现对照组较IGF-1组毛细胞受损严重;同时,IGF-1组受损毛细胞表面有指状微绒毛生长.结论 微孔技术注入IGF-1可以改善豚鼠受损听力,减轻庆大霉素耳毒性的继续损伤,其机制可能为减轻耳蜗毛细胞的损伤并修复部分毛细胞,同时保护传人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镁对豚鼠噪声性听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8只豚鼠随机分为稳态噪声组和脉冲噪声组各14只(28耳)。两组再随机各分为镁实验组和对照组,每小组各7只(14耳)。镁实验组的豚鼠自暴露噪声前20天起予25%硫酸镁按每天500mg/kg分2次肌注,直至暴露噪声结束后6天。所有豚鼠每天定时暴露于噪声4小时,连续暴露6天,观察噪声暴露前后所有豚鼠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结果:(1)噪声暴露后在稳态噪声组与脉冲噪声组中,镁实验组与对照组耳均出现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潜伏期的延长、反应阈的上升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降低,与暴露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镁条件下,脉冲噪声对脑干诱发电位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较稳态噪声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脱离噪声暴露6天后,稳态噪声组与脉冲噪声组中,镁实验组耳的脑干诱发电位Ⅲ波潜伏期和反应阈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均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没有恢复正常,较暴露前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镁条件下,稳态噪声组和脉冲噪声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镁可减轻豚鼠对噪声的敏感性,使其在接触噪声后听觉受损较轻且恢复较快。增加镁的摄入对噪声性听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阿米卡星(amikacin,AMK)在不同给药时间内对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AMK的耳毒性。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MK3d组、AMK7d组和AMK11d组。采用异硫氰酸四甲基罗丹明标记的鬼笔环肽荧光染色方法,并结合听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观察用药前后耳蜗毛细胞形态及听功能的改变。结果AMK首先损伤耳蜗底回的外毛细胞,并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损伤逐渐向顶回发展,外毛细胞缺失明显增多,而AMK对内毛细胞的损伤要轻于外毛细胞。听功能改变与形态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AMK可损伤豚鼠耳蜗毛细胞,导致听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6.
冲击波暴露合并缺氧对豚鼠内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缺氧对冲击波暴露后豚鼠听功能和听毛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对冲击波暴露后不同组采用耳蜗基底膜铺片技术和听性脑干反应测试技术进行观测。结果冲击波暴露后单纯冲击伤组、冲击伤加缺氧组听阁均较暴露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毛细胞受到损伤,冲击伤加缺氧组更为明显。结论冲击波暴露后早期听阈阈值及听毛细胞损伤与缺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银杏叶提取物对顺铂所致耳毒性的拮抗作用。方法 运用杂色健康豚鼠 2 7只 ,随机分为三组 ,I组为生理盐水组 (saline) ;II组为顺铂 (CDDP)组 ,造成损伤模型 ;III组为银杏叶提取物 (Egb +CD DP)组 ,通过观测 3组豚鼠不同时期脑干反应 (ABR)阈值的改变 ,耳蜗铺片外毛细胞形态学的改变及外毛细胞损伤率的比较。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可以减轻耳蜗外毛细胞的损伤率 (P <0 0 0 5 ) ,降低CDDP所致的听阈升高。结论 Egb对顺铂所致的耳毒性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