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4 毫秒
1.
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力图“就领导重视、群众关心、涉及面广泛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更有效地、有说服力地引导舆论”。《新闻调查》自开播之日,就明确提出要以自己节目理性的深刻性与观众冲撞共鸣,提出“调查是手段,理性是目的”,实现感性形象思维与理性逻辑思维的协调、融合、统一,使整个栏目透射出理性的光芒,对那种认为电视不能进行深度报道,无法达到理性思维高度的观点予以反悻。为了追求理性认识的获得,《新闻调查》综合运用了多种理性思维方式,而其中以承认事物的整体性、复…  相似文献   

2.
《新闻调查》:如何办成“百年老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6年5月17日第一期节目《宏志班》播出至今,《新闻调查》已经走过了10个年头,先后播出节目445期。《新闻调查》的记者秉承真实、客观、公正、平衡、理性的新闻专业理念,以自己优秀的个人素质把《新闻调查》打造成了中国电视调查类栏目的标杆和榜样。《大官村里选村官》、《透视运城渗灌工程》、《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等一大批精品节目不仅把一种全新的新闻报道方式带入了中国电视荧屏,也使中国电视深度报道开始走向国际。  相似文献   

3.
张建民 《现代传播》2004,(1):106-108
2003年12月12日上午,电视调查性报道暨<新闻调查>栏目发展高级论坛在北京广播学院国际交流中心举行.这次论坛由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和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新闻调查>栏目联合举办.来自北京广播学院各院系的相关专业知名教授和在校硕士生、博士生与<新闻调查>栏目的全体主创人员一起,就<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生存现状及未来发展等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同时还对有关<新闻调查>的节目进行了评议.下午<新闻调查>栏目的全体主创人员还在北京广播学院小礼堂举行了公开讲座,同全校广大师生亲切见面并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最具深度的调查类栏目,节目时长每期45分钟,每周一期.它以记者的调查行为为表现手段、以探寻事实真相为基本内容、以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为目标,崇尚理性、平衡和深入的精神气质.自1996年《新闻调查》开播以来,经过近十年的摸索,该栏目积累了相当多的电视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视新闻成了不同电视媒体竞争的主要手段,而在电视新闻中,深度报道又成了电视媒体流行的主要报道方式。1980年央视创办《观察与思考》,电视深度报道开始了最早的尝试。随着电视新闻改革大潮的掀起,央视逐渐出现了现在最能被受众认同的电视深度报道三部曲——《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  相似文献   

6.
《新闻调查》作为央视唯一的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在批判地继承《焦点访谈》的“表扬先进,批评落后,伸张正义”、“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的特点,同时又在对新闻深度调查、叙事过程中有了一些发展与创新。在文中,通过对《新闻调查》双机拍摄、记者现场采访、现场评述、对事件多角度分析等方面的简要分析,希望为读者勾勒出电视媒介中,深度调查类节目在技术的运用与新闻叙述的把握上,进行突破事业性质限制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邓晓静 《新闻世界》2011,(9):194-196
1996年5月17日,(《新闻调查》栏目在央视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界走上了调查性报道的道路。作为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15年间吸引了众多学者和业界人士的目光,研究丈献层出不穷,已形成一定的研究规模。笔者将1997年到2011年间对《新闻调查》的研究文献分学界和业界两个领域,从宏观和微观视角进行丈献综述,以一窥《新闻调查》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新闻调查》的新闻叙事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一档深度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百姓和高端都有着广泛的影响。《新闻调查》注重研究新问题,探索新表达,以记者调查采访的形式,探寻事实真相,追求理性、平衡和深入。在当今世界,电视是最多产最重要的叙述媒体。电视  相似文献   

9.
22集电视连续剧《蝴蝶兰》在全国一些地区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为此,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湖南光前影视制作中心共同举办了《蝴蝶兰》艺术研讨会。会议于1997年6月27日在北京广括学院举行,主持这次研讨会的是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仲呈祥和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院长任金州院长。会上,一些学者、专家对《蝴蝶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肯定。一致认为此剧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此片清新、淡雅、雅俗共赏,是一部欧西真、善、美的通俗片。学院与一个独立制片公司的结合,为电视制作开创了一个新路于,汇聚…  相似文献   

10.
《新闻界》2016,(22)
新媒体语境下,体制之困、用户分流、竞争惨烈、人才流失、盈利困顿等多重挑战正全面困扰电视深度报道。《新闻调查》作为我国电视深度报道的风向标,不仅在内容生产方面有样板意义,更在传媒生态中富有独特的政治意涵和社会价值。以其作为观测的入口,具有显明的样本意义。本文对《新闻调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总结了其价值和贡献,通过剖析节目面临的挑战,冀望寻求电视深度报道在新媒体语境下的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1.
陈媛媛 《记者摇篮》2005,(3):49-49,34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2.
周熠 《声屏世界》2001,(6):50-51
现代调查性报道的创始人普利策认为:新闻调查报道中最难的是既要保持报道的吸引力,又要使它受到精确和良心的约束,而不是随心所欲。1996年5月17日,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新闻评论性节目《新闻调查》。从全国电视媒体来看,长达45分钟的新闻评论性节目,即使到现在也是独此一家。迄今播出300余期。这样一个有深度、有思想的新闻评论节目,已经显示出它的特色,特别是在电视新闻评论的创作领域里,作出了多方面的、整体性的突破与创新。它的出现,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评论的审美取向,给予了强而有力的突破和重构,从而达到了一种…  相似文献   

13.
曹丹 《视听界》2006,(5):80-82
1996年5月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开播,被誉为中国电视媒体回归新闻本位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之一。《新闻调查》作为中国电视新闻界标志性的调查性报道栏目迄今已走过十年的历程。其节目题材的选择以及报道结构的编排,均体现了有力的议程设置。笔者以近一年来(2005年4月至2006年3月)《新闻调查》栏目所播出的45期节目①为研究对象,剖析其在题材选择、感情基调及报道结构三个方面进行议程设置所体现出的特色,进而为当下中国电视调查性报道建构理性、深入、建设性的品性提供参照。一、题材选择:关注民生“揭黑”曝光类题材通常被认为是调…  相似文献   

14.
提起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许多观众立刻会联想起一种新闻报道方式——调查性报道。诚然,《新闻调查》中的一些节目确实属于调查性报道的范畴,而且它以科学、严谨、理性的调查风格使自己成为了中国调查类节目的榜样和标杆,强烈地吸引着千万人的眼球。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新闻调查》中的许多节目并不是调查性报道,而且,笔者认为《新闻调查》正和调查性报道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5.
孙亭 《东南传播》2012,(9):161-162
在中国电视圈,电视深度报道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常常容易混淆,关于二者的界定说也并不是非常明确。对此,本文试图以电视深度报道节目《新闻调查》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为例,对二者进行辨析以便更好地区分其形态。  相似文献   

16.
石璟 《当代传播》2005,(6):93-95
19世纪末,调查性报道作为一种新兴的特殊报道形式开始在美国报纸上运用,并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其中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则属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的《60分钟》。《60分钟》因其对社会问题的细致调查和深入分析,成为美国闻名遐迩的名牌栏目,自此彻底打破了电视媒介不能做调查性报道的观点,赋予调查性报道以新的生命力。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民主政治的推进,我国新闻事业的话语空间进一步拓展,一批有责任感、使命感、富于探索和创新精神的电视节目创作者经过《东方时空》、《焦点访谈》几年来的成功实践和历练打造, 在1996年5月推出了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作为一块试验田,《新闻调查》不负众望,高质量地完成了发端于西方的调查性报道的本土化栽培,使电视新闻调查性报道在中国以鲜活的方式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是首个标榜以记者的调查行为和采访活动来完成节目的栏目。《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尖锐,又张弛有度的提问成为该栏目的特色和标志,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8.
于都 《军事记者》2002,(1):28-29
风和日丽的2001年5月中旬,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开播四周年之际,主持人王志作品研讨会在京举行。缘于为电视栏目主持人(出镜记者)开专门的研讨会实属少见,所以王志格外引人注目。牵引人视线的是目光炯炯和一副厚嘴唇,这是王志给我的最初印象。接下来就回想起他在电视节目中探询的、质疑的、执着的、平和的、严肃的、冷峻的、出其不意的、环环相扣的各式各样的发问。《新闻调查》栏目的制片人赛纳这样评价王志,稳重、沉着、机智、悟性,编导想到的问题,他能提到;编导没有想到的问题,他也能提出来。王志的提问总能引发被…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中央电视台著名栏目《新闻调查》开播十周年。前不久,中央电视台举行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纪念活动,《新闻调查》的新老人物欢聚一起,对十年的电视新闻调查之路作了一次追忆和清理。在这十年的关节点上,关于《新闻调查》,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思考,但最需要思考的是:《新闻调查》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什么?它的意义究竟何在?我们为什么需要《新闻调查》?《新闻调查》将如何走下去?把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不但对《新闻调查》的未来发展有利。对中国电视调查报道的前程,也就可能有了方向感。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框架理论,对中央电视台深度调查类节目《新闻调查》2009年至2014年关于未成年人的报道进行内容分析,发现《新闻调查》在未成年人报道中存在刻板印象,其报道内容与特定时期社会议题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