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适应动态信道条件,提高传输可靠性,基于增量冗余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和码率兼容低密度奇偶校验码(RC-LDPC),研究了多中继选择的速率自适应中继协作传输体制.针对中继节点的随机分布和特定分布,提出2种不同的中继选择协作方案,并给出了系统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的表达式.数值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中继节点的特定分布下引入中继之间的相互协作,可同时显著提高系统的中断概率和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多输入多输出(MIMO)中继系统的吞吐量性能并降低反馈信令比特数,提出了一种应用于两跳中继系统的子信道和调制方式联合自适应选择方法. 源端到目的端的信道被当作一个等效信道,通过奇异值分解,该等效信道被分解成多个并行子信道. 该算法将使用的子信道数及相应的调制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选择及反馈. 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各子信道独立选择调制方式的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使用较少的信令比特数实现较高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多中继系统下俩源节点进行数据交换时的性能,提出了自适应机会转发策略. 在该策略中,根据2个源节点反馈控制帧的情况,从直接传输、直接重传、单向机会中继传输和双向机会中继传输4种传输模式中选择最优的传输模式. 在只有1个源节点能解码时,采用源节点重传和单向机会中继竞争的方式. 由于该策略能自适应地选择最优的传输模式,因此相比较其他转发策略,可以较大地降低系统数据交换的复杂度,提高系统的中断性能和频谱效率. 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验证了该策略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干扰对齐和波束赋形的多中继传输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中继两跳多输入多输出系统,提出了一种中继传输方案和干扰对齐算法.该方案在发送端和中继间采用发送波束赋形技术,实现频谱的高效利用;中继向接收端转发时,采用干扰对齐技术.给出了一种接收端低计算量的干扰消除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利用该传输方案,能实现较高的系统容量和能量效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交通系统中的突发事故信息高效率、低时延的广播传输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喷泉编码的车辆间安全信息的多跳传输方案,并对最优传输跳数进行理论分析.通过采用喷泉广播传输,并根据最优跳数选择适当的中继车辆,安全信息的广播传输效率可明显提升,传输时延减少.此外,本文也在车辆位置指数分布模型下,按照理论最佳中继车辆位置最近原则进行中继车辆选择,对车辆间信息的喷泉传输方案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明理论分析准确,方案对实际通信性能的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6.
将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引入两跳正交频分复用-放大转发(OFDM-AF)中继系统,从而提出了该系统中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的最优化问题;并结合贪婪算法的思想,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在可靠传输要求和发送功率限制的条件下能最大化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可靠传输的同时,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继协作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升多中继协作通信系统性能,提出一种最近中继协作的传输算法。算法通过选择最近的邻居节点作为中继来辅助传输。通过公式推导,计算出中断概率与小区半径和发送功率直接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算法得到的仿真结果更接近Genie-aided算法的理论值下界值,且优于直接传输和分布式协作传输方案。固定小区半径时,当达到一定的中断概率时,发送功率降低了6 dBW。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无线中继网络的信息传输速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复数域网络编码的有效下行传输方案。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案,该方案采用时间维复数域网络编码,中继节点对接收到的多个时隙的信源符号进行复数域网络编码并将编码符号同时发送给用户节点;用户节点接收到所有中继节点的编码符号,采用联合最大似然多用户检测恢复信源符号。性能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符号错误概率明显低于传统中继传输方案,且能获得更高的信息传输速率和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9.
应用于中继蜂窝网络的混合式协作中继选择算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提出一种应用于中继蜂窝网络的混合型协作中继选择算法(HCRSA). 当用户采用中继传输时,为实现协作通信,HCRSA算法根据当前小区中的用户密度情况,动态地选择了基站和中继节点之间的协作传输,或中继节点和协作用户之间的协作传输. 仿真结果表明,与固定中继选择相比,HCRSA能根据网络中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协作中继机制,充分利用协作中继来有效提高用户容量,提升系统性能. 性能。  相似文献   

10.
联合HARQ和AMC中继系统跨层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提高协作中继系统频谱效率性能,对Nakagami-m衰落信道中联合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协议跨层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首先提出一种状态转移图来分析计算协作中继系统的误包率(PER);然后建立了最大化系统频谱效率的跨层优化模型,并给出迭代求解算法;最后对3种HARQ协议下中继系统性能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协作中继系统的性能明显优于非中继协作系统,联合Ⅲ型HARQ的跨层设计可实现比联合Ⅰ型和联合Ⅱ型HARQ更高的频谱效率和更低的PER.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无线通信中网络切片传输的吞吐率,避免引入大量的反馈延时,将无重传的喷泉码机制用于无线网络切片的纠错传输.在该方案中,采用基于喷泉码的前向纠错机制代替传统的自动重传请求机制,实现网络切片的无线传输;并针对喷泉码纠错机制,优化了网络切片的切片方案.这种方案,通过喷泉码无重传以及低冗余度的纠错特性,可以降低网络切片传输协议的复杂度和传输延时;尤其在丢包率较大的网络环境下,单位时间内喷泉码方案可以传输更多的有效切片数据,提高无线网络切片的传输吞吐率.在此基础上,分别构建了基于喷泉码的无线网络切片传输系统和基于自动重传请求方案的无线网络切片传输系统,并对这两个系统的传输时间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当网络丢包率超过5×10-2时,网络切片采用喷泉码方案具有比自动重传请求方案更低的传输时间;当丢包率为10-1时,喷泉码方案的传输时间比自动重传请求方案可降低22%以上;随着丢包率的增大,喷泉码方案在传输时间上的优势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利用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imperfect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ICSI)进行自适应资源调度以提高链路平均有效吞吐量,给出了采用M-QAM调制方式时ICSI下用户平均成功传输速率公式,通过仿真验证了其正确性,并据该公式提出一种基于ICSI的自适应调制方案。通过分别研究ICSI对自适应子载波分配和自适应调制的影响,分析ICSI可靠度对链路平均有效吞吐量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ICSI的自适应调制方案可有效对抗ICSI可靠度下降对平均有效吞吐量的影响;相比之下,采用自适应子载波分配算法时,ICSI可靠度的下降对链路平均有效吞吐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An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 (AMC) scheme integrated with multi-code transmission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is presented and som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selection criteria are proposed to maximize single user data rates. Based on link-level performance analysis, the MCS selection criteria are proposed with the constraints of QoS requirement, modulation level, channel coding rate and the number of available channelization codes. By allowing multiple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changing, these criteria make the scheme more flexible to time-varying mobile channel with comparatively low complexity through a look-up table method. The AMC scheme is sensitive to the changes of channel condition and can save the channelization codes in an applicable way by applying these criteria.  相似文献   

14.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s (MCS) selection with channel quality estimation errors (CQEE) is analyzed for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HSDPA). To reduce the loss of throughput caused by CQEE, the robust MCS selection method and adaptive MCS switching scheme are proposed. In addition,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ARQ) schem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block error rate (BLER) performanc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s decrease the throughput loss resulted from CQEE efficiently and BLER performance gets better with ARQ scheme.  相似文献   

15.
The high-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1,2]is currently being standardized in3GPPforrelease5and release6.The main goal of HSDPAisto allow 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to support downlink peak data rates inthe range of approxi mately8-10Mbit·s-1for besteffort packet-data services[3,4].One major link adaptation(LA)technique em-ployedfor HSDPAis 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The principle of AMCistochangethe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in accordan…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Ka频段移动信道特性,建立了Ka频段自适应Turbo编码-OFDM传输体制(ATC-OFDM),并提出了3种自适应方案和相应算法。通过新传输体制中的自适应功率、自适应调制和自适应功率调制同固定分配功率和调制方案的TC-OFDM传输体制相比,在不同的天气环境下,其系统误码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系统的吞吐量在信噪比大于8dB时,相比于BPSK调制,可提高2bps/Hz,验证了该传输体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协作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利用空间分集来改善系统的性能,特别是当信源节点已经知道信道信息时,可以获得相对于非自适应系统非常大的增益。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调制的协作通信方案,此方案结合了空时编码、功率分配和中继选择技术,在满足一定的误码率要求下可以提高系统吞吐量。通过与其它自适应、非自适应方案性能的比较,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可以在很好地满足误码率要求的前提下,具有非常好的吞吐量性能。  相似文献   

18.
BATS码是一种结合喷泉码和网络编码技术的新型前向纠删码,能有效保证数据在多跳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在传统BATS码编译码方案中,反馈信息没有得到高效利用,为提高BATS码的译码性能,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重要信息反馈的BATS码编译码算法,其中,重要信息包由接收端和发送端共同选择用于下一轮编码;同时,对重要信息的编码包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