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树双层覆盖遮荫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穗扦插是目前茶树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这项技术在我国南方茶区应用已趋于成熟,在生产中广为推广。河南省信阳市是我国江北茶区的重要产茶区域之一,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的限制和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茶园建设长期以来以茶籽直播为主,无性系良种茶园发展缓慢。上世纪80年代后,无性系良种茶园在全国发展迅速,为了适应名优茶生产需要,提高茶叶品质,降低茶叶生产成本,信阳茶区逐渐开始进行茶树良种繁育技术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汉中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属于江北茶区北缘,茶园多在生态优良、气候适宜的的巴山北坡地带,自古以来都是名优绿茶的知名产地和茶马互市的重要集散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质特色绿茶出口基地。近年来,随着全市茶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茶产业已成为带动茶农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2016年,全市茶园面积达到113.2万亩,其中投产园73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43.6万亩,茶叶产量5.12万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东阳市现有茶园面积2887公顷,其中绝大部分均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本地群体种茶园。由于茶园树势老化。品种单一,整体素质较差,直接影响了茶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东阳市认真贯彻浙江省政府《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精神,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树,积极建设良种示范基地并加以全面推广。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698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24.2%。现将多年来茶树良种推广的实践和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余继忠 《中国茶叶》2003,25(5):22-23
2001年浙江省政府在“关于加快茶树改良的通知”中,提出了全省到2010年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总面积60%以上的目标,这意味着浙江在十年中将要增加70多万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根据目前名优茶占主导地位的实际情况,各地在进行良种工程建设时,应选择最适制本地主产名优茶的无性系良种  相似文献   

5.
湖北三峡库区茶树无性系良种扩繁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峡库区是湖北省茶叶传统产区之一,由于三峡工程的建设,库区内低平良田大量被淹没,茶叶生产主要移至600—1200米的二高山地带。该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若全部依靠从外地购苗,成本高且因缺乏灌溉条件影响成活率;本地扦插繁殖茶苗,成活率一直不高:为此,对该地区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及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探索,就地推广了“双膜一网”苗木扦插繁育技术,并采取名茶生产和留蓄枝条有机结合的生产方式,加快了库区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速度,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陕西西乡县牢固树立"欲做产业,先建基地"的理念,把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作为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持续推动茶叶基地稳步扩张,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0万亩,其中新建无性系良种茶园7.5万亩,使全县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累计达到10.6万亩,占茶园总面积的35.3%。从近年来发展情况看,独特的自然气候和栽植技术影响无性系良种茶苗移栽成活率,是制约茶农种茶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  相似文献   

7.
老茶园换种改植,是新茶园建设的一部分,是一项科学实用的新技术.针对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1年提出的用10年时间,实现全省茶树无性系良种化60%的要求,各地积极响应,一方面进行无性系良种新茶园的建设,另一方面着重进行老茶园的换种改植.5年来,浙江省开展了良种化工程建设,至2005年春茶结束,全省茶园面积236.06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已达81.99万亩,而在去冬今春种植的无性系良种面积就达12.28万亩,包括换种改植面积2.25万亩.目前,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占茶园总面积的34.73%.但要再用5年时间达到无性系良种化60%的预期目标,还需继续努力.  相似文献   

8.
正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是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关于茶苗春栽或秋栽问题,全国各茶区看法各一。《中国茶叶》2011年第9期熊飞《茶苗春栽好处多》一文,认为春栽具有整地时间长,质量高;温度低,利于茶苗运输;茶苗生长期长,抗逆性好;春栽能避开冬季防冻难题等好处。笔者以多年的实践经验,结合陕南茶区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认为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建设高标准无性系茶园已成为很多茶区的发展共识,有的省甚至明确提出,今后茶园建设"非无性系茶园不建"。在茶树品种选择上,建设无性系茶园必须选择优良品种,也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很多地方在确定茶树品种时,没有注意到品种搭配,常常只选择一个品种,而且误以为品种越单一越好,结果有的县、市新建的无性系茶园,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品种。这种过于单一的品种结构,虽然有利于茶苗的采购与茶园的标准化管理,但却不利于茶叶产  相似文献   

10.
浙江是我国最大的茶叶生产省份,1993年,全省茶园面积已达218万亩,其中采摘茶园面积195.5万亩,茶叶总产量12.2万吨,平均亩产62.4kg。茶叶生产之所以能得到蓬勃的发展,总的来说,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其中茶树良种的开发和利用是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1988年以来,由于重视茶树良种优势的开发,名优茶产量大幅度增长,茶叶生产效益明显提高,使生产者从单纯追求产量转变到“品种、质量、效益”并重。目前,全省各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积极性普遍高涨,1991年全省种植无性系良种茶苗3000余万株(其中本省出圃11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3600亩,占全省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45%;1992年种植茶苗6200万株(其中本省出圃43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8500亩,占当年新发展茶园总面积的89%;1993年冬至1994春出圃无性系良种茶苗9600万株,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近2万亩,基本淘汰了茶籽直播建园,良种的优势在生产中逐步得到体现与发挥。  相似文献   

11.
四川名优茶生产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段新友 《中国茶叶》2002,24(3):30-31
四川是全国主产茶区之一,茶叶在农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经济不发达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茶叶收入更是当地农民收入和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改革开放以来,四川茶叶生产稳定协调发展,持续增产增收。2000年,全省茶园总面积119万亩,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19万亩,占全省茶园面积的……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保证无性系茶苗质量,则是建设无性系茶园的基础与关键。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头重脚轻、根冠比小,要想栽植成活,保证"一栽全苗、一建成园",首先要把好茶苗"质量关"。如何才能保证茶苗质量?笔者以为关键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1.坚持本地育苗从外地远距离调苗,茶苗带土、带根少,在长途运输过程中上烧(茶苗堆积温度上升影响成活)、失水,对新环境适宜能力差,是近年来无性系茶叶建园中茶苗死亡率高的首要原因。因此保证无性系茶苗质量,首先要从本地育  相似文献   

13.
无性系良种是茶园优质、高产、高效的基础,是发展名优茶的前提,是实施采茶机械化的条件。所以,推广无性系茶树优良品种,大力发展良种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省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无性系茶树良种的选育、繁殖、推广工作,90年代发展速度加快,先后选育出无性系优良茶树品种18个,现有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8300hm2,比1991年2460hm2增长24倍。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与茶园总面积的比重已由1991年的257%上升到1998年的1098%。1 无性系茶树良种选育、繁殖、推广纵深发…  相似文献   

14.
芮章龙  方国强 《茶叶》1993,19(2):36-36
随着名优茶生产的开发,促进了茶叶生产优质高效益,带动了良种的推广,无性系良种茶苗的重要性已被人们共识,特别是开化龙顶评为全国名茶后,茶区群众掀起一股良种热,出现了"没有良种不种茶"的可喜局面。由于无性繁殖周期长,母本园收入低,投资大,成本高,是当前推广良种的一大障碍。因此如何降低育苗成本,提高效益,是众所关心之问题。一、母本园建设与茶园改造相结合。这是降低育苗成本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首先选择生长健壮的茶树进行重修剪,第一年剪后留养枝条作母本,第二年改作采摘茶园,以后逐年轮流进行。这样不仅节约了茶园改造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是世界绿茶主产国之一,国内99%以上茶园均产绿茶,红茶和乌龙茶基本从国外进口,著名茶区静冈县茶叶产早约占全国的42%,目前,农林水产省登录的茶树品种有54个,无性系良种普及率已达92.1%。  相似文献   

16.
2000年由农业部投资,浙江开始在新昌县大市聚镇兴建国家级茶树良种繁育示范场.经过3年建设,示范场已初具规模,现有茶园面积1000亩,其中采穗园700亩、良种繁育苗圃200亩、种质资源圃20亩、设施茶园20亩、品种园60亩,年可提供无性系良种插穗40万kg ,无性系良种茶苗2000万株.  相似文献   

17.
松阳县是浙江省最主要产茶区之一,无性系良种达90.5%,现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年产量在5688多吨左右,产值达2亿余元,因此,探讨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降低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植保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1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1.1主要病虫种类  相似文献   

18.
丽水山地无性系良种茶园速成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舒菊香 《茶叶》2006,32(2):97-99
为促成无性系良种茶园快成园、高效益,通过技术探索,形成了一套适合于丽水山地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的综合实用技术,并推广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 ,随着名优茶的社会需求量不断增加 ,生产名优茶的经济效益显著上升。发展名优茶离不开良种 ,因此全国各地正在积极发展良种茶园。以致每年繁育无性系良种茶苗供不应求。我省每年繁殖的无性系茶苗大约有 10 0 0~ 15 0 0万株 ,也呈现供不应求的势头。尽管如此 ,我省乃至全国的茶树良种普及率至今仍然很低 ,全国茶园良种普及率2 1%左右 ,其中无性系良种茶园的比例占茶园的 16 %左右 [1]。而我省无性系良种茶园仅占茶园总面积的 10 .98%[2 ] ,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为什么我省的良种推广速度慢 ,良种比例上不去呢 ?笔者认为 ,除了机制上…  相似文献   

20.
位于临海市郊的临海市特产场,是省市级茶树无性系良种苗木繁育基地之一,现有茶园330亩,其中70%以上是以迎霜、福鼎白毫和龙井43品种为主体的无性系良种茶园。近几年来,从茶叶行情、无性系良种茶苗供需情况和特产场的实际出发,选择了部分基础好的无性系良种茶园作为采叶、采穗两用茶园,取得了成效。一般叶穗两用茶园亩产值比单纯采叶茶园高1200~1800元。 1.叶穗两用茶园的选择 宜选择茶树良种纯度高,长势较健壮,交通方便,待重修剪改造的中产茶园。茶树品种根据茶苗行情决定,近几年多数选择迎霜、福鼎白毫、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