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主体地位,在“课程思政”背景下,中医儿科学作为中医学科主干课程承载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基因,值得深入挖掘与提炼升华。文章针对中医儿科学的课程特点及内容,结合学校的定位和培养目标,梳理出家国情怀、医者仁心、惠童护幼、科学精神、服务边疆等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从中医文化价值观的融入、中医药文化自信的建立、医学人文情怀的根植、使用信息化载体4个方面探讨了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运用,并在授课中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同行并重。 相似文献
3.
根据基层中医师的培养目标及《中医儿科学》的课程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现代教学设备,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模式的课堂教学法进行教学,激发学生潜力,释放智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其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医患交流沟通能力。 相似文献
4.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的兴趣、中西医互补、理论结合临床、不断充实教学内容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使中医儿科在继承中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5.
6.
对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做了详与略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儿科典籍宜强化、优势病种宜深讲、实践技能宜多练、考核重点宜侧重、重复内容宜简略。经过教学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小儿体质学说在我国中医中已有了较为久远的应用历史,其中的经典共性学说包括:五藏有余不足、纯阳和稚阴稚阳等都较为全面地说明了小儿体质所存在的可塑性、多变性和不足性;而其个性学说又与共性学说存在较大的区别,所以,在中医临床治疗过程中,形成对小儿体质个性和共性的认识,是整个治疗过程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更能够从总体上把握中医儿科临床疾病的发展变化和小儿易感疾病的主要类型,对中医儿科临床疾病的预防、科学用药和辨证施治等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在多年的中医儿科临床带教过程中,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专题讲座、临床实践和中西医结合3个方面,以期进一步提高中医儿科临床带教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0.
鉴于中医儿科学交叉性强、实践性强的学科特点,在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模式,包括病例导入和问题的提出,合理分组、人人参与,教师统筹管理3个环节,使得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自主学习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并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实践,指出PBL教学模式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运用专题教学法进行教改实践,即确立"健脾助运法""宣肺降气法""平肝抑动法"3个专题开展儿科理论和实践教学.该教学法具体通过课时的调整、讲义的编写、考试方式的改进等教学措施来实现.实践证明该教学法能纠正课程内容与目前临床实际的脱节问题,避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有利于加深学生的记忆,并且为以后儿科临床提供有益的记忆点.学生反馈信息显示,该教学法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方面对《中医儿科学》肾系疾病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探讨,一方面讲求内容全面而重点突出,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另一方面,应方法灵活而多样,严谨而不刻板,使同学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14.
从培养学生对中医儿科学的兴趣、中西医内容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比较归纳总结等方面,探讨中医儿科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现代中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乙是北宋年间的儿科名医,从医40余年,学术造诣精湛,他善于将中医理论与儿科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与发明,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1生平里籍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先祖北迁郓州(今山东东平),大约生于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卒于政和七年(公元1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从突出儿科学的特点、灵活运用中医经典理论和引导鼓励学生创新中医理论3个方面,就七年制中医骨伤专业中医儿科学的教学工作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