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单长清 《化工之友》2008,27(14):48-48
目的寻求一种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本组收治外伤性脾破裂125例,手术治疗108例,非手术治疗17例,仅1例死亡。手术治疗中单纯脾切除39例,脾部分切除16例,脾单纯修补17例,脾修补脾动脉结扎12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24例。结论根据患者不同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抢救患者生命为第一,保留脾脏为第二,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脾脏,尤其是儿童。需强调的是,任何病例都难以象分级标准所述的那样明确、典型,且脾损伤往往伴有其他实质脏器或空腔脏器损伤,病情凶险,往往需联用多种术式和方法,切不可教条。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诊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8例外伤性闭合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愈3例,手术治愈73例,死亡2例,术后脾蒂再出血2例。结论B超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可使本病确诊。在基层治疗首选脾切除,各方面条件具备的儿童患者,可考虑保守或脾修补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6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6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行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55例,手术治疗患者中保脾治疗15例,脾切除术40例。1例患者死于脾破裂合并肝破裂及脑干出血,1例患者死于失血性休克,余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4年,无继发性出血及暴发性感染发生,临床疗效满意。结论明确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中应遵循救命第一,保脾第二的原则,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时可以酌情采取手术治疗保留脾脏,以尽量保留脾脏的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1996年至2006年间收治的9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非手术治疗15例,手术治疗82例,其中脾修补11例,脾修补 脾动脉结扎9例,脾部分切除14例,脾切除29例,脾切除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移植术19例.结果 非手术治疗15例均痊愈,手术治疗痊愈82倒,死亡1例.结论 合理的治疗方法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3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9例,手术治疗30例(脾修补术3例,脾部分切除术2例,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11例,单纯全脾切除术22例)。治愈36例,死亡2例。结论腹腔穿刺、B超能提高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率。全脾切除加自体脾移植是基层医院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保脾手术在外伤性脾破裂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年我院共施行保脾手术52例(治疗组),同时选择52例采用腔镜下脾全切除术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做为对照组。结果所有患者都治疗痊愈出院,治疗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保脾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余堃 《影像视觉》2016,(1):10-11
脾损伤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最常见,如得不到及时救治,脾脏损伤后出现的大出血常可致患者很快休克甚至死亡,所以及时诊断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择临床典型病例,对患者行CT诊断性扫描,分析影像下征象及诊断情况,得出CT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价值.结果,平扫可明确脾破裂者52例,可疑脾破裂的6例,未见明显异常的5例,诊断敏感性92.1%、特异性82.5%.增强扫描后可疑及完全阴性病例患者均能明确诊断为脾破裂,敏感性100%,特异性100%.所以,CT作为一种非损伤性检查手段,能迅速、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大小以及腹腔伴随性损伤,对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术后并发胰漏的原因及相应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手术后并发胰漏的患者22例治疗资料。结果22例患者治愈18例(81.8%),愈合时间2周~6个月,死亡4例(18.2%),死亡原因为严重多发伤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术中规范手术操作及引流,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及治疗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创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诊治。方法对17例创伤性迟发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5例,全脾切除术10例,脾修补术3例,不规则脾部分切除术2例,保守治疗2例,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迟发性脾破裂极易误诊,诊断本病的关键在于要有高度的警惕性,对可疑病例应仔细询问病史及受伤情况,防止漏诊和误诊误治,以确保伤者安全,是否进行脾切除应根据脾损伤程度及受伤时间及病情来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脾外伤处理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4例脾损伤病例,使用腔镜处理,对病例选择、手术技巧、术后恢复等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21例完全腹腔镜下操作,1例手助,2例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间45min(20min~120min)。术后合并脾窝积液及左胸腔积液1例,保守治疗2周治愈,合并胰瘘1例,保守治疗3周治愈。住院天数5~21d。结论腹腔镜下处理脾外伤具有安全、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腹部外伤为基层医院的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脾脏在腹部外伤中受伤率最高,本文就外伤性脾破裂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探讨诊断和治疗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腹腔镜辅助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可行性。方法 将60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S组)和开腹组(OS组),每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和传统开腹脾切除术,比较2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恢复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小切口脾切除术治疗创伤性脾破裂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安全、有效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经验。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293例外伤性脾破裂的诊治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保脾手术31例,全部治愈,治愈率100%;行脾切除术259例,治愈250例,死亡9例,治愈率为96.5%,无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因病情极为严重合并伤未来得及手术而死亡;全组共死亡12例,死亡率为4%。结论正确的术前诊断,充分的术前评估,规范的手术操作,完善的术后处理,多学科密切配合是确保外伤性脾破裂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脾脏切除术后血小板数量变化规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将68例全脾脏切除患者按原发病分为外伤切脾及脾功能亢进切脾两组,测量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并分别与术前测定值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外伤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脾功能亢进切脾组术后血小板峰值及其稳定值均明显高于术前。结论各种原因所致全脾脏切除术后患者血循环中血小板数量均明显升高。术后监测患者血小板可以了解其变化规律,必要时进行治疗对预防术后血栓形成等并发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抢救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本组患者中,保守治疗5例,手术探查55例。其中脾切除39例,脾修补2例,肝修补4例,膀胱修补3例,小肠切除1例,小肠修补2例,小肠、升结肠部分切除吻合1例,左肾切除1例,肠系膜修补止血1例,下腔静脉修补1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伤情,有效对症处理,及时剖腹探查是提高抢救腹部闭合性损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学发展和人们对脾脏的认识,特别是小儿,逐步认识到脾脏的重要性,特别是对脾切除术后凶险性感染认识。采用保脾手术显得非常重要。现就我院2003~2006年收治的4例小儿脾破裂保脾手术分析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静脉高压症(PHT)的预后效果。方法对25例PHT患者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结果本组25例患者术后体温均不超过38.9℃,动态观测血小板计数均<500万/L,术后无持续发热、肝昏迷等并发症。6d后腹腔引流液明显减少,拔管后出院。平均随访2年,未发生肝性脑病。结论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确切,止血效果好,再出血率低,是PHT患者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我院98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发脾功能亢进患者行PSE,观察术前及术后脾脏大小变化、门静脉内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脾脏3个月后明显缩小,门静脉内径不同程度缩小,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PSE治疗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胃瘘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0年至2010年以来,我院行脾切除术后发生胃瘘82例的资料。结果本研究82例患者,手术治疗57例,治愈55例;非手术治疗25例,治愈19例。结论脾切除术后发生胃瘘,早期可以保守治疗,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病情加重时应果断进行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5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术后5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均经保守方法治疗痊愈。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及时处理并发症,能够明显提高治愈率,促进疾病的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