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探讨了巴颜喀拉山北坡-青海省达日县段高寒草地资源及其退化高山草甸草地的成因、分布和判断标志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草地类型和3个退化草地型,重点分析了高山草甸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和影象特征。  相似文献   

2.
青南高原“黑土滩”草地群落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静 《青海环境》1996,6(2):65-67
对高寒草甸及其退化产物—“黑土滩”草地按退化特征划分了6个等级,分别研究了各级草地的群落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大,群落产量在各级草地内变化不明显,但毒杂草比例有着明显增加的趋势(P<0.01);原生植被嵩草属植物优势度和草地活根量(30cm)趋于明显减少(P<0.01);中度退化的“黑土滩”草地物种多样性指数较大,为3.234。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遥感技术,探讨了巴颜喀拉山北坡-青海省达日县段高寒草地资源及其退化高山草甸草地的成因、分布和判断标志,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草地类型和3个退化草地型,重点分析了高山草甸草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和影象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甘孜州草地退化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模型,结合理塘县的实际对草地退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及驱动力的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牲畜数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草地保护政策执行情况、草场围栏面积以及牧民入均纯收入是草地退化的主要社会经济驱动因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防止草地进一步退化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新疆草地退化及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退化是新疆草地面临的突出问题。在分析新疆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对策,指出只有合理的开发利用草地资源,才能使新疆的草地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新疆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筱刚  刘霞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187-189,209
从保护荒漠类草地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生产利用的意义出发,在调查基础上综述了“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基本特征和草地类型特点。保护区境内包括有湿性荒漠类草地及低平地草甸草地二个大类,含四个亚类七个草地型。描述了各型草地分布、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青海省草地资源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功能及重要作用 ,提出加强生态建设 ,发展生态畜牧业是青海省今后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根本方向 ,给出了生态畜牧业的基本概念 ,阐明了生态、社会和经济共荣的结合点为 :天然草地、人工草地 ;畜群的合理结构、饲草饲料加工与半舍饲和舍饲的发展模式 ;加强退化草地的恢复与重建 ;完善畜产品深加工和草业产业化体系等 ,促进青海省生态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8.
李秋年 《青海环境》2004,14(1):30-33
文章以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资料为基础,对不同退化程度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在人为干扰、超载过牧等因素的影响下,草地严重退化,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覆盖度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物种数急剧减少、植被覆盖度下降、优良牧草比例大幅度减少。就群落物种多样性而言,退化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自然生态系统,并且草地退化越严重,其物种多样性就越低。  相似文献   

9.
草地生态环境失调主因与控制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草地生态环境失调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随着草地生态的破坏,制约着草地畜牧业的稳定发展。据大量资料表明,虽然引起草地生态失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开垦草地,过度放牧、破坏植被等而造成草地退化、水土流失、沙化;但从全局来看,草地超载过牧是导致草地生态失调的根本原因。为此,作者通过对草地生态环境失调成因与危害的分析,提出了维护草地生态平衡的积极对策:①以草定畜,依法管理草地;②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固定草地使用权;③建立完整的草地科学利用体系。逐步制止草地生态恶化,改善草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新疆草地资源特征与生态治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鹏 《新疆环境保护》2004,26(Z1):34-37
从新疆草地资源发生条件分析其多样性,对草地退化进行了生态分析,提出了草地生态恢复的生态置换理论与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1.
草地农业及其在干旱区草地畜牧业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建明 《新疆环境保护》1994,16(4):66-67,62
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的一种可更新的农业自然资源。草地畜牧业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产业之一。自古以来,“逐水草而居”的靠天游牧一直是草地畜牧业经济的基本经营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低投入、低产出的经营方式不仅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且对草地生态系统的破坏也越来越大。根据现代农业的发展经验,探讨了草地农业的内涵及其在干旱区草地畜牧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新疆中低产田发展人工草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新疆天然草地的利用,农业面临的问题出发,说明在绿洲内发展人工草地的必要性。针对全疆中低产田特点,将其分成7种基本类型。按类型总结出相应适生的饲草种类。通过人工种植这些饲草,达到合理利用改良耕地的目的,进而带动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适宜新疆农业发展的草地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新疆巴里坤天然草地进行围栏(2a、4a、25a)和自由放牧处理,探讨不同干扰类型对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由放牧制度下,由于干扰过于剧烈,草地已呈退化趋势,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均较低;在围栏草地中,随着围封年限的增加,群落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逐渐增加;地上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放牧草地<围栏2a草地<围栏4a草地<围栏25a草地.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草地监测与估产遥感指标和光学模型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1991年至1993年在新疆阜康县不同草地类型上观测的牧草产量和环境资料与地面光谱资料等进行了多重相关分析和光学模型建立等。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草地产量与各种光谱绿度值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P<0.05),相关系数(r)均达到0.84以上,且通过F检验。在找出影响牧草产量形成的主导生态因子、拟合曲线类型选择和草地光谱基本特征分析基础上,摸清了不同草地类型地面光谱绿度值的时空变化规律,建立了草地最优监测与估产指标和模型,其模型因精度高,可用于草地资源大面积监测和估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四川省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初步估算其年度服务价值,并通过确定人为破坏率来评估四川省草地生态系统破坏损失价值。结果表明,目前,四川省由于人为破坏造成草地生态破坏损失达到370.55亿元,占2010年全省地区GDP的2.16%,其中,水土保持贡献率最大,达到34.52%。过度放牧是造成四川省草地生态系统破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西部草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草原是吉林省西部最重要的植被类型,是区域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原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草原严重退化,环境恶化,成为本区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摆脱吉林省西部生态灾难,大兴草业是最佳的战略选择。应用草地农业生态学原理,实施草业工程,通过草地畜牧业,饲料业,草坪业,草原旅游业的系统开发,是实现吉林省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范玲南 《四川环境》1998,17(3):55-58
四川省草地资源丰富,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对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草地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实现草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疆草地生态价值及其可持续开发利用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草地是新疆农业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草地畜牧业的重要基础,通过对新疆草地特点阐述以及对草地生态价值的量化研究,本文在新疆草地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新疆14个主要草地区提出了草地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海环境的若干问题与整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小宁 《青海环境》1997,7(1):33-36
青海存在的环境问题较多,随着国家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将对表少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问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青海环境问题主要是草地退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旱灾、雪灾、风灾、土地次盐渍化和沼泽化、环境污染、气候旱化以及冰川退缩。因此,如何治环境,对青海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与草地治理和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青海省草地资源利用状况以及草地在畜牧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分析,论证了草地治理和保护是促进草地畜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草地的开发建设应顺应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因而提出草地合理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