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分析了黄河南地区的地层特征和储层物性情况,优化设计上部地层采用低固相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下部井段采用抑制性较强的聚磺钾盐钻井液,同时采用相应的油气层保护措施,并根据储层物性参数,进入目的层前应用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技术,现场应用表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福山油田保护油气层钻井完井液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山油田为典型凝析油气藏,储层孔隙度10%~20%,平均渗透率35×10-3μm2,属于中孔低渗储层,部分为低孔特低渗储层,且水敏、易塌。通过试验选用了以XZD-Ⅱ为暂堵剂的屏蔽暂堵钻井完井液实施油气层保护,取得了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钻井液对地层的伤害机理,推荐了几种钻井液体系,介绍了屏蔽暂堵保护油气层钻井液技术及其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4.
针对塔北地区达里亚构造储层特征及损害机理,从保护油气层系统工程出发,研究出“桥堵+抑制”型钻井完井液体系,S45井应用表明,油气层保护效果显著,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前言彩南油田保护油气层的钻井液完井液技术是国家“八五”期间低压钻井技术课题当中的子课题,1991年以来,我们对该项目进行了大量的室内研究和现场试验,应用过程中采用边试验边推广的办法,全面实施以屏蔽暂堵技术为龙头的油层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6.
煤层气钻井储层保护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和前景,研究了我国煤层气储层孔隙和裂隙系统特征,分析了煤层气钻井的储层伤害机理。针对煤层气钻井储层保护难点,提出了采用低固相或无固相钻井液、欠平衡钻井技术、屏蔽暂堵技术和加强固相控制等煤层气钻井储层保护技术。  相似文献   

7.
杨丽 《西部探矿工程》2023,(1):64-66+71
大庆致密油储层物性差,属于低孔特低渗透率,平面非均质性强、天然裂缝不发育、纵向发育层数多,薄互层比例高,要实现经济有效开发需对储层进行有效的压裂改造。针对大庆致密油特点,采取直井细分层大规模缝网压裂后转弹性开采方式,近几年针对压裂工艺不断进行优化,但致密油Ⅱ类储层比例逐年增大,压后未达到设计产量井比例仍占到60%以上,说明目前工艺技术手段存在不适应,针对Ⅱ类储层亟需更为高效的改造方式。因此,在致密油直井上试验应用层间暂堵和缝内暂堵转向工艺,实现人工裂缝在层间、缝内的转向,纵向上多裂缝保证各层充分改造,横向上改变人工裂缝方向增大缝控面积,提高致密储层的改造体积从而实现产量的提升。在致密油直井上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致密油Ⅱ类储层的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8.
裂缝性储层多由碳酸盐岩构成,其储层渗流通道主要为裂缝性。对裂缝性储层的损害机理了进行分析,介绍了可以有效保护裂缝性储层的屏蔽暂堵技术、解堵技术、欠平衡钻井技术和钻井液技术。最后提出了裂缝性储层保护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肖祖未 《中州煤炭》2012,(8):35-37,125
煤储层的机械强度低,渗透率低,孔隙压力小,相对于油气层更易受污染。油溶性暂堵材料可在固井的同时降低对煤储层的伤害,保证了一定的渗透率。结合山西晋城煤矿煤样,通过"弹子床"实验和岩心流动实验,对比了几种油溶性暂堵材料的暂堵率和解堵率,在此基础上评价几种油溶性暂堵材料的性能。结论认为:YBZD-1、HJ-Z、正清然以及BPA油溶性暂堵剂都具有一定的暂堵和解堵效果,但HJ-Z的性能不达标;YBZD-1油溶性暂堵剂需要结合实际与小粒径暂堵剂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0.
滨南油田的郑408区块、单6东区块油气层属水敏性极强及碱敏性较强的油气藏类型。开发过程中采用普通水基钻井液施工,储层受水敏及碱敏伤害严重,甚至有的井不出油,早期采用油基钻井液施工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环境保护。采用油气层保护技术与BPS—聚合物复合盐钻井液体系施工,工程顺利,取得了与用油基钻井液施工相当的效果,有效的保护了油气层。试油结果表明郑408区块应用12口井,平均单井日出油7~8t,单6东区块应用1口井,日产油40t,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根据准噶尔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储层特点,在充分考虑油藏孔喉非均质性的情况下,利用广谱屏蔽暂堵技术进行架桥粒子和填充粒子设计,通过室内实验,进行钻井完井液配方的优选。该技术在准噶尔中部1区块使用后效果明显,渗透恢复率达到95%以上,试验井表皮系数均为负值。  相似文献   

12.
蒋欧  曹伶  郑秀华 《钻探工程》2023,50(S1):291-298
雄安新区地热资源丰富,其深部蓟县系雾迷山组碳酸盐岩热储是目前首要的目标储层。其碳酸盐岩热储高度发育地裂隙网使得钻井中存在钻井液严重漏失与储层伤害问题,导致地热井产能下降。为在实现地热钻井裂隙封堵的同时不伤害热储层,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地热井产能,本文提出应用温敏型形状记忆聚合物对温度响应的形状记忆特性以实现雄安新区裂隙型碳酸盐岩热储钻进过程中屏蔽暂堵。温敏型形状记忆聚合物既能够有效地应对雄安新区目标热储由于裂隙发育而造成的钻井液漏失问题,在地热井生产时又能够完全离开储层裂隙从而最大程度实现热储保护,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的裂隙型热储屏蔽暂堵技术,为雄安新区高效地热钻井及热储保护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松南深层火成岩储层的损害分析与保护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南火成岩的储层特征中石英发育裂隙,发育构造微裂缝,由于天然气气层存在易于移动、易被压缩,且存在束缚水含量高、低压敏感性强、高毛管力等特点,导致气层更容易受到损害,从钻井取心、测井解释和有关的地质描述看,深层储气层普遍存在着裂隙.在对松南深层储层物性的认识以及实施常规钻井技术下储层潜在损害方式、损害程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钻井、完井等各个阶段保护技术的作用原理,制定了针对性的储层保护方案.研究实践表明,同时采用欠平衡钻井工艺,实施屏蔽暂堵的承压堵漏方案,采用优质非渗透钻井液完井液体系,改善侵入储层滤液性质,基本满足深层勘探钻井完井过程中保护储层的技术需求.现场应用表明,各项储层保护措施的实施在保护储层、地质资料需求和勘探发现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川南区块页岩储层目前主要采用水平井分段多簇体积压裂技术进行改造,但存在射孔簇进液不均匀、套管变形、井间压窜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页岩气的开发。针对这些难点,开展差异化射孔配合多次复合暂堵体积压裂工艺研究。根据不同层位、地层裂缝发育情况采用差异化射孔方式,与传统均匀布孔比较,该技术可以人为地控制裂缝改造走向,降低平台井压窜风险,并促进复杂裂缝网络形成;另一方面,迫使压裂液流向孔密不同的射孔簇,提高暂堵转向效率、促进段内裂缝均匀延伸实现充分改造。通过在长宁区块开展差异化射孔+复合暂堵体积压裂技术现场应用,并进行效果分析评价,结果证明差异化射孔可以针对性定点定向改造,配合复合暂堵技术,提高人工裂缝复杂程度和储层改造SRV,生产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鄂尔多斯北部盆地保护气层完井液技术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大牛地气田是典型的低压低渗裂缝性砂岩气藏,储层以低孔、低渗、低压、高毛管压和有效应力为主要特征,裂缝和微裂缝发育,常规完井液对储层伤害严重,单井产量较低,在研究储层损害机理的基础上,对储层岩心进行了钻井液损害实验评价,并优化总结出一套适合大牛地气田的屏蔽暂堵钻井液完井液技术,实践证明对单井产量和井身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油藏具有低孔、低渗、大比表面积、裂缝发育等特点,在钻完井过程中易于发生损害,且损害一旦发生便难以解除。本次研究以华北油田典型低渗透油藏为例,利用扫描电镜、铸体薄片等手段,系统分析了低渗透油藏在钻完井过程中的损害机理,并对其有效的储层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低渗透油藏钻完井过程中主要的损害机理为水锁、应力敏感、固相侵入和敏感性损害。通过文献调研和室内实验,认为欠平衡钻井技术是低渗透油藏较佳的选择,若将欠平衡钻井与非直井工艺相结合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推荐采用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技术;通过精细设计的屏蔽暂堵技术也可获得良好的储层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冀东油田浅层水平井钻开储层采用甲酸盐低固相钻井液,减轻钻井过程中固相堵塞及滤液侵入造成的储层伤害;下筛管沿用钻井液主要处理剂,与钻井液、地层流体、储层粘土矿物配伍性良好;替浆时在压井液中加入低粘段塞,满足携带固相、清洁井筒的要求;解堵用工作液采用3%高效降解剂A作为降解用处理剂,补充解堵用工作液加入油溶性屏蔽暂堵剂,确保有效沟通地层。现场31口井的应用结果表明,应用上述储层保护工作液及施工工艺,单井日均增产原油25.96 t,与未实施该方案的邻井相比提高185%。该储层保护工作液体系可较好地保护储层,有效降低各作业环节的储层伤害,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钻井的目的是更好地发现和解放油气层,保护好油气层是根本.而保护油气层首先要明白油气层受到伤害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地予以有效保护.分析了油气层受到伤害的原因,指出了储层对钻井完井液的要求,从钻井完井液角度考虑如何对储层实施保护,并对新疆油田储层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浅层大位移水平井钻井液体系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水平井钻井过程中的井壁稳定、井眼清洁、润滑减阻和储层保护的技术难题,通过分析储层的地质特征,在该区原用聚合物钻井液基础上,选择性加入MC-VIS、ABSN、纳米乳液和复合屏蔽暂堵剂,形成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可将岩心渗透率恢复提高至83.50%。通过七平1井的应用表明,纳米乳液封堵钻井液体系能够满足低渗透油层大位移水平井的钻井施工需求,为高效开发鄂尔多斯盆地浅层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徐浩  袁菁华  胡康存 《钻探工程》2023,50(4):127-134
针对大庆古龙页岩油储集层页理发育丰富,水平渗透率低,垂向无法流动等特点,需通过暂堵转向压裂技术增大净压力,利用暂堵颗粒封堵炮眼迫使压裂液转向,进一步提高裂缝复杂程度。本文通过分析暂堵颗粒在井筒以及炮眼附近的受力与暂堵前后压力变化,提出暂堵颗粒运动方程,建立评价暂堵颗粒坐封效果的两个参数,制定暂堵转向评价标准,形成了暂堵颗粒用量设计方法,研究页岩油试验区水平井压裂施工中暂堵颗粒的封堵效果。现场试验结果显示暂堵有效率达到66.7%,坐封效率达到74%,暂堵颗粒效率达到34%,暂堵后裂缝起裂位置或延伸方向明显不同,炮眼封堵有效,实现了压裂转向的目的,为今后页岩油储集层压裂改造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