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众多,牛场不规范的引种和配种、粗放的饲养管理成为牛场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乳房炎、肢蹄病、繁殖障碍、营养代谢病是奶牛场的四大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作者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养牛业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怎样做好奶牛繁殖障碍疾病的治疗工作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1奶牛繁殖障碍的概念所谓繁殖障碍,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奶牛不能按时正常发情、受胎或妊娠分娩的  相似文献   

5.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指妊娠母牛所发生以流产、死胎,产木乃伊胎、畸形胎,早产、产弱犊,母牛发情障碍、排卵障碍、妊娠障碍,公牛繁殖障碍等,成为制约养牛业发展重要疾病之一,给养殖户带来的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就引起牛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分类辨识诊治,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引起公牛、母牛繁殖异常疾病的统称,主要以公牛不育、母牛不孕以及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死胎、畸形胎、弱仔等为临诊症状,并且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我国养牛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论述了几种引起牛繁殖障碍的传染病,包括:牛布鲁氏菌病、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牛赤羽病、牛沙门氏菌病。这五种传染病都能引起牛发生繁殖异常,但是在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仍有很大区别,这对其鉴别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疾病的预防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母牛繁殖力的高低是影响养牛业的发展和养牛者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母牛繁殖率的高低受遗传、营养、管理、繁殖技术和疾病等因素的影响。笔者从事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应用10年认为:提高母牛繁殖力,要从牛场工作人员的组织管理,繁殖母牛的选择、饲养管理,使用优质冻精,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和繁殖疾病的防治等各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8.
正母牛繁殖性疾病是影响养牛业发展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现为母牛不孕、不育、乏情等繁殖力降低,繁殖年限缩短等临床表现。一般母牛可利用繁殖最长年限15~22年,产犊9~11胎,目前因繁殖性疾病等因素使母牛实际繁殖年限只有8~12年,产犊5~7胎,严重阻碍养牛场扩繁和养牛业发展。母牛繁殖性疾病主要包括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主要有子宫内膜炎、子宫积脓、子宫积水、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病理性卵巢机能减退、难产、子宫脱出、输卵管炎、卵巢炎等疾  相似文献   

9.
母牛繁殖障碍是母牛养殖中极易发生的一类疾病,临床上以妊娠母牛流产、难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和不孕不育为主要特征,严重时可造成母牛死亡。本文通过分析引起母牛常见繁殖障碍的病因,提出科学的饲养管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为提高母牛的繁殖效率,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养牛业已经成为我国基层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牛的营养价值与商品价值都比较高,市场需求量较高,近几年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促进基层农户增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牛繁殖是牛养殖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其繁殖质量更是关系到养牛业的规模化发展,但是由于一些饲养原因或者疾病原因经常会导致母牛发生流产问题,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展还会带来严重的繁殖障碍,不利于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就牛流产的传染性病因及防控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养殖户在预防牛流产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牛的繁殖障碍,是兽医临床上常遇到的问题,它是造成母牛空怀的主要原因,直接影响着牛群的繁殖力和养牛业的发展.牛的繁殖障碍主要包括卵巢和子宫疾病,尤其是子宫病的发生率甚高.因此,研究牛的繁殖障碍将有助于提高其受孕率和加快养牛业的发展.本文着重综述牛繁殖障碍的病因分析,卵巢和子宫疾病的治疗,以及提高牛受胎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我国百姓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养牛产业也逐步走向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的饲养方式。这样一来,有助于减轻养牛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实现集中控制。然而,也正因为此,导致牛群饲养密度增加,易于发生牛繁殖障碍,主要表现在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等方面,引发动物死亡率的提升,给养牛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损失。针对这样的现象,我国牛的饲养者必须要改变传统的经营策略,对繁殖障碍发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结合实际找到科学的方法做出控制,保证我国养牛产业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奶牛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奶牛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牛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牛不育、母牛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工作实际,就西北地区规模奶牛场奶牛繁殖障碍的发病原因、诊断方法和防治技术谈些具体意见,供广大规模养殖场及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发展,也是养牛业经营中亏损的重要原因。在生产实践中,造成牛繁殖障碍疾病的原因很多,对于具体某个地区或养殖场的母牛繁殖障碍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仔细分析其发病原因。为了全面认识和有效控制牛繁殖障碍综合症的发生,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牛繁殖障碍的主要临床症状及其发病原因方面的研究和论述进行了回顾和探讨,以期为当地奶牛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王佳丽  杨桂琴 《猪业科学》2005,22(11):50-51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大中型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遏制了猪群的正常繁殖和改良。所谓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由于传染性疾病、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饲养管理不当等不良因素引起的母猪不发情、不孕、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公猪性欲低下、弱精、死精等综合病理症状。下面分别阐述母猪和公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方法。1母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主要由某些传染病造成母猪不孕、流产、早产、产木乃伊胎等,可通过认真做好消毒和免疫工作、杜绝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  相似文献   

16.
用传统的方法饲养繁殖母牛,常因管理不善、技术不到位或使役不当导致母牛发生流产,甚至出现空怀、产仔率较低,严重影响繁殖生产力,经济效益较低。因此,必须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繁殖能力,是发展养牛生产,提高养牛业经济效益的关键。1空怀母牛的饲养要保证牛的正常繁殖机能,必须合理饲养管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养羊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活羊交易流通频繁,羊的疾病也日渐增多,其中繁殖障碍性疾病已逐渐成为危害养羊业发展的重要疾病之一。羊繁殖障碍性疾病以妊娠母羊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乃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以及公羊不育、母羊不孕等为主要特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之势。引起羊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因素众多,羊场不规范的引种和配种、粗放的饲养管理成为羊场羊繁殖障碍  相似文献   

18.
提高我国黄牛繁殖力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黄牛繁殖力,是促进我国养牛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本文主要通过母牛饲养管理、选优淘劣、增加母牛比例、及时治疗黄牛产科疾病、通过及早对犊牛断奶而促母牛发情、掌握发情时间、及时进行人工授精、通过提高产犊率和犊牛成活率等一系列的综合技术措施,提高黄牛的繁殖力,同时对牛繁殖上的一些新技术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生日益严重.已成为大中型猪场最重要的疾病之一.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遏制了猪群的正常繁殖和改良。所谓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由于传染性疾病、生殖器官发育异常、饲养管理不当等不良因素引起的母猪不发情、不孕、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公猪性欲低下、弱精、死精等综合病理症状。下面分别阐述母猪和公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又称繁殖障碍性综合征(SMEDI),是以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早产、产死胎、木仍伊胎、畸形胎,产出弱仔、少仔和公母猪的不育症为其主要特征。母猪繁殖障碍疾病在猪病中发病率高达25%以上,如防制不力将给猪场带来极大的损失。根据近些年来的研究报道.在我国的一些大中型规模化、集约化猪场都不同程度存在或发生过母猪繁殖障碍综合征,有的猪场发病和损失十分严重。现就其特点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