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背景与研究目的:慢性重症胰腺炎患胰头部主胰管的狭窄常采用内镜下放置单个塑形支架来治疗。患长期放置支架后合并难治性胰管狭窄需要反复放置支架或行胰卒肠吻合术。放置多支架在治疗术后胆管狭窄中证明有效。该研究旨在探讨放置多支架治疗慢性重症胰腺炎的难治性狭窄的可行性、有效性和远期疗效。患与方法:19例慢性重症胰腺炎,并且在胰头部难治性主胰管狭窄中放置单个胰管支架的患(男性16例,女性3例,平均45岁)接受如下操作:①移除单个胰管支架;②气囊扩张狭窄部分;③放置狭窄及胰管直径所允许的最大数量的支架;④6~12个月后移除支架。结果:通过主乳头或副乳头放置的中位支架数为3个,直径极差为8.5~11.5Fr,长度极差为4~7cm。仅有1例(5.5%)在多支架放置后仍持续狭窄。支架移除后平均随访38个月,84%患无症状,  相似文献   

2.
杨海发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3):556-557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对40例晚期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方法:40例内镜成功治疗慢性胰腺炎病人,内镜下、乳头切开、胰管取石、狭窄段扩张、支架置人,对病人腹痛、腹泻、胰管扩张、营养状况等改善情况及内支架常见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随访腹痛明显缓解率72.50%,腹泻症状明显好转率50.00%,营养改善率87.50%,扩张胰管恢复率70.58%,支架脱落率7.50%,支架移位率15.00%,十二指肠壁损伤率2.50%。结论:内镜下乳头切开、胰管取石、狭窄段扩张、支架置人,可有效减轻晚期CP腹痛、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合理操作、准确选择胰管支架,可降低支架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该研究旨在回顾性评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良性胆管狭窄经内镜放置长效支架的远期结果。在随访期内收集患的生物学及形态学数据。方法:1990-2001年12月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患,于3所参与研究中心的其中1所行ERCP治疗。仅当患成功实行内镜放置支架后纳入随后的分析。随访数据从参与的研究中心、医生、患及其家属获得。所有在支架移除后未行进一步处理的患,建议行肝功及腹部B超检查。结果: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管狭窄患行ERCP。19例支架置入失败。4例患行单独气囊扩张。65例患支架置入成功。同时置入的支架数平均为1个。支架持续时间平均为14个月(极差1—120)。18例(28%)患在置入支架期间并发胆管或胰腺症状。45例(49%)患支架置入术后ERCP检查结果良好。22例患失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heatham覆膜铂金支架(CP支架)治疗主动脉缩窄(CoA)的效果。背景:在外科手术和经导管治疗CoA之后可能会出现主动脉瘤和支架断裂。覆膜支架已被用于治疗成年人腹主动脉瘤和胸主动脉瘤。对患有CoA动脉瘤或有支架相关并发症病史的患者以及由于复杂CoA解剖结构或高龄而有发生并发症风险的患者,作者采用覆膜CP支架置入作为补救性治疗措施。方法:共对30例患者置入了33个覆膜CP支架;16例患者此前曾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余患者具有复杂的CoA或CoA已接近闭锁。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为28±17.5岁(极差8~65岁),体重为62±13妇(极差28~86kg)。CoA的收缩期压力阶差从术前的36±20mmHg降到术后的4±4mmHg(P〈0.0001),CoA直径从6.4±3.8mm增至17.1±3.1mm(P〈0.0001)。随访时间长达40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3~6个月进行的CT或MRI检查证实,所有支架均开放且定位良好。43%的患者减用或停用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在胃镜下介入治疗32例食管良恶性狭窄的病人,其恶性25例,良性7例(儿童1例).结果 32例均放置成功,成功率loo%.术后1~3 d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25例食管贲门癌狭窄均为永久性姑息治疗,7例良性狭窄放置带膜可回收支架4周.结论 经内镜直视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良恶性狭窄是一种简单可行,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可以显著降低病人的创伤和痛苦,提高病人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2000年4月~2004年4月我院收治了50例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支架组30例,采用内镜胆管支架置入;对照组20例,采用手术胆肠吻合或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STB)水平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STB水平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后7d,对照组术后7d或保守治疗后7d,两组患者STB水平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支架组、手术治疗组和保守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3~16个月、15d~1年、15d~2个月。支架组患者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内镜下胆管支架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疗效优于手术和保守治疗,而且操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置入在预防高危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我院行ERCP治疗的160例PEP高危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置入胰管支架,将其分为胰管支架组82例(放置支架)和对照组78例(未放置支架)。观察术后患者腹痛情况,监测术后3h、24h血清淀粉酶水平, 比较两组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胰管支架组术后腹痛发生率、腹痛评分[19.5% (16/82)、(1.24±0.58)]均低于对照组[43.6%(34/78)、(1.68±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胰管支架组术后3h和术后24h血清淀粉酶分别为(184.89±257.33)U/L和(268.07±344.73)U/L,均低于对照组(305.35±371.81)U/L和(465.86±639.9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管支架组急性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2.4%(2/82)、17.1%(14/82)]显低于对照组[11.5%(9/78)、30.8%(2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管支架置入可有效预防高危患者ERCP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Krüger  M.  Schneider  A.  S.  Manns  M.  P.  Meier  P.N.  郝筱倩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28-29
背景:在该项前瞻性病例序列研究中,对初始应用超声内镜(EUS)引导的一步术建立透壁入路后进行胰腺假性囊肿或脓肿的内镜疗效进行研究。方法:对35例胰腺假性囊肿及脓肿患进行内镜下引流术(平均51岁;极差21~81岁)。应用EUS介入,介入操作应用一台“一步式”设备,由一个适于切断电流的金属导丝和穿刺针、一个5.5F的扩张器和一个8.5F的塑胶内支架构成。结果:在35例患中有33例内镜支架放置术获得成功,占94%,而其他2例重复细针穿刺失败(胰腺假性囊肿壁厚7mm)。未见操作相关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或气腹发生。所有术后并发症如无效引流(9%)、支架堵塞(12%)或囊肿感染(12%),都可在内镜下得到解决。14例(43%)患内置了8.5F透壁引流之后表现出临床持续好转和囊肿消退。10例患(30%)在第3天囊肿虽然未缩小50%,但通过随后的内镜下囊肿内灌洗后消退。9例有原发或继发囊肿感染的患(27%)经过内镜下气囊扩张和内镜下延时引流后囊肿消退。  相似文献   

9.
慢性胰腺炎内镜治疗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对40例晚期慢性胰腺炎(CP)的治疗.方法 40例内镜成功治疗慢性胰腺炎病人,内镜下、乳头切开,胰管取石、狭窄段扩张、支架置入,对病人腹痛、腹泻、胰管扩张、营养状况等改善情况及内支架常见并发症.结果术后1年随访腹痛明显缓解率72.50%,腹泻症状明显好转率50.00%,营养改善率87.50%,扩张胰管恢复率70.58%,支架脱落率7.50%,支架移位率15.00%,十二指肠壁损伤率2.50%.结论内镜下乳头切开、胰管取石、狭窄段扩张、支架置入,可有效减轻晚期CP腹痛、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合理操作、准确选择胰管支架,可降低支架常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目前有多种内镜下放置鼻空肠饲管(NJT)技术。但是,由于许多内镜操作缺乏经验,这些NJT放置技术的常规运用常常受到限制。作在此评估了内镜下用一种新型硬质空肠管放置NJT的方法(推进法)。方法:调查南卡罗莱纳医科大学的胃肠道数据库中关于放置NJT的操作记录。回顾了在2001--2004年期间用推进法行NJT放置的42例患的病历资料,观察操作成功率和硬质空肠管放置的效果。结果:42例患中有41例推进法放置NJT成功(97.6%),平均操作时间为11.6min(极差5~50)。NJT放置成功的患中61%无效果,包括患或术不慎使饲管移位(42.1%)、脱出(10.5%)、堵塞(5.3%)、扭结(5.3%)。NJT的平均使用寿命为7.8d(极差1~37)。  相似文献   

11.
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2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一次置放成功者24例(其中置放胆管金属支架14例,圣诞树支架10例),成功率92%。血清总胆红素由术前的(316.68±105.12)μmol/L下降为术后1周的(147.89±58.07)μmol/L,黄疸明显减轻,肝功能改善。24例均随访至死亡发现胆道金属支架平均保持通畅的时间185 d,圣诞树支架平均保持通畅的时间189 d,两者无明显差别。生存时间3~15个月。结论:经内镜置放胆道支架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一个创伤小、安全性好、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并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Johnson  E.  Enden  T.  Noreng  H.  J.  成虹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60-60
目的:报道恶性食管狭窄患置入自扩式金属支架后的存活率及其并发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1994-2003年接受该项治疗的92例连续患(中位年龄72岁,极差46~93)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68例,女性24例,其导致食管狭窄的恶性肿瘤分别为食管癌(n=61)、贲门癌(n=26)和肺癌(n=5),肿瘤主要位于气管隆凸之上(n=4)或之下(n=62)或位于胃食管连接部位(n=26)。使用的支架;一种为非涂层金属支架,另外还有6种不同的涂层支架。结果:支架置入术后患(n=92)中位及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83d(极差4~1102)和125d。30d死亡率为19%(n=17),7%(n=6)患的存活期超过1年。患的存活率与所诊断的疾病亚组无关,也与最常用的3种支架不同无关。置入支架数目为1个、2个、3个和4个的患分别为76例、11例、4例和1例。没有支架置入相关的死亡病例。并发症为:出血1例(1%),支架移位7例(8%),由于使用非涂层支架导致肿瘤过度生长(n=8)和肿瘤向内生长(n=2)导致的支架再狭窄8例(9%)。  相似文献   

13.
胰管损伤是儿童胰脏钝性损伤高死亡率及高致残率的主要原因和决定因素。在确诊了损伤类型和解剖学部位的基础上,必须实施正确的治疗。CT检查不能明确胰管损伤的类型和部位。内镜逆行胰管造影(ERP)是确定患儿胰管状况的可靠手段,并可以对合适的患实施支架植入术以治疗胰管损伤。目前仅有一项报道,对2例钝性创伤患儿应用治疗性ERP加支架植入术治疗胰管损伤。本报道中,作介绍1例11岁的胰管损伤患儿,经ERP术获得诊断并接受内镜下支架植入术。患儿平稳康复并出院。内镜逆行胰管造影可能是胰管破裂的有效诊断和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对16 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 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下腔静脉压力阶差显著降低,(14.6±3.1)m m Hg vs (1.9±0.5)m m Hg(P< 0.001),右房压力明显升高(4.8±1.6) m m Hg vs (10.7±2.1)m m Hg(P< 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42个月(平均10 个月),除3 例发生不同程度再狭窄外,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各项指标仍显著好于术前,近期及中远期疗效满意。 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PTA和血管内支架,加上抗凝药物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安全有效等特点,可望成为外科手术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膨胀式支架在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球扩式支架介入治疗,观察组采用自膨胀式支架介入治疗。比较两组NIHSS评分、术后支架再狭窄率、脑卒中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16.85±1.48分,低于对照组的22.55±2.7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支架再狭窄率3.64%,脑卒中复发率1.82%,并发症发生率3.64%,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8.18%、20.00%和12.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球扩式支架比较,自膨胀式支架治疗粥样硬化性颅内动脉狭窄效果更理想,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胆道内支架置入术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价值.方法 对131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下胆管内支架置入术,观察其疗效和6个月、1年、2年生存率.结果 置入金属支架55例58根,术后2~5 d 黄疸消失,45例(81.7%)血清总胆红素(TBiL)降至正常.随访31例(56.4%),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3.0%、10.7%.(2)置入塑料支架 76例89根,术后3~7 d,患者黄疸明显减退,46例(60.0%) 患者血清TBiL降至正常.随访38例(50.0%),生存期70 d~11个月,6个月生存20例(26.3%),通畅期31~95 d.结论 经内镜放置胆道内支架,可有效缓解胆道梗阻,近期效果显著,是姑息性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背景与研究目的:肝脓肿和囊肿与肝内胆管相通是严重胆漏罕见的原因。外科治疗胆瘘的并发症与病死率均很高。该是一项内镜治疗此型胆瘘的前瞻性研究。患与方法:26例侵入肝内胆管的肝脓肿或囊肿患纳入该研究。胆瘘由黄疸和(或)经皮引流管中出现胆汁而疑诊,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确诊。一旦经胆管造影确定肝脓肿或囊肿与肝内胆管间形成通路,患即接受乳头肌切开术和胆管支架或鼻胆管引流术。标准方法置入鼻胆管引流管或胆管支架(均为7Fr)。经胆管造影证实胆漏停止及瘘管闭合即拔除鼻胆管引流管。支架在4~6周后拔除。结果:共计525例患有5年以上肝脓肿或囊肿史,其中26例肝脓肿(n=20;16例阿米巴性,4例脓性)或包虫囊肿(n=6)与肝内胆管(有肝内胆管22例,左肝内胆管4例)间形成交通。治疗或经括约肌切开放置鼻胆管引流(n=20),或经括约肌切开放置胆管支架(n=6)。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与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研究纳多洛尔初级预防肝硬化患内脏血流动力的特征。方法:30例伴有中重度食管静脉曲张而无出血史的肝硬化患(Child评分7.0±1.8)纳入该研究。在入组时和纳多洛尔治疗3个月后,患接受内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测定。结果:纳多洛尔(60±36mg/d,极差20~160)使HVPG明显降低(16.6±6.1mmHgvs19.4±4.6mmHg;P〈0.0001)。13例(43.3%)患有内脏血流动力学改变。治疗有效和效果差的基本临床特征类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97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97例患者128条患肢术前经CTA或MRA诊断后,采用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置入血管支架进行介入治疗,并随访0.5~1.5年。治疗前后Rutherford分期,踝肱指数(ABI)双尾法配对t检验。结果成功完成96例(99.0%)患者127条(99.2%)患肢的介入治疗,支架置入114枚(92例),术中造影血管通畅,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患者下肢缺血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踝肱指数(ABI)由治疗前0.36±0.13增加至0.71±0.15,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6~18个月,12例(12.5%)患者复发再次介入治疗,其余患者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结论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治疗具有微创、高效等优点,可作为临床的首选。  相似文献   

20.
Andrade  De  Paulo  G.  Ardengh  J.  C.  Nakao  F.  S.  Ferrari  A.P.  陈瑜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8):27-27
背景:内镜下硬化治疗(ES)和皮圈套扎是食管静脉曲张的常规治疗方法。然而,食管侧支静脉复发很常见,应用EUS很容易观察到这一现象。清除这些血管更有利于长期疗效维持。目的:比较ES和EUS引导下硬化治疗食管侧支静脉(EUS—ES)疗效。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地点:作所在医院胃肠病科内镜室。患与干预:50例伴有食管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随机分为2组:ES(n=25)和EUS—ES(n=25)。EUS—ES针对侧支静脉。在治疗后对患进行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主要检测指标:消除静脉曲张的效果、并发症和静脉曲张的复发。结果:该研究中48例患按计划消除了静脉曲张,ES组为4.5±1.5,EUS—ES组为4.1±1.2。在ES组,4例患有轻度出血,在EUS—ES组,4例患出现疼痛。ES组的随访时间为22.6±6.9个月,EUS—ES组随访时间为24.9±8.1个月。ES组治疗后有4例复发。EUS—ES组治疗后2例复发(P=0.32)。侧支静脉的出现与复发相关(P=0.0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