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换血疗法治疗重症新生儿溶血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自1997年5月~1998年5月经脐静脉插管对重症新生儿溶血病进行换血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 15例重症血型不合溶血病病人,均符合换血指征[1]。男7例,女8例;换血前血总胆红素为439.46±112.87μmol/L;ABO溶血病9例,Rh溶血病6例。换血时间:生后24h内4例,72h内3例,6d内6例,8d内2例。二、方法 血源选择:选择Rh阳性重组血12例(ABO溶血病9例,Rh溶血病3例),选择Rh阴性的ABO同型血或重组血3例;换血速度为3ml/(kg·m…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 1例Rh阳性产妇怀孕Rh阳性胎儿后 ,产生抗 -E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产妇 ,女 ,3 3岁 ,无输血史 ,孕 6产 2。 7年前足月顺产 1男婴 ,健在。次后人工流产4次 ,两年前足月顺产 1男婴 ,出生后 2小时新生儿出现黄疸 ,血红蛋白 1 0 2g/L ,红细胞3 9× 1 0 12 /L ,血清胆红素 1 86μmol/L ,6小时后做新生儿溶血病 3项试验 ,证实为抗 -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经换血 ,蓝光 ,白蛋白等治疗 ,好转出院。血型血清学检查  1 血型检查 :产妇血型为O ,CCDee ,N ,P2 型 ;丈夫血型为O ,ccDE ,MN ,P1型 ,新生儿…  相似文献   

3.
22例新生儿Rh血型不合溶血病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91五年中收治由Rh血型不合所致新生儿溶血病22例,除6例入院时已有核黄疸者外,其余以换血治疗10例,光疗5例,仅输血纠正贫血(入院时日龄已23天)1例,全部治愈,无后遗症。Rh血型不合由抗D引起者21例,由抗E引起者1例。换血治疗者中,血型选择采用Rh阴性、ABO同型血4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6例。因此在无Rh阴性血、病情又不允许等待的情况下采用Rh阳性、ABO同型血亦可作为血源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Rh溶血非换血疗法抢救成功一例王明中,张晓兰,娜琪,张春丽,王仁云,赵丽萍患儿女,第2胎,第2产,顺产,胎龄37周。因胎儿宫内窘迫由我科医师到产房监护出生,Apgar评分1分钟7分,5分钟8分。体检:未见明显异常,出生体重3450g。生后19小...  相似文献   

5.
病例摘要 男,22小时,因皮肤发黄8小时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孕39+2周臀位助产分娩。生后无窒息,全身无苍白及水肿。Apgar评分1~5分钟均为10分,出生体重为2900克。于生后14小时发现面部发黄,迅速遍及全身。查体: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呼吸平稳,头颅、心肺正常,腹软,肝肋下及剑下均为1cm,质软,边锐,脾未触及。四肢肌张力不高,拥抱及觅食反射存在。入院查体:血型母血Rh阴性、B型。子为Rh阳性,B型,患儿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及游离抗体试验均为阳性。母、子抗D抗体效价均在1…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败血症换血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新生儿败血症属儿科急危重症 ,死亡率高。我院两年多来应用外周静脉加脐静脉同步换血术配合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换血治疗组11例 ,共进行了13例次的换血 ,其中2例换血2次 ;对照组8例。全部病例符合1987年上海会议新生儿败血症诊断标准 ,血培养均阳性。相关病史有 :旧法接生8例 ,胎膜早破2例 ,脐和皮肤感染4例 ,挑马牙和肠炎各1例。临床表现相似 ,均有哭声弱 ,反应差 ,面色苍白 ,其中合并中度或中度以上黄疸15例 (78.9 %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为治疗24~36小时后病情未能控制 ,合并中度以上…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进行了观察。治疗组21例在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首次1g/kg,以后每次400mg/kg,每日1次,共用2~4次。结果治疗组无1例换血,全部治愈,而对照组2例发生核黄疸,其中1例死亡,在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减少核黄疸的发生,对重症病例可起到替代换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1例Bh阳性产妇怀孕Bh阳性胎儿后,产生抗-E抗体引起新生儿溶血病.产妇,女,33岁,无输血史,孕6产2.7年前足月顺产1男婴,健在.次后人工流产8300544次,两年前足月顺产1男婴,出生后2小时新生儿出现黄疸,血红蛋白102g/L,红细胞3.9×1012/L,血清胆红素186μnol/L,6小时后做新生儿溶血病3项试验,证实为抗-E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经换血,蓝光,白蛋白等治疗,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9.
婴儿捂热综合征与乳酸性酸中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婴儿捂热综合征血乳酸含量与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方法采用SBA-30型L-乳酸分析仪与ABL-30型酸碱气体分析仪,患儿入院时作血生化、血气计算AG值,同步检测血乳酸,治疗时作动态测试。检测40例健康婴儿作为对照。研究结果健康婴儿均值1.49±0.22mmol/L,凡超过者判为高乳酸块血症。检测组15例中8例均值3.31±0.30mmol/L,6例均值11.91±1.6mmol/L,伴pH值下降,为乳酸性酸中毒;1例恢复期1.5mmol/L。动态测试乳酸值随着病情好转而恢复正常。结论婴儿捂热综合征患儿均有高乳酸块血症或乳酸性酸中毒的存在,遵循上述特点为防治乳酸性酸中毒提出了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高钠血症(附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高钠血症9例,原发为腹泻、肺炎、败血症化脑、延迟喂养及鼻眼净中毒。病史均〈2天,高钠病因:单纯水缺乏,丢失低渗液,输含钠液过多,症状及体征除4例腹泻患儿伴中重度脱水外,其余均不明显,神经系统症状有烦躁和嗜睡,肌张力增高5例。血钠在159 ̄177mmol/L,血氯110 ̄145mmol/L,血钾增高7例6.4 ̄9.5mmol/L,治疗中除中重度脱水先予扩容外,全部用1/3 ̄1/10张液缓慢48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涛  赵莉 《临床儿科杂志》2002,20(4):249-249
自1998年1月~2000年8月广州市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收治新生儿病理性黄疸426例 (占新生儿住院病儿的55.4% ) ,男264例 ,女162例 ;足月儿377例 ,早产儿46例 ,过期产儿3例 ;年龄<24小时9例 ,~7天321例 ,~28天96例。黄疸出现时间为1小时~7天 ,平均2.5天。就诊时血清胆红素浓度为 (140.2~569.4) μmol/L ,平均265.1μmol/L ,均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结合胆红素水平68.4μmol/L。原因不明的黄疸共259例 ,占60.8% ;伴有感染因素的黄疸…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全自动换血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从 1998年起采用输液泵控制 ,进行新生儿换血疗法 ,换血在封闭回路中自动进行 ,经 9例治疗 ,较既往方法效率提高 ,操作简化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9例均为重症新生儿黄疸男婴。出生体重均在 2 5 0 0g或以上。原发病葡萄糖 6 磷酸脱氢酶 (G 6 PD)缺乏症 8例 ,Rh溶血病 (抗D) 1例。换血日龄 3~ 9d ,经皮胆红素指数 (TCB)平均 37 1U ,血清胆红素平均5 2 3 8μmol/L ,Hb平均 87g/L ,5例伴有血红蛋白尿 ,均达到新换血标准以上。方法 :术前准备和术中监护同常规换血。换入途径采用较粗头皮静脉、手背静脉等 ,换出采…  相似文献   

13.
严重Rh(抗D)溶血症,以往都用Rh(-)血作为换血血源,在我国未见用Rh(+)血作为换血血源的报告,我院近年来采用Rh(+)血对Rh(抗D)溶血症进行换血,疗效满意,报告如下。本组5例Rh(抗D)溶血症采用Rh(+)血为换血血源,其中例1贫血最为严重(表1),已处于休克的边缘。从表1可以看出脐血总胆红素值与母子抗体不一定成正比。Rh(抗D)溶血症用Rh(+)血换血当时效果,本组5例换血,其总胆红索下降是满意的(表2)。同期我们有部分Rh(抗D)溶血症病例采用Rh(-)血换血,有3例4次换血,其总胆红素分别下降了(%)42,43,53.7,  相似文献   

14.
新生儿Rh溶血病与溶血后贫血(附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1989年6月至1990年8月住我院新生儿病区新生儿Rh溶血病6例(RhD溶血病3例,RhE溶血病2例,RhC溶血病1例)。6例患儿都有严重黄疸和不同程度的贫血。常规治疗外所有患儿均予输Rh血型与母亲相同,ABO血型与患儿相同的全血或Rh血型与母亲相同的O型血球纠正贫血,全部治愈出院。笔者强调对Rh阳性妇女所生婴儿发生严重黄疸、贫血时仍不能排除Rh溶血病可能,应想到RhD以外的Rh溶血症,如RhE或RhC溶血病。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ABOHDN)进行了观察。治疗组21例在光疗,白蛋白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治疗,首次1g/kg,以后每次400mg/kg,每日1次,共用2-4次,结果治疗组无1例换血,全部治愈,而对照组2例发生核黄疸,其中1例死亡,在黄疸消失时间及住院和天数方面,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0。提示IVIG可明显减少溶血,降低胆红素浓度,减少  相似文献   

16.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早产儿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了探讨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预防及治疗早产儿感染的价值,用单向免疫琼脂扩散法检测51例出生1~3天(胎龄28~36周)的早产儿血清IgG、IgA、IgM。结果显示IgG均值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0.99,P<0.01),28~36周者<8.0g/L(28周仅4.5g/L),>36周者>8.0g/L;而IgA、IgM差异无显著意义(28~36周者IgA均值为615mg/L,>36周者为621mg/L;28~36周者IgM均值为423mg/L,>36周者为418mg/L),,故胎龄越小越有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的指征。30例重症感染的早产儿参考相似的孕周、体重及日龄,随机分为IVIG组及对照组各15例,均选用同类抗生素,且不用其它免疫制剂及血浆治疗,IVIG组按每天0.5~1g/kg稀释成50ml在2~3小时内静脉滴注,连用2天,IVIG组治疗1周后均值从8.2g/L升到13.5g/L(P<0.01);而对照组治疗后IgG均值仅6.7g/L。提示早产儿感染用IVIG疗效十分满意。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附26例报告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外周静脉输血,速度150ml/h,外周动脉抽因,采用留置针头,速度参照输血速度,血源选择与患儿同型血。多功能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记录有关参数。换血前后行血常规、生化、肝功能、血培养等检查。结果:总胆红素由换血前471.81μmol/L下降至换血后254.38μmol/L,换出率是46.08%。平均换血量140ml/kg,换血后除白细胞、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功能减低儿替代治疗前后血脂和载脂蛋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甲状腺功能减低儿的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我们测定8例甲低儿替代治疗前后的血脂和载脂蛋白,并与相应年龄、性别的健康儿对照,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8例甲低儿,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8.7±3.2 a(5.7~13 a),青春均未发育,肝功能正常,无高血脂家族史,诊断时未接受甲状腺激素治疗。诊断标准:1.有甲低的临床表现;2.血TSH>20 mIU/L,T4<50 nmol/L;3.骨龄落后为 3. 8± 2. 3 a( 1~7 a)。另选择 10例相应性别、年龄,肝功能和甲状腺功能均正常的青春…  相似文献   

19.
窒息后新生儿血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为了探讨出生窒息对新生儿消化系统的影响及其发生机理,用放射免疫法对窒息后新生儿生后喂奶前及第7天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浓度进行了测定,并以正常新生儿作对照。结果:窒息后患儿生后喂奶前血清胃泌素浓度为116±7ng/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35±4ng/L(P<0.05)。而血浆胃动素浓度为431±3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4±22ng/L(P<0.01)。窒息组生后第7日空腹血中胃泌素浓度(132±8ng/L)、胃动素浓度(726±60ng/L)均较生后喂奶前明显升高(P<0.05,P<0.01)。提示:窒息后新生儿的某些胃肠道症状可能与消化道激素分泌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在婴儿阻塞性黄疸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腹腔镜对婴儿阻塞性黄疸的鉴别诊断及治疗作用。方法对23例经内科保守治疗7 ̄14d,黄疸无明显消退,复查肝功能及胆红素无明显改善的黄疸患儿,采取全麻下腹腔镜胆道探查术。结果10例确诊为婴儿肝炎综合症,于术中用生理盐水冲洗胆道,痊愈出院。13例诊断为胆道闭锁,其中7例放弃治疗;6例行肝门空肠R-Y吻合,胆道重建术后,4例痊愈出院,2例走访,2例出现胆管炎反复发作。结论对婴儿阻塞性黄疸内科保守治疗无效者,行腹腔镜检查可明确病因,同时可在腹腔镜直视下行肝外胆道冲洗、肝组织活检等,能有效协助诊断与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