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华北驼绒藜是一种数量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草原区的饲草资源,但目前人们对其饲用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为了充分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华北驼绒藜这一自然资源,缓解冬春季及“白黑灾害”造成的饲草不足问题,更好地为荒漠草原区探索出高效养羊的新路子,开展了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试验.将华北驼绒藜、谷草、苜蓿铡短、粉碎后,再与50%、30%、20%的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饲喂绵羊,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绵羊的增重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的养羊效益.试验表明,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具有与相同精料水平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同等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高于80元/只;华北驼绒藜在精粗比为3:7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养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华北驼绒藜是一种数量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荒漠草原区的饲草资源,但目前人们对其饲用价值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水平。为了充分了解和更好地利用华北驼绒藜这一自然资源,缓解冬春季及“白黑灾害”造成的饲草不足问题。更好地为荒漠草原区探索出高效养羊的新路子,开展了华北驼绒藜饲用评价试验。将华北驼绒藜、谷草、苜蓿铡短、粉碎后,再与50%、30%、20%的精料混合制成颗粒日粮,饲喂绵羊,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组绵羊的增重情况,结合经济效益分析,评价不同精粗比水平下华北驼绒藜的养羊效益。试验表明,华北驼绒藜和谷草在30%精料水平下。具有与相同精料水平下用苜蓿饲喂绵羊同等的增重效果,并可增加纯收入高于80元/只;华北驼绒藜在精粗比为3:7的条件下有较好的养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开展了分别以华北驼绒藜、紫花苜蓿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冰草饲喂苏尼特羔羊的试验.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试验共设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6个处理.结果表明,100%苜蓿处理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饲草处理,其饲喂效果最好.不同饲草组合饲喂效果为: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开展了分别以华北驼绒藜、紫花苜蓿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冰草饲喂苏尼特羔羊的试验。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试验共设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6个处理。结果表明,100%苜蓿处理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饲草处理,其饲喂效果最好。不同饲草组合饲喂效果为: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本研究分别以华北驼绒藜(Ceratoides arborescens)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Setavia italica)、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饲喂苏尼特羔羊,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为6组: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谷草、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和50%苜蓿+50%冰草。结果表明,100%苜蓿饲喂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和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它处理,饲喂效果最好。不同组合饲喂效果为:50%驼绒藜+50%谷草>100%驼绒藜、50%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分析饲喂驼绒藜和苜蓿对苏尼特羊增重以及瘤胃细菌区系的影响。分别以驼绒藜和苜蓿作为饲料主要成分,选择 4 对 3 月龄断奶雌性双胞胎苏尼特羊进行分组饲喂试验,试验结束后提取瘤胃内容物微生物的总 DNA,PCR 扩增细菌 16S rDNA 并通过二代测序技术获得序列信息,分析比较驼绒藜和苜蓿 2 种颗粒饲料对瘤胃细菌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2 个组样品测序共鉴定出 12 个门、28 个属的细菌;相对丰度最高且具有显著差异的细菌为拟杆菌门普雷沃菌属,饲喂苜蓿比驼绒藜增重效果显著并且可显著提高瘤胃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饲喂驼绒藜会显著增加瘤胃中细菌多样性(P<0.05)。综上,饲喂苜蓿一类高蛋白饲草能够促进苏尼特羊增肥,但降低了羊瘤胃细菌多样性,瘤胃细菌优势细菌为拟杆菌门,优势菌种为普雷沃菌。而饲喂驼绒藜一类高纤维饲料对羊的增肥效果不明显,但提高了瘤胃细菌多样性和微生态环境,可能更有利于羊的健康。  相似文献   

7.
试验探讨不同纤维水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幼龄鸵鸟的全混合颗粒日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混合型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全混合型颗粒日粮的雏鸟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处理(P〈0.05);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颗粒料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6%的颗粒饲粮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8.
试验探讨不同纤维水平的全混合颗粒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幼龄鸵鸟的全混合颗粒日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日龄健康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混合型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3个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饲喂全混合型颗粒日粮的雏鸟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低于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处理(P<0.05);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颗粒料的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6%的颗粒饲粮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9.
比较不同形态及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鸵鸟雏鸟的全价颗粒饲粮配制提供试验论证及合理的粗纤维水平数据。选取1日龄健康的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雏鸟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各处理(P0.05),并且没有雏鸟死亡;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颗粒料的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5%的颗粒饲料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该组的死亡率最高,为15.0%。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的日粮饲喂1~50日龄鸵鸟的效果好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效果;全价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鸵鸟雏鸟的粪干便秘并造成死亡,本试验表明,1~50日龄鸵鸟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苎麻嫩茎叶青贮饲料对波尔山羊羊肉品质以及育肥效果的影响,试验选取波尔山羊公羊5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5只,进行饲喂试验。在同等精料水平下,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以苎麻嫩茎叶青贮和苜蓿干草为粗料,并与精料混合成全混合日粮,干物质粗精比为4555。每日观察试验羊健康状况,并在饲喂结束后统计采食量、日增重,检测肌肉中氨基酸、脂肪酸成分与含量。结果表明:苎麻嫩茎叶青贮料添加到全混合日粮中,波尔山羊能正常采食,适口性较好。相对于苜蓿干草,饲喂苎麻嫩茎叶青贮对波尔山羊增重效果明显,并且能降低硬脂酸和增加鲜味氨基酸含量,有助于提升羊肉品质。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开展粗饲料资源玉米秸秆和苜蓿干草不同比、不同精粗比全混合颗粒饲料肉羊饲喂试验,观察记录肉羊采食行为。最终得出结论:饲喂全混合颗粒饲料,采食时间缩短30~40 min左右,采食速度提高,增加了采食量;粗饲料比例越高,肉羊饮水次数和饮水时间越长;精饲料比例越高,肉羊排便次数增加;精粗比对肉羊的运动和休息时间没有显著影响。通过观测各指标得出结论:A3B2组饲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旨在研究适合内蒙古包头地区玉米秸秆黄贮发酵的最佳条件,并评价玉米黄贮秸秆配方日粮对育肥羊的饲喂效果。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黄贮发酵菌剂、发酵周期和发酵辅料等进行实验室研究,筛选最佳发酵组合;依据GB/T 20807—2006《绵羊用精饲料》标准,配制含不同比例秸秆黄贮的配方日粮,开展育肥羊饲喂试验,比较传统育肥羊饲料和玉米黄贮秸秆配方饲料对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秸秆黄贮pH值影响的顺序为:发酵辅料〉发酵菌剂〉发酵周期,黄贮发酵条件最佳的组合为EM如金菌液秸秆发酵剂+发酵25 d+食盐。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玉米秸秆黄贮的2个试验组羊只,其活体重、胴体重、单块眼肌面积显著大于饲喂传统育肥饲料的对照组羊只(P〈0.05);饲喂基础日粮中黄贮添加比例为40%的试验组羊只,其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只(P〈0.05);饲喂基础日粮中黄贮添加比例为20%的试验组羊只,其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羊只(P〈0.05);2个试验组羊只的日增重、大腿肌肉厚度、腰部肌肉厚度、系水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饲喂效果以及饲喂成本因素,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的玉米黄贮秸秆对小尾寒羊的育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对杜寒杂交肉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择81只3月龄、体重为(23.0±1.0)kg的杜寒杂交羔羊,随机分为对照组(70%精料+30%干秸秆)、试验Ⅰ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和试验Ⅱ组(70%精料+30%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添加占日粮总蛋白浓度10%的膨化缓释尿素,NPN≥100%)。试验期为75 d,预饲期为15 d,正饲期为60 d。分析育肥羊的增重,胃肠道组织重量和表观形态。[结果]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极显著(P<0.01)提高试验组羊的采食量和日增重。试验组羊的大肠重,消化道总重和瘤胃容积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试验Ⅱ组羔羊瘤胃内壁颜色优于其他组。[结论] 膨化秸秆微生物发酵饲料促进了育肥羊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试验Ⅱ组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张杂谷"是具有高产、节水、耐贫瘠、秸秆便于转化饲草料优势的谷子杂交品种,其干秸秆粗蛋白含量约6.22%~7.35%,蜡熟期秸秆粗蛋白含量更高,约11.99%~13.34%,远高于其他禾本科牧草,其营养价值接近苜蓿,产量显著优于苜蓿;谷子具有丰富且均衡的营养,其8种必需氨基酸含量除了赖氨酸稍低以外,其他7种氨基酸含量与鸡蛋相当。大量的饲喂试验表明,其可部分替代进口及国产牧草、秸秆作为羊、牛、兔等动物的饲草、饲料。在由于降水量过低不能种植其他饲草的地方种植杂交谷子,将"张杂谷"转化为饲草料,增加优质饲草量,可为新时期的粮食生产、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选择16头处于干奶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各试验牛体重、年龄、胎次相近,随机分成4组,每组4头。试验分为两期,一期饲喂基础日粮,二期以苜蓿、羊草、全株玉米青贮和干玉米秸秆各粗饲料替代30%基础日粮。考察不同粗饲料对奶牛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苜蓿的饲草相对饲用价值(RFV)值最高,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苜蓿的营养价值最高,玉米青贮较玉米秸秆饲草相对饲用价值(RFV)值高,说明青贮改善了玉米秸秆的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效应对育肥公羊采食量、日增重、料肉比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体重相近的40只小尾寒羊后备种公羊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基于等能等氮原则配制日增重350 g试验饲粮,其中A组日粮中粗饲料添加苜蓿,B组添加玉米秸秆,C组添加棉花秸秆,D组添加苜蓿和棉花秸秆,E组添加苜蓿和玉米秸秆,F、G、H组添加不同比例苜蓿、棉花秸秆和玉米秸秆。试验期4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1)G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显著高于F组(P<0.05);A、B、E、H组干物质采食量极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1);F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C组(P<0.05)。(2)A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C组(P<0.01),显著高于D组(P<0.05);G组日增重显著高于C组和D组(P<0.05)。(3)A组饲粮单价最高,C组单价最低,饲料单价如下趋势:A组>E组>G组>H组>F组>D组>B组>C组,饲料总成本趋势与饲料单价趋势基本相同。(4)增重收益中A组最高,C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5.76%;经济效益G组最高,D组最低,前者比后者高34.46%。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以苜蓿:玉米秸秆:棉杆为12:24:13调配日粮时,经济效益最优,为265.43元/只。  相似文献   

17.
柠条饲喂山羊效果试验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在春季将没有发芽的2~3年生柠条Caraganasp.枝切成1~3 cm短节,对波尔山羊、本地黑山羊及波尔山羊杂种羊进行舍饲饲喂试验,经30 d的正式饲养试验,其结果为: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50%干玉米秸秆,羊只日增重为129 g;柠条代替基础日粮中70%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2 g;单纯饲喂干玉米秸秆组羊只日增重为128 g;单纯饲喂柠条组羊只日增重为8.33 g(黑山羊)。结果表明,柠条在冬春季可作为羊的基础饲草利用。  相似文献   

18.
秸秆微贮后,秸秆发生了质的变化,这一变化,提高了饲草利用价值和适口性,加快了羊只增重.试验将秸秆微贮技术引入景泰,通过微贮秸秆和未微贮秸秆育肥羊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60d育肥期内,秸秆微贮料育肥羊平均日增重44.8g,对照组日增重7.1g,提高5.3倍.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苜蓿饲喂杂交肉羊的效果。选择临床健康的断奶公羔20只、按年龄、体重、相同或相近的原则,配对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头。试验组饲喂养殖场周边地区的苜蓿粉碎切成2~3cm,对照组饲喂秸秆草,经80d饲喂。结果表明:实验组日均增重253g/只,对照组日均增重234/只,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8.12%(P0.05);每增加1kg净肉成本试验组24.80元、对照组为27.24元。试验组比对照组成本费减少9.67%。结果表明:苜蓿草饲喂肉羊增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枯黄玉米秸秆酶化处理育肥肉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不同酶制剂量处理枯黄玉米秸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在枯黄玉米秸秆中添加0‰、0.5‰、1‰、1.5‰的酶制剂,进行发酵处理,测定饲喂肉牛的采食量和日增重。[结果]显示:经过60d的饲喂试验,枯黄玉米秸秆中添加1‰的酶制剂调制育肥肉牛效果最佳,日增重比对照组的0.965kg增加23.49%以上,达到1.192kg,差异显著。[结论]酶化处理枯黄玉米秸秆,秸秆适口性增强,饲喂肉牛采食量和日增重明显提高,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