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误诊为无Q波心肌梗死的肺栓塞15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 ( APE)误诊为无 Q波心肌梗死的原因 ,以提高对 APE的早期认识。方法 对我院 15例以“无 Q波心肌梗死”入院 ,最终经选择性肺动脉造影、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 A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总结误诊的原因。结果 本组 15例误诊为无 Q波心肌梗死患者经选择性肺动脉造影 ( 3例 )、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 ( 12例 )证实为 APE。分析发现 15例患者均有 APE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动脉血气、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心肌酶呈非急性心肌梗死典型演变 ,而提示 APE。 15例患者中有 14例显示右心房、右心室扩大和肺动脉高压 ,而无心肌梗死特征性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 ,高度支持 APE的诊断。结论  1由于 APE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伴心电图的 T波深倒置 ,以及心肌酶的升高的误导 ,是APE误诊为无 Q波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 2血气分析、心电图对诊断有帮助 ,急诊床旁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检查对 APE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动脉栓塞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AP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的无创检查手段、溶栓及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并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及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09年1月我院住院的7例APE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案等临床资料。结果:APE的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D-二聚体对APE具有高度敏感性;64排CT肺动脉造影(CTPA)+心脏彩超等检查可明确诊断APE。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APE临床症状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APE筛选检查;64排CTPA是诊断APE的极为有效方法;及时规范的溶栓抗凝疗法在APE治疗中疗效肯定,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3.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是由于血栓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而引起的以肺循环功能和呼吸障碍为主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APE是临床常见的心肺血管系统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规检查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误诊[1]。  相似文献   

4.
较大肺动脉栓塞病人的心脏肌钙蛋白浓度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肌钙蛋白包括心脏肌钙蛋白I(cTnI)和心脏肌钙蛋白T(cTnT)作为心肌损伤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标志物 ,已越来越多地用于评估难以鉴别的胸痛或呼吸困难 ,以确定是否存在冠状动脉综合征 ,一些研究认为 ,有较大肺动脉栓塞而血液动力学稳定的病人存在右心室过度充盈和心肌损害 ,因此也会发生心脏肌钙蛋白浓度升高。作者前瞻性调查了较大肺动脉栓塞病人cTnI升高的发生率。方法 将经肺动脉造影等有关检查确诊为较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列为研究对象。其中排除大的肺动脉栓塞伴有低血压、心源性休克、呼吸功能衰竭者 ;有缺血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分析评价床旁超声心动图 (ECHO)在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诊断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胸ECHO对临床怀疑APE的 5 8例患者在 4~ 6h内行床旁ECHO检查。结果 :超声直接检出主肺动脉及左右肺动脉主干近端血栓者 4例 ,均被外科手术或肺动脉造影证实。本组具有典型右心负荷过重超声征象者 15例 (其中包括具有超声直接征象的 4例 ) ,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提示为双肺多发性大面积栓塞。仅右房、右室轻度增大或肺动脉轻度增宽者 19例 ,ECHO无改变者 2 4例 ,但核素肺灌注 通气扫描均提示为肺段或亚段栓塞。结论 :ECHO能够发现主肺动脉、左右肺动脉干内附壁血栓直接提示肺动脉栓塞 ,或根据右室负荷过重表现间接提示肺栓塞的可能 ,但对肺段或亚段栓塞者超声不能作出或排除诊断。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栓塞18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娜 《山东医药》2006,46(5):56-57
回顾分析近期收治的18例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资料,认为:①血气分析可作为筛选方法;②一过性SⅠQⅡTⅢ及新出现的心电轴右偏为APE的特异性ECG改变,③核素检查肺灌注分布稀疏或缺损,肺通气正常VCG检查右心房、右室扩大伴右心室运动异常,左心房、左心室缩小伴室间隔左侧移位等为APE特征性改变;④肺动脉造影是术前诊断APE的惟一可靠方法;⑤APE应及早行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7.
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的临床特点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提高对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UAPA)的认识和早期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我院2009年经肺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的1例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的临床资料,和国内1999年至2009年文献检索到的13例单纯性单侧肺动脉缺如病例的详细资料,对UAPA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我院患者以胸闷憋气症状就诊,曾于外院误诊为"肺栓塞",行多排CT肺动脉造影(CTPA)、X线肺血管造影(CPA)最终确诊单纯性UAPA。总结14例病例后发现单纯性UAPA病例以成年人多见(10/14),女性8例,男性6例,左侧缺如6例,右侧缺如8例,主要症状为:咳嗽、咳痰、反复肺部感染(9/14),活动后胸闷、气促、喘息(9/14),咯血(3/14),最终以选择性肺血管造影检查和多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确诊病例为最多,分别为6例,5例。在8例有治疗资料中,对症治疗4例(4/14),手术治疗4例(4/14)。结论:UAPA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血管畸形,单纯性UAPA更为少见,症状以咳嗽、咳痰、咯血、反复肺部感染、胸闷及气促为主。目前X线肺血管造影仍然是诊断UAPA的金标准。近几年多排螺旋CT肺血管造影、核磁共振(MRI)肺血管造影正逐渐成为诊断UAPA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单纯UAPA的治疗方法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外科治疗可根据病情选择患侧肺动脉重建、选择性肺侧支血管栓塞和结扎、患侧全肺或肺叶切除术。  相似文献   

8.
背景肺动脉栓子主要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栓子阻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及右心功能改变,但目前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对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影响尚未完全明确。目的探讨APE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和右心功能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2018年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疑似APE患者80例,根据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结果分为APE组32例和非APE组48例,并根据APE危险分层标准将32例APE患者分为低危组8例、中危组18例和高危组6例。比较APE组与非APE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指标、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右心功能指标,并比较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右心功能指标。结果 (1)APE组与非APE组患者咯血、胸痛、胸闷、心悸、意识障碍、咳嗽、发热、低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肿瘤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E组患者晕厥、单侧下肢肿胀、血脂异常发生率,有近期手术史或骨折者所占比例,红细胞计数及尿酸、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水平高于非APE组(P0.05)。(2)APE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非APE组,栓子直径、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大于非APE组,双侧深静脉栓塞、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非APE组,右心室壁运动幅度(RVWM)、右房室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小于非APE组,右房室瓣反流速度(TRV)快于非APE组(P0.05)。(3)高危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低危组、中危组,栓子直径、RVEDD/LVEDD大于低危组、中危组,双侧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低危组、中危组,RVWM、TAPSE小于低危组、中危组,TRV快于低危组、中危组(P0.05);中危组患者栓塞血管数目多于低危组,栓子直径、RVEDD/LVEDD大于低危组,双侧深静脉栓塞、近端深静脉栓塞发生率高于低危组,RVWM、TAPSE小于低危组,TRV快于低危组(P0.05)。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患者深静脉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患者多存在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且APE危险分层越高,下肢深静脉栓塞越严重、右心功能改变越大,因此针对出现下肢深静脉栓塞及右心功能改变的疑似APE患者需及时行CTPA检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危险分层,以提高APE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病人左室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CT肺动脉造影(CTPA)或肺通气灌注显像确诊的急性肺栓塞病人34例,正常对照组23名。所有受检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取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观二维动态图像存储。应用二尖瓣位移自动追踪技术(TMAD)测量并记录二尖瓣环后间隔和二尖瓣环左室侧壁舒张早期、舒张晚期平均位移,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APE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位移较正常对照组减低(P0.005)。结论左室舒张功能减低是急性肺栓塞病人体循环早期受到影响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目前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前列环素类似物伊洛前列素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肺动脉高压治疗药物,由于其具有高度肺血管选择性、能调节肺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重塑和微血栓形成等药物学特点,因此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症状。本文主要综述吸入伊洛前列素在成人心脏手术围术期肺动脉高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肺动脉高压(PAH)是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上需要一些标准、无创、客观的生物标志物,这对CHD-PAH的早期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案选择、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CHD-PAH相关生物标志物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筛查方法,进一步评价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并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于我院呼吸内科、急诊内科收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疑似合并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98例,患者均行CT肺动脉造影(CTPA)检查,采集患者临床症状,包括:胸痛、咯血、呼吸困难、晕厥等,选择血浆D-二聚体、修正Geneva量表作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早期筛查方法,同时分析二者相结合测定筛查的效果及可行性,与CTPA确诊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TPA确诊50例APE,主要症状比较,单纯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组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合并APE组间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有意义(P0.05),体征方面比较,肺部干湿啰音、发热无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无意义(P0.05),但不对称下肢水肿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修正Geneva量表高可能性阳性预测值为(76.00%),低可能性阴性预测值(92.94%);血浆D-二聚体阴性预测值为95.70%,阳性预测值仅为43.81%,灵敏度92.00%,特异度为60.14%。两种筛查方法结合的阳性预测值为(50.75%),阴性预测值为(95.70%)。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APE诊断中,予以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血浆D-二聚体与修正Geneva量表结合检测,可以降低APE漏诊率,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临床有借鉴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很高,APE时栓子堵塞肺动脉,造成机械性肺毛细血管前动脉高压,肺血管床减少,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卜升.肺动脉高压可以导致右心室衰竭和患者早期死亡.但是机械阻塞程度往往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程度不相符.目前认为血管活性物质在肺栓塞早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方面起重要作用,是导致急性肺血栓栓塞患者即刻和首发症状出现2 h内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1].有学者认为血栓素A2、前列环素与急性肺损伤肺动脉高压有关[2].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肺动脉栓塞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八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急性肺动脉栓塞 (APE)误诊为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因素 ,以期提高 APE早期识别。  方法 :对我院 8例以“AMI”入院 ,最终经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或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同时确诊为 APE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总结误诊原因。  结果 :本组 8例患者中 ,7例经同位素肺通气 /灌注扫描证实 APE,1例呈典型的 APE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改变而诊断为 APE。入院时 8例均误诊为 AMI。分析又发现 8例患者也均有 APE较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如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速、P2 亢进 )、动脉血气显示低氧、低碳酸血症和高 p H值 (碱血症 )、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即新出现的 S (>1.5m V)伴 Q 、T (5例 )和心电轴右偏 ]以及心肌酶呈非 AMI典型性衍变 ,而提示 APE。超声多普勒心动图所检 7例中 6例有右心房、室的扩大 (右心室舒张末内径 :平均 36± 2 .6 mm )和肺动脉高压 (平均 5 8.5 8± 12 .84mm Hg,1mm Hg=0 .133k Pa) ,而无 AMI特征性室壁节段运动异常 ,高度支持 APE的诊断。  结论 :1由于 APE非特异性的临床表现 (如胸闷、胸痛、心悸和出汗 ) ,伴心电图的 T波深倒置 (或 ST- T改变 )以及心肌酶升高的误导 ,同时又忽略了其较相对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如呼吸困难、窦性心动过速和 P2 亢进等 )和心  相似文献   

15.
D-二聚体在急性肺栓塞快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在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快速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疑诊为APE的178例患者的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扫描肺血管造影或右心导管选择性肺动脉造影的临床资料、血浆D-二聚体浓度及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结果。结果 A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阳性者59例(96.72%,59/61),非APE患者阳性32例(27.4%,32/1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E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50例(82.0%,50/61),非APE患者DVT 6例(5.0%,6/1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例(78.7%,48/61)APE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阳性合并DVT,两项指标同为阳性时诊断APE的特异性99.1%,阳性预测值98.0%。血浆D-二聚体浓度阳性诊断APE的敏感性96.7%,特异性72.6%,阳性似然比3.54,阴性似然比0.04,阳性预测值64.8%,阴性预测值97.7%。结论血浆D-二聚体、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检查值得作为常规方法为快速诊断及治疗APE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PE)导致的晕厥病例,减少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的误诊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11例APE患者的诊断经过,讨论误诊原因,总结经验。结果 11例患者在各个临床科室首诊时均被误诊,最后排除其他可能的晕厥原因后,均由肺动脉CT造影检查确诊为APE。结论以晕厥为首发症状的APE临床误诊率极高,腹腔或盆腔内压的改变常为晕厥诱发因素,不明原因的晕厥合并持续低氧血症时,需警惕APE可能。动态监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有助于筛查和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肺栓塞(APE)患者肺栓塞严重程度指数(PESI)与血清钠水平的病情评估价值和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AP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22例患者入选,PESI低危组均为低危APE,PESI中、高危组的中、高危APE发生率为66.67%,与PESI低危组比较差异显著;共6(27.27%)例APE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其中2(33.33%)例在诊断一月内死亡,低钠血症组和非低钠血症组中、高危AP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PE患者血清钠水平与PESI相关系数为-0.318(P=0.149)。结论PESI而非低钠血症对APE病情严重性具有指导价值,合并低钠血症的APE患者一月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张萌  万钧 《国际呼吸杂志》2022,42(5):332-337
肺动脉高压病因多样、病情复杂。肺动脉高压临床上主要分为5大类,其中第1大类为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AH)。对于PAH患者需综合多项指标对病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包括临床特征、运动耐量、生物标志物、影像学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等。《中国肺动脉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提出了以危险分层为导向的治疗策略。本文将结合该指南对PAH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多普勒心动图(UCG)在判断静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APE)疗效中的价值.方法对12例APE患者静脉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100mg溶栓治疗,溶栓前、后行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UCG检查,观察UCG指标的变化,并与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对照.结果本组12例APE患者,溶栓前240个肺段中灌注缺损126段(52.5%),每例平均(10.5±2.9)个肺段.UCG也均显示右心房、室扩大伴有右室壁运动降低,左心房、室缩小并有室间隔向左侧偏移,三尖瓣中至大量返流伴肺动脉高压[(85.4±23.2)mmHg(1mmHg=0.133kPa)]和主肺动脉增宽等APE的特征性改变.溶栓后(29.2±4.0)h同位紊扫描有60个栓塞肺段再灌注(47.6%),平均(5.0±2.2)段;同时[溶后(28.5±4.7)h]UCG也显示右心房、室均显著缩小[(-2.7±1.8)mm和(-3.6±2.6)mm,P均<0.05]并有右室壁运动的改善,左心房、室均显著增加[(+1.8±1.2)mm和(+4.8±3.7)mm,P均<0.05]伴室间隔移位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显著降低[(-15.2±5.4)mmHg,P<0.05]伴有三尖瓣返流量的减少及主肺动脉显著回缩[(-1.5±1.4)mm,P均<0.05]等APE再灌注的特征性改变.这些改变在溶栓后(8.2±1.5)hUCG已有明显改变.结论UCG对APE静脉内溶栓早期疗效判断与同位素肺通气/灌注扫描结果相符,对判断临床疗效有实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参照,评价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 23例可疑PE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和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进行检测,并以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为诊断标准,评估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诊断肺动脉栓塞临床价值。结果 23例患者460个有效肺段中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显示128个肺段出现V/Q失衡,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显示124个肺段动脉血管充盈缺损。以NLVPS为参考,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敏感性为0.95(95%CI:0.89-0.98),特异性为0.96(95%CI:0.94-0.98),阳性似然比为26.33(95%CI:14.71-47.12),阴性似然比为0.06(95%CI:0.03-0.11),诊断优势比为475.06(95%CI:179.99-1253.91)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8。结论 320排螺旋CT肺动脉造影可作为肺动脉栓塞的无创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