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前模具专业就业方向与产业人才需求、专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岗位需求一致性高,但存在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行业人才需求层次有一定偏差、毕业生基础知识掌握较薄弱及职业素质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过引导职业院校基于区域经济特点对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调控数量并提升质量,有利于培养适应模具制造产业链中新型岗位能力需求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2.
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仿真实训工厂、模具数字化设计及智能成型单元综合应用平台、开放共享课程资源等3个方面内容的建设,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确保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基地建设依托智能制造新技术,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满足实训教学为核心,多方共享为目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鲁班工坊"国际化建设,最终实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区域示范性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专业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仿真实训工厂、模具数字化设计及智能成型单元综合应用平台、开放共享课程资源等3个方面内容的建设,引入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确保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与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基地建设依托智能制造新技术,以培养高层次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主线,满足实训教学为核心,多方共享为目标,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鲁班工坊"国际化建设,最终实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区域示范性效果。  相似文献   

4.
对于以培养勤动脑、精动手的模具专业人才为主的高职院校而言,以区域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企业对模具高技能人才需求为立足点,力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完善、具有特色的模具设计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应用性、实践性、综合性的原则,模具专业建设必须深入考虑加强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系统开发人才培养新途径,有效促进模具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才能使培养对象真正具备企业所需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模具专业为例,对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探索,结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主要从校企协同共建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模式及课程体系3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研究探索高职院校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创新型人才校企协同培养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职业能力与职业能力结构的内涵,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分析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模具专业的职业能力结构,围绕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探讨高职模具专业培养方案调整的措施与方法,以适应模具产业智能化升级改造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技师学院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思路,阐明了技师学院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遵循对接产业、企业生产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原则,突出职业岗位技能训练,调整课程和教学内容,确定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对应的教学课题或模块,提高学生就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满足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培养机械类专业人才毕业核心能力和素养的要求,针对模具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专业技术更新滞后、实践操作时间少、需求对接脱节和职业精神缺失等问题,提出了模具类人才“两堂并行·四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融合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坚持课堂与课下同培育,理论与实践同结合,学校与企业同效能,新理念新技术同应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创新后学生专业认同度、综合能力及职业素养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17,(4):74-76
通过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对《模具价格估算》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真实的企业模具为载体,使"任务讲评+纠错总结"贯穿于教学过程,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模具价格估算》课程中的应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践中发现,当前模具专业教学中最为繁琐的课程莫过于《模具制造工艺》,其主要表现为相关知识点与模具生产衔接紧密度不高,经常会衍生出和实际生产相互脱节的状况;再就是许多教师由于实力有限,未能做好实践指导工作,使得最终毕业生难以迎合相关企业竞争发展需求。在此背景下,笔者决定在理清现代高职院校《模具制造工艺》课程以学徒制为背景、项目为载体的改革要点前提下,集合诸多实际状况论证日后具体的改革实践策略,希望能够借此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模具制造工艺专业性人才。  相似文献   

11.
模具行业的飞速发展对模具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加快培养适应新常态下紧缺的一线模具技工,是当前技工院校的迫切任务。在对模具岗位群的大量调研和实证基础上,通过分析现阶段技工院校模具专业一体化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探讨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一体化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12.
模具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巨大挑战,如何培养适应新常态下紧缺的一线模具技工,重点在于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定位。基于职业岗位能力重建课程体系,必须建立在对模具岗位群的大量调研和实证基础上,必须立论在模具专业教学的充分实践改革后,通过"校企融通、工学结合、引产入教",最终形成多方共管的模具专业人才培养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3.
以"模具设计与制造方向准技师"能力培养为主线,培养学生模具设计、加工制造、质量检测分析、模具组装与调试、模具管理技术服务等能力,根据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的原则将所需核心能力转换为课程,设置具有支撑这些岗位能力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课程,融入行业、企业、职业三要素的教学内容,创建与行业、企业合作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4.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模具企业专精和复合型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知名企业为合作主体,开展创新型工匠人才定制协同培养,形成高端模具订单班:将课程的设置和产业升级的需求进行对接,将课程的内容和职业技能标准进行对接,将教学的过程和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对接,将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进行对接,将职业教育和终身学习进行对接(也就是“五对接”)。同时以基本技术技能、专业技术技能、综合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也就是“四递进”)的进阶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通过“技术技能+综合素质+企业文化融合训练”(也就是“三融合”)多维育训结合的订单人才培养训练计划,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模具人才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推动了高水平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制造业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斐然,模具作为装备制造的基础,其重要性愈发明显,对人才的需求也愈发突出,选择典型地区相关高校对应专业的学生组织问卷调查,同时在全国众多模具企业中选择企业代表,对企业的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分析,以期掌握当前我国制造业模具人才的培养现状。  相似文献   

16.
为了服务京津冀地区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更多企业急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模具专业群基于成果导向(OBE)理念,面向先进制造企业、相关院校及毕业生展开了关于企业职业岗位与对应核心专业能力要求的调研。通过调研了解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掌握企业急需岗位与核心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与支撑课程间的关系,构建了与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高职模具专业群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模具制造》2012,(10):I0005-I0005
2012年9月22日上午,由深圳市宝安区职业能力开发局主办,由深圳市模具技术学会及《模具制造》杂志社承办的宝安区市民公益大讲堂在宝安区天源丽江大酒店会议厅拉开帷幕。本次公益大讲堂的主题内容为《复杂注射模设计与制造典型实例剖析》,承办方深圳市《模具制造》杂志社邀请到江苏省昆山市云登职业技术学院,具有40余年注射模设计制造经验的邹继强老师担任本次"大讲堂"主讲人。在本刊记  相似文献   

18.
李扬  周京  苏越 《模具工业》2023,(6):77-79
通过对模具专业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研究了模具国际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确定了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并建立了国际化专业师资队伍,以培养具有一定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职业竞争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19.
以培养模具行业德技并修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针对目前各类模具技能大赛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模具行业企业核心岗位及专业技能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模具技能大赛内容与企业核心岗位能力需求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并从模具技能大赛赋能模具行业人才培养的角度,阐述大赛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实训基地建设、信息化和网络化技术应用以及课程思政教育等赛教融合方面的教学改革路径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介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模具人才的需求与就业前景;结合我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实践,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应用型模具人才,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方向要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相匹配;高职院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合理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以彰显专业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大力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合理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学校与企业的直通桥梁,促进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