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糖尿病行为干预的研究力量分布、经典文献、热点及前沿等。方法 以 Web of ScienceTM 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5-2015年发表的糖尿病行为干预研究论文为对象,借助图谱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Ⅲ(3.8.R1.32)分析,获得研究国家和核心作者的合作图谱、文献被引及聚类图谱、高频主题词的共现及词频变动趋势图谱等。结果 近年来糖尿病行为干预研究呈现发展趋势,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等西方发达国家。核心研究团队主要涉及美国和芬兰政府支持的干预项目研究团队。研究热点为危险因素研究、干预措施及效果评价。目前干预内容主要涉及饮食、身体活动等;干预形式主要为教育和咨询,同伴支持、电讯和网络信息联系等新型干预形式的研究正在兴起。结论 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干预得到高度重视,是相关领域的热点。围绕着饮食、运动预防为核心内容,干预形式的优化及效果评价是目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中的预防的作用及临床可见效果.方法 根据我院收治的102例糖尿病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1人,一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对照组,一组患者采取了并发症的护理干预为观察组,将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糖尿病并发症的次数进行统一比较分析,观察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症预防中的作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中低血糖的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接受药物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以完全双盲法分组:对照组(n=4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n=43例)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并对比低血糖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血糖指标水平及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稳定血糖水平,预防低血糖,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降低既往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患糖尿病的风险,比较饮食干预及运动干预对糖尿病预防的长效影响,以期为此类妇女预防糖尿病选择最有效的生活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2018年在抚顺市中心医院分娩有妊娠期糖尿病既往史的480名妇女进行随访,调查其生活状态及患糖尿病的情况。对其进行身体检查(身高、体质量、血压等指标)、心电图、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比较饮食干预与运动干预对既往有妊娠糖尿病的患者产后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在干预期间,饮食组和运动组与对照组相比,患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下降了48%和51%,在随访期,患该病的风险分别下降了41%但是饮食组和运动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将受访者按照体质指数(BMI)调整后,通过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的HR在干预期间分别为0. 36 (95%CI:0. 16~0. 70,P=0. 006 9)和0. 40 (95%CI:0. 19~0. 70,P=0. 0043)。在BMI≥24 kg/m2,饮食的平衡和适量的运动对糖尿病的预防在干预期患病风险明显降低。结论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可以预防或降低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在较长时间的干预下,比较这两种干预方式降低患病风险的概率无明显差异性,但在超重的妇女中两种干预方式均有效果,而非超重的妇女则采取运动方式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和病情控制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社区内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一年的健康教育、饮食和运动干预指导、药物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后作糖尿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并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作比较.结果:综合干预一年后,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控制率显著提升.结论:在社区基础上开展糖尿病综合干预可有效提高糖尿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帮助患者改正不良生活方式,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养生干预在社区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方法将259例研究对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方式上采取中医养生干预手段进行治疗,12个月后进行空腹及餐后2h血糖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血糖控制情况。结果两组间干预前后空腹及餐后2h的血糖均值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间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效果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养生干预能够有效地控制血糖,是进行糖尿病二级预防的有效社区干预模式;中医养生干预进行社区糖尿病治疗需要长期、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追踪观察长期疗效;中医养生干预可以推广到糖尿病的社区预防,从而有利于整个人群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7.
刘玲 《现代保健》2010,(23):126-127
目的 探讨对社区糖尿病居民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调查并建立糖尿病居民的健康档案,制定糖尿病护理干预计划,大力进行健康教育,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定期体检、及早监护和治疗.结果 通过全方位的整体干预,现有糖尿病98人的病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管理随访率达100%,治疗达标率(血糖控制率)达95%.结论 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糖尿病进行早期预防比高科技的医疗手段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次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护理的糖尿病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编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生活方式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实验组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方法值得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中医饮食护理在早期糖尿病肾病干预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市人民医院符合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患者,共124例,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饮食护理按照常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饮食护理方式进行,而研究组采用的中医饮食护理干预的方式,是在对患者保持常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加入中医饮食护理干预.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前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饮食干预情况,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人数为60例,占比96.7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人数为53例,占比85.4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入中医饮食调和干预,对患者身体尽快恢复健康具有积极作用,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冰芝 《现代养生》2014,(10):289-289
目的:对社区糖尿病的治疗及预防措施及效果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某社区8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及预防方式随机将其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并将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积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进行辅助治疗,可有效提高患者控制血糖及疾病预防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综述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和预防措施,为妊娠期糖尿病的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妊娠期糖尿病高危因素”、“预防措施”作为关键词在CNKI数据库中检索,以“High risk factor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Prevention measure”作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结果 孕前BMI、高龄、糖尿病家族史等是GDM的高危因素;现有的预防措施:风险评估、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基于网络平台生活方式的干预、药物干预。结论 应尽早的识别高危人群并采取干预措施,对预防GDM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以便全面掌握其临床护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饮食干预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的控制,获得了足够的营养支持,肺结核状况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饮食干预对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多样性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实际影响.方法:在本院于2016.01至2017.01期间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方法,将86例患者分成常规组和多样组,每组43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多样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护理基础之上应用多样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多样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多样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多样性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具有较大的影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后续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98例患者,分组接受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研究三个月及半年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干预实施后3个月、6个月两组对糖尿病了解程度、生活方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再次住院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出院后的进一步治疗有重要意义,加强社区护理的建设,有利于慢性疾病的后续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多项临床研究已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在糖耐量异常人群中可预防糖尿病的发生,而运动则是生活方式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初步对中国传统养生运动干预糖耐量异常人群的研究经验进行了总结,中国传统养生运动的运动强度与能耗符合大庆研究的要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可预防糖耐量异常人群发展为糖尿病。中国传统养生运动还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及相对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治疗2型糖尿病时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以及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进行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患者中选出237例,对低血糖发生频次和发生原因进行研究,并探讨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发生频次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中出现3个及以上并发症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的几率最大.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其低血糖发生频次越来越大,其中以60岁及以上患者频次最大.经过护理干预后患者低血糖发生频次明显降低.各组数据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开展胰岛素强化治疗后低血糖的发生与年龄和并发症有关,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低血糖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社区内11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9例.观察组进行多种形式和内容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未采取任何健康教育.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水平、治疗依从性以及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知识水平、完全遵医率、血糖控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不完全遵医、完全不遵医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纳入糖尿病的社区服务,提高了患者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和治疗的依从性,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较好,取得了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对社区糖尿病患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综合分析体育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干预效果的文献,进一步论证体育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体质状况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的预防与控制、康复与治疗提供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力求为广大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帮助。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借助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查询2002年至今符合本研究目的的文献12篇,并采用RevMan 5.2软件对这些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关于体育锻炼对糖尿病患者健康状况干预的研究文献近3年较集中;Meta分析显示运动干预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总胆固醇(T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运动干预能降糖、降脂,改善身体成分,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并对2型糖尿病的继发性疾病有很好的预防与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关注对糖尿病人的护理工作.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围绕综合护理干预展开了研究,探讨了该种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笔者选择了140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接受的是综合护理干预的护理措施,而对照组患者接受的则是传统护理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综合护理干预的辅助之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要相对较好,综合护理干预是值得临床推广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管理效果,以便为社区护理干预提供可靠指导。方法:选取8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药物治疗,运动、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及高血压降压治疗,用高血压、糖尿病常规药物治疗形成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综合干预管理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