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雨水利用与水量平衡分析在城市园区水景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车伍  程文静  李海燕 《中国园林》2006,22(12):62-65
城市园区水景的水量保障问题对于水景观的建设与运行至关重要,收集雨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技术可行、运行经济、符合当前的节水形势。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用水量平衡分析可以将雨水利用与水景建设统筹考虑,指导水景方案的规划设计,寻求合理的水景规模、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景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将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分析运用于水景设计中,有利于实现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水景建设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水景在景观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我国现代水景的现状,针对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维护成本高的特点,提出了北方水景设计应注意的问题,就如何在北方水资源缺乏地区营建水景进行了探讨,以充分发挥水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景是园林景观中画龙点睛的亮点,近年来随着景观设计品质要求的提高,项目的水景规划越来越多,对项目起了很好的提升作用.但是由于专业的不同,很多设计师只考虑水景的外在表现,往往忽略了水景内在的水质.目前因水质原因影响水景的视觉效果及居住环境的案例越来越多.分析比较了目前在园林景观水体设计中常用的景观水生态处理技术,指出了微生物——生态强化修复技术等生态组合技术是今后景观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低影响设计和开发(LID)雨水资源,有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水景减量设计,形成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水景海绵体。将水均衡法运用于水景参数化设计中,构建拟自然水景水量平衡方程式,探寻汇水区雨水汇水量最佳值,进而为水景水量设计提供参考。由水均衡法核心思想质量守恒原理,即区域总输入水量等于总输出水量,提出拟自然水景水均衡分析方法,并以习水箐山森林公园主入口景观区为例,探讨水均衡分析在水景参数化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水质与水量的控制是避免居住区景观水体产生富营养化的关键。在杭州"钱塘春晓"景观居住区的水景设计中,设计师通过相互连通的五大功能区在规模、水深、植物的配置等细节的设计方面达到了净化水体、水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水景的自然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水景能够在景观中发挥特殊的作用,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自然式水景同时满足了人们亲近自然和亲近水体本能的两种需求,如何在小区中营造良好的自然式水景,让人们一下楼就可以享受回归自然,放松心情,成为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绿色生态人工水景的设计应遵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的理念,在保障景观水体水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运行成本,实现雨、污资源化,同时兼顾景观、防洪与生态,满足绿色住宅小区对水资源、水景观和水环境的整体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景和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两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水景是园林景观的灵魂,古今中外的园林中对水景的应用都非常的重视,随着园林造景手法的不断发展,人工水景的营造也变得形式多种多样.植物则是园林景观中的主体,起着观赏、组景、分隔空间、庇荫、防止水土流失,美化地面的作用.它能够在景观中发挥特殊的作用,能够给人带来美好的享受.因此,如何使两者更好的结合,处理好水景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景观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园林化的品质追求,现代居住环境更加注重景观的塑造,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房地产开发水景的景观成为评价该项目是否高品质社区环境的重要因素,因此居住小区水景景观规划设计也受到关注.然而当前住宅区水景设计大都存在重形式轻内涵、重人工轻自然等问题,一些项目盲目的相互抄袭和粗制滥造使本应成为点睛之笔的水景景观成为聊胜于无的鸡肋景观;还有一些项目盲目复制,照抄照搬国外的水景设计,使水景景观缺失当地的地域风格和特点,或者根本不考虑居民的需要.如何利用现代的理论和方法改进居住区水景规划设计成为景观设计师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绿地水景的水量保障问题对于水景观的建设与运行至关重要,应用水量平衡分析可以将雨水利用与水景建设统筹考虑,指导水景的规划设计,寻求合理的水景规模、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率,降低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本文结合襄阳市习家池景区的水量平衡计算和补水方案比较,探讨了城市生态绿地水景设计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
在园林规划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水景,处理好水体与周围环境景观要素的关系,充分发挥水体的造景作用,使其展示独特的魅力。就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本文通过分析水体的各类形态和景观特性,对水景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设计中考虑人们不同需要而设置不同水体景观的应用,水景设计和临水硬质景观布局以及水景设计和植物配置关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讨论,分析了水景的多种功能并对其产生的景观多样性和空间艺术效果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居住区水景的规划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孟颖 《华中建筑》2010,28(8):136-138
水景是以水为构景的主要景观,现代居住区对水景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该文通过分析水景沿革、水景作用与分类类型,进而指出目前水景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3.
住区水景设计是现代城市水环境设计中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了南方现代园林特点,阐述水体的景观特性,从水体设计处理谈起,并以我司的工程实例-中山东城花园大型喷泉和中海地产翠林华府一期为例,分析了水景设计营造过程中一些具体手法及营造诗意、画意,情意,在现代住区环境中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园林规划中,因地制宜地设置一些水景,处理好水体与周围环境景观要素的关系,充分发挥水体的造景作用,使其展示独特的魅力,就可以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本文通过分析水体的各类形态和景观特性,对水景的设计原则及其在实际设计中考虑人们不同需要而设置不同水体景观的应用,水景设计和临水硬质景观布局以及水景设计和植物配置关系等几个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思考和讨论,分析了水景的多种功能并对其产生的景观多样性和空间艺术效果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无论是市政景观设计还是建筑小区、私家花园景观设计中,水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之一,也是整个景观中最亮眼的元素。一般大型水景由于面积较大,并常辅以设计大型喷泉、音乐喷泉等元素,喷水过程中会产生水雾、漂粒漂散到空气中。如果水景的水质不佳,不仅影响水景的观感,还影响观赏人的身体健康。所以需要配置高效、环保的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博物馆工程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大型公建的用水特点,将屋面雨水及生活排水处理后回用于园林绿化、浇洒路面及景观补水等,再生水回用率达到76%,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该博物馆的节水与水资源再利用设计,主要包括生活污水的生化处理工艺,屋面雨水的混凝沉淀/消毒处理工艺,以及景观水的ANCS循环处理使用技术.该项目的实施符合绿色建筑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景观建设活动日趋频繁,城市水景的建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让设计师逐渐把着眼点从表现景观的艺术性转移到体现景观的生态价值上来。而作为城市生态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城市水景,如何在规划过程中有效贯彻生态设计的原则,在我国还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以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水景为研究对象,力图寻求针对我国城市建设现状的较为系统的水景生态设计方法,以形成一个完善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8.
戴永灿 《江西建材》2014,(13):211-211,308
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评判标准也越来越高,人造喷泉、瀑布,鱼塘等水利景观遍布民宅、公园和厂区。园林景观工程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提高人们居住条件,为城市的规划注入新鲜的血液。如果说园林景观是城市规划中的一块鸡肉,那水景无疑是鸡肉中的上品-胸脯肉。水景工程的目的是供人观赏,游玩,所以在设计水景工程时一定要充分体现景观艺术感,让人心旷神怡。本文简单介绍水景的景观效应和设计原则,着重分析水景施工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的小区开发中,不少开发商纷纷使用人工造景和借助自然景观的方法,将水景引入住宅小区内,以满足人们亲水的心理需求,给予居住环境更多的生气.然而,人造水景中的水质维护又绝非易事.纵观近几年开发的住宅小区内的水景,能保持良好水质的并不多见,绝大部分景观水都达不到景观娱乐用水C类水质标准,表现在水体混浊,甚至有异味,严重影响小区的景观.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再生水利用发展迅速 2007年全国再生水利用达到了434.6万m^3/日,年污水再生利用总量达75.8亿m^3。已成为城市景观环境生态补水、湿地、工业、发电、农业和城市杂用等不可缺少的水资源。各地从污水再生利用扩展到雨水收集处理利用,不断扩大开发新的水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