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县城作为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其绿色低碳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家与各地政府的重视。本文通过对建设背景与存在问题梳理,提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路径思考,为县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推动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有利于促进县城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县城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施。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城市绿色低碳的发展经验,以影响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主要因素为切入点,结合城区所在地域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从生态安全与环境保护、土地利用与建设模式、绿色建筑与既有更新、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公共环境与文化传承、智慧县城与社会治理六大方面构建相应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在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县城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与大中城市同步实现现代化建设任务,是我国大多数县城亟需面对的重大课题。绿色低碳县城建设是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总结了绿色低碳县城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标准编制原则、思路、内容框架,并探讨了标准编制应重点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十个方面中,建设密度与强度、高度、路网等均与县城土地利用与建设模式等密切相关。因此,从县城土地利用与建设模式入手,统筹推进县城发展建设,对于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县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开展的乡村建设评价相关内容,针对县城绿色低碳建设中涉及的土地利用与建设模式开展研究,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的现状分析,梳理当前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短板,从建设模式、技术提升、资金筹措等角度探讨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升级的路径及对策,以期为提升县城建设绿色低碳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县城城乡供水一体化承载着城乡居民生产生活重要的资源供给,在供水各环节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及能源。为建设绿色低碳县城理念下的集约高效型基础设施,以闽南山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为例,梳理现状城乡供水系统中影响高效运行和造成资源浪费的针对性问题,从水源、净水到输配水、加压以及数字水务等全环节的低碳与节约路径进行梳理与探讨,以实现城乡供水设施的绿色低碳建设与良性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7.
杨洁  乔杰  洪亮平 《城市规划》2023,(5):106-120
县城是我国重要的城乡人居形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实施我国双碳战略的重要领域。受山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影响,山地县城建设面临建设用地局促和生态环境脆弱的双重约束,高度形态管控是处理好就地城镇化空间容量和山水生态安全格局之间矛盾的关键技术支撑。传统高度形态管控路径偏向引导经济“增量”空间集聚,缺乏对地方山水格局传承和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的技术回应。研究以浙南山区永嘉县上塘中心城区为例,通过梳理绿色低碳建设与山地县城高度形态管控的空间逻辑,提出以山水融入为基础建立空间秩序框架,以主客互馈为原则满足空间价值需求,以山城眺望为支撑建构空间管控途径。借助山城视觉互馈的技术方法,提出山水融入目标下的高度形态管控指标体系,构建“主客互馈”的整体管控数字模型并建立“空间高度+控制强度”双维管控机制。最后,在山地县城总体城市设计中,从整体空间结构重塑、视廊景观层次丰富、城市魅力界面优化三方面实现高度形态的绿色低碳管控及其空间技术传导。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农房绿色低碳发展,本文对我国农房绿色低碳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结合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开展的绿色民居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相关工作开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城市是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已在广大非民族地区展开,而民族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研究稀少,亟待加强。文章阐释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作为研究典型,分析其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进而探讨建设天祝生态城市的主要途径结合天祝县城区域背景及区域环境,加大城市合理绿化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旅游城镇和生态城镇要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突出民族生态城镇景观特色;建立健全生态型城市法制系统。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西都昌县城建设日新月异,由昔日的“一条大道两排树,城内没有吃和住”变成“两条大道27条路,人口超过5万”的大县城。现在,都昌如何“更上一层楼”,在长江和鄱阳湖城市圈中脱颖而出? 目前,都昌以推动市容市貌整治为切入口,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经济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做大城市发展的新思路、战略及其发展视野为宗旨,在提高县城总体功能,促进休闲、消费和  相似文献   

11.
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实现低碳生态新城的发展目标,分析了低碳生态新城的发展导向及对交通的发展要求。以低碳生态的功能要求和绿色交通的发展需求为导向,从交通需求、交通设施、交通运行三方面构建了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指标体系。重点从土地利用模式、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慢行交通、智能交通、新能源汽车六个方面提出了低碳生态新城绿色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针对武汉当前的发展阶段与规划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在编制与实施一体化规划体系构建的背景下,探讨了功能区实施规划的特点,以二七商务区实施规划的具体实践为例,总结了功能区编制与实施一体化的工作组织模式、设计模式及建设模式,将"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建设"理念贯穿始终,并就规划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3.
阳信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树牢经济发展绿色导向,精准补强绿色发展弱项,擦亮城乡绿色名片,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县、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富强秀美、文明幸福"黄河三角洲精致城市,奋力开创中国第一"牛"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了快速发展的全面繁荣阶段,然而现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资源环境约束也越来越明显,以前城市粗放的发展方式以及城市规划相对简单的技术手段显然已经不适用。本文以《深圳市绿色城市规划设计导则》为例,探讨在大都市地区,基于低成本渐进式发展理念的低碳生态规划技术要点。并建议深圳市在实施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注意社会和人文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吴文恒  董晓峰  张兵 《华中建筑》2005,23(Z1):108-110
生态城市是全球城市研究的热点之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已在广大非民族地区展开,而民族地区生态城镇建设研究稀少,亟待加强.文章阐释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及主要特征,选择天祝藏族自治县县城作为研究典型,分析其发展背景与基础条件,进而探讨建设天祝生态城市的主要途径结合天祝县城区域背景及区域环境;加大城市合理绿化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土地;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按旅游城镇和生态城镇要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突出民族生态城镇景观特色;建立健全生态型城市法制系统.  相似文献   

16.
低碳、生态、绿色——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伴随着生态文明时代和城市社会时代的到来,城市转型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综观国际国内形势,低碳、生态、绿色将成为我国城市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这既是当前唯一可行的缓解发展与生存矛盾、优化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路径,也是中国在席卷全球的应对气候变化博弈中把握甚至领导这场"生态革命"的重要机遇。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来,上海在建设“生态住区”方向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回顾住区建设的历史,考察住区建设的实际情况,上海住区离真正意义上的“生态住区”还有着很长的道路要走。  相似文献   

18.
宋密  姜骜  王芳 《室内设计》2014,(4):22-28
在国家倡导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探 讨中小城镇生态文明建设在控规层面上的落 定。以新型城镇化下推崇的绿色低碳理念为 宏观视角,从生态指标、能源利用、固体废弃 物的综合利用和绿色建筑设计等中微观层面 指引中小城镇在控规阶段生态文明建设的全 面推进,并以盐边县红格镇镇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为例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19.
阎欣 《福建建筑》2012,(10):12-15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转型时期,低碳城市的建设是实现转型过程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绿色工业作为产业升级与转型的产物,将会成为低碳城市的建设的新途径。尤其在以厦门市为代表的宜居城市发展进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成为了首要问题。本文将以厦门市为例,以厦门市的工业分部门增加值与能源消耗量为基础数据,进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研究,从而选取适合厦门市的绿色工业作为下一步发展的重点选择,为建设低碳城市进行指引。  相似文献   

20.
绿色建筑的提出与发展是衡量我国城市低碳生态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绿色建筑的构造离不开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的节约、充分、合理的利用是创造绿色建筑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对绿色建筑和低碳生态概念的理解、对当前我国已投入试用的生态城进行实践和分析引申到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城市生态城,并且从构建城市生态城的总指导方针、规划措施以及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三个方面出发,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低碳生态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