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为了对我国天然气管道系统中的输气站场设备进行完整性管理,使其处于安全、可控的运行状态,介绍了输气站场现有的基于风险的检验、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护及安全完整性分级3种完整性管理方法及其执行步骤,针对输气站场动设备、静设备的完整性管理特点形成了适合天然气分公司实际情况的输气站场完整性管理解决方案,该方案包括1个总则文件、8个程序文件和21个作业文件共30个文件,并建议增加安全完整性分级管理内容等输气站场完整性管理的持续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Ĵ�����վ�����������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施林圆  郑洁  李晶 《天然气工业》2004,24(11):135-138
输气站场风险评价技术是一门新型的站场管理技术。随着川渝地区经济的发展,天然气输气管网日趋复杂化,气体流量、流向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输气站场的工艺流程及设备也随之变化,但许多站场的整改方案却缺乏前瞻性综合分析和理论依据,导致部分输气站场频繁整改,造成了很大浪费。为此,通过对四川输气站场风险评价方法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理论引入输气站场的生产管理中。根据管道风险管理理论的思想,依据有关天然气站场设计、施工验收及消防安全环保等方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输气站场自身设备种类多、工艺复杂、相对独立等特点从而提出了一种主观性的评分系统,建立了一套输气站场风险评价理论体系。据此为管理者提出现场改、扩建合理化建议,指导其投资方向,将站场整改从被动的事后维护转向主动的事前预防,以改善输气站场性能并减少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输气站场和阀室主要采用SCADA控制系统,其系统设备耐过电流,耐雷电压的水平较低,除了日常的维护,防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雷电的危害,概述了输气站场及阀室防雷设施的现状及特点,分析了SCADA系统防雷存在的问题,针对输气站场及阀室电子设备的特点,提出了应采取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川渝地区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天然气输配管网系统。为了降低压力损失和提高管网的输送能力,针对输气站在管网中的重要性和站场设备多样性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输气站工艺单元和系统结构的数学模型,运用序贯模块法开展了输气站压损过程模拟技术研究,开发了天然气输气站过程模拟软件。运用模拟软件对川渝地区典型输气站运行工况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单元设备模拟压损计算的相对误差大部分低于5%,全压损计算的相对误差也在10%左右,验证了该软件的可靠性。该技术可为输气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站场放空系统是保证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及输气站场安全运行的重要设施,其设置的合理性、规范性,以及瞬时放空流量和放空时间计算的准确性对站场本质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对现行与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及输气站场放空系统相关的设计规范和历史修订情况的梳理,并结合放空系统的设计经验,提出在油气田天然气处理厂及输气站场新建和改扩建工程中...  相似文献   

6.
输油气站场HAZOP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AZOP(危险及可操作性分析)是对装置的设计和操作进行危害识别的有效手段,但目前该方法在输油气站场的工艺危害分析方面的应用尚需进一步深入和规范。为此,在对HAZOP的原理和工作流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结合某输气站的具体实例,对HAZOP方法及其在输气站场危害识别及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增加安全设施、调整工艺流程等相关改进措施及建议。这些建议及要求能够促使操作人员对于单元中的工艺过程及设备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增强职工安全防范意识,且HAZOP的分析结果为设备设施的日常生产与维护以及装置的安全管理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地评估输气站场安全状况,综合运用化工行业常用的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和针对人因、管理因素分析的行为失效模式分析(AMEA)确定输气站场风险影响因子,将各因子整合得到输气站场4个一级风险评价指标和对应的17个二级风险评价指标。根据输气站场特点确立输气站场风险影响因子关系矩阵,不仅考虑单个因素对输气站场安全运营的影响,同时还分析输气站场多因素耦合作用结果。采用该方法,针对风险程度较高的具有代表性的调压单元进行多因素耦合分析,计算得到选用示例调压单元为强风险单元,给出该单元风险因子权重排序。研究表明,该风险评估方法对输气站场安全管理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输气站是为管道输送天然气或石油伴生气而建立的各种作业站,输气站中设备高效、安全运行是保证天然气输送的关键。输气站的泄漏后果模拟是为了模拟事故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而提高对事故及隐患部位的预测能力,减少事故发生所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针对YC输气站泄漏事故,利用DNV PHAST软件进行后果模拟。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气候条件下,天然气泄漏扩散范围在泄漏孔径为6.4、25、102、152和813 mm时依次增大;泄漏孔径相同、环境风速一样时,大气稳定度为D较之大气稳定度为F朝下风向扩散距离远;泄漏孔径相同、大气稳定度一样时,风速为5 m/s较之风速为1.5 m/s在下风向气体泄漏浓度小。该数值模拟结果对降低输气站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节约输气站设备维护、检测及运营成本,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阳朔输气站位于覆盖型岩溶区,岩溶较发育,必须在勘察阶段评估覆盖型岩溶发育情况及危险性。在输气站建筑体区域内布置了5纵5横10条测线,使用了高密度电法和地震层析成像法进行探测。将电阻率剖面和速度异常剖面进行三维可视化展示,探明了溶洞发育位置,与钻孔结果吻合。三维可视化成果展示了溶洞的延伸情况。结合物探解译成果及钻探成果,阳朔输气站处局部岩溶溶洞发育。输气站建筑体应尽量避开溶洞发育区,对于无法避开的溶洞地段,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以防止和减少输气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岩溶塌陷可能造成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随着泰青威管线开始自主运维,以往的通信代维工作都转交给维修队来做,想要更好的完成通信通信自主运维,必须做好光缆的维护与抢修。本文主要对各输气站与维修队光缆维护日常工作进行分析,同时探讨光缆抢修中各项具体工作。  相似文献   

11.
杭甬线输气管道工程沿线设置了众多的输气站场和阀室.针对工程输气站场总图设计的特点及特殊性作了概述,提出相应作法和对策,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长输管道油气厂站的总图设计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四川石油管理局输气公司成都赖家坡输气站是为成都市供气的门站,也是四川盆地输气管网南、北干线川西地区的终点站,该站为我国现代化管理程度较高的大型输气站之一,管理严格,自从1989年投产以来没有发生过事故,十年来为成都市供气40多亿立方米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成都赖家坡输气站十年来为成都供气40多亿立方米@蒋长安$四川石油管理局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天然气站场可靠性水平,识别系统的薄弱环节,基于GO法原理建立了输气站场可靠性分析方法。根据输气站场的基本工艺流程,将其划分为清管器接收子系统、过滤分离子系统、增压子系统、调压计量子系统、放空子系统、排污子系统和清管器发送子系统7个区块。根据子系统的工艺流程建立了GO图模型,通过GO法计算公式进行可靠性定量分析并确定组成部件的故障重要度,通过实际案例,将GO法与故障树分析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故障树分析法,GO法能够充分表征输气站场中存在的关于停工、维修和备用等故障的复杂相关性,建模过程简单、逻辑清晰,且分析结果更加符合工程实际;分析案例中增压子系统的平均失效概率为2.2180×10-5,其中的空冷器、汇管以及埋地工艺管道的故障重要度较高,应作为站场安全管理的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口密集和经济发达地区,大规模的管道建设已经非常困难。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气需求,提高供气能力,须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和扩容改造。在输气站场改造中,站内施工动火点较多,要做到一边向用户供气,一边进行施工,改造难度高,管理难度大,安全隐患多。通过对莘县输气站改造工程进行总结,摸索出一套既能保证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又能保证现有设备正常使用的工程项目管理机制,其中包括加强施工期间站场管控;严格落实直接作业审批流程,确保作业期间安全监护到位;加强风险管控及项目组织机构的建设和管理;注重项目管理经验的积累等。该管理机制为今后的输气站场改造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川气东送管道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设计输量为120×10^8m^3/a.设计压力为10MPa,沿线输气站配气压力平均为4~6MPa,调压过程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能资源的浪费,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压力能回收利用的4种方式,采用热力学炯分析法对川气东送各输气站调压过程中存在的压力能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川气东送输气站调压过程中可利用的压力能总和达到2600×1O^3kJ/a,相当于约9MW电站一年的发电量,节能潜力巨大建议下一步开展川气东送管道压力能利用的前期工作,以及冷量利用方式可行性研究,为国内其他高压管道压力能回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梳理分析了国内输油、输气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提出借鉴国外标准的先进理念来提高国内输油、输气站设计和运行水平的思路。国外输油、输气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管道运行压力较低,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合并进行,或者仅进行严密性试验;工艺管道划分原则;试压过程空气含量检测方法和降压程序;工艺管道试压周期等。此外还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输油、输气站工艺管道试压的先进技术和施工实例,包括利用严密性数学模型确定合理稳压时间;利用高压气体爆炸能量计算方法确定气试压损伤半径等。最后提出借鉴国外标准,提高我国输油、输气站工艺管道试压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依据风险检测以及风险评价,对输气站场设施的检测周期进行了科学化研究。通过对站场设施的风险值进行科学的评判,依据相关的失效概率以及失效后果指数,初步确定输气站场设施的安全系数,从而得到最终的检测周期。由于检测周期对于输气站场设施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本文探究了基于风险的输气站场设施检测周期的确定方法,希望对广大相关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合理确定最低设计温度和选材是输气站场运行安全性和建设经济性的重要保证。为合理确定输气站场承压管道、设备的最低设计温度和选材,从最低设计温度和低温低应力工况的定义入手,结合输气站场可能产生低温的典型工况,阐述了输气站场最低设计温度的确定方法,介绍了输气站场管道、管件选材及其低温韧性试验温度与性能指标确定的原则和要点,为输气站承压管道和设备最低设计温度的合理确定和选材提供参考。该研究为输气站场的本质安全设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保护输气站场安全并减少事故状态下天然气的损失,有必要在输气站场设置ESD系统。结合新气管道的实际需求,对ESD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探讨,并利用SPS软件对ESD系统事故关断过程进行仿真模拟,通过分析关断过程中压力、流量等参数的变化,确定了ESD系统在事故关断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包括:合理地布置管卡约束,提高管线系统结构的刚度;尽量避免放空支管垂直接入放空总管,减小气流冲击力,降低产生管道撕裂、管壁冲蚀等问题的可能性;尽可能少用弯头,在必要的位置减小管道弯度,以增强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输气站场工程中,输气站场支管盲端引起的振动常被忽视,但在压力和流量波动较大的输气站场,支管盲端引起振动非常明显,一般通过事后调整管道布置来避免运行中出现的振动问题。设计人员常根据经验筛选出易出现振动的工艺管道做动态模拟和防振动设计,一般工艺管道仅做静态设计。采用英国能源研究所指南提出的支管盲端振动失效概率计算方法,对国内某输气站场内管道系统中的支管盲端进行分析计算,调整不合理的管道布置,有效规避了生产运营阶段出现的盲端振动。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支管盲端振动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可用来检验管道布置中支管盲端的合理性,并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