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使用18氟-脱氧葡萄糖(^18FDG)和符合线路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PET)的-8FDG—PET显像与多层螺旋CT(MSCT)异机图像融合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66例确诊为NSCLC患者术前行^18FDG-PET显像及胸部64层螺旋CT检查,^18FDG—PET图像与64层螺旋CT进行异机图像融合,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冠状面三维断层图像。利用感兴趣区技术(ROI)的半定量分析计算病变淋巴结(L)与周围纵隔组织(N)的摄取比值R(L/N)。将^18FDG-PET检查对肺癌淋巴结转移分期的诊断结果均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以摄取比值R≥1.5为判断标准,诊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90%(27/30例)、特异度为80.6%(29/36例)、准确率为84.8%(56/66例)、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9.4%(27/34例)和90.6%(29/32例)。27例^18FDG-PET显像为阳性的转移淋巴结的分析最大摄取比值为11.5最小为1.7。结论SPECT/PET的^18FDG—PET显像对肺癌的纵隔淋巴结转移分期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和观察疗效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老年肺癌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8例老年肺癌患者,在PET/CT显像前、后,根据国际抗癌联盟(Intemadonalnion Against Cancer,UICC)1997年肺癌TNM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并根据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公布的2005年肺癌临床指引,拟定治疗策略,比较检查前、后变化。结果37例患者肺部病灶^18F—FDG摄取增高,标准化摄取值(SLIV)〉2.5,在PEF/CT显像后,12例分期调高,分期调高率25.0%(12/48),11例发现远处转移,手术切除概率减少了23.9%。40例患者接受了PET/CT机定位及PET/CT融合图像为依据肿瘤靶区勾画的三维适形放疗。结论 ^18F—FDGPET/CT显像对老年肺癌的诊断、分期、治疗策略的制定及肿瘤靶区的勾画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同机CT图像融合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27例鼻咽癌病人(初发12例、放疗后病人15例)和对照组11例进行18F-FDG SPECT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结果]①鼻咽部恶性病灶的长径和最大面积与L/B比值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35和0.815(P<0.01).②27例患者中,18F-FDG符合显像诊断鼻咽部恶性病灶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100%、86.4%和92.1%;其中鉴别鼻咽癌放疗后的复发或残存分别为100%(4/4)、81.8%(9/11)和86.7%(13/15).③18F-FDG显像准确地检测原发鼻咽癌转移灶,其中2例分期上调,占(2/12)16.7%;3例分期下调,占(3/12)25%.有效地评价15例鼻咽癌病人放疗后的状况,帮助再分期.④同机CT图像融合能提供较准确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SPECT显像在鼻咽癌诊断及分期中有实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F—FDG显像在结肠癌术后转移复发中的诊断价值。②方法采用”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显像,同机图像融合。③结果”F—FDGPET检测敏感度87.0%,特异性77.3%,准确性为83.8%,较常规CT检查明显提高;在结肠癌C+D期组的敏感度为97.3%,特异度为91.7%,准确性为95.9%均高于A+B期的44.4%,60%及52.6%。④结论”F—FDG显像能明显提高结肠癌复发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79例,良性肿块病人19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经COSEM重建,结果与解剖显像比较。【结果】①^18F-FDG符合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91.8%、97.3%和73.9%,解剖显像分别为79.8%、63.2%、76.5%、90.0%和42.9%。②同部位显像比较中,^18F-FDG显像病灶探测数为302个,而解剖显像为286个。③同机CT融合明显提高对肺部近纵隔、膈缘及腹部等部位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解剖显像更好地对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并且能探测到更多的恶性病灶,同机CT融合较大地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ighresolutionCT,HRCT)联合^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病变的应用价值及必要性。方法:对经组织学或治疗随访结果证实的86例肺结节患者行全身^18F—FDGPET/CT检查的同时,进行同机HRCT扫描,分析比较^18F—FDGPET/CT检查结果和^18F—FDGPET/CT结合HRCT的检查结果。结果:86例患者的诊断中,^18F—FDGPET/CT检查对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1.5%、70.4%和84.9%,而^18F—FDGPET/CT显像结合HRCT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总符合率分别为96.5%、86.2%和93.0%。结论:^18F—FDGPET/CT加扫HRCT对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
严清波  张淑英  孙毅  王进军 《重庆医学》2006,35(24):2263-2264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在骨转移肿瘤显像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0例可疑转移性骨病变和不明原因骨痛的患者使用^99mTc—MDP SPECT全身骨显像扣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病理检查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50例患者SPECT全身骨显像骨骼系统可见1368处异常放射性浓聚点。经过SPECT/CT同机图像融合发现:其中17处为放射性污染造成的假阳性病灶,235处为骨质增生性病变,1116处为骨转移肿瘤导致的骨质破坏,全身骨显像SPECT假阳性率为18.4%(252/1368).与病史和病理检查结果相符。结论^99mTc—MDPSPECT/CT图像同机融合与平面骨显像SPECT比较,可对骨转移肿瘤提供准确的骨损伤解剖部位.在骨转移肿瘤的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特别是平面骨显像可疑的患者都应该使用SPECT/CT图像同机融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联合18F-氟脱氧胸苷(18F-FLT)PET/CT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SPN)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肺部单发结节病人行18F—FDG及18F—FLT双显像剂PET/CT显像,以病理结果和随访半年以上的临床结果为最终诊断,通过SUVmax半定量法、FLT/FDG比值法等研究两种显像剂PET/CT显像对单发肺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人选的单发肺结节患者15例,其中6例为恶性肿瘤,9例为良性病变。18F—FIJTPET显像中病灶的SUVmax值明显低于18F—FDG显像,但是恶性病变的SUVmax值无论18F—FDG还是18F—FLT其SUVmax值均大于良性病变,18F—FDGSUV值法诊断的准确性为66.7%,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3.3%、55.6%。18F—FLT SUV值法的准确性为66.7%,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为66.7%。FLT/FDG比值法准确性为80%,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66.7%、88.9%。结论18F—FLT作为反映细胞增殖特性的新型PET/CT显像剂对肺结节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当”F—FDG、18F—FLT联合使用时,可以提高肺部单发结节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9.
郭晓君  肖勇  李奕钊  张蕾 《海南医学》2010,21(15):84-86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结合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肾癌的诊断价值。方法26例患者(经手术或转移灶活检病理证实为肾癌的23例,其中肾透明细胞癌16例,颗粒细胞癌5例,乳头状癌1例,颗粒细胞癌与乳头状癌混合型癌1例;另3例经随访证实)均行^18F—FDG PET/CT显像并行CT三期增强扫描。分析原发病症的影像学特点,测定标准摄取值,观察原发病症及转移灶的异常代谢情况。结果^18F—FDG PET/CT检查阳性病例20例,敏感度为76.9%,假阴性6例,病理均为肾透明细胞癌;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阳性病例为24例,敏感度为92.3%,另2例因无明显强化,不能确诊;^18F—FDG PET/CT检查发现有转移病例10例,敏感度为38.4%;CT增强扫描仅见2例腹膜后明显肿大淋巴结,敏感度为7.7%。结论^18F—FDG PET/CT检查与CT三期增强对比,对原发病灶的诊断敏感度低于CT三期增强扫描,但对转移灶的诊断敏感度明显优于CT。而PET/CT检查结合CT三期增强扫描共同诊断,其敏感度可以提高至96.1%。因此PET/CT显像诊断原发性肾癌时应慎重,结合肾脏CT三期增强扫描,能明显提高原发性肾癌诊断的敏感度,同时对肿瘤分期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对发热待查(FUO)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武汉协和医院PET 中心行18 F‐FDG PET/CT检查的144例FUO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结果。以手术病理、穿刺细胞学检查或者出院诊断并结合12个月以上的随访结果作为最终诊断依据。分析PET/CT图像,并从病变检出率、诊断效率、恶性肿瘤临床分期等方面评价 PET/CT对FUO患者的应用价值。结果144例患者有130例最终得到明确诊断,其中恶性肿瘤41例,良性病变89例,14例病因未明。PET/CT为97.6%(40/41)的恶性肿瘤患者和88.7%(79/89)的良性病变患者检出了异常病灶,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6%(40/41)、86.5%(77/89)、90.0%(117/130)、76.9%(40/52)、98.7%(77/78)。PET/CT 为46.3%(19/41)的恶性肿瘤患者首次检出了原发灶,并为92.7%(38/41)的患者检出了比传统影像学方法更多的病灶。结论18 F‐FDG PET/CT 显像对FUO患者病变的检出、良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及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以4-甲基-2-硝基苯胺为起始原料,经过两次溴代反应和氨基保护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化合物叔丁基[2-溴-4-(溴甲基)-6-硝基苯基]氨基甲酸酯,总收率60.64%,其结构经LC/MS和1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酢浆草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刺槐素-6-C-β-D-葡萄糖苷对照品为对照,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以二氯甲烷-甲醇-甲酸(7∶2∶0.1)展开后R[值适中,斑点清晰.结论: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对酢浆草中刺槐素-6-C-β-D-葡萄糖苷的鉴别有较好的适应性,重现性好,为完善其质量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后牙金属烤瓷单冠开髓后的固位效果。方法将在金属烤瓷单冠表面开髓治疗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同期其他后牙烤瓷单冠修复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烤瓷冠在3年内的固位效果。结果实验组成功率为90.O%,前磨牙固位成功率为92.9%,磨牙固位成功率为89.3%,对照组固位成功率为91.8%(P〉0.05)。结论后牙烤瓷单冠开髓治疗充填后,不会对固位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改进β-内酰胺酶抑制剂泰唑巴坦关键中间体2α-甲基-2β[(1,2,3-三唑-1-基)-甲基]青霉烷酸砜二苯甲酯(Ⅰ)的合成。方法 将2α-甲基-2β-氯甲基-青霉烷酸二苯甲酯(Ⅱ)与1,2,3-三唑直接反应,再经氧化,成功地合成了Ⅰ。结果 对本合成路线中关键步骤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结论 该研究结果 为提高合成泰唑巴坦的收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确定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于老年性痴呆(AD)细胞模型的最佳条件。方法利用细胞计数、MTT方法确立β淀粉样蛋白(Aβ)25-35片段在建立AD细胞模型时的浓度及筛选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作用的最佳浓度,分别观察不同浓度血清及不同浓度Aβ25-35对AD细胞模型存活率的影响。结果各种血清以5%浓度组的细胞存活率最高。在5%血清浓度下,Aβ25-35 0μmol/L和5μmol/L浓度组中各含药血清组细胞存活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大鼠血清组(P<0.05或P<0.01),但在10μmol/L Aβ25-35浓度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选用5μmol/L Aβ25-35及5%血清浓度建立NG108-15 AD细胞模型及药效考察体系较为合适,在此条件下能客观地评价二苯乙烯苷含药血清的药效。  相似文献   

16.
刘卫红 《中原医刊》2011,(18):68-6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重症患儿血清甲状腺素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0例重症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的含量,与手足口病轻症组比较,用t检验比较各组间差异。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比较,血清FT3、FT4、TSH均明显降低,TGA、ATP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急性期与恢复期比较,血清FT3、FT4、TSH均明显降低,TGA、ATPO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足口病重症患儿存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经纹状体注射胶质细胞系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mtrophic factor,GDNF)对帕金森病(Parklnson disease,PD)模型小鼠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利用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l-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dine,MPTP)制备成年小鼠PD模型,通过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取中脑黑质节段,做连续冠状石蜡切片,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各组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钙结合蛋白(calbindin D28k,CB)的表达,光镜观察并细胞计数,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模型制备的第4,6天,单侧纹状体定位注射GDNF后,小鼠黑质致密部TH与CB阳性神经元数量显著多于注射PBS组。结论 经纹状体注射GDNF对成年PD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细胞内CB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方法选择甲苯作为反应溶剂,氧氯化磷稍过量,反应毕直接用氢氧化钠中和,分层萃取,蒸出溶剂即得产品。结果通过对4-氯-3-甲氧基-2-甲基吡啶制备工艺的优化,减少了氧氯化磷的用量,缩短反应时间至2h,降低反应pH值至接近中性。结论本工艺有效地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后出现的症状及处理的可能性。方法通过对3l例不同原因引起的烤瓷熔附金属冠桥修复后症状检查分析,在力保原烤瓷冠桥的前提下,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补救治疗。结果经适当的措施治疗后27例(占87.1%)达到满意效果,4例(占12.9%)失败。结论烤瓷冠桥修复后出现的症状通过一定的方法处理可取得效果,残根、残冠修复前应有铸桩以增加固定,制作过程的每个环节的认真负责是烤瓷冠桥永久美观、耐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The prevalence of obesity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has been increasing throughout the world over the past 20 years.Environmental chemicals known to regulate the endocrine system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a risk facto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abolic diseases~([1]).Several people are exposed to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during their liv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