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黏结剂,通过挤出成型的方式制备氮化硅陶瓷管材,并研究了黏结剂含量对陶瓷管材生坯性能的影响,烧结温度对氮化硅陶瓷相对密度、弯曲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以及氮化硅陶瓷的高温强度性能。结果表明:黏结剂含量为7%(质量分数)时,可制得干燥收缩均匀、表面光滑、无微裂纹的陶瓷管材生坯;烧结温度在1 740℃时,氮化硅陶瓷的相对密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6%和(684±23) MPa,其1 200℃时的弯曲强度达(380±21) MPa,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性能。  相似文献   

2.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化硅陶瓷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高温、高强度结构陶瓷,它具有强度高、抗热震稳定性好、疲劳韧性高、室温抗弯强度高、耐磨、抗氧化、耐腐蚀性能好等高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业。本文介绍了氮化硅陶瓷的基本性质.综述了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工艺和提高其高温性能的方法以及增韧的途径,并展望了氮化硅陶瓷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氮化硅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陶瓷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和高速切削刀具材料,近年来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氮化硅的微波烧结越来越受关注。本文简述了氮化硅陶瓷材料传统烧结与微波烧结的研究现状;比较分析了各种烧结技术制备的氮化硅陶瓷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得出了微波烧结氮化硅陶瓷的优越性;最后提出氮化硅陶瓷微波烧结在未来研究中还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着重介绍了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工艺,提高氮化硅陶瓷高温性能的方法以及改善其断裂韧性的途径,并展望了氮化硅陶瓷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于之东  刘大成 《中国陶瓷》1999,35(3):21-23,25
氮化硅陶瓷广泛用作高温结构材料,是很有前途的陶瓷材料之一。本文研究了氮化硅硅瓷烧结动力学,分析了影响氮化硅陶瓷烧结的因素,为氮化硅陶瓷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氮化硅陶瓷对氮化硅粉末烧结原料的特性要求,述评了SiO2还系氮化法,硅亚胺热分解法、高温气相反应法,激光气相反应法和等离子体气相反应法等五种氮化硅粉末的制备新技术。  相似文献   

7.
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昌军  蒋俊  高玲  杨海涛 《江苏陶瓷》2001,34(3):10-12,17
本文着重介绍了氮化硅陶瓷的制备工艺,提高氮化硅陶瓷高温性能的方法以及改善共断裂韧性的途径,并展望了氮化硅陶瓷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8.
加入纳米氮化硅对氮化硅陶瓷性能与结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亚微米级氮化硅为起始原料,加入纳米氮化硅来增强基体,添加氧化铝和氧化钇为烧结助剂,等静压成型,采用无压烧结的方式来制备具有优良性能的氮化硅陶瓷。主要研究了纳米氮化硅的分散;纳米氮化硅的加入量对氮化硅陶瓷力学性能的影响;纳米氮化硅的加入量对氮化硅陶瓷使用性能的影响;纳米氮化硅的加入量对氮化硅陶瓷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醇作为溶剂在分散介质为聚乙二醇的情况下,超声波震荡40分钟时,纳米氮化硅分散效果最好;随纳米氮化硅加入量的增加,显气孔率增加,吸水率增大;加入3wt%的纳米氮化硅时,试样的体积密度最大,抗弯强度、洛氏硬度、断裂韧性最好,具有较理想的显微结构。  相似文献   

9.
姚冬旭  曾宇平 《硅酸盐学报》2019,47(9):1235-1241
多孔氮化硅(Si_3N_4)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抗热震和低介电常数等特点,在极端力/热环境下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研究表明:不同的制备工艺对多孔氮化硅陶瓷晶粒尺寸、微结构有很大影响,从而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受气孔率、相组成影响;渗透率受气孔率、气孔尺寸、弯曲度的影响。综述了多孔Si_3N_4陶瓷的烧结工艺、成型工艺及其相关性能研究,并结合目前的研究热点,指出了未来多孔氮化硅陶瓷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多孔氮化硅陶瓷目前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添加造孔剂法,成型和烧结工艺中造孔法,干燥及其它工艺造孔法等方法制备多孔氮化硅陶瓷,最后展望了多孔氮化硅陶瓷在催化剂载体,气体过滤器以及航空透波材料等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工程陶瓷材料具有许多优良性能:高硬度、高化学稳定性和低的导电、导热率等。本文讨论了工程陶瓷材料应用的几个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林永淳 《陶瓷》2013,(11):13-19
多孔陶瓷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陶瓷材料,也是人类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如优异的保温隔热性能和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笔者总结了从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制备多孔陶瓷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且至今多孔陶瓷依旧是人类生活和生产必需的陶瓷产品。多孔陶瓷根据其历史发展过程可分古代多孔陶瓷和现代多孔陶瓷.其制备工艺、装备和制备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得到不断完善和进步,依然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是当今陶瓷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农耕文明背景下的景德镇制瓷历史,传统的个体性手工作坊式陶瓷艺术创作群体,延续散乱管理的个体意识下陶瓷艺术市场,致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发展区域多样雷同化,失去特色性、鲜明性。本文从精英群体的健全机制、传统手工艺人的规范与传承、地域品牌意识的认知与提升三方面阐述景德镇陶瓷艺术创作群体规范的重要性与现实性,并促使景德镇陶瓷文化产业朝秩序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拥有极为丰富的高铝矾土矿产资源。铝矾土的铝含量较高,已经广泛应用于炼铝和耐火材料中,而在建筑陶瓷生产中氧化铝是重要化学组成部分,将铝矾土引入陶瓷产品中可以极大提升陶瓷产品的多种特性,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文章简述了铝矾土在陶瓷制品中的使用情况,对今后铝矾土的使用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宜兴陶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陶瓷文化灿烂夺目,是闻名于世的陶都,可是人们对于陶瓷英语却知之甚少.要让世人了解宜兴的陶瓷文化就必须掌握相应的陶瓷英语,让更多的人了解宜兴,了解宜兴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6.
欧阳琦  戴勤 《中国陶瓷》2006,42(6):3-4,7
改革开放以来,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已成为支撑和推动景德镇陶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受到市政府及广大人民的极大关注。在总结景德镇鹏飞建陶有限责任公司近几年发展的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发展景德镇民营陶瓷企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Yellow-emitting YAG:Ce transparent ceramic is recognized as an ideal color converter in high-power blue LEDs and LDs, but the absence of scattering centers in its microstructure leads to a low light extraction efficiency and poor light uniformity. Here,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scattering effect and the transparency of YAG:Ce ceramics, Ce-free YAG phase was used as a second component to form a composite with YAG:Ce phosphor. The sintered YAG:Ce-YAG ceramic possessed a high transparency of ~63 % and a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8.9 Wm?1 K?1. Due to its beneficial thermal properties and high 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 of 70.2 %, the YAG:Ce-YAG ceramic could be excited under a high blue-laser flux density of up to 9.60 W/mm2 and showed a luminous emittance of 1220 lm/mm2. Due to light scattering arising from the slightly different refractive indices of the two phases, the designed YAG:Ce-YAG ceramic showed better lighting effects than a single-phase transparent YAG:Ce ceramic.  相似文献   

18.
ⅡA族钙钛矿型氧化物半导瓷的结构与特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李标荣 《硅酸盐学报》2001,29(6):591-595
研究了用于表面层和晶粒边界层型的BaTiO3,SrTiO3陶瓷的还原、再氧化、掺杂与替位固溶的情况,并对这类陶瓷的半导体特性与工艺过程的关系作了讨论,文中指出:只有良好的再氧化层才能具有良好的介电特性,而不是颗粒间的二相物质。  相似文献   

19.
浅析唐宋两代陶瓷艺术特点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毅 《中国陶瓷》2003,39(5):60-62
唐、宋两代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由于其政治局势、社会环境、审美情趣的不同,也带来了它们陶瓷文化的迥然不同。本文试从唐宋陶瓷造型、釉色和陶瓷装饰等方面浅析其艺术特点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臭氧发生器用AlN陶瓷基板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臭氧发生器的臭氧产量,要求臭氧发生器用的陶瓷基板材料具有较高的介电性能和热导率.本文研究了掺杂成分CaO、Y2O3、YF3、(Y,Ca)F3对臭氧发生器用AlN陶瓷基板材料的相对密度、热导率、介电常数、介质损耗等性能的影响.采用XRD分析其物相和SEM观察其显微结构,结果表明,掺杂成分对改善陶瓷基板材料性能的作用大小依次排列为(Y,Ca)F3>YF3>Y2O3>CaO,最适合的掺杂配方是(Y,Ca)F33.0wt%,YF32.0wt%,Y2O31.0wt%,CaO1.0w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