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黄粉虫中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波干燥的黄粉虫为原料, 研究了索氏抽提法提取油脂、碱法脱除蛋白质、酸浸法去除灰分、次氯酸钠脱色和浓碱法脱乙酰基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工艺. 系统分析了不同工艺条件对甲壳素的残留蛋白质含量、灰分含量,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粘度的影响,得出制备甲壳素和壳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以期为工业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甲壳素制备中稀酸脱钙质及稀碱脱蛋白质的工艺条件,认为在室温条件下一次酸处理时间不必超过1h;在较短时间内(10min)提高酸处理温度(80℃)可制得中等粘度壳聚糖产品;增加碱的浓度或增加碱处理的次数能够明显提高蛋白质分离准备效果;甲壳素及壳聚糖对蛋白质等的吸附作用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蟹壳废料制备高粘度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蟹壳制备壳聚糖的过程分两步:首先蟹壳分别在稀酸和稀碱中脱除钙和蛋白质得到甲壳素;然后甲壳素在浓碱中脱乙酰基制成壳聚糖。在此过程中由于反应条件非常苛刻,极易造成天然高分子的降解,使壳聚糖产品的粘度大大降低。本文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实验方案,优化实验条件,分别得到了两种制备高粘度天然高分子壳聚糖的最佳条件:方法一是蟹壳在室温下用5%的稀盐酸处理一天,脱色时间为60min,脱乙酰温度为550℃,脱乙酰化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制备工艺探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采用D-近似最优设计法系统的研究了NaOH质量分数,碱处理时间及碱处理温度这三个主要因素对制备壳聚糖的影响,并以脱乙酰度为主要性能指标,提出不脱蛋白质的壳聚糖制备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虾壳为原料,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壳聚糖的化学制备工艺,进行壳聚糖的脱乙酰度测试.并采用红外光谱(IR)、热重法(TG)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进行壳聚糖和甲壳素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壳聚搪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反应温度75℃,盐酸质量分数4%,脱蛋白碱质量分数8%,脱乙酰碱质量分数50%;在此务件下壳聚糖的制备时间缩短为2d,脱乙酰度达70%以上;壳聚糖粘度随制备温度的升高而降低;DSC分析发现,放热峰的峰顶对应温度与热失重所显示分解温度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基尾虾虾壳中提取甲壳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基尾虾虾壳甲壳素提取过程中不同反应条件对脱除虾壳所含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虾壳中蛋白质脱除的最佳试验条件为8%NaOH、反应时间1 h、反应温度90 ℃;无机盐脱除的最佳试验条件为1.0 mol/L的HCl溶液、50℃下反应1 h;甲壳素脱色采用10%过氧化氢溶液在80℃水浴中浸泡2 h.在最佳提取工艺下制备的甲壳素产品氮含量为6.7%、灰分含量为1.2%、水分含量为4.0%、脱乙酰度为10%,产品得率为18.2%.  相似文献   

7.
微波新技术制备壳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微波辐射技术,用50%NaOH溶液对甲壳素进行脱乙酰基制备壳聚糖.实验表明:甲壳素经微波一次碱处理15min脱乙酰度达774%,经第2次微波碱处理脱乙酰度可达90%以上,经3次以上微波碱处理脱乙酰度几乎接近100%.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从蟹壳中得到甲壳素,再通过脱乙酰反应制备壳聚糖.探讨了影响脱乙酰反应的反应温度、碱液含量以及反应时间等主要因素与产物壳聚糖的脱乙酰度的关系,确定了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条件为反应温度70℃,碱液质量分数47%,反应时间10 h.  相似文献   

9.
聚乙二醇相转移催化制备壳聚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虾壳为主要原料制备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甲壳素和壳聚糖,其资源丰富,应用范围十分广阔。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以氢氧化钠醇水溶液为反应介质,并加入聚乙二醇相转移催化剂来制备壳聚糖的新方法。讨论了影响壳聚糖脱乙酰度的因素,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35%;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 h;相转移催化剂质量分数为5%。并从废水中提取蛋白质和碳酸钙,减少污染,通过对各阶段的废水化学需氧量进行检测,确认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提取蚕蛹甲壳素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依次对蚕蛹粉进行加热处理后,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及无机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碱浸酸煮法提取甲壳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9%、温度为85℃、时间为3 h,盐酸的浓度为3%、温度为60℃、时间3 h为最佳提取条件.甲壳素提取率27.1%.  相似文献   

11.
以皮皮虾壳作基本原料,分别采用稀盐酸、稀碱溶液浸泡,除去虾壳中的钙质等无机质和蛋白等有机成分,以浓碱脱除甲壳素上的乙酰基,制得壳聚糖.再以其为原料,采用H2O2氧化降解法得到水溶性壳寡糖.将所制水溶性壳寡糖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设定各项条件,使二者进行配位反应.经系列实验证实,得出制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85℃,时间9 h,NaOH质量分数45%,料液比1∶300.所得产品脱乙酰度为89.6%,收率(壳聚糖/甲壳素)为73.1%,其他各项指标也均为优良级.制备水溶性壳寡糖最适宜条件为:温度65℃,时间6 h,醋酸质量分数4.0%,H2O2质量分数4.0%,产品平均粘均分子质量为2.9 ku,外观为淡黄色粉末,溶解性能优良.通过对FT-IR和UV谱图的分析,证实了水溶性壳寡糖Fe(Ⅲ)配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用虾皮作为原料制取甲壳素,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对甲壳素进行浸泡,用微波脱去其乙酰基和蛋白质,制得壳聚糖.制备条件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40%,微波功率400W,微波反应时间10min.所得产物用红外光谱进行表征.以制备的壳聚糖配成0.2%的溶液作为絮凝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其对水源水浊度的处理效果和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壳聚糖絮凝剂去除水源水浊度的最佳单因素实验条件为:絮凝剂投加量为3mL/I水源水pH值调到8,混合阶段转速设定为130r/min,混合时间设定为30S,反应阶段转速设定为30r/min,反应时间设定为15min,沉淀时间设定为15min.正交实验的最佳组合水平为:投加量为3mI./L,pH值为10,沉淀时间为25min,混合转速为130r/min.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灰分焦粉大量废弃堆存的状况,采用不同浸出剂对高灰分焦粉进行脱灰实验,确定了碱-酸联合浸出的脱灰工艺,研究了碱-酸联合浸出脱灰过程温度与脱灰率的关系.使用光谱分析、XRF和化学分析方法,分析了原料焦粉、碱浸焦粉、碱浸后酸浸焦粉灰分中主要杂质元素铁、铝、钙、硅的存在形态和含量,探讨了提纯过程的反应机理.焦粉经碱-酸联合浸出后,灰分由28.6%降至3.85%,脱灰率达到86.5%.  相似文献   

14.
甲壳素与壳聚糖是自然界中唯一的天然碱性多糖,具有组织相容性、抗菌性、可降解性等独特的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分析了国内外在生物法制备甲壳素与壳聚糖的研究情况,归纳了生物法制备甲壳素与壳聚糖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反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甲壳素的脱乙酰化反应时,碱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各种因素对反应产物的脱乙酰度、粘度和红外吸收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溶液中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增加,甲壳素的脱乙酰化作用增加。甲壳素经一次反应的乙酰化度不超过90%,在较低温度和较短时间得到的壳聚糖在稀酸溶液中的粘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甲壳素脱乙酰化及其动力学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甲壳素是一种资源丰富、性能优良的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本文主要介绍甲壳素脱乙酰化及其动力学研究进展,各种脱乙酰化反应的比较,并指出了脱乙酰化动力学研究对于壳聚糖的制备及工业中应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羧甲基甲壳素与壳聚糖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秦皇岛蟹壳废料为基本原料制备了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低、中、高三种粘度壳聚糖。然后以异丙醇为反应介质,在碱性条件下,甲壳素与壳聚糖分别同氯乙酸反应得到了相应的羧甲基甲壳素和羧甲基壳聚糖。在此基础上,对其热性能(DSC与TGA)、吸湿性能、成膜性能、增稠性能以及pH稳定性能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化的产物,它具有无毒、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生物降解等特性,是制备吸附微球的良好材料。改性壳聚糖微球不但具有壳聚糖本身的特点,而且在性能上还有易分离、再生等优点,已经引起了生物、化工、医药工业等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改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乳化交联法、化学交联法、凝聚法等,对其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并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天然聚合物电子纺纳米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天然聚合物蚕丝、甲壳素、壳聚糖、明胶、蜘蛛丝、纤维素的电子纺制备纳米纤维的工艺条件及纤维结构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壳聚糖凝胶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原料,将其溶于稀酸,确定了碱性介质固化,洗涤至中性,再在中性介质中交联的工艺路线.对壳聚糖的脱乙酰度和质量浓度、交联剂戊二醛的用量、交联时间,以及反应介质等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最适工艺条件为:壳聚糖的脱乙酰度为90.24%,质量分数为2.0%;交联剂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6%;交联时间为6 h;以水为反应介质.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凝胶在pH=1.5的介质中稳定.应用试验表明,对蛋白质有良好的分离效果,中性蛋白酶经一次分离,可得到四个组分,总活力保持在90%以上.牛血清蛋白经凝胶可分离出两个组分,蛋白回收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