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博览》2008,(2):66-66
本刊讯:"回顾和平外交,共迎奥运辉煌——新中国外交光辉历程外交封精品展暨朱敏先生个人收藏展"于2008年1月19~20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友谊馆展出。  相似文献   

2.
从2005年第 12期《集邮博览》上看到邱显瑞先生介绍的一组自制邮票设计家签名明信片,觉得创意很好,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但美中不足的是明信片上收信人地址和姓名都不是设  相似文献   

3.
足球收藏     
收藏邮票。广州集邮收藏者林文龙日前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纸上足球赛”,世界各国、各地区发行的众多足球邮票云集在方寸之内,其中有一枚是1938年意大利夺取第3届世界杯发行的纪念邮票。收藏哨子。香港高慎华先生对绿茵场上的小小哨子情有独钟,共收藏了造型奇特、声音各异的哨子130多个。特别是意大利早年生产的一个名哨“巴达利”,现已成为稀世珍宝,增值已达数百倍。收藏足球。广州远洋运输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者已投资收藏了世界各地足球160多个。其中有早年世界杯赛使用过的足球,也有球王贝利、马拉多纳等球星来华访问时的签名足球。收藏球报。倾倒外贸公司郑彬不仅是一位热心球迷,同时又是一位球报收藏者,已收藏中外各种足球报160多种,其中有些是增值较高的球报创刊号。有一张南非发行的缩微金箔球报,据说是目前世界  相似文献   

4.
收集名人签名,也是具有国际性的收藏活动之一。据说名人签名的收藏活动源于16世纪的德国,当时已有了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大学生们要求那些德高望重的学者在自己的本子里写上一些警句和签名,以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07,(1)
名家名作·弥足珍贵铁砂“元宝猪”由著名紫砂陶艺术家许四海先生创意、设计,亲自烧制,本元宝猪的头部和肥臀上隽刻有款。海内外限量发行100尊,每尊配有许四海先生签名的收藏证书。  相似文献   

6.
44岁的文克俭从小喜欢体育,并喜欢收藏相关的签名书,2004年干脆辞职专事收藏。现今,他拥有了6000多册的签名书收藏品。签名书之所以价值较高,首先是,一般的签名书都是作者送给相关领导、同事、亲属、朋友的,拥有者的数量极少,且签名书具有不可复制性。其次是,签名有很强的艺术性,融入了鲜明浓郁的个人风格,书写的点画形态、字体结构和贯穿于整幅签名的章法线条,更是一个人心灵的表露和学养的浓缩。此外,它的防伪程度很高,一般很难模仿。  相似文献   

7.
邵颖 《收藏》2013,(13):176-177,175
佛像是国人接触最广、最久的雕塑艺术,庄严、亲切、宁静、慈悲,众多艺术品门类里,也唯独有佛造像集供奉、收藏、鉴赏、传世于一身,且要毕恭毕敬地"请"回家中。刘大为先生1995年受普陀山重兴之祖、普陀山佛教史上第一位全山方丈——妙善长老委托,制作普陀山南海观音立像,历时一年半时间。刘大为先生的作品都为大佛,动辄几十米的高度,使海内外收藏爱好者望而却步。多次有收藏名家提出希望收藏刘大为大师创作  相似文献   

8.
快乐的信虫     
随着中国信虫的队伍不断壮大,许多虫虫开始抱怨回信率越来越低,即使收到了也只是寥寥几张签名卡或者全家福等非常简单的礼物,像几年前动辄就能收获一套签名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作为一名信虫,我渐渐意识到写信应该有自己的方向,不要别人写什么就什么,别人写到了什么就一定也要收到,跟风是永远不可能有大进步的。对于我不感兴趣的,我绝对不会去写,除非有我要收集的荷兰国脚签名的球队,因为我是一名忠实的荷兰球迷。既然是收藏,当然是收藏自己喜欢的东西,所以我现在就专攻荷兰。  相似文献   

9.
有人称"收藏的最大乐趣在发现",这句话堪为心得之言。当然所说的"发现",并非是指偶然之得,而是指通过"挖掘"所获。笔者之所以这样来理解这句话,可从笔者收藏二十多年的一件郭晴湖先生的书联谈起。  相似文献   

10.
《收藏界》2009,(8)
"百宝格"也称"多宝格""或"博古格",是专为陈设古玩器物而设计的一种家具,因此它应该是出现于盛世收藏时代,马未都先生推测多宝格是清雍正年间发明的,就是当第三次收藏热达到高峰的时候,其证据就是雍正《十二美人图》上面有当时多宝格的形象。不论此种推测是否准确,多宝格兴起于清代并十分流行这一点却是一个普遍被认可的说  相似文献   

11.
于学岭 《新体育》2013,(11):104-104
截至目前,彭文高已经收藏到中外体坛明星、名人签名明信片2000多张,签名人数达3900多人。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边防转业军人,业余时间喜欢集邮,因为出生在革命老区,所以尤其喜欢收藏军旅革命前辈的签名题词封片,在我的将军英雄签名题词邮册中,静静地卧着两枚我最难忘的题词封和明信片,封上是电影《平原  相似文献   

13.
雷小铃 《新体育》2007,(10):36-37
时钟被拨回到2006年的除夕,曼彻斯特照例阴雨密布。正午的卡灵顿训练基地门前.依然有几个球迷守候着。这里等待签名的多是成年人.两个60多岁的老者正洋洋得意地给同伴们展示自己多年来收藏的球员签名。  相似文献   

14.
收藏名人手迹已成为一种时尚。从邮戳上收集名人手迹,因其难度大,自有一番乐趣。 出现在新中国纪念邮戳和风景日戳上的名人手迹,主要有4类:一是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签名(图①一④);二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和新中国的开国无勋,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陈云、邓小平、陈毅等的签名和题词(图⑤一(13));三是文化界的杰出人物,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邹韬奋、梅兰芳等的签名和题词(图  相似文献   

15.
个人收藏     
宋宇光 《当代体育》2010,(19):79-80
Hello!海盗的微笑和大家见面了。这次放送的主要是近三个月我的签名收藏^_^ 希望大学喜欢--信虫无国界,收藏无国界,是名人就写就追吧。  相似文献   

16.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7.
经常写信特别是写往德甲球队的朋友都知道,每个赛季球队都会制作大量球星签名卡赠送给球迷,而且会特别印制一张含有全体队员的全家福卡。最初开始写信的时候总是一直把收藏喜爱或者是感兴趣的球星签名卡列为目标,对这些含有全体球员全家福的卡片并不以为然,收到此类卡片通常的方式就是送给朋友或者用以换取自己喜欢的签名卡。  相似文献   

18.
养壶     
正伴随着民间收藏的进步与发展,锡壶收藏破茧而出,成为古玩收藏界的一支新军,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为此曾欣然赋诗:"玉作肌肤锡作身,最宜茶酒得温存。世间绝品称奇宝,我慕收藏养护人。别样锡壶韵味长,摩挲照眼泛青光。得来精品共欣赏,神物清心有茶香。"谈到锡壶的保养,其实并不复杂,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breeze 《当代体育》2010,(10):68-68
经常写信特别是写往德甲球队的朋友都知道.每个赛季球队都会制作大量球星签名卡赠送给球迷,而且会特别印制一张含有全体队员的全家福卡。最初开始写信的时候总是一直把收藏喜爱或者是感兴趣的球星签名卡到为目标.对这些含有全体球员全家幅的卡片并不以为然,收到此类卡片通常的方式就是送给朋友或者用以换取自己喜欢的签名卡。  相似文献   

20.
沈黎明 《收藏界》2013,(8):113-118
2013年2月18日,北京电视台推出一档新栏目——《国学开讲》,邀请我国著名画家、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范曾先生循序渐进地讲述国学知识。首场讲座,范曾先生就以意境深邃、富有诗意的讲述,受到现场各界人士的欢迎,赢得了一阵阵热烈掌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