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对国内外军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军事院校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目标不明确和内容军事性不强的问题,提出了本科与硕士研究生阶段此类课程体系的基本构架和内容,即以古代中外军事建筑史为基础,以现当代军事建筑发展特征与趋势为重点,辅以中外建筑简史、建筑哲学和建筑学研究方法等课程,以开阔学生的军事建筑视野,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军事建筑观,掌握科学的军事建筑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17,(1)
国外建筑院校建筑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与国内定义的外国建筑史部分高度重合,但教学组织方式各有特点。以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艾瑞克·芒福德教授主持的建筑历史Ⅱ(1880年伊始)为例,通过客观呈现该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方式和主要特点,阐释多样的组织方式、完备的教学内容、开放的课程结构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整体的建筑史观、形成开放的学术视野的重要作用。对国外建筑院校建筑史教学的研究,可作为我国建筑史教学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中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建筑史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对象,学生对河西走廊等地域性传统建筑认知薄弱,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古建筑知识。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0年武威文庙及大云寺测绘、2013年民勤圣容寺测绘为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加深学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认识,完成测绘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4.
陈新 《华中建筑》2011,29(11):164-166
该文探讨了外国建筑史教材两部分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分别采用扩充教学内容、制作模型和课堂讨论、实地参观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通过动手、动脑理解建筑发展的脉络,体验感知历史建筑的魅力,学习优秀的设计技法.实践表明这些方法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对建筑史的深入理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从介绍中国建筑史课程在建筑学专业中的作用入手,阐述了国内高等院校建筑学专业对该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分析了国内外对于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情况,针对国内保护的欠缺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中国建筑史教学中引入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理念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为使学生从更广阔、更宏观的角度学习并掌握近现代时期外国建筑的发展背景与主要脉络,从5个方面对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提出探索和提议,指出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应加强与社会背景、艺术史、古代建筑史的联系,注重史论与理论的平行教学,强调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建筑观。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设计素描教学探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筑史教学在培养建筑学专业学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得不到重视。建筑史教学中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包括学生对建筑史认识不足、建筑史课程相对孤立等,针对这些情况可以采用相应对策,另外,其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王蔚 《室内设计》2014,(1):12-15
近年来一些看法认为,以西方建筑思潮为线索来阐释的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过于简单化.通过讨论今天我们能“教”、要“教”的建筑史应该以借助历史阐释艺术为目标,而另一方面,作为一条线索,西方建筑思潮能引导人们关注近现代建筑艺术演变的特定历史特点,并直接通过这些特点来深入理解建筑艺术.本文提出了西方建筑思潮还是近现代建筑历史最佳教学线索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作业设置既可丰富教学内容,也益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因此是建筑史教学中常设环节.文章以浙江工业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为例,通过课程作业设置思考与实践,探索"微观"与"流变"两种思维方式在学生建筑史学习中的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筑通史教学是建筑学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通史教材内在的史学观念和编纂方法对建筑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史学界逐渐兴起一种关注和强调“全球史”视野的史学研究与写作潮流,并随着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勃兴,对建筑通史的编纂理念和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指出“全球史”的跨文化视野对我国当下建筑通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对一系列世界/全球建筑史文本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呈现当代国际通史型建筑史写作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