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需要重新审视生态系统服务敏感性与土地利用变化之间的关系,探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确保土地生态安全的对策措施。基于盐池县2005年,2010年和2015年3期TM影像,提取土地利用数据,运用土地利用强度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来测量单向土地转移过程中的交叉敏感性系数。结果表明,2005—2015年,盐池县土地利用面积整体波动趋势不明显;10年间,盐池县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由低服务功能土地向高服务功能土地转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正向效应越来越显著;与2005年和2010年相比,2015年盐池县的土地转移交叉敏感性系数呈现上升趋势,水体面积不断萎缩,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面积持续增加,土地利用生态脆弱性明显加剧。在未来,环境变化中土地生态敏感性将日益凸显。  相似文献   

2.
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建立了生态空间的管控边界,进一步严格了生态空间的管理与限制。但2018、2019年的执行过程,暴露出生态保护红线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实施执行困难、与其他保护红线矛盾冲突等诸多问题,按照“多规合一、划管结合”的总体思路对生态保护红线进行空间布局优化调整,完善管控规则,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划定权威、科学、法治、可执行的成果,为绥江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落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模式研究可有效落实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的全域全要素管控要求,拓展村庄建设用地之外的规划设计,弥补传统村庄规划编制的不足。文章以临沂市书院社区为例,基于"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结合国土空间存在的问题和需求,以"田水路林村"为土地综合治理思路,构建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技术框架,从太阳辐射分析、水文分析、微气候分析、灌排能力分析、水土流失风险分析等方面优化了乡村生产与生活空间布局,增强了村庄规划编制的科学性,从而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县域“三生”空间格局优化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以阜南县为研究区域,利用 2000、2010、2020 年县域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空间自相关等方法,以乡镇为单元探究沿淮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0 ~ 2020 年,阜南县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较小,耕地和城镇建设用地转换较多;县域空间生产和生态功能远强于生活功能,县城及其周边乡镇“三生”空间变化幅度较大,外围乡镇变化较平稳;生产空间分布广且呈随机状态,生活和生态空间呈小集中、大分散状态。流域防洪、城乡建设及区域协同是推动阜南县等沿淮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三生”空间变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山丘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cosystem service value,ESV)时空演变及地形梯度效应,以渝东北11个区县为研究区,利用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土地覆被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分析研究区ESV的时空演变及不同地形要素ESV的梯度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土地覆被以耕地和林地为主,面积占89%以上。随着时间变化,林地、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土地覆被具有明显空间差异性。(2)研究区森林ESV占主导地位,面积占67%以上。随着时间变化,ESV逐渐增加,其中水域ESV增加最显著,为39.19亿元,次为林地,17.92亿元,草地和耕地ESV分别减少16.27,2.09亿元。研究区ESV的空间分布呈显著正向自相关关系,高值与低值呈明显集聚特征。(3)2000年,2010年和2020年,研究区ESV随海拔梯度增加而减少,随坡度和地形起伏度梯度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随地形位梯度增加,整体呈波动减少趋势。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土地资源合理规划、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三生空间”国土开发模式,从土地利用功能转型驱动区域生态结构、服务功能改变的角度出发,借助“3S”技术,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等方法,定量分析了2000-2019年间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河北省西北部张家口、承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特征及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1)2000-2019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整体呈现农业生产用地面积减少,林草生态用地、城镇/农村生活用地不断增加的特点;(2)生态环境指数整体呈现稳中略增的趋势,从2000年的0.7227增长到2019年的0.7261,生态环境指数相对较高,这得益于研究区得天独厚的林地和草地资源;(3)土地利用转型过程中,同时存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改善和恶化两种现象,最终两者相互抵消成增长趋势。研究期间影响生态环境改变的主导因素是草地生态用地、农业生态用地与林地生态用地三者之间的相互转换,2000-2010年间生态环境指数的增长主要贡献来源于草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态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二者贡献率为91.65%;2010-2019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涨幅是前十年的近4倍多,除主导因素外,还得益于期间大量农业生产用地转为草地生态用地,贡献率为31.97%。  相似文献   

7.
随着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加快,城市建设对生态用地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中国城市生态空间土地整治工程建设中存在过度注重美学和视觉效应、盲目引进外来种、植物配置不合理、大面积运用草坪等现象,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问题。通过分析生态文明背景下中国城市生态空间规划与建设存在的问题,结合城市土地整治生态空间特点,总结提出了“人+植物”群落城市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基础理论,并以陕西省渭南市渭东新城综合整治项目为例,重点阐述了城市土地整治过程中生态空间群落构建的方法要点和具体思路。结果表明:在城市土地整治修复和生态空间建设中,重点利用本土植物群落特性,构建复层植物群落; 丰富区域生物多样性,打造平衡的生态链; 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耦合关系,并以“人+植物”群落为单位与城市设施、人类活动、环境承载力综合考虑设计城市生态景观,最终可以构建优美、可持续的城市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8.
以遥感影像资料为依据,运用Costanza的生态服务价值计算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分析1996~2000年哈尔滨市阿城区土地利用及其生态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1996年面积比例为54.38%,2000年为54.55%;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均有较高的保留率,分别为99.68%、99.26%、99.34%、97.24%、97.73%;未利用地的保留率较低,为64.67%;生态服务价值2000年较1996年增加了9.6×106元,生态环境改善,草地、耕地、林地向水域的转移是生态价值增加的主要原因;生态环境增值区域,耕地到水域的转化贡献率最大,为15.96%;生态环境减值区域,林地转化为耕地的贡献率最大,为36.81%.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祁连山地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动态响应.[方法]基于2001—2019年土地覆盖数据,应用景观格局指数、人为干扰指数和GIS空间分析.[结果](1)祁连山整个景观类型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草地,面积占比57.06%,其次是灌丛、建设用地、耕地和裸地,水域、林地和冰雪覆盖地最少,面积占比0.18%;2...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中国在经历了20世纪末土地资源利用粗放、生态环境退化、乡村发展滞后等发展困境后,城乡统筹生态规划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文中尝试运用复杂性科学和生态学思想方法,在对城乡空间关系进行再认识并提出城乡空间生态耦合概念的基础上,建构出由城乡用地综合解译辨识、城乡非建设用地规划、城乡耦合条件环境评价、城乡空间协同发展和城乡空间分形优化所组成的城乡空间规划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11.
网络教学特点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结构,并就网络教学的特点和内涵做了比较全面地论述,对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砾石尺寸及强度特征对砂砾岩裂纹扩展模式和力学参数的影响。采用岩石破裂过程模拟系统RFPA,建立了非均质的砂砾岩岩心模型,研究了砾石尺寸及力学性质变化对砂砾岩岩心抗压强度、杨氏模量、泊松比等弹性力学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砾石尺寸的增加,岩心模型的泊松比与杨氏模量逐渐增加,强度先减小后增大,且不同砾石尺寸的岩心裂纹形态基本一致;随砾石强度的增大,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逐渐增大,而后基本保持不变,主要由基质强度决定。研究结果真实再现了砂砾岩裂纹萌生、扩展过程,得到了砾石尺寸及强度对岩心破裂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涂鸦文化进入中国已有十年之久,但其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并没有被大众真正认知,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重重阻碍。本文以匡正人们对涂鸦艺术的偏见为目的,将涂鸦艺术与城市形象联系在一起,并对涂鸦文化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呼吁城市管理者给予涂鸦艺术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相似文献   

14.
SP是由农作物中提取的天然成分加工而成的一种新型食品添加剂。低浓度的SP对提高酵母细胞的增殖、SCP产率和糖化酶活力都有明显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不同的处理方法改善增强纤维与基体树脂间的界面性能,探讨了预处理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A-151处理和碱处理后,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分别提高到92.6Mpa和78.0Mpa,在45℃、5%NaOH溶液中加热0.5h后,复合材料的冲击性能最大。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不同牌号的聚丙烯共混后的产物的力学性能,并以DCP为硫化剂,TAIC为硫化促进剂,以自制的聚酯型超支化聚合物为流动促进剂,利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了聚丙烯树脂/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弹性体.研究表明:高熔融指数的聚丙烯、共混材料中橡胶的用量以及超支化树脂的比例对共混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高温流动性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人们开始研究交通事故的类型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笔者就预防货车在高速公路上的侧翻提出了"货车运行状态监控系统",以通过运行状态监控系统来减少货车侧翻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国内屋面雨水收集系统中常用屋面初期雨水量的确定方法对比分析,探讨了屋面初期雨水量的确定多从水量角度进行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电容在传感器检测方面的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介绍了电容器元器件的检测基本原理,电容器的检测式与压电式的性能比较以及电容器的搬运和保存,说明电容器在传感器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前,认证问题是Web的应用中最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之一,它是保护Web安全的第一道门槛.从基于Web应用的认证漏洞攻击出发,提出程序级和应用级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输入、输出等方面进行有效性处理,从根本上杜绝了应用程序的安全漏洞,加强了Web应用的认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