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快乐康复"护理模式在康复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将2015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快乐康复"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心理状况、神经功能、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满意度及护士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心理状况、神经功能、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治疗依从性、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及护士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乐康复"护理模式体系的构建与运行,为脑卒中患者提供了快乐的就医环境,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和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吞咽功能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日进食量与营养状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吞咽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对康复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该院收治的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75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75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效果、并发症及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康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和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式康复护理干预用于手指屈肌腱损伤患者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康复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舌肌康复器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于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选取2013年9月~2015年3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60例作为观察组,行舌肌康复器干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舌肌康复器能促进脑卒中患者舌肌功能和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脑卒中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卒中护理单元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神经功能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190-191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行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并减少患者出现肢体残疾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位的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入院脑卒中偏瘫患者78例,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早期良肢位康复内容,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变化情况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入早期良肢位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其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均高于康复前,有利于患者维持良好的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神经外科80例行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神经外科80例行PICC置管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导管留置时间、置管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神经外科PICC置管患者应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护理,可延长导管留置时间,减少置管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初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9月—12月收治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4月收治的5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互联网...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5):2920-2921
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科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20例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从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选6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从2015年4~12月收治的产妇中随机抽选6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CDA管理模式护理。观察组有效满意率(93.33%:6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对于笔者所在医院产科以往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通过对护理人员的出院深造和相关特训提升等措施提升其护理水平。结合实际病例分析,PDCA管理模式在产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当显著,充分解决以往产科存在的护理缺陷。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分级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脑卒中老年患者,并随机将所有患者按照收治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按照脑卒中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同时配合分级康复护理,利用吞咽评分和Fugl-Meyer积分对两组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和Fugl-Meyer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脑卒中疾病后产生的吞咽功能障碍和肢体功能障碍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分级康复训练方案能得到有效的改善,分级康复护理在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上有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3月收治的5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模式的延续护理;将2014年4~9月收治的51例作为观察组,采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实施延续护理,对两组各观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疾病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标准协同式延续护理路径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自我管理效能、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对患者心理状态、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另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5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纽曼护理模式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各因子评分、应对方式评分和术后康复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失眠、恐惧、紧张、认知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积极应对方式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初次排便时间、初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纽曼护理模式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可明显改善患者手术时焦虑情绪,增强患者积极应对方式,促进术后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级康复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9年9月—2020年8月入院的5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8月入院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级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NHISS)、日...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分析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中心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康复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抑郁、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3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抑郁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实施社区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的抑郁程度与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应用推广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1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直肠癌行腹腔镜Miles术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造口护理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造口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可提高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的造口护理水平,改善造口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在降低老年阑尾炎患者腹腔镜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48例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4年7月~2015年6月收治的53例老年阑尾炎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术后1周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便秘、腹胀、寒战、排尿困难发生率及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老年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对急诊分诊接诊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7年6月我科收治的3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2014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科分诊接诊;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引入风险管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满意106例、一般25例、不满意19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7例、38例、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提高急诊分诊接诊护理工作中,提高了患者对急诊科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改善了群众就医体验,有利于建立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的有效神经康复护理模式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70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全方位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积极性、心理状态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康复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是符合护理程序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满足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间的身心需要,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基底节脑出血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基底节脑出血偏瘫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