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 ,2 6岁 ,1 998年 5月 2 6日初诊。产后 9d感受风寒 ,发热 ,体温 38℃ ,前医诊治。予以 :当归 9g,川芎 9g,白芍 9g,生地黄 9g,柴胡 9g,荆芥 1 0 g防风 1 0 g,甘草 6g,生姜为引水煎服。 2剂后热退 ,但汗出不止。再诊更方 :党参 30 g,黄芪 2 0 g,白术1 0 g,当归 1 0 g,川芎 1 0 g,白芍 1 0 g,熟地黄 1 0 g,茯苓 1 0 g,半夏 1 0 g,甘草 1 0 g,水煎服。服药 2剂后 ,不但汗未止反而心烦欲呕 ,夜不能寐。遂邀余诊治 ,产妇面色苍白 ,发如水洗 ,舌质红 ,大便自分娩至今未解 ,苔黄微腻 ,脉细弱。综观脉症及病史 ,患者产后气血虚弱 ,复感外邪 ,邪气…  相似文献   

2.
1 典型病例 例1:张某,女,25岁,1992年6月3日初诊。诉产后8天出现发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西医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药后热退,但发热如故。刻见:反复发热已6天、体温波动在38℃左右,伴头昏无力,汗出,气短懒  相似文献   

3.
[例1]女,25岁,产后9天,因发热于1990年7月7日住院。患者发热、头痛2天(体温40℃上下),伴畏寒,多汗。体检:无阳性体征发现。先后用过抗菌素及解热镇痛药治疗6天,汗出热减旋即又升。7月13日请中医会诊。现症:高热40.3℃,背微恶寒,头痛,多汗,燥渴喜凉饮。舌质红,苔微黄,脉洪大而芤。诊为:产后暑温。辨证:暑温燔灼阳明,热盛汗多,气液耗伤。治法:清热益气生津。处方:生石膏90g(先煎),党参30g,竹叶、粳米各15g,麦冬9g,半夏6g,甘草3g。服1剂后,体温降为38℃,口渴减轻,自感舒适。再剂体温降为36.8℃,但仍多汗,口渴,肢倦神疲,舌质红无苔,  相似文献   

4.
陈某,女,49岁,1988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发热、皮疹、关节疼痛反复发作4年。患者4年前先恶寒,后发热,体温高达40℃左右,下午热势较甚,次日凌晨汗出热降。伴见周身红色皮疹,瘙痒难忍,关节疼痛。多次查抗“0”类风湿因子、血培养、血肥达氏反应、全胸片等均未见异常,血沉偏高,白细胞11×10~9/L左右,中性偏高,抗生素治疗无效,激素敏感。西医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靠强的松、消炎痛栓等维持治疗。因西药副作用大,要求中药治疗。刻诊:恶寒发热,体温39.1℃,关节疼痛,周身红疹瘙痒,口干口苦欲饮,纳谷不香,心烦失眠,大便干结,2日1行,小  相似文献   

5.
王某 ,女 ,30岁 ,2 0 0 1年 9月 8日初诊。 2 0 0 0年6月出现发热恶寒 ,肢节酸痛 ,在当地按感冒治疗 ,体温时升时退缠绵不愈。 2 0 0 1年 2月病情加重 ,发热持续不退 ,并伴有心慌气短 ,心前区闷痛 ,食欲明显减退。病重后 ,曾先后到多家医院诊治 ,体温始终为 38℃~ 39℃。心电图示 V2 V3 T波较低平 ,V4V5倒置 ,诊为心肌炎。刻诊 :体温 39.5℃ ,汗出津津 ,面色苍白而暗滞 ,呼吸急促 ,心悸 ,气短 ,心前区时时作痛 ,两目呆滞 ,精神萎靡不振 ,大便稀溏 ,渴喜热饮 ,舌边尖有淤斑 ,舌质淡 ,脉细数无力。此为病久伤及脾胃 ,以致脾胃气虚 ,清阳下…  相似文献   

6.
1 产后发热李某 ,女 ,2 6岁 ,1995年 8月 2日初诊。该患 10d前顺产一女婴 ,产后 4d开始发热 ,恶露腥臭 ,诊断为产后感染 ,经青霉素和丁胺卡那霉素治疗 5d ,仍发热 ,体温在 38℃~ 39 3℃之间。证见 :面色萎黄 ,少气懒言 ,倦怠乏力 ,食少便溏 ,舌淡苔白 ,脉细无力。证属中气下陷 ,气虚发热 ,治宜升举中气 ,甘温除热。处方 :黄芪 2 4g ,党参 15g ,白术 12g ,陈皮 8g ,升麻 6g ,柴胡 12g ,当归 10g ,金银花 15g ,连翘 6g ,甘草 6g。每日1剂 ,水煎服。服 3剂 ,体温降至 37 4℃。再进 3剂 ,体温恢复正常 ,饮食增加 ,余症均除病愈。2 崩漏王某 ,…  相似文献   

7.
徐某 ,女性 ,2 8岁 ,1 995年 6月初诊。患者初产后 2 1天 ,近 2周来持续发热 ,伴心烦 ,自汗恶风 ,体温波动在 37.5~ 39℃之间 ,曾应用抗生素 ,口服治疗感冒药物 ,效果不佳而来诊。诊见患者神清息弱 ,面白浮红 ,身热口干不渴 ,恶风蜷卧 ,自汗绵绵 ,溲清夜多 ,舌质淡嫩尖红 ,苔薄黄而燥 ,脉搏浮虚而数。脉证合参当属产后日久脾肾未复 ,气血两虚 ,阴阳失调 ,虚阳外浮所致。拟扶阳固表 ,益气和营之法 ,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 :桂枝 9g、白芍 30 g、甘草9g、制附子 9g、黄芪 2 0 g、五味子 9g、大枣 7枚、生姜 3片。每日 1剂水煎分 2次服。 1剂后心…  相似文献   

8.
发热是人流术后的常见症状 ,临床常按术后感染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 ,但有些患者并无炎症表现 ,故抗生素治疗往往疗效不佳。笔者根据“甘温除大热”的原则 ,予以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 ,每获佳效 ,兹举验案 1则如下。李某 ,女 ,30岁 ,工人。 2 0 0 2年 3月 1 5日初诊。患者孕 4 5天时行人工流产术 ,术中因疼痛难忍而致手足逆冷、颜面苍白、几乎晕厥。术后次日下午出现发热 ,体温 38℃ ,汗出湿衣 ,手足烦热须伸出被外。经某医院诊为“人流术后宫腔感染” ,而投以清热解毒凉血中药 ,并静滴先锋霉素 ,但热势依旧 ,病情有增无减。刻诊 :形体消瘦 ,少…  相似文献   

9.
1 产后发热案例 1:女 ,2 7岁 ,土族 ,2 0 0 4年 8月 2 0日初诊。产后发热1周 ,体温 39℃ ,心肺未闻异常 ,小腹部有轻微压痛 ,恶露不多 ,其色暗红无臭味。WBC 1.2× 10 9L-1,Hb 10 0 g/L ,M0 8,L 0 .2 ,B超查子宫及附件均未见异常。诊断为产褥热。患者寒热往来 ,口苦咽干 ,恶露虽少 ,少腹仍痛 ,舌暗红 ,苔薄黄 ,脉弦数 ,在个体诊所经用多种抗生素静点 2周热势如故。中医诊断 :热入血室 ,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药用 :柴胡 2 0g、清半夏 10 g、黄芩 15 g、益母草 2 0g、当归 2 0 g、白芍 2 0 g、川芎 15g、党参 10 g、炙甘草 5 g。每日 1剂 …  相似文献   

10.
张董晓 《河南中医》2004,24(8):62-62
1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王某 ,女 ,2 3岁 ,工人 ,2 0 0 3年 8月 3日就诊。产后10d ,乳房肿胀疼痛 3d ,发热 1d来诊。诊见 :患者恶寒发热 ,体温 4 0 .5℃ ,双侧乳房红肿 ,扪及 4cm× 5cm大肿块 ,疼痛拒按 ,乳汁分泌不畅 ,头痛恶心 ,口渴 ,纳差 ,便秘溲黄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诊为 :急性化脓性乳腺炎 (乳痈 )。药用 :柴胡 12 g ,金银花 2 0 g ,连翘 2 0g ,夏枯草 15 g ,黄芩 12 g ,浙贝母 12g ,海藻 15 g ,全瓜蒌 15 g ,甘草 5g。共用 3剂。局部外敷金黄膏。8月 6日二诊 :恶寒发热大减 ,体温 38℃ ,乳房肿块缩至2cm× 1.5cm大 ,乳汁通畅 ,疼痛…  相似文献   

11.
三仁汤治疗内伤发热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兰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7):314-314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主治湿温初起 ,湿重于热的方剂。笔者临床用此方治疗内科以发热为主症的疾病 ,屡有效验 ,举例如下。1 产后发热陈某某 ,女 ,3 6岁。患者于 1 997年 1 2月2 1日因胎膜早破 ,前置胎盘而行剖腹产手术 ,术后一直持续低热 ,经西药丁卡、灭滴灵、头孢拉啶、菌必治等数种抗炎药治疗 ,体温仍然持续不退 ,1 2月 3 0日病房主管医生请本科会诊。诊见 :精神略软 ,午后身热 (体温 3 7. 5℃~ 3 8. 5℃ ) ,恶露量少 ,胃纳欠佳。苔薄白 ,脉细弦。拟化湿清热 ,考虑产后不久 ,佐以活血化瘀。予三仁汤加减治之 :杏仁、姜半夏各 1 0 g,…  相似文献   

12.
1 急性支气管炎陈某 ,男 ,5 4岁 ,1 995年 1 1月 2 1日初诊。患者平素体健 ,1 0日前因不慎触冒风寒 ,咳嗽咯痰 ,曾服中西药物 (不详 )治疗 ,但疗效欠佳。来诊时体温 38.2℃ ,咳嗽喉痒 ,咯白色粘痰 ,伴寒热身痛 ,汗出 ,舌红、苔白兼黄 ,脉浮细数。血化验 :WBC6.5× 1 0 9/L,中性 0 .70 ,淋巴 0 .2 5。两肺可闻及干性罗音。西医诊为急性支气管炎。中医诊为咳嗽 ,证属风寒束于肺卫、内蕴痰热。治以解肌疏散风寒 ,清热化痰止咳。处方 :桂枝 1 2 g,白芍 1 2 g,炙甘草 6g,杏仁 1 0 g,厚朴1 2 g,黄芩 1 0 g,蒲公英 1 5 g,海浮石 1 5 g,桔梗 6g,…  相似文献   

13.
急症验案3则     
1 风寒束表,高热不退案 罗某,男性,74岁.患者因发热入院,入院后经检查确诊为①右下肺支气管炎,②冠心病合并房颤.经抗生素、激素等治疗8天,病情未能控制,体温逐渐升高,遂邀中医会诊.1991年6月29日初诊:T39.3℃,畏寒无汗,口不渴,体若燔炭,伴谵语.追问病史有汗出当风及淋雨史,脉浮紧促,舌淡红苔薄黄腻.证系风邪束表,湿滞经络,拟益气解表、散风祛湿,选人参败毒散加味:荆芥、防风、茯苓、川穹、羌活、独活、柴胡、前胡、枳壳、桔梗、佩兰各9g,种参6g,甘草4g,2剂,水煎服,日1剂.服药后汗出热退,精神好转.又因食鸡滋补,出现食复发热,于1991年7月3日再诊:T 38.8℃,大便 2日未行,腹胀不适,郑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取民间验方治疗小儿夏季热 ,临床多能获效 ,故介绍如下。鲜冬瓜皮、白蜜各 3 0 g,生卷柏 12 g,鲜荷叶 1角。 4味兑水40 0 ml,煎取 3 0 0 m l代茶饮。每日 1剂 ,连服 5~ 7日。一般 3日即可见效。曾治一例李某 ,男性 ,6岁 ,1996年 7月 3 0日初诊。患儿发热3 9℃ ,持续 1周未退 ,口渴引饮 ,小便频多 ,无汗神倦 ,不咳嗽 ,饮食大便尚可 ,胸透及血象亦正常 ,苔薄白 ,舌质正常 ,脉虚大数。诊为小儿夏季热 ,用上方 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原方更进 2剂 ,观察 10日未见异常小儿夏季热验方@沈开金$安徽省含山县人民医院!238100…  相似文献   

15.
<正> 一、产后发热张某,28岁,1983年4月8日初诊。患者于1983年3月2日,因怀孕29周阴道流水15天,诊为“胎膜早破”而住院。西医予以镇静、防感染、抬高臀部卧床休息等法处理。3月28日,终因保胎无效而早产,娩出两个女婴(体重分别为2公斤及1.4公斤)。次日,产妇开始出现高热,午后体温多为39℃以上,直至4月4日,发现其右侧大阴唇下方肿胀,诊为“前庭大腺血肿”而行切开术,手术经过顺利,但术后数天体温未见下降。在产妇持续高热10余天期间,西医按  相似文献   

16.
民间草药熏洗治疗外感发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年来笔者对 2 0例外感风邪、湿滞所致的感冒发热、头痛身困的患者 ,使用当地民间草药熏洗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2 0例中男性 1 3例 ,女性 7例 ;年龄 1 2~ 75岁 ;体温均 >38.5℃ ,用退热、消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治疗方法水菖蒲 50 0 g,五月艾 50 0 g,假海芋 50 0 g,加水1 50 0 0 ml煮沸 1 5min后 ,取药液加生食盐 1 0 0 g,溶解后 ,乘热先熏头胸部 ,后洗全身。熏洗后保暖休息 ,汗出时用干毛巾擦净。治疗效果所有患者经熏洗后 ,即有周身汗出。其中 1 5例在治疗 2小时后体温降至正常 ,4例体温降至 37.2~ 37.5℃ ,1例效…  相似文献   

17.
一、高热躁狂刘某,男,32岁,1987年2月21日初诊。1个月前感冒引起发热头痛,体温40℃左右,即到某医院就诊,在诊查中突然发狂,砸坏门窗,翻滚不休,肌注冬眠灵后始安静,转某精神病院诊为“焦虑症”,经2周治疗躁狂未发,但发热不退而来诊。诊见全身发热,(体温39.1℃)头痛难忍,鼻衄不止,全身散在紫斑疹点,以胸部为密集。大便4日未解,口干引饮,汗出,脉洪  相似文献   

18.
高某,女,29岁,1984年6月19日就诊。高患产后出现发热,(体温在40℃以上)哈某医院曾多次用进口先锋霉素治疗不效。遂请高仲山教授诊治。证见:发热,腹痛,汗出,微恶风寒等。诊为产后发热,证属阳旦证。方药:桂枝10g、芍药15g、生姜10g、甘草10g、  相似文献   

19.
产褥感染     
例1:王某,23岁。农民。1969年10月19日初诊。夫代述:产后1周,持续发热。刻诊:形体虚弱,发热(体温39.3℃),自汗少许,口干欲饮,干呕时作,胸胁痞胀,4日未更衣,舌稍红、苔薄黄,脉弦数。查血象:白细胞19,000/立方毫米,中性78%。妇产科检查:外阴及阴道壁红肿疼痛,恶露多,有臭气,提示为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20.
韩某 ,男性 ,68岁 ,1 994年 3月 1 2日初诊。患者二日前过食生冷后开始腹痛 ,且疼痛逐渐加重伴恶心而来诊。患者素患慢性胃炎 ,喜热饮食 ,腹部多畏寒 ,得热则舒 ,每因吃生冷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诊见体温 39.2℃ ,阑尾点有压痛及反跳痛 ,伸腿及腰大肌试验阳性 ,舌略红 ,苔黄厚 ,脉滑数。查白细胞 2 2 .5× 1 0 9/L,中性 81 %。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因患者平素胃肠冷积日久 ,本次又因饮食生冷而发病。热结为标 ,冷积为本 ,故拟温化冷积与攻下热结药并用。选用大黄 4 0 g(后下 )、桃仁 1 5g(去皮尖 )、干姜 30 g、桂枝30 g、丹皮 1 5g、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