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具有电催化性能的Co-W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过程.讨论了镇液中WC微粒的浓度、温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及电沉积时间对复合镀层中WC体积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电沉积条件可制备出WC微粒分散均匀的复合镀层,Ch-WC共沉积机理符合Guglielmi两步吸附模型,强吸附步骤为其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2.
DMF中Nd—Ni合金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室温下在含有少量水的NdCl3-NiCl2-DMF溶液中电沉积制备Nd-Ni功能合金膜,选定一系列的阴极电位进行恒电位电解,制备出不同Nd含量的Nd-Ni合金膜.EDAX和XRD分析表明:在0.10mol/dm3NdCl3+0.10mol/dm3NiCl2的DMF溶液中,控制电位为-1.75V(对SCE)进行恒电位电解,可得到有金属光泽、附着力强的银白色Nd-Ni合金膜  相似文献   

3.
用化学法制备了Co-B、Co-Cu-B及Co-Ni-B非晶态合金,电子衍射表明合金为非晶,透射电镜证实合金是粒径约20nm的球状颗粒。以示差量热法及X衍射分析研究了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晶化激活能及晶化行为。结果表明:激活能数据能从能量角度解释Co-B热稳定性高于Co-Cu(Ni)-B;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是随处理温度升高而逐步进行的。  相似文献   

4.
用pH电位法研究了3-苯基偶氮-5-磺基水杨酸与过渡金属Cu(Ⅱ),Ni(Ⅱ),Co(Ⅱ),Zn(Ⅱ),稀土Nd(Ⅲ),La(Ⅲ)和Mo(Ⅵ)二元体系以及与Nd(Ⅲ)-EDTA混配体系在25℃,离子(ClO-14)强度为0.1molL-1时的络合行为.用SCOGS或SCOGS2程序计算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络合质点的累积生成常数;并讨论了滴定曲线,络合物的稳定性及络合质点平衡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具有电催化性能的Co-WC复合镀层的电沉积过程。讨论了镀液中WC微粒的浓度、温度、阴极电流密度、PH值及电沉积时间对复合镀层中WC体积百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适当的电沉条件可制轩出WC微料瓣复合镀层。CO-WC共沉积机理符合CGuglielmi两步附模型,强吸附步骤为基速度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6.
用pH电位法研究了3-苯基偶氮-5-磺基水杨酸与过渡金属Cu(Ⅱ),Ni(Ⅱ),Co(Ⅱ),Zn(Ⅱ),稀土Nd(Ⅲ),La(Ⅲ)和Mo(Ⅵ)二元体系以及与Nd(Ⅲ)-EDTA混配体系在25℃,离子(ClO4^-1)强度为0.1mol·L^-1时的络合行为。用SCOGS或SCOGS2程序计算了体系中存在的各种络合质点的累积生成常数;并讨论了滴定曲线,络合物的稳定性及络合质点平衡之间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研究Co及WC-Co硬质合金粘结相的相变行为.结果表明,在纯Co和Co粘结相从fcc结构向hcp结构的相变过程中,多次热循环效应和应变是重要的诱发因素,但添加稀土元素能够抑制RE-Co和RE-Co粘结相向hcp结构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DMSO中Y—Co合金膜的电化学制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稀土合金作为功能材料,广泛地应用在磁、光、核及超导材料领域.目前一般采用高温或低温熔盐电解及真空镀的方法来制备稀土及其合金材料.如果能在室温下通过电沉积的方法制备稀土合金,则便于控制合金组成,可大大提高它的功效和扩大应用领域.但是,氢的析出使稀土很难...  相似文献   

9.
在HAC-NaAC介质中,Co-亚硝基红盐-NO2-络合物产生一个灵敏的吸附催化波,峰电位为-0.85V,Co检测下限可达5×10-10mol/1,Co浓度在5×10-9~10-5mol/l与示波极谱导数波高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6种稀土硝酸盐与4′,5′-二溴苯并-15-冠-5(L)的新固体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为RE(NO3)3.L(RE=La-Nd)和RE(NO3).L.CH3CN.2H2O(RE=Sm,Eu),并进行了IR,UV,TG-DTA,摩尔电导及X-射线粉末衍射物相分析等性质表征,探讨 冠醚苯基上引入双取代基后对稀土离子配位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超声转化蓝藻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获得了重组质粒pPRS-1转化Chroococcus sp.的转化藻落。从这些转化藻落中检测到重组质pPRS-1。此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PRS-1是一种E.coli和Chroococcus sp.之间均可转化的穿梭质粒。  相似文献   

13.
(57)Co穆斯堡尔源的一种电沉积方法邓真明,陈明生,许盛昌(原子核科学技术研究所)1实验1.1原料和化学试剂钴-57液为我所生产的 ̄(57)CoCl_2溶液 ̄[4],钯箔的纯度为99.99%,厚为6~8μm.柠檬酸三铵、水合肼、丙酮和氢氧化铵为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稀土铕(Eu^3+)与甲基苯甲酸(包括邻位o-MBA,间位m-MBA,对位p-MBA)及邻菲罗啉(phen)形成的二元和三元固体配合物的制备,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二元:Eu(CH3C6H5COO)3,三元:Eu(phen)(CH3C6H5COO)3。对上述配合物的结构作了核磁共振氢谱(^1HNMR)和碳谱(^13CNMR)的研究,并用红外光谱(IR)作了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超声转化蓝藻的方法,并用此方法获得了重组质粒pPRS-1转化Chroococcussp.的转化藻落。从这些转化藻落中检测到重组质pPRS-1.此结果证明重组质粒pPRS-1是一种E。coli和Chrooccussp.之间均可转化的穿梭质粒。  相似文献   

16.
在给定条件下用凝胶色谱分离改进u-fac-[Co(ida)_2] ̄-、cis-[Co(NO_2)_2(en)_2] ̄+和[Co(mal)_2(en)] ̄-的合成与拆分,中间物和产物的组成与结构用电子光谱、CD光谱和元素分析表征,结果表明:1)用Cl ̄-型QAE-Sephadex色谱柱可分离除去s-fac-[Co(ida)_2] ̄-,提高u-fac-[Co(ida)_2] ̄-的纯度;2)用N ̄+型SP-Sephadex色谱柱将u-fac-K[Co(ida)_2] ̄-转化为氢型,使它与△-(-)_(D-)[Co(ox)(en)_2]Ac生成的非对映异构难溶盐不会夹带溶解度较小的消旋u-fac-K[Co(ida)_2];3)用不同类型的Sephadex色谱柱从非对映异构难溶盐或易溶盐中分离出光学活性产物,纯拆分试剂的回收率是70%~80%。2)和3)均可提高拆分得率和产物的光学纯度。  相似文献   

17.
以吡啶乙酸内盐,简称pyb)为配体,在pH2.5和3.5下分别合成了2类配合物。经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等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Cu(Pyb)_5(ClO_4)_5·nH_2O(RE=La,Ce,Nd,Sm,Gd,Dy,Er,Y)和RE_6Cu_(12)(OH)_(24)(Pyb)_(12)(ClO_4)_(18)·nH_2O(RE=La,Ce,Nd,Sm,n=32;RE=Gd,Dy,ErY,n=28),观察了Nd~(3+)的水溶液中,分别加入Pyb,Pyb和Cu~(2+)或Mn~(2+),Ni~(2+),Prb[三甲基按丙酸内盐,(CH_3)_3N~+,简称Prb],Prb和Cu~(2+)后,f-f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的变化。结果表明,在pH2.5和3.5下,Cu~(2+)均使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的振子强度增大,且增大值相同,Cu~(2+)对Nd~(3+)-Prb体系、Mn~(2+)(或Ni~(2+))对Nd~(3+)-Pyb体系超灵敏跃迁吸收光谱均无影响,讨论了超灵敏跃迁振子强度变化与杂金属配合物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山东平阴地区中元古界地层中存在与地层整合产出的层状硅质岩。硅质岩富Fe、Mn,相对贫Al;富集As、Sb、Bi、Ga;REE总量低,Ce负异常,HREE相对富集;δ30Si变化范围为-0.1‰~0.4‰,δ18O变化范围为+13.6‰~+20.1‰,具有热水沉积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在Al-Fe-Mn和Fe-Mn-(Ni+Co+Cu)三角图上均属热水沉积硅质岩。硅质岩MnO/TiO2比值、δCe值和δ30Si值分析表明本区层状硅质岩主要是在深海环境下沉积的。  相似文献   

19.
以2-氨基丁醇、二氯乙烷、多甘醇、对甲苯磺酰为原料合成了一个新配体12,17-二在-1,4,7,10-四氧杂-13,16-二氮杂环十八烷(L),在无水乙醇中合成出7个稀土硫氰酸盐-冠醚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确定其组成分别为Ln(SCN)3.L.H2O(Ln=Pr,Nd,Eu,Gd,Tb,Dy),Y(SCN)3,L.3H2O,通过IR,UV-Vis和电导测定等方法讨论了配合物的配位结构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无氰电沉积光亮铜锡合金的新工艺,其溶液组成及操作条件为:Na3C6H5O.2H2O90-120,Na2EDTA.2H2O25-35,稳定剂WDZ-94310-15?CuSO4.5H2O20-40,SnCl2.2H2O20-40g.L^-1;溶液的pH=5-6,Dk=10-150A.m^-2,T=50-60℃,在上述条件下可获得含锡量为5%-15%的光亮、细致、均匀的铜锡合金沉积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