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集约型城镇化之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80年代中期以来,安徽省展开了一轮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城镇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热潮。1985年至1998年,全省城市由15个增加到22个,建制镇由307个增加到88O个,加上近千个乡集镇,使我省城镇体系的框架初步形成。此间,市镇人口由825万人增加到138O万人,净增555万人,其中小城镇净增人口约占70%;按市镇人口口径计算的城镇化率由16%提高到22.3%,上升了6.3个百分点,其中来自小城镇发展的贡献达4.6个百分点。我省城镇化的长足进展,有力支持了工业化,促进了市场体系形成,改善了群众生活,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带动了全…  相似文献   

2.
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当今世界一切不发达国家重要的社会问题。但是通过什么途径转移,各国却不尽相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农村就地消化,城市分流,多向输出等多种形式转移。而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则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找到了一条重要途径。 (一)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指非农产业的转移,把大批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使农业人口不断减少,这是世界上一切国家实现工业化的必然结果。列宁早就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本身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同农业分离,就是说工业人口的增加,农业人口的减少。”①世界上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逐步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农业人口的比重越来越小。这些国家,在社会总劳动力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不足10%,90%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其他物质和精神产品的生产,从而使社会财富大大丰富起来。可见财富的增长和文明的进步,通常是与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劳动力和费用的减  相似文献   

3.
加快安徽城镇化建设步伐,是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推进农村城镇化要切实贯彻党的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集约化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要求贯穿到城镇化建设实践中。一、推进农村城镇化是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和集中的过程。它包括人口居住位置的迁移、劳动力职业的转移和人口生活方式的变化三项基本的内容。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城市化率,标志着城市化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程度。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表明,城市化是…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实行的是一种就业、福利、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而农村则实行的以土地为保障的就地吸纳的就业方式。商品粮和户籍管理制度维护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就业方式,严格地制止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形成城乡隔绝的格局。但是,在这期间也发生过两次比较大的城乡之间的劳动力转移,1956—1960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曾一度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从1952—1955年间的83.3%下降为69.1%,因为这次转移不是内在于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以4500万农村劳动力的回流而告终。另一次转移则是1968年开始的城市闲散人口和城市青年流向农村,转移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这两次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转移都以失败告  相似文献   

5.
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中国走向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作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基本载体的乡镇企业,采取“依村傍户”、“三就地”的离散型空间布局,致使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发展出现脱节,城市增长模式生成在国民经济总体增长过程中相对萎缩。在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正跨入一个新阶段的今天,完全有必要进行一番认真地反思与审视,以便我们及时地把握住我国工业化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历史走向,避免使乡镇企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误入乡土化、离散化和无序化的歧路。  相似文献   

6.
人口城镇化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分散的农村人口逐渐转化为相对集中的城镇人口;农业人口转化为工业及其它非农业人口;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提高的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它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结果.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流动是一个同社会其它过程紧密相关的、十分复杂的人口结构变动过程.这既涉及到城镇数量增加、容量扩大和规模体系的调整,涉及到城镇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水平;又涉及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涉及农村劳动力的供给程度以及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渠道、方式和规模.本文试图从城镇与农村、供给与需求的结合上,对湖北人口城镇化问题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广西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成因大批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和向城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具有与世界各国相同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有着其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它是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农民求生存、图发展的内在要求.从广西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具体成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家庭经营的主导地位,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大批的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解放出来.这是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先决条件.2.农村劳动力增长过快,农业资源相对短缺.60年代初期,广西生育高峰所形成的大量新增人口,进入70年代末、80年代以后,相继加入劳动力的队伍.1978年至1996年,广西农村劳动力净增674万人,而农业劳动力人均耕地面积却由3.22亩下降到2.06亩.这一因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剩余.3.产业结构落后.广西第一产业劳动力在整个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高达70.1%,而第三产业的比重只有18.8%.这是造成广西农村大量劳动力剩余和转移的又一重要成因.4.长期以来,我国实行严格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和就业制度,把原有的和不断增加的农村劳动力基本限制在农村,使我国  相似文献   

8.
从人口迁移角度而言,城市化即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镇)人口或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城镇人口比重低于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受阻的注脚.受阻原因可以归结为政府的缺位、错位与越位所致,分别体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制度性障碍;城市化盲目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市场力量推动的大城市扩张受抑.城市建设和发展应以市场化为主要手段,政府的主要职责在于提供系列制度保障,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受农地供给约束,农业劳动力需求会不断递减;现有农村人口增长一时间难以放慢,农村劳动力供给有无限增加趋势。这二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农业劳动力过剩性不断增强。如果不寻求到一条有效的转移道路,就很难从根本上改变以劳动边际报酬递减的代价换取农业生产的劳动密集化的状况,提高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农业过剩劳动力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拓展农林牧渔就业容量;二是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彻底改变城市一工业,农村一农业传统的城乡经济格局,发展农村“二元经济”,扩展农村就…  相似文献   

10.
一、湖南农村劳动力素质现状湖南省绝大多数人口仍然是农村人口。据统计 ,在全省 64 40多万的总人口中 ,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 1916万人 ,占总人口的 2 9 75 % ,居住在乡村的人口 45 2 4万人 ,占总人口的 70 2 5 %。从人口素质来看 ,全省总人口中 ,接受小学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8 0 4%。农村劳动力人口中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0 6% ,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 5 9 4%。农村劳动力人口的文化素质要明显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从转移劳动力基本情况来看 ,2 0 0 0年湖南省乡村转移劳动力人数为 991 68万人 ,占全省乡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超…  相似文献   

11.
城市就业压力下的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现阶段正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压力,农村人口城市化处于该进难进的两难困境,维持整个社会的就业稳定应适当控制农村人口城市化和致力于实施城市再就业工程,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应从扩大教育特别是青少年教育来降低劳动力供给、深化农业内部就业来增加劳动需求、引导乡镇企业聚集和加强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来促使劳动力向农外和乡外转移等方面寻找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一、在改革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70年代末期开始,由于生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贯彻,和全国性可耕地的减少,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突出.至80年代初,据中国的某些推算,由于耕地减少和劳动力过剩,到2000年,将有4亿农业人口必须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可是到2000年中国城市能够容纳的农业人口,充其量不过3000万人.据有的推算,这只占必须从农村转向城市的2亿人口中的15%.那么,下余的1.7亿人究竟将去向何方呢?十年改革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在产业之间的转移(向非农业部门的转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城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镇化过程牵涉到农业、农民和农村,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又是其中的核心.目前,我国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滞后于土地的城镇化,这是由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不畅造成的.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城乡二元结构,就要对中国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的流转,弱化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最终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和土地的城镇化相协调.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浙江农村在发展商品经济的过程中,掀起了工业化、城镇化两股浪潮,猛烈冲击着封闭型的农业经济和人为分割的城乡关系,使整个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在产业间、城乡间的配置发生了三大巨变: 1、产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工业为主。1986年,全省社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其中农业134亿,工业649亿,工农业产值之比为5:1。 2、农村劳动力由传统的耕地经营为主,转向从事工、交、运、建、服及其他非耕地经营为主。“六五”期间,全省从事种植业的农村劳动力由1980年的1496万,下降到1985年的1086万人,而从事工、交、运、建、服及其他劳务输出的劳动力则由120多万,增加到747万人,增加6倍多。  相似文献   

15.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伴随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必然发生的现象。早在1945年,毛泽东同志在预见中国的前途和命运时就指出“将来还要有几千万农民进入城市,进入工厂。如果中国需要建设强大的民族工业,建设很多的近代大城市,就要有一个变农村人口为城市人口的长过程”。建国以来,经过探索,逐渐地形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特点,积累了不少经验。但是,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许多问题上,目前理论界的观点尚不尽一致,因此,进一步探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道路和阶段性仍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复合转移”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模式,单方面强调“离土不离乡”或者“离土又离乡”是片面的。虽然这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处于不同层次的阶段,并且也是两个可以并存、互补的形式和途径。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供给量的持续增加,选择包含了更大的劳动力就业空间的“复合转移”模式更为合理。就目前而言,“复合转移”以“离土不离乡”为主体特征,而现代意义的“人口城镇化”,既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的“外部转移”在我国还没有呈现出清晰的宏观形态。  相似文献   

17.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既呈现梯度转移模式也呈现跳跃转移模式。由于长期背离适度性原则,在不断变化的人口结构助推下,两种劳动力转移模式诱发了三大问题:农村男性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青壮年劳动力过度转移导致农业空心化;优质人力资本过度流失导致发展现代农业所需人才奇缺。值得注意的是,2009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接近临界点,加上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仍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这些信号都预示着两种转移模式有可能出现新的整合与裂变。随着刘易斯转折点的到来,公共政策应作出反应,立足农业基础地位,促使既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雁阵模式又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雁阵模式耦合为一种新的人力结构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构建了一个两部门经济增长模型,系统地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机制.通过对模型均衡解的分析,我们认为:第一,提高投资率和降低人口增长率能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第二,由于存在劳动力挤入效应,加速技术进步和增加农业投资比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我们进一步将模型扩展到外部约束条件下.模型结果显示:在外部约束条件下,诸如提高投资率等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都将失效.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农村养老模式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同时,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推广和深入,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由解放前的35岁增长到现在的近70岁),又加快了人口的老龄化。据1990年的人口普查,我国农村现有60岁以上老人7285万,占农村人口总数的8.2%,并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城市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比农村还要快一些,预计到本世纪末,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形成由农劳向非农劳转移的大潮,如何加强农民工转移培训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以适应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已经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山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从六个方面探讨了电大远程教育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进而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