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凡刚 《求医问药》2012,(12):44-45
耐药性肺结核是指对一种或多种抗结核药存在耐药性的肺结核病。此病可根据患者是否接受过抗结核药物治疗,将其分为原发性耐药性肺结核和获得性耐药性肺结核两种类型。世界卫生组织对耐药性肺结核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年有600~800万例新发生的肺结核病例。其中,至少有10%的肺结核患者对某一种抗结核药物存在耐药性,至少有2%的肺结核患者对两种以  相似文献   

2.
柴锐玲 《大家健康》2016,(11):34-35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痰菌及痰培养阴转、血沉恢复正常、胸片吸收概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中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分析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9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3、6、9、12个月的痰菌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造成耐药性肺结核形成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期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36例耐药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36例耐药性肺结核惠者均为继发性肺结核,其中对异烟肼耐药5例。单纯对利福平耐药2例,同时对利福平、链毒素耐药1例,对异烟肼、利福平同时耐药8例,对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耐药2例,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耐药6例,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耐药3例,对异熠肼、利福平、链霉素耐药9例。结论耐药性肺结核的形成与医生、患者、药物3方面的因素有关,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需要合理治疗方案和良好的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左旋氧氟沙星联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枭  杜前锋  张侠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7):1099-1100,1105
目的探讨左旋氧氟沙星在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8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40例为一组),分别使用耐药性抗痨治疗方案.观察组用Pa EMB PZA Km LVFX含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方案;对照组用Pa EMB PZA Km不合左旋氧氟沙星治疗方案;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停PZA,继续跟踪治疗9个月,两组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症状消失;38例病灶有明显吸收好转;痰集菌转阴率6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左旋氧氟沙星在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多重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74例多重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为护理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37例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安全风险针对性护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生理、环境及社会关系WHOQOL-BREF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组患者各项评分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多重耐药性肺结核患者采用安全风险针对性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护理风险,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雾化吸入在耐药性肺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效果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可较好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多耐药性肺结核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薛宗锡  区瑞贵  赵秉航 《广东医学》2002,23(11):1177-1178
目的:探讨多耐药性肺结核(MDR-TB)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方法:对89例多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肺结核患者,临床治愈率89%(79/89),痰菌阴转率为80%(53/66),并发症发生率为11%(10/89),其中耐两种抗结核药的肺结核患者并发症相对较少[8%(4/52)],耐3种以以上抗结核药的肺结核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16%(6/37)]。结论:外科手术在多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结合术前、术后的有效恰当的药物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与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因耐药性肺结核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星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莫西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与用药安全性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肺结核治疗进程中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性变化状况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7月期间我院收诊的100例耐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患者力克肺疾+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丙硫异烟胺,对照组实施对氨基水杨酸钠+丙硫异烟胺+氧氟沙星+卡那霉素,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致使耐药性出现的原因大体上是治疗方案不合理、未实施督导治疗、患者依从性差、年龄、疗程不够或断断续续、药物不良反应等。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并且每组中初始耐药患者治疗效果好于获得性耐药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使肺结核患者耐药性成因是多样化的,参照不同抗生素细菌培养实验结果,科学选用,从而使临床治疗效果有所保障。并在用药期间,密切监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耐药谱,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多与耐多药相关的珍贵资料,临床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为临床对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自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45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革兰阴性菌菌株最多,对头孢他啶、左氧氟沙星、头孢匹美、阿米卡星等耐药性较强;革兰阴性菌对万古霉素、克林霉素、青霉素等耐药性较高,真菌对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氟康唑耐药性较强。结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和真菌也有相当的比例,耐药性高,临床应减少不合理用药,尽可能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引起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莫西沙星与左氧氟沙星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患者作为样本研究资料,共有74例。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莫西沙星的治疗,对照组(n=37例)进行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痰菌累积转阴率远远优于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的对照组,最终呈现出P小于0.05的结局,具有探讨研究价值。结论:在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中,使用莫西沙星临床治疗效果更优,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马秀珍 《吉林医学》2013,34(16):3187-3188
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联合初治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老年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治疗4个月时的痰转阴率与治疗8个月时的痰转阴率均存在显著差异,随访1年痰菌复阳率分别为12.50%、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初治抗结核药物治疗老年耐药性肺结核的疗效十分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者耐药情况,用于指导临床肺结核预防治疗。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200例肺结核患者,对其进行经痰结核菌培养阳性药敏试验,分析患者耐药性。结果 200例结核病患者,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耐药这97例,多重耐药患者30例(30.9%),且多重耐药发生主要与居住地农村、合并糖尿病、复治肺结核相关。结论研究表明住院患者的耐药,尤其是全耐药、耐多药情况严重,临床应选择合理用药方法,提高患者用药治疗依从性,控制患者耐药性。  相似文献   

15.
目前,由于不规范治疗等原因,致使临床上出现耐药性肺结核的情况较为常见,从而给结核病的临床治疗提出新的问题。喹诺酮类抗生素在辅助治疗耐药性肺结核方面的疗效已得到了临床医生的普遍认可,其中,左氧氟沙星是目前喹诺酮类药物中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最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耐药性肺结核肺部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经药物敏感试验证实的耐药性肺结核194例,同期不耐药肺结核103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耐药性肺结核影像学上具有病变分布范围广的特点,多发活动性腺泡结节病灶、单发或多发空洞、肺气肿、肺损毁、胸膜病变等征象均高于不耐药组。结论提高对耐药性肺结核影像学征象认识,有利于耐药性肺结核的治疗及防控。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新型抗菌药DL8280(ofloxacin)治疗肺结核的疗效进行了探讨。他们给19名慢性空洞肺结核患者连续服用DL8280 6~8个月,每日300毫克,结果几乎所有患者的痰结核菌均有所减少,其中5例结核菌阴转。虽然结核菌未见阴转的病人出现了耐药性,但并未出现副作用。目前认为,该药作为抗结核药物也是可用的。方法治疗对象为19例对各种抗结核剂皆产生耐药性、治疗无效、有空洞的肺结核排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玻璃酸钠盐微球给予氧氟沙星可提高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伴糖尿病的结核患者对复杂和单一分枝杆菌抗原的免疫反应;肺结核患者的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和细胞因子水平;巴勒斯坦卡拉奇结核分枝杆菌的原发耐药性;每周2次间歇性化疗治疗肺结核后2年内的复发率比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的日益严重,结核病的治疗越来越困难。结核病耐药性测定对结核病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3年来所就诊的肺结核患者的耐药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周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3):122-123
目的了解耐药性肺结核病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的耐药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确诊的185例耐药性肺结核病人的耐药菌株,进行治疗前、后药敏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并统计质量前后耐药菌谱变化情况。结果本组185例中初始耐药率为23.78%,获得性耐药率为76.22%;初始耐多药率14.05%,获得性耐多药率61.08%。结论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菌株进行适时检测其耐药谱、获取全面的药敏资料具有较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