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目的:了解婴幼儿卡介苗(BCG)接种质量,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提高预防接种效果。方法:收集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预防接种门诊已接种BCG的1533例婴幼儿资料,对其进行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分析PPD试验结果及有关影响因素,对BCG接种质量予以评价。结果:1533例婴幼儿中卡痕率94.59%,PPD试验阳转率96.09%。不同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和不同年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卡痕均径3~5 mm和>5 mm的婴幼儿PPD试验阳转率均明显高于卡痕<3 mm者(P<0.01)。结论:常州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BCG接种质量较好,达到国家基础免疫标准。性别、户籍地、出生体质量、PPD试验年龄对BCG阳转率均无明显影响,重视BCG质量和BCG接种技术对提高接种效果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市和农村儿童卡介苗 (BCG)接种后的结核菌素 (PPD)试验阳转情况 ,为进一步提高结核病预防效果提供依据。②方法 调查 2 6 5 3例 3个月~ 5岁城市儿童及 5 89例 1~ 5岁农村儿童卡痕率并行PPD试验。③结果 城市 3~ 12个月儿童卡痕阳性者PPD阳转率为 71.3% ,1~ 5岁儿童PPD阳转率为37.0 % ;农村 1~ 5岁儿童PPD阳转率为 2 4 .8% ;城乡 1~ 5岁儿童PPD阳转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χ2 =2 0 .82 ,P <0 .0 0 1)。④结论 青岛市城乡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姜蔚 《海军医学杂志》2005,26(3):222-223
目的:观察卡介苗接种后PPD反应,了解PPD试验未阳转儿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出生1周内初次接种BCG,并于接种后3个月在儿保门诊复查时再次进行PPD试验,结果阳转率为78.46%.随机选择109例(PPD阴性者74例为观察组,PPD阳转者35例为对照组,两组间性别、胎龄及喂养方式均无显著性差异),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的测定,并判断二者是否有相关性.对于未阳转儿给予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观察其阳转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CD4/CD8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卡介苗多糖核酸治疗后PPD阳转率增至91.12%.结论:BCG接种后PPD试验未阳转与婴儿细胞免疫低下有一定的关系,免疫刺激疗法可提高PPD阳转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掌握卡介苗 (BCG)接种效果 ,以提高和保持高质量的BCG接种工作 ,在居民区随机抽取了在县医院出生和生后 2 4小时内接种过BCG的 0~ 1岁健康儿童 15 0人 ,进行BCG纯蛋白衍生物 (PPD)试验。结果 ,卡痕阳性率为 92 .6 7% ,PPD试验阳转率 85 .33% ,其中 ,各年龄组幼儿PPD试验阳转率不同 ,不同卡痕直径的幼儿的PPD试验的阳转率也不同。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果表明 ,卡痕阳性率高于PPD试验阳转率。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我县卡介苗(bcg vaccine,BCG)接种效果,提高我县BCG接种技术,本调研组于2007年1月15日一2007年7月15日随机抽取县城的东街与西街居委会中0-1岁接种过卡介苗的健康婴幼儿200名,进行BCG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并观察卡痕形成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孔香兰  杨德云  熊永红 《吉林医学》2013,(31):6570-6571
目的:了解影响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因素,以提高卡介苗的接种效果。方法:对2010年10月2011年6月接种卡介苗的婴幼儿(由于各种原因在出生时未及时接种卡介苗)210例进行追踪观察。结果:210例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PPD试验阳转率为57.6%,接种时药液无外漏,皮丘标准,卡痕明显者PPD试验阳转率高。结论:卡介苗接种后PPD试验阳转率与有效卡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辖区儿童接种卡介苗(BCG)的效果及是否接种过BCG。方法:选择辖区内153例资料完整的入幼儿园和入学前的3岁~7岁儿童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采用一次性1ml无菌注射器取0.1ml即5IUPPD作左前臂内侧中下1/3交界处皮内注射,使其局部形成皮丘,48h~72h后观察硬结直径。结果:试验者中有BCG接种史139例,阳性率为85.6%;无BCG接种史的14例,阳性率为28.6%。强阳性4例,年龄分布在4岁~5岁年龄段。其中3例无BCG接种史及2例有结核病家庭史和接触史。结论:对入幼儿园和入学前儿童进行PPD试验,不仅是评价BCG接种效果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也是发现结核病感染者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27名幼儿卡介苗接种效果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生儿卡介苗接种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卡介苗接种覆盖率及接种质量。方法:对2009年10月随机抽取的127名1周岁幼儿进行了PPD试验阳转情况的检测和相关因素的调查。结果:127名幼儿卡介苗接种后PPD试验阳转率为91.3%,形成有效卡痕者的PPD阳转率明显高于未形成有效卡痕者的PPD阳转率(P<0.01)。结论:PPD阳转可能与有效卡痕的形成有关,其阳转率无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卡介苗接种后异常淋巴结反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96~ 2 0 0 2年我院收治的 4 2例卡介苗接种后异常淋巴结反应的患儿 ,37例为干酪型 ,5例为脓肿型。全部患儿接种后 3个月~ 5个月PPD试验阳性 ,血沉正常 ,无结核中毒症状 ,生长发育正常。结果  33例仅给予口服INH 3月痊愈 ,另 4例加用手术摘除 ;5例脓肿型 ,在全身抗结核的同时 ,局部穿刺抽脓、冲洗并注入SM和INH ,每周 2次 ,约 3~ 6次痊愈。结论 提高卡介苗接种的质量和最大限度减少并及时处理BCG接种后的异常反应是BCG接种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唯尔本注射液与抗痨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唯尔本注射液 (卡介菌多糖核酸 )与抗痨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 40例 ,总有效率 97.5 % ,明显高于40例单用抗痨药物组 (77.5 %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对唯尔本注射液与抗痨药物联合治疗肺结核的意义进行了讨论。说明唯尔本作为卡介苗的改革剂型是一种具有良好疗效的机体细胞免疫增强剂 ,与抗痨药物联合应用 ,对肺结核病人发挥了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汪月驳 《海南医学》2001,12(6):73-74
海口市结防所开展计划免疫工作以来 ,卡介苗持续保持高接种水平 ,为了了解卡介苗初免成功率及卡痕与 PPD反应的关系 ,我们在海口地区进行每年一次卡介苗接种转阳率及介痕与 PPD反应相关情况观察 ,结果报告如下 :1.方法1.1制品与考核方法冻干卡介苗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上臂三角肌中部外侧皮内注射 0 .1ml(卡介苗一支加 1ml 注射用水稀释 ) ,满三个月观察局部反应。PPD由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 ,于卡介苗接种满三个月 ,在前臂掌侧下1/ 3交界处皮内注射 0 .1ml,48- 72小时观察反应 ,以硬结为准计算均径。1.2结果判断1PPD试验局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发病及预防。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肺结核患者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接触者根据卡介苗接种史分为有卡介苗接种史组和无卡介苗接种史组,对两组接触者进行X线胸透和结核菌素试验,对结核菌素强阳性给予预防性治疗。结果: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儿童阴性率、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儿童强阳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成人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卡介苗接种史组PPD实验结果成人阴性率、强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在完成预防治疗的者中儿童1年内发病率0.00%,2年内发病率5.88%,成人1、2年内未发病。结论: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家庭中密切接触者属于高危人群,给予相应预防对策可减少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黄小容 《海南医学》2005,16(8):84-84
接种卡介苗(BCG)进行免疫是机体经注射卡介苗人工感染后4~8周,在巨噬细胞与T细胞的作用下,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力。卡介苗对各型结核病都有预防作用。卡介苗接种如获得免疫,PPD试验则出现阳性,故PPD试验常用来测定卡介苗接种效果。  相似文献   

14.
段俊霞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77-1178
目的:调查我市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情况,评价接种质量及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06~2010年在我市接种卡介苗例数及同期活产数,分析不同人口构成的接种率差异。并调查12周后卡介苗接种新生儿的PPD阳转率,分析不同初种时间的阳转率差异。结果:2006年4月~2010年4月我市共有活产新生儿10421例,卡介苗初种10059例,总初种率96.56%。其中,本市人口的初种率(96.75%)高于外地人口的初种率(95.74%)。PPD实验3433例,阳转率95.66%,其中,男婴的阳转率(95.65%)与女婴(95.10%)无明显差异。有卡疤组的PPD试验阳性率(96.40%)明显高于无卡疤组(92.67%),相对优势比为2.121。而初种时间1月内的PPD试验阳性率(97.02%)明显高于初种时间大于1个月的阳性率(52%),相对优势比为30.014。结论:我市新生儿卡介苗的总体接种率较高,达到国家规定水平,但应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宣传及接种工作。并注意强调早期接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掌握卡介苗(BCG)接种效果,以提高和保持高质量的BCG接种工作。方法:在居民区随机抽取了0~1岁健康儿童205人,进行BCG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结果:卡痕阳性率为93.65%,PPD试验阳转率85.85%,各年龄组幼儿PPD试验阳转率不同,不同卡痕直径的幼儿的PPD试验的阳转率也不同。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卡痕阳性率高于PPD试验阳转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赤坎区儿童BCG接种质量,对未免疫成功的儿童采取补种措施,以及为查找失败的原因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761名居住于本院管辖区内0-6岁均于12周前接受过BCG。采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人型PPD)0.1ml(5Iu)皮内注射,于72h测量硬结结果,确定免疫成功率(阳转率)。结果PPD阳转率91.45%达到卫生部规定的标准。结论儿童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卡介苗接种。才能保证免疫成功,达到预防结核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成人接种卡介苗(BeG)的可行性及反应情况。方法对随机抽取两个乡镇中的20-55岁的健康村民进行PPD皮试。根据PPD皮试反应情况分为PPD皮试反应阴性组和阳性或强阳性组,每个观察对象均接种BCG,每6个月1次,共接种3次,观察BCG接种后反应情况。结果在接种BCG的11008人中,对PPD反应阴性的2793人接种BCG后均表现为正常的接种免疫反应过程,整个过程时间约2个月;对PPD反应阳性或强阳性的8215人接种BCG后24h内有2932人发生红肿硬结。72h内有2763人发生红肿硬结,整个过程时间约1个月,随着BCG接种次数的增多。反应强度有所降低,整个反应过程的时间有所缩短,下一次的接种有助于上一次接种创面的愈合。结论健康成人接种BCG是可行的,BCG接种对结核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岳阳市楼区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阳转率、卡痕大小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对2006年6月~2007年6月751例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PPD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卡痕率93.2%,阳性率89.5%,随着卡痕增大PPD阳转率依序提高。结论岳阳市楼区新生儿BCG接种质量已达较高水平。要提高卡介苗的阳转率,必须保证卡介苗的质量和接种技术。  相似文献   

19.
观察了唯尔本注射液(卡介苗多糖核酸,BCG.PSV)治疗3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91.3%。并研究了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唯尔本注射液治疗后LTT、EaRFC、CD_3、CD_4、CD_4/CD_8、NK-A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P<0.01,P<0.001)。提示治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亦随之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卡介苗的接种质量,分析影响因素,为改善预防接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试验方法,随机抽取城市和乡村各250名3个月~1岁儿童,接种卡介苗3个月后进行PPD阳转率调查。结果 BCG-PPD试验总阳性率88.60%,无性别差异,城市儿童BCG-PPD试验阳性率高于农村儿童。BCG-PPD试验阳性率与卡疤大小呈正相关。结论我市儿童卡介苗接种质量较高,应改善农村预防接种条件,加强对BCG预防接种人员特别是农村预防接种人员的技术培训,有利于提高预防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