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造成青壮年死亡及残疾的主要原因,尽管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其预后并没有明显改善。早期准确可靠的评分量表及预后评估模型不仅可以帮助总结临床结果、明确病情严重程度、对疾病进行分类,而且为TBI的管理、家属沟通和医疗资源分配提供客观指导。本文就近年来TBI评分量表及预后评估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基于入院特征的TBI评分量表1.1 GCS评分GCS评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TBI评分量表,也是许多预后评估模型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神经心理评估在颅脑损伤(TBI)预后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8月经我院神经外科治疗6个月后随访GOS评分5分的202例TBI为研究对象,选用简明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基础版(MoCA-B)、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PD预后量表-睡眠部分(SCOPA)评分进行心理评估。结果 202例中,112例(55.4%)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其中轻型TBI病人30例(45.4%),中型TBI病人42例(51.2%),重型TBI病人40例(74.1%)。与认知功能正常组比较,认知功能障碍组MMSE、MoCA-B、HAMD、SCOPA评分、SCOPA-夜间评分显著恶化(P<0.05);而且,认知功能障碍组执行功能、即刻与延时回忆、流畅性、定向、计算、抽象、视知觉、注意和命名等领域评分均显著变差(P<0.05)。结论 神经心理评估可应用于TBI病人的预后评价,可弥补单纯GOS评分的不足,对TBI病人康复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导致青壮年意外死亡的重要原因。TBI病人,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出现某些并发症,例如创伤后癫痫、脑积水、深静脉血栓形成和慢性创伤性脑病,甚至导致病人死亡~([1])。良好的护理管理是促进TBI病人康复,改善病人预后的重要措施。了解TBI病人从受伤、入院治疗到出院、康复的护理过程,对于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改善病人预后非常重要~([2])。本文就成人重型TBI的护理管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Rotterdam CT评分和Helsinki CT评分对颅脑损伤(TBI)预后的预测价值,并确定影响预后的CT评分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33例TBI的临床资料。入院后均行Rotterdam CT评分和 Helsinki CT评分。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和Nagelkerke伪R2(范围0~1)评估两个CT评分的预测预后能力。出院后随访3~12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预后良好。结果 失访和退出22例,有效数据111例;预后不良47例,预后良好64例。二分法分析显示,Rotterdam CT评分(伪R2>0.30)准确度高于Helsinki CT评分(伪 R2在0.20~0.25),AUC差异与Nagelkerke伪R2相似。Rotterdam CT评分中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P<0.01)。结论 Rotterdam CT评分能较全面地反映TBI信息,便于评估预后;其中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作为TBI不良预后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S100蛋白(S100 protein,S100)水平联合Rotterdam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在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病情和预后不良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06例TB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病情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分析血清S100水平与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的相关性; 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性别、年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GCS评分等临床资料,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分析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及三者联合应用对TBI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S100水平、Rotterdam-CT评分逐渐增高(P<0.01),TBI患者血清S100水平与GCS评分(r=0.396,P=0.001)、Rotterdam-CT评分(r=0.289,P=0.002)均呈正相关; 2组血氧饱和度、GCS评分、呼吸频率、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入院时昏迷占比等指标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入院时昏迷占比、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S100蛋白水平均为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显示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对TBI患者预后不良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三项指标联合应用曲线下面积(Area of the under curve,AUC)值大于各单项指标预测。结论 S100蛋白水平、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是TBI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S100蛋白水平联合GCS评分、Rotterdam-CT评分在TBI患者预后不良评估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颅脑损伤(TBI)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5例TBI的临床资料。伤后6个月,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1~3分为预后不良,4~5分为预后良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预后不良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LR对TBI病人6个月预后的预判价值。结果 105例中,预后不良34例,发生率为32.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GCS评分≤8分、颅内压增高、瞳孔对光反射消失和NLR均是TBI病人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的最佳临界值为4.12,此时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1.6%,当NLR≥4.12时,TBI病人预后不良的发生率高达93.6%。结论 入院时NLR水平可作为预测TBI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可早期、迅速、准确判断病人预后,及时有效地采取干预措施,改善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7.
颅脑创伤(TBI)的预防、诊治和康复是全世界神经外科领域的研究重点和难点,因其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改善TBI救治现状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围绕TBI的流行病学、健康经济学、预防、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及未来的研究方向等方面展开述评。  相似文献   

8.
颅脑损伤(TBI)的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高。继发颅内亚(ICP)增高和脑缺血缺氧严重影响TBI病人的预后。与单纯ICP监测相比,ICP联合脑氧监测可更好地评估病人脑血流灌注及脑组织氧合情况,能为矫正病人脑氧代谢失衡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本文将简述TBI继发ICP增高和脑缺血缺氧的机制,并就近年来ICP监测和脑氧监测在TBI病人诊疗中单独及联合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TBI病人的临床诊治及神经多模态监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TBI)病人认知功能受损特点,并分析其与病人总体预后的关系。方法将60例TBI病人分为中度TBI组(n=35)和重度TBI组(n=25),同时收集3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n=30)。采用Mo CA量表评估病人的认知功能,采用GOS量表评估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结果随访3个月时,与对照组比较,中度和重度TBI组病人均有执行和视空间功能、注意力、语言表达、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和定向力等认知功能下降(P0.05)。随访12个月,中度TBI组仅较对照组存在执行和视空间及延迟回忆功能的下降,其注意力、语言表达、抽象思维、延迟回忆功能和定向力较3个月时得到明显改善(P0.05);而重度TBI组较对照组还存在注意力、语言表达和抽象思维等功能下降,其执行和视空间功能、注意力和定向力也较3个月得到明显改善(P0.05)。在Pearson偏相关分析中,仅执行和视空间功能与GOS成正相关(r=0.518,P0.001)。结论中度和重度TBI病人在认知功能障碍及预后方面存在差异,认知功能水平可能影响病人的独立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努力改进我国颅脑创伤急救体系及监测技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已成为发达国家青少年伤病致死的首位病因。按我国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TBI的发病率为100~150人/10万人/年,其占创伤病人总数的15%左右,但TBI的死亡率占整个创伤病人的85%。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TBI的发生率在我国还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Helsinki CT评分和Stockholm CT评分对中、重型颅脑损伤(TBI)预后的预测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1例中、重型TBI的临床资料。选取入院后72 h内或术前最差的头颅CT影像进行Stockholm和Helsinki评分。伤后3个月按GOS评分评估预后,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两个CT评分的预测预后的能力。结果 伤后3个月,GOS评分5分13例,4分12例,3分5例,2分1例,1分20例;预后良好25例,预后不良26例;病死率为39.2%(20/51)。预后不良组Helsinki CT评分和Stockholm CT评分较预后良好组均明显增高(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结果,Helsinki CT评分曲线下面积(AUC)为0.922(95%置信区间0.848~0.996;P<0.001),以Helsinki CT评分=7.5分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性为73.1%,特异性为100.0%;Stockholm CT评分AUC为0.905(95%置信区间0.826~0.985;P<0.001),Stockholm CT评分=1.75分判断预后不良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84.0%。结论 Helsinki CT和Stockholm CT评分都能很好地预测中、重型TBI的近期预后,两种评分系统的预测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重型颅脑创伤(TBI)急性期血压变异性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重型TB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53)和预后不良组(n=57),对两组患者术后3d内的血压变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预后良好组的平均年龄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GCS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P0.05。预后良好组入院24h的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入院72h的收缩压标准差、舒张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舒张压变异系数均显著低于预后不良组,P0.05。APACHEⅡ评分是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TBI程度、72h SD(SBP)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期血压变异性与重型TBI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CT作为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首选检查方法,对于TBI患者的诊断、评价及预后的评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简述CT、CTP以及颅内压监测技术在TBI的诊断、预后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14.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近年备受神经外科医生关注,其诊断、治疗及预后的预测或判断对临床提出了严重的挑战。临床和放射影像综合评价是TBI的主要评估方法,但缺乏有效的量化指征,尤其缺乏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客观评估工具或方法。本文对TBI的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进行全面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病人血清神经丝蛋白轻链多肽(NF-L)、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2(TIMP-2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2019年8月~2021年8月前瞻性收集重型TBI共12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查入院血清NF-1和TIMP-2水平;伤后6个月,应用GOS评分评估预后,其中4~5分为预后良好,1~3分为预后不良。结果 伤后6个月,预后良好72例,预后不良50例。预后不良组血清NF-L以及TIMP-2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入院血清NF-L水平(r=-0.585)、TIMP-2水平(r=-0.542)与入院GCS评分呈明显负相关(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NF-L、TIMP-2水平增高是重型TBI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NF-L1≥54.60 pg/ml联合血清TIMP-2≥42.59 ng/ml预测重型TBI伤后6个月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 0.789~0.919),灵敏度为82.0%,特异度为70.8。结论重型TBI病人血清NF-...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低温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上个世纪50-60年代,临床医生认为引起重型颅脑创伤(TBI)死亡的原因是脑肿胀和颅内压增高,因此认为如果能很好地控制高颅压可改善TBI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抑郁障碍是创伤性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病率因选择的研究对象、评价方法、随访时间等不同有很大的差异。国外研究显示,有抑郁障碍会对TBI病人的预后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对于其早期发现或干预成为目前TBI的研究热门之一。 本研究主要了解脑外伤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情况及抑郁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中医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TBI)病人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动态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方法收集86例急性TBI病人作为研究组,分别于伤后1、3、5、7、14 d检测病人血清IGF-1含量,伤后6个月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有无认知功能障碍,并比较各时间点血清IGF-1含量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选取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根据MoCA评分评估,TBI伤后6个月存在认知功能障碍36例(41.86%),主要表现为视空间与执行、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能力、抽象能力及延迟记忆方面的障碍。研究组血清IGF-1含量在伤后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伤后1、3、5 d,认知功能障碍病人血清IGF-1含量均显著低于无认知功能障碍病人(P0.05)。伤后1、3、5 d,研究组病人血清IGF-1含量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TBI后血清IGF-1含量动态变化与认知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伤后早期的血清IGF-1水平能够预测TBI病人的认知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一种结合病人急诊入院时基线特征、CT影像指标和血生化指标的预测模型,以评估颅脑损伤(TBI)病人伤后30 d预后.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66例TBI,其中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57例为训练组,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109例为测试组.伤后30 d,使用GO...  相似文献   

20.
颅脑损伤(TBI)致残、致死率较高,严重威胁国人健康。在TBI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处置是降低TBI致残、致死率,提高救治水平的关键环节。我国目前的院前急救主要是由"120"急救中心人员和现场非专业人员共同完成,院前急救人员TBI专业救治知识及经验储备不足,TBI患者不能得到及时专业有效的救治是制约我国TBI救治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对和平时期交通伤、坠落伤等所致TBI的院前评估、治疗和转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