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了研究臭氧对猕猴桃病害的作用效果,从发病猕猴桃中分离鉴定出病原真菌,研究不同浓度臭氧对此真菌的抑制作用。采用0,90,170,250 mg/m~3臭氧,每天处理1 h,连续处理7 d,观察其对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影响,同时,分析经臭氧处理的果实在贮藏期间品质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猕猴桃主要采后病菌是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菌,臭氧对这两种病菌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猕猴桃抗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70 mg/m~3臭氧能显著降低由灰葡萄孢菌和扩展青霉菌引起的病害的发病率,抑制率分别为80.5%和60.7%,病斑直径的抑制率为47.6%和56.9%,可维持果实较高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含量。  相似文献   

2.
张承  李明  龙友华  吴小毛 《食品科学》2016,37(22):274-281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DNA测序鉴定了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并选用壳聚糖、钙盐和糊精分别与茶多酚、甘氨酸、柠檬酸、抗菌肽混合制备和筛选了复合膜剂,研究了采前幼果期和壮果末期果面喷施壳聚糖复合膜对猕猴桃软腐病的防控及其保鲜作用。结果表明,修文县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采前喷施不同壳聚糖复合膜对其软腐病的防效均达60%以上(添加茶多酚防效86.54%、甘氨酸防效61.54%、柠檬酸防效71.15%、抗菌肽防效69.23%),显著降低丙二醛(MDA)积累,提高果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诱导增强果实的抗病性。同时,该复合膜能有效地增加果实单果质量和体积,显著提高果实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叶绿素和蛋白质的含量,促进猕猴桃产量的增加和品质的改善。此外,施用该复合膜还能有效提高和维持果实硬度、降低果实呼吸强度以及果实质量损失率和营养物质的损失,明显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上升速率和延缓组织的衰老软化,从而提高了猕猴桃耐贮性。研究结果为猕猴桃优质栽培、病害有机防控和果实绿色保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植物精油对‘红阳’猕猴桃低温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肉桂、花椒、八角茴香、百里香、丁香、薄荷、艾蒿精油为抑菌剂作用于从‘红阳’猕猴桃中分离纯化出的两种致病菌,筛选出抑菌效果最好的精油,将其用于鲜果,研究其对采后果实贮藏效果及品质的影响。体外实验表明,肉桂精油能有效抑制尖孢炭疽菌(Colletorichum acutatum)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parva)的生长,且精油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为78.1μL/L。活体实验表明,‘红阳’猕猴桃经肉桂精油熏蒸处理后置于低温下贮藏,与对照相比,均能有效抑制果实呼吸速率、降低呼吸消耗;抑制果实硬度、腐烂率、失重率的变化;降低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VC)含量的变化速率。其中,鲜果经400μL/L肉桂精油处理后,其贮藏效果及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4.
气体ClO_2对‘华优’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敏  高贵田  张思远  魏雪  耿鹏飞 《食品科学》2015,36(18):257-261
研究气体Cl O2对猕猴桃采后生理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华优’猕猴桃果实为材料,果实采后贮藏于(0±0.5)℃冷库,用0.5、2.5、12.5 mg/L气体Cl O2分别处理30、60 min。在贮藏期间,每15 d取样,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呼吸强度、过氧化物酶(POD)活性、VC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适宜的气体Cl O2处理可以延缓‘华优’猕猴桃果实硬度的下降,抑制果实呼吸强度及POD活性,并保持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VC、总酚、类黄酮、花青素含量,对果皮颜色无影响。气体Cl O2质量浓度2.5 mg/L、处理时间60 min时对‘华优’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效果最佳。气体Cl O2可以有效抑制‘华优’猕猴桃果实的采后生理变化,保持果实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5.
用1 μ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八成熟和全熟时采摘的"丰香"草莓果实24h,然后在20℃下贮藏.结果表明,MeJA处理可显著抑制八成熟草莓贮藏过程中果实腐烂发生,而对全熟草莓果实腐烂发生无显著影响.MeJA处理促进八成熟果实贮藏前期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增加和总酸含量(TA)的下降,并促进果实红色的发育.经MeJA处理的八成熟果实在贮藏后期,果实表面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等品质指标都接近于全熟果实.因此,对于采后不能及时销售和需要长途运输的草莓果实,可于较低成熟度时采摘,并采用MeJA处理,这样既能有效降低果实腐烂,同时又可保持其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红地球葡萄为研究试材,采用(0、50、100和200 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在膨大期、转色期和采收前2 d(预收期)喷施处理红提葡萄果实,在0±1 ℃条件下贮藏。结果表明,在离体条件下,MeJA对灰葡萄孢菌的菌体生长量和菌落直径无显著差异作用(p<0.05),较高浓度对菌体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贮藏期间,MeJA可以显著抑制葡萄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和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维持可滴定酸含量。100 μmol/L MeJA处理组优于其他组,在贮藏50 d时,CK组发病率为86.09%,是MeJA处理组的1.53倍,MeJA处理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3%,可滴定酸含量为0.675%。40 d时MeJA处理组的硬度为7.5 N,是CK组的1.59倍,CHI活性为370.12 U/g,20 d时MeJA处理组GLU活性为105.86 U/g,是CK组的1.11倍。10 d时MeJA处理组PAL和POD活性为2.43 U/g和0.506 U/g,是CK组的1.18和1.58倍。MeJA采前喷施能有效诱导果实PAL、POD、CHI和GLU酶活性的上升,表明MeJA采前喷施处理能够通过诱导提高葡萄实酶活性来提高果实采后抗病性,提高葡萄贮藏效果,减少果实采后腐烂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冯磊  郑永华  汪峰  张兰 《食品科学》2003,24(9):135-139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1,10,100μmol/L)采后处理对“朝晖”水蜜桃在0℃冷藏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桃果实在0℃下经4周贮藏后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果肉变硬、果汁减少的木质化败坏。1和10μmol/L MeJA处理能使果实正常后熟软化,保持较高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总酸和VC含量,促进果实着色,从而防止果实冷害发生,保持果实食用品质。MeJA处理还可以减轻果实贮藏中的失重和腐烂发生。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对采后猕猴桃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将采后‘金魁’猕猴桃果实用0. 1 mmol/L MeJA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在常温(25±1)℃贮藏过程中果实品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MeJA处理的猕猴桃果实腐烂率、失重率显著降低26. 09%和20. 79%,使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延缓可滴定酸(TA)的降解速率,抑制呼吸强度的上升;同时促进总酚含量的积累与合成,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最大值依次显著高于对照34. 73%、30. 09%和2. 70%,而对维生素C(Vc)、总糖(TSC)含量以及硬度的影响并不明显。综上所述,MeJA预处理能够有效保持‘金魁’猕猴桃果实品质,延长猕猴桃果实贮藏期。  相似文献   

9.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软枣猕猴桃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软枣猕猴桃“丰绿”为试材,探讨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软枣猕猴桃果实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处理,能够有效的降低软枣猕猴桃的呼吸强度,抑制果实硬度的下降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增加,延缓VC含量的下降此外,处理还可诱导POD、CAT两种酶活性的上升,抑制PPO、LOX两种酶活性的增加,有效增强了软枣猕猴桃果实组织的抗性,在各种处理中,以0.15mmol/L MeJA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泠藏水蜜桃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1,10,100μmol/L,)采后处理对“朝晖”水蜜桃在0℃冷藏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桃果实在0℃下经4周贮藏后出现明显的冷害症状,主要表现为果肉变硬、果汁减少的木质化败坏。1和10μmol/L MeJA处理能使果实正常后熟软化,保持较高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总糖、总酸和VC含量,促进果实着色,从而防止果实冷害发生,保持果实食用品质。MeJA处理还可以减轻果实贮藏中的失重和腐烂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以4 个品种(‘海沃德’‘徐香’‘华优’‘亚特’)猕猴桃为试材,采用剂量分别为0.4、0.8、1.2 kGy的高能电子束辐照处理,于0~1 ℃、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贮藏,每15 d取样一次,测定电子束辐照处理对果实冷藏期硬度、质量损失率、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探究电子束辐照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为猕猴桃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处理对维持猕猴桃的贮藏品质有一定积极作用。适宜剂量电子束辐照能抑制猕猴桃贮藏期间果实的质量损失,延缓可滴定酸质量分数的下降,提高类黄酮含量,在贮藏前期提升多酚含量,但硬度、VC含量经辐照后有所降低,且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升高。相比其他剂量,0.8 kGy电子束辐照能够较好地延缓猕猴桃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升高和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提高多酚和类黄酮的含量。整体来看,4 个品种中‘海沃德’‘亚特’更加耐受电子束辐照,且0.4、0.8 kGy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对‘海沃德’‘亚特’的采后贮藏保鲜效果较好,推荐0.4、0.8 kGy为‘海沃德’‘亚特’的采后保鲜辐照剂量。结论:适宜剂量的电子束辐照可以作为提升猕猴桃保鲜效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东红’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种类及褪黑素对其的控制效果。以自然发病的‘东红’猕猴桃果实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对软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对所分离得到的病原菌根据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检测,依据真菌形态学鉴定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不同浓度(0、100、300和500μmol/L)褪黑素对分离得到的两株病原菌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引起‘东红’猕猴桃贮藏期果实软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间座壳菌(Diaporthe phaseolorum)和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褪黑素体外抑菌试验表明,其均能显著抑制这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P<0.05)。在培养5 d时,500μmol/L褪黑素对间座壳菌和葡萄座腔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1.22%和63.34%;同时,褪黑素对损伤接种下软腐病病斑的扩展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在损伤接种5 d时,500μmol/L褪黑素处理后接种间座壳菌和葡萄座腔菌的果实病斑直径分别仅为对照组的37.40%、45.50%。由此可见,褪黑素对‘东红’猕猴桃软腐病病原菌的控制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外源次生代谢物结合冷水处理对甜樱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为材料,研究1 mmol/L草酸(OA)、1 mmol/L水杨酸(SA)、1 mmol/L茉莉酸甲酯(MeJA)、30 mmol/L β-氨基丁酸(BABA)和30 mmol/L γ-氨基丁酸(GABA)结合冷水(0 ℃)处理对其冷藏过程中生理病害发生、贮藏品质及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0 ℃贮藏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草酸(OA)、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β-氨基丁酸(BABA)以及γ-氨基丁酸(GABA)处理均能抑制果实腐烂、果梗褐变以及果面凹陷斑的发生,降低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积累,提高果实抗氧化活性。从贮藏品质变化上,相比对照组OA和MeJA处理能提高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除SA造成果实直径减小外,MeJA、BABA和GABA处理的果实均维持了稳定的果实直径。OA、BABA和GABA处理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减少。贮藏2周后,OA、SA、MeJA、BABA和GABA处理保持了较高的可滴定酸(TA)含量。通过对比这5种次生代谢物结合冷水处理效果可知,1 mmol/L OA结合冷水处理最适合作为甜樱桃采后保鲜处理方式应用于果实清洗消毒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明确采前用氯吡脲浸蘸幼果处理对‘中华50’猕猴桃果实品质及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确定氯吡脲处理最佳浓度。【方法】本研究在‘中华50’猕猴桃落花后20 d,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3种浓度(5 mg/L、10 mg/L及20 mg/L)氯吡脲浸蘸幼果处理,在成熟期采摘后进行果实形态结构、贮藏性能及贮藏期相关品质指标及氯吡脲残留检测分析。【结果】试验范围内,采前用氯吡脲浸蘸幼果处理,能显著提高果实纵径、横径及单果重,且氯吡脲浓度越高作用越明显,明显增大果个的同时并未改变果实原有的基本形状,具体体现为果实果个增大和产量提高;果实硬度显著下降,且贮藏期间硬度下降速度加快,失重率有所增大,且氯吡脲浓度高(20 mg/L)时果实后熟变软后容易出现烂果,具体体现为后熟变软快、贮藏性能下降,货架期缩短;有效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及维生素C的含量,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糖酸比增高,促进了有机营养状况的改善及果实品质的提升,但氯吡脲浓度较高(20 mg/L)时对可溶性固形物的提升基本没作用;成熟采摘时果实中氯吡脲残留量均已降至远低于我国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值水平,风险隐患较低。【结论】综合考虑氯吡脲浸蘸幼果处理后果实单果重、果形指数及品质指标等的变化,结合对采后贮藏性能及食用安全性等的影响,确定‘中华50’猕猴桃采前浸蘸幼果处理氯吡脲最佳浓度为10 mg/L。本研究可为‘中华50’猕猴桃生产提质增效提供理论依据,为氯吡脲科学使用及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The effects of fumigating with 0, 10, 20, 30 μL L?1 nitric oxide (NO) gas and dipping in 0.5, 1.0 and 2.0 μmol L?1 NO aqueous solution on quality of kiwifruit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cv Xuxiang) during storage at 20 °C were evaluated. It was found that fumigating with 20 μL L?1 NO gas and dipping in 1.0 μmol L?1 NO aqueous solution delayed firmness lost and increased SSC/TA ratios of kiwifruit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kiwifruits fumigated with 20 μL L?1 NO, the kiwifruits dipped in 1.0 μmol L?1 NO solution had slower ethylene production, lower contents of soluble solids and malondialdehyde (MDA), higher contents of vitamin C and E,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in chlorophyll content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dipping kiwifruits in 1.0 μmol L?1 NO aqueous solution was more effective in maintaining kiwifruits quality during 20 °C storage.  相似文献   

16.
胡苗  李佳颖  饶景萍 《食品科学》2018,39(19):226-232
采后‘华优’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Huayou’)果实经0(对照)、0.05、0.10、0.20、0.50 mmol/L褪黑素分别浸泡10 min后,置于(0.0±0.5)℃、相对湿度90%~95%的低温条件下贮藏 90 d。结果表明:0.10 mmol/L褪黑素处理较其他浓度处理更明显地延缓了猕猴桃果实硬度和色泽L*值的下降,有效地降低了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且在贮藏结束后保持了较低的质量损失率和腐烂率。与对照相比,0.10 mmol/L褪黑素处理降低了淀粉酶活力,延缓了淀粉质量分数的下降,维持了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力,提高了过氧化氢酶活力峰值,显著提高了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的含量。这表明0.10 mmol/L褪黑素处理能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延缓猕猴桃果实的后熟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研究适宜后熟对其冷藏后货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猕猴桃果实采收后于阴凉处散去田间热,然后转入(4±0.5)℃贮藏,冷藏后货架成熟时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显著增加,抗氧化物质含量低,超氧阴离子(O-2)和H 2O 2快速积累,活性氧代谢失衡,从而导致其在冷藏40 d后货架时全部腐烂。猕猴桃果实后熟至可溶性固形物9.5%时再转入(4±0.5)℃贮藏,可有效抑制其冷藏后货架时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减少果实营养物质损耗,维持果实抗氧化物含量和活性氧代谢平衡,进而降低果实的腐烂率,延长冷藏期。然而,猕猴桃果实后熟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再冷藏则加速猕猴桃果实腐烂。因此,适宜后熟通过抑制乙烯释放速率、提高抗氧化物酶活性、维持活性氧代谢平衡来维持其冷藏后货架品质,为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相关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茉莉酸类物质(JAs)对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影响,分别用0.5和1.5 mmol/L的茉莉酸甲酯(MeJA)处理采后‘金冠’苹果果实,对其常温贮藏过程中果皮活性氧代谢相关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MeJA处理均能促进果实软化及果皮叶绿素降解,提高果皮O2-·产生速率,促进果皮H2O2及丙二醛(MDA)积累,加快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和果皮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同时抑制果皮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论: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促进了果皮活性氧积累,加速了果皮衰老,其中1.5 mmol/L MeJA处理对苹果果皮活性氧代谢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