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安地区海洛因依赖者(吸毒者)滥用毒品方式的变化情况及注射滥用的原因。方法:对2003年和2004年西安市安康医院戒毒科收治的415例海洛因滥用者的滥用方式进行调查;并自拟问卷调查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原因。结果:共调查415例,其中2003年180例,2004年235例。被调查者中注射毒品者2003年60例,占33.3%;2004年175例,占74.5%,两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2004年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原因调查显示:欣快感强烈(上头快)(99.2%)、注射器容易得到(91.5%)、节省吸毒费用(80.8%)和省时、省力(79.6%)是采用注射方式滥用毒品的主要原因。结论:西安地区海洛因依赖者滥用海洛因的方式已从非注射方式向注射方式转换;注射毒品已成为该地区海洛因依赖者采用的最主要的滥用毒品方式。  相似文献   

2.
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情况,引起有关部门注意。方法·· :对480例入院戒毒病人在采集病史时采用自行设计的《海洛因依赖者多药滥用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 :有277例海洛因依赖者合并多药滥用 (占57.71 % ),其中合并滥用1种、2种、3种、4种、5种药物的分别占45.13 %、39.71 %、10.47 %、4.33%、0.36 %。同时滥用的药物有三唑仑 (65.34 % )、地西泮 (56.68 % )、“摇头丸”(18.77 % )、氯胺酮 (16.25 % )、曲马朵 (10.11 % )等。随着吸毒时间的延长,合并滥用的药物种类也增加。多药滥用的原因有帮助睡眠、减轻病痛、追求更大刺激、延长毒品的作用时间、毒资紧缺、毒品来源紧张、好奇、他人引诱、药品易得等。药物来源主要为药店、私人诊所、酒吧、舞厅、黑市等。结论··:吸毒人群多药滥用普遍,其危害极为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近年来,在传统的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得到一定程度遏制背景下,以苯丙胺类兴奋剂为代表的合成毒品滥用急剧增加。目前缺乏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同时合并海洛因滥用的数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对来自于北京、上海、广东、云南和湖南等五地区的强制隔离机构新入所的主要滥用毒品为合成毒品滥用者共计2773例进行调查。分析是否有海洛因滥用两组的特征及导致的后果差异。结果:在2773例调查对象中,主要使用毒品依次为:冰毒(65.24%)、麻黄素(27.41%)、麻古(3.82%)、K粉(2.49%)、摇头丸(0.61%)等,近一半(48.78%)的调查对象滥用过2种以上违禁毒品或成瘾性药物,937例(33.79%)曾经滥用过海洛因。不同地区的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具有海洛因滥用史者所占比例不同,最高者为云南省(44.58%),随之依次为湖南省(36.55%)、上海市(35.14%)、广东省(24.67%)和北京市(8.93%)。随着年龄的增加,海洛因滥用的比例逐渐增高,≤25岁组为19.82%,26-40岁组为33.67%,≥40岁组为50%,有海洛因滥用史的平均年龄(35.84 a±9.02 a)高于单独合成毒品滥用者(31.35 a±8.59 a),汉族、无业及离婚等合成毒品滥用者滥用海洛因的比例分别高于少数民族、有工作及未婚和已婚者。在有海洛因滥用的调查对象中,60.11%为使用海洛因之后才开始使用冰毒等合成毒品,21.39%为几乎同时开始使用海洛因及合成毒品,18.50%滥用者为先使用合成毒品后再开始使用海洛因。使用毒品原因方面,具有海洛因滥用者因为"心瘾、代替其他毒品、增加毒品功效"等原因而滥用合成毒品的比例高于单纯的合成毒品使用者,而前者为"试图减肥"而吸毒的比例低于后者。与没有海洛因滥用史的调查对象比较,有海洛因滥用史组有较高的合成毒品使用剂量、滥用频率、注射吸毒的比例、同时使用其他毒品的比例、合成毒品成瘾的比例和具有更高的渴求VAS评分,且有海洛因滥用者从不使用安全套、商业性性行为和性伴吸毒等不安全性行为的比例也较高,HIV和HCV感染率也较高,且有更高的抑郁和焦虑症状比例。结论:合成毒品滥用者中多药滥用现象普遍,近1/3的合成毒品滥用者有海洛因滥用史,随着年龄的增加,海洛因滥用的比例也增加。有一部分海洛因滥用者为了"代替其他毒品、增加毒品功效"而开始使用合成毒品,且具有海洛因滥用史者合成毒品滥用频率和程度增加、成瘾比例及渴求程度较高,性传播疾病及精神障碍等疾病风险也增加。研究提示要加强和尽早进行毒品滥用的干预和治疗,减少毒品滥用者中多药滥用现象的发生。该研究为我国制定禁毒政策和药物滥用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其行为特征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四川省凉山地区静脉吸毒人群药物滥用及行为特征情况,为采取有针对性的戒毒干预措施预防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提供数据.方法:以社区为基础招募了379名静脉吸毒人员,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病毒感染情况,药物滥用的种类、吸毒方式和频率,口吸和静脉吸毒时间,共用注射器具情况等.结果: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率为11.3%(43/379).379名被调查者全部为海洛因滥用者,其中247人(65.2%)单独使用过海洛因,297人(78.4%)混合注射过海洛因与安定,滥用过的其他药物有安定(8.2%)和鸦片(1.3%).300人(79.2%)每天静脉注射吸毒一次及以上;曾经共用注射器具静脉吸毒的为247人(65.2%),87人(35.2%)首次静脉注射吸毒即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初次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年龄分别为22.37岁和25.35岁,口吸吸毒和静脉注射吸毒的平均时间分别为6.41年和3.42年.结论:加强青少年、吸毒人员关于毒品危害和拒绝毒品的健康教育活动,以及开展美沙酮或丁丙诺啡口服治疗海洛因依赖者,降低静脉注射吸毒行为,控制艾滋病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5.
从烫吸到注射方式吸毒的演变过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了解经过多长时间,何种原因,有多大比例的烫吸海洛因滥用者转变为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戒毒病例调查表,对在我院脱毒治疗的病例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海洛因滥用者1060例,其中男性792例 (占74.7 % ),女性268例 (占25.3 % );平均年龄25.5a±s6.3a;静脉注射296例(占27.9 %),烫吸及卷烟吸742例 (占70.0 % ),静脉注射与烫吸混合滥用22例 (占2.1% );滥用时间从1a到10a不等;滥用海洛因到第6a时静脉注射已占滥用者的64.1 % (25/39),第10a时占66.7 % (10/15);静脉注射的比例每年大约以10 %的速度增加。由烫吸向静脉注射转变的原因主要是增强欣快感、节省毒品及缩短用毒时间等。结论··:海洛因滥用从烫吸到注射方式转变很快,大约在6a内有60 %以上由烫吸转为静脉注射,6a以后转变上升缓慢;预防静脉注射的关键是在吸毒后的6a之内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2207例吸毒者药物滥用状况调查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明确云南省吸毒人群中药物滥用的现状。方法:自行设计药物滥用调查表,采用匿名集中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对云南省6个地区的2207例接受强制戒毒的吸毒者进行整群抽样调查。结果:吸毒人群平均年龄29.74±7.07a,以文化程度初中以下(80%)的未婚(61.8%)男性(70.4%)无业者(24.75)为主;使用的主要毒品为海洛因,滥用方式以注射(64.0%)和烫吸(39.9%)为主;经常使用毒品的场所主要为自己(69.9%)和朋友(15.6%)的家里;多药滥用的情况十分普遍,安定类镇静催眠药、香烟、酒精和鸦片为主要滥用的药物;不能成功戒毒的主要原因为:“想瘾”、情绪问题、生活环境糟糕和难于找到工作;首次吸烟年龄越低,开始使用各种毒品的年龄亦越低。结论:药物滥用的预防应从小学高年级开始,预防青少年吸烟十分关键;复吸的预防应考虑性别因素、戒毒机构的能力建设和倡导多部门合作。  相似文献   

7.
我国药物滥用的基本情况调查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目的 :调查目前我国部分地区药物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及毒品滥用基本情况 ,据此评估毒品流行现状 ,社会上毒品非法需求及其造成的危害性。方法 :自行设计药物滥用基本情况调查表 ,采用不记姓名自填调查表方式 ,分别对西安、北京、湖南、哈尔滨、贵州和湖北等6个地区 1 1 0 3例接受戒毒治疗的药物成瘾者进行随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 ,毒品滥用基本情况(滥用时间、方式、剂量、经济耗费等 ) ,滥用毒品对家庭的影响等。结果 :该群体平均年龄 2 9.1± 5 .9岁 ,其中女性吸毒者占 39.2 % ,吸毒者以无业人员为主 (占 4 4.6 % ) ,但涉及至机关干部、科技文卫人员、警察和学生等社会阶层 ;滥用的主要毒品是海洛因 (分别有 98.2 %和 87.5 %的被调查者“曾经滥用过”和“滥用的主要毒品”是海洛因 ) ;滥用方式以烫吸 (占 5 3.7% )和注射 (占 4 7.5 % )为主 ;每人平均日滥用海洛因剂量为 0 .73± 0 .95 g,用于吸毒的资费平均日消费为 2 4 0 .2± 2 2 8.4元人民币 ;毒品滥用对家庭经济、家庭和睦和婚姻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92 .3%的吸毒者家庭不同程度负债 ,2 3.3%的家庭“倾家荡产”,4 9.8%的家庭经常发生矛盾冲突 ;“戒毒回到社会后的最大苦恼”的前五位因素分别是“心理上摆脱不掉‘毒瘾’”、“得不到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自编健康调查表和药物成瘾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QOL-DA),对辽宁省9个强制隔离戒毒所356名戒毒者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海洛因滥用者和新型毒品滥用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海洛因滥用者的生存质量各维度得分均低于新型毒品滥用者,尤其在躯体功能和戒毒症状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吸毒频率、美沙酮维持治疗、婚姻状况是海洛因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而吸毒剂量、吸毒后家庭收入是新型毒品滥用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不同类型吸毒人员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出现不同程度损害,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药物滥用者对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药物滥用者对毒品(包括香烟、酒)及艾滋病相关知识﹑吸毒行为及其所造成危害的认识程度。方法:自拟《毒品及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对武汉某戒毒所收治的药物滥用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采用STATA软件处理。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19份,其中男性158例(78.15%),女性61例(27.85%);平均年龄为30.2±6.6a;滥用药物主要为海洛因,占92.23%;滥用时间为5.1±2.5a。绝大多数人知道阿片类是毒品,但多数人不认为精神药品是毒品。依赖者身受其害,但仍有半数人不了解能引起的具体疾病。大多数(85.84%)人认为吸毒是一种堕落行为,90.70%的人反对自己亲属吸毒,仅25.57%的人认为一旦成瘾将不可救药,表明大多数人有改邪归正的潜力。药物依赖者普遍对AIDS的知识了解不够,可能是吸毒者中HIV感染率高的原因之一。结论:本次调查的药物滥用者对吸毒及艾滋病等方面缺乏全面、基本的正确认知,与初始吸毒密切相关,并很可能直接影响到戒毒的远期效果,有必要在戒毒中对药物依赖者进行相关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4种新型毒品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冰毒"、"摇头丸"、"K粉"、"麻谷"4种毒品滥用情况,为采取有效遏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编制的"冰毒"、"摇头丸"、"K粉"和"麻谷"使用调查问卷对北京市公安局强制戒毒所2007年8月-2008年3月收治的戒毒人员进行新型毒品使用情况调查。结果:共调查344例新型毒品滥用者,其中139例(40.4%)主要滥用"冰毒",62例(18.0%)滥用"摇头丸",67例(19.5%)滥用"K粉",76例(22.1%)滥用"麻谷"。139例"冰毒"滥用者中有41.0%的人合用过"麻谷",62例"摇头丸"滥用者中有80.6%的人合用过"K粉"。滥用者性别分布男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1.208,P>0.05);年龄分布以21-40a为主,占90.4%(311/344)。文化程度分布以高中以下为主,占79.6%(273/343);民族结构以汉族为主,占93.3%(318/341);从业情况以私营或个体、无业(下岗)为主,占68.5%(235/343);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64.1%(220/343)。4种新型毒品开始滥用原因均以好奇心驱使为主要目的(47.3%);目前滥用原因以寻求快感和解除烦恼为主要目的(58.1%)。滥用方式:"冰毒"(98.6%)和"麻谷"(88.2%)以烫吸为主;"摇头丸"以口服为主(96.8%);"K粉"以鼻吸为主(91.0%)。滥用场所:"冰毒"和"麻谷"以家里和旅店或饭店为主(59.7%,27.3%;59.2%,25.0%);"摇头丸"和"K粉"以歌舞厅和夜总会为主(66.1%,35.5%;55.2%,43.3%)。毒品来源以亲朋(同伴)赠与(57.1%,196/343)及黑市购买(39.4%,135/343)为主。毒品危害以兴奋、失眠、体重减轻和全身无力以及性冲动、性暴力和情绪失控(打架)为主要表现。结论:北京地区新型毒品滥用情况不容忽视;新型毒品滥用者男女比例相当;中青年、无配偶及无业和个体私营者,特别是这一群体中女性是新型毒品滥用的高危人群;应加大新型毒品知识和危害的教育和普及,加大对旅馆、歌厅及夜总会等场所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吸毒人群中HIV AIDS感染情况 ,寻求减少HIV AIDS传播的途径。方法 :采用金标快速初筛法对2 12 3例吸毒者进行初筛 ;阳性者进行复查并报上级防疫部门进行复查确诊。结果 :2 12 3例海洛因依赖者中抗 -HIV阳性者 2 1例 ,占 0 .98% ,其中男性 18例 ,女性 3例。静脉注射毒品者 19例 (男 18例 ,女 1例 ) ,烫吸者 2例 (男女各 1例 )。注射时间最短者为 0 .2a ,最长者为 8.0a。其中 8例来自同一地区。结论 :吸毒人群是HIV AIDS的易感人群 ;静脉注射毒品是感染HIV AIDS的主要途径 ,加强毒品滥用和HIV AIDS的预防工作有利于遏止HIV AIDS的蔓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太原市海洛因滥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004年1月1日以后,2004年5月17日之前,进入太原地区某强制戒毒所治疗的海洛因滥用者100例进行访谈,以自制量表记录情况,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接受调查的100例滥用者中,首次吸毒时年龄27.15a±s8.62a;文盲、初中文化水平者占83%;个体经营者和无业人员占56%;滥用的药物为海洛因或当地产土制海洛因,多药滥用者占16%;滥用方式主要为烫吸(77%);首次吸毒的原因主要为好奇(47%)。吸毒后月人均收入明显下降(P<0.001)。结论:太原地区的海洛因滥用初始吸毒年龄偏大;以烫吸为主;个体经营和无业者居多;文化水平偏低。禁毒重在预防。  相似文献   

13.
昆明地区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昆明地区复方地芬诺酯片的滥用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006年1月-2006年5月入所发现的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进行调查。结果:在2152例海洛因滥用者中共发现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208例,占9.67%。在208例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者中,男162例,占77.88%,女46例,占22.12%;年龄17-50(33.5±s6.2)a;婚姻状况:未婚134例,占64.42%,同居24例,占11.54%,已婚29例,占13.94%,离异21例,占10.10%;文化程度:小学84例,占40.38%,初中105例,占50.48%,高中及以上19例,占9.13%;职业:无业174例,占83.65%,个体15例,占7.21%,驾驶员8例,占3.85%,服务人员5例,占2.40%,其他6例,占2.88%。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片的主要方式:口服(100%);初始滥用的主要原因:"戒毒"(49.04%),目前滥用的主要原因:"替代海洛因"(46.63%);主要来源:药店(83.66%)和小诊所(47.52%);有19例(9.13%)曾发生过滥用复方地芬诺酯片急性中毒。结论:昆明地区药物滥用者中出现复方地芬诺酯片滥用情况;复方地芬诺酯片容易获得;滥用的主要原因与海洛因滥用有关;希望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教育干预措施对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艾滋病和毒品相关知识与行为的干预作用,探索降低艾滋病病毒在该人群中传播的途径。方法:采用直接培训、自我教育及同伴教育方法对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人群进行教育干预6个月;使用毒品知识调查问卷及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调查问卷对教育干预前后情况进行评估。结果: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主要以21-30 a年龄段、男性、初中文化程度、无业和未婚者居多,该群体获得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占80.3%)。教育干预前后该群体对毒品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滥用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是感染H IV的主要途径,教育干预措施可以提高该人群对毒品知识及预防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程度,从而有利于遏制H IV/AIDS在该群体中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疆地区海洛因依赖者的特征。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1年7月88例自愿脱毒的海洛因依赖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新疆地区吸毒人员以青壮年为主,88例中,感染HIV( )8例,HCV( )26例,HBV( )34例,HIV与HCV均( )者2例,HCV与HBV均( )者2例,HBV、HCV、HIV均( )者1例,合并结核感染者3例,此3例均为HIV( )患者。吸毒者中血液或性传播的疾病发生率达83%(73例)。结论:静脉注射海洛因是HIV、HCV等血液及性传播疾病主要感染途径之一,在新疆地区对广大青年个体经营者加强有关吸毒危害性的宣传力度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6.
1133例海洛因依赖者首次吸毒月份及人口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高危人群首次使用毒品的时间规律及人口学特征,为禁毒宣传和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自填问卷方式,对2002年2月5日在我所强制戒毒的1133例海洛因依赖者的首次使用毒品的年龄、月份、职业、文化程度等内容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首次使用毒品的月份以1-4月及7月的比例最大;76.9%的吸毒者的初始吸毒年龄在14~25a之间;农村人口比例高达42.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3.7%;无业占89.8%。结论1-4月及7月新生吸毒者多;青少年、低文化、无业仍是滥用毒品高危人群的基本特征;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提供就业机会,有利于减少新生吸毒人数。禁毒宣传及打击毒品犯罪应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海洛因滥用者的人口学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2010年深圳市收集到的3561例海洛因滥用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海洛因滥用者以男性、中青年、低文化水平、无业和未婚者居多,初始吸毒年龄为26.8 a±s 6.9 a;滥用的方式主要为烫吸(66.1%),其次为静脉注射(35.2%);海洛因滥用者曾经合并滥用的精神活性药物主要为甲基苯丙胺(3.7%);药物滥用原因中满足好奇感所占比例为49.9%,滥用场所中以无固定地点占较大比例(54.6%),药物获得途径中娱乐场所提供所占比例最大(42.5%)。结论:针对海洛因滥用者的人口及流行病学特征,应采取相应预防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8.
贵州、甘肃两地药物滥用监测站采用统一监测表格“药物滥用监测登记表”,于1992年下半年分别对当地戒毒所收治的部分药物滥用者调查登记。本文对上报的998例监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统计结果显示: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30 a以下的无业、工人是主要滥用人群;滥用药物1a以内者占多数;烫吸和烟枪吸食是主要滥用方式;滥用的主要药物是阿片和海洛因,各为56.2%和42.9%;30 a以下滥用者滥用的主要成瘾性药物是海洛因和阿片,60 a以上滥用者中滥用的主要成瘾性药物是阿片;药物多来自非法渠道“黑市”。两地滥用多种药物现象严重,各为91.4%和97.4%,滥用的非阿片类药物分别是解热止痛片和烟草、酒、镇静催眠药类。多药滥用给治疗、预防和管制都带来极大的困难。目前,加强缉毒、杜绝毒源,强制戒毒,开展药物滥用预防的社会教育和科学研究仍是禁毒、戒毒、铲除药物滥用斗争中三重并举的工作。 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建立药物滥用监测网,采用统一的监测表格和分析标准,可以分析比较各地的药物滥用特征和滥用药物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河南省2010年监测报告中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加强特殊药品管理以及本地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家药物滥用监测中心编制的《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对2010年本地区戒毒机构的收戒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将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情况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结果:共调查苯丙胺类物质滥用者219例,其中男性134例(占61.2%),女性85例(占38.8%);在滥用的苯丙胺类物质中,冰毒滥用者最多,185例(占84.5%),其中男性占59.5%;年龄在35 a以下占78.5%;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4.0%;从业情况:无业人员占72.1%;婚姻状况:未婚占68.5%。主要滥用原因是满足好奇;毒品主要来源是同伴提供;滥用方式以烫吸(踏食)为主;冰毒和麻谷丸的滥用场所以居家住所和暂住地/租住地为主,摇头丸以夜总会/KTV歌厅为主。结论:河南省监测到的苯丙胺类滥用物质以冰毒为主,年轻男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及未婚者是滥用的主体。建议针对滥用者的人口学特征和滥用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苯丙胺类物质滥用的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