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 :对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点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对 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初次手术肿瘤全切 6例 ,次全切除 10例 ,大部切除 3例。初次手术后即放疗 14例。 12例因再次或多次复发 ,又行 1~ 4次手术。复发者中术后放疗 7例。结论 :肿瘤全切或次全切除较容易做到 ,但是复发率较高 (6 3% )。恶性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与术后复发率有密切关系。放射治疗对恶性脑膜瘤的术后复发有一定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21例恶性脑膜瘤患者治疗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其中单纯手术8例,手术+放疗6例,手术+化疗4例,手术+放疗+化疗3例。恶性脑膜瘤尽管多能全切或次全切除,但是疗效较差。其主要问题是术后复发率高,平均复发间期短,生存期短。认为采用显微技术尽可能全切肿瘤,术后进行综合治疗是提高恶性脑膜瘤治疗效果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介绍 1 8例颅底脑膜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的经验 ,探讨显微手术技巧。方法 :在气管插管全麻下采用相应恰当的手术入路 ,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 ,妥善处理肿瘤与血管、神经、静脉窦及脑干的关系 ,分块切除肿瘤。结果 :全切肿瘤 1 6例 ,近全切除 2例 ,术后附以放疗。治愈 1 6例 ,占 88.89% ,术前脑疝术后肢体偏瘫未恢复 1例 ,1例术后 1 8d因气管黏膜脱落呼吸衰竭死亡 ,病死率 5 .5 6%。结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对提高颅底脑膜瘤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的作用。暴露充分 ,严密止血 ,正确处理肿瘤与重要组织的关系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和显微手术治疗的价值。方法:对18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12例作了显微镜下的Simpson级全切除,级切除3例,级切除3例,11例因肿瘤复发再次行Simpson级切除9例,级切除2例,复发时间多数在6月至2年之间,除5例存活外其余均死亡。结论: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特征,认识其特征可减少术前误诊,手术是治疗恶性脑膜瘤的主要手段,显微手术全切肿瘤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窦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和护理措施。方法:对9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护理,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90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中,全切78%,次全切22%。5例进行了上矢状窦的重建;矢状窦结扎者8例(包括二次手术的4例);横窦乙状窦结扎者各两例。本组无死亡病例,也未因护理措施不当而产生不良后果。结论:静脉窦是否通畅决定了肿瘤能否全切。如果通畅,则应该保留上矢状窦;结扎静脉窦的条件是完全梗阻,侧枝循环完全建立;如果次全切除,肿瘤生长活跃,则术后辅以放疗;如果部分梗阻,而且肿瘤侵入窦腔,可全切肿瘤后进行上矢状窦的重建修复。同时加强患者术后护理观察,针对易出现的并发症及早采取相应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治疗要点。方法: 对17例蝶骨嵴脑膜瘤(其中内侧型10例,外侧型7例)的手术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肿瘤全切除13例,次全切除3例,部分切除1例。2例术后视力障碍较术前加重,1例术后出现对侧肢体瘫痪。结论: 在不损伤重要神经血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切除肿瘤,残余瘤体可以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7.
吉慧军  孙鹏 《齐鲁医学杂志》2009,24(5):411-412,415
目的 探讨颅内原发性恶性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6例原发性颅内恶性脑膜瘤术前均进行了CT 和(或)MRI检查,随后均经手术治疗,术后均由病理检查确诊,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 5例恶性脑膜瘤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病理检查结果均为恶性脑膜瘤,WHOⅡ级4例,WHOⅢ级2例.结论 恶性脑膜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与良性脑膜瘤无显著不同,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确诊需根据病理学检查.恶性脑膜瘤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放疗可以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区域淋巴结阳性 (N阳性 )非小细胞肺癌 (NSCL C)术后放疗和单纯手术的疗效 ,探讨术后放疗的指征。方法 :N阳性 NSCLC2 61例行手术治疗 ,其中 112例术后行放疗 ,149例未行放疗。结果 : AB期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比较 3年和 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 , A期术后放疗 3年和 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 (P<0 .0 5 ,N1期和 N2 期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比较 3年和 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手术后肿瘤残留者术后放疗 3年和 5年生存率高于单纯手术 (P<0 .0 1)。结论 : 期和 N1期患者如手术切除干净不必加放疗 ; A期、术后肿瘤残留者和 N2 期患者术后加放疗可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颅内恶性脑膜瘤29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恶性脑膜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 结合文献,对29例恶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包括脊索样型、非典型、乳头型、间变型脑膜瘤,占同期脑膜瘤的0.65%.本组均行显微外科手术,共32例次;Simpson Ⅰ~Ⅱ级19例,Ⅲ级12例,Ⅳ级1例,随访25例(2~98个月,平均30.9个月),复发率为52%(其中Simpson Ⅰ~Ⅱ级占46.2%),死亡率为36%;手术全切(Simpson Ⅰ~Ⅱ级) 术后放疗者的复发率为27.3%,单纯手术全切复发率高达50%.结论 同良性脑膜瘤相比,此病术前诊断有一定难度且预后差.就目前资料而言,手术全切尚不足以避免肿瘤复发,但可尽量减少肿瘤细胞数量,需再结合放疗以延缓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颅内巨型脑膜瘤(直径〉16cm)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巨大型脑膜瘤。其肿瘤直径6,8cm,皆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切除。结果显微手术术后CT证实全切30例,次全切1例,其中1例鞍区巨大脑膜瘤次全切术后因并发应激性溃疡及严重的肺部感染而放弃治疗,无围术期死亡病例。结论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巨大型脑膜瘤,具有提高手术安全性,全切率高,术后并发症少,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术后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6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情况。结果外侧型6例均全切除;内侧型10例中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2例,大部切除1例,无死亡。16例随访3月至5年,全切除的13例无复发。近全切除和部分切除2例肿瘤增大,1例无变化。结论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全切率高。内侧型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显微外科手术明显地提高了手术全切率,但对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肿瘤应在保全生命及保护好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多切除肿瘤,残留肿瘤应给于放疗。  相似文献   

12.
杨超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3):1541-1542
目的:评价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37例小脑幕脑膜瘤的临床表现、主要体征、手术入路的选择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7例患者全切,6例次全切,4例大部分切除。临床治愈或缓解32例(86.5%);26例患者进行随访,其中2例复发,均再次进行手术,2例术后放疗患者未出现复发。结论:术前行脑血管造影对判断血供来源和手术处理有重要意义,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能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和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于术治疗情况,讨论显微手术治疗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要点.结果:外侧型16例均全切除,内侧型14例中全切徐9例,近全切除3例,大部切徐2例,无手术死亡,疗效满意.30例随访3月~5年,全切除的25例无复发.近全切除和部分切除的4例肿瘤增大,1例无变化.结论:采用翼点入路,利用显微手术方法,可以明显提高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全切率,内侧型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对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肿瘤应在保全生命及保护好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姑息手术结合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14.
报告了儿童脑膜瘤(15岁以下)27例,占同期儿童颅内肿瘤8.9%,其中恶性脑膜瘤及脑膜肉瘤9例,占32.1%。位于幕上者18例66.6%,幕下者4例(14.8%).术中见瘤体最大径超过8cm 者16例,26例经手术全部或部分切除,1~5年内因肿瘤复发而行2次手术者3例,术后短期内死亡3例。  相似文献   

15.
[背景 ]总结分析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和显微外科手术效果 ,探讨如何提高全切率、降低手术死残率、改善手术效果 .[病例报告 ]回顾性分析自 1997年 11月至 2 0 0 1年 9月间的 5 8例脑膜瘤病例 ,采用 6种手术入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包括翼点入路 4例 ,经额下入路 2例 ,跨矢状线入路 2 4例 ,乳突后枕下入路 5例 ,枕下正中 寰椎入路 2例 ,按肿瘤部位入路 2 1例 .5 8例病人中切除脑膜瘤共 61个 ,术后CT复查示全切 5 2例 ( 90 % ) ,次全切除 2例 ( 3 % ) ,大部切除 4例 ( 7% ) .术后恢复良好 4 3例 ( 74 % ) ,好转 9例 ( 16% ) ,术后新增颅神经损伤 4例 ( 8% ) ,死亡 2例 ( 4 % ) .[讨论 ]根据肿瘤的大小和部位 ,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熟悉显微神经解剖关系 ,熟练应用手术技巧能够提高肿瘤的全切率、降低手术死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前超分割放射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 56例食管癌患者行术前超分割放射治疗 ,放疗开始前给予 PF方案 1周期 ( 5d)化疗 ,用配对法与同期手术(术前 PF方案 1周期 )治疗 56例食管癌进行对比分析 ,放疗剂量 3 6~ 40 Gy。结果 :手术组1、3、5生存率为 75.0 %、41 .1 %、2 3 .2 %。术前放疗组 1、3、5年生存率为 78.6%、60 .7%、3 7.5%。两组 3、5年生存率有显著差异性 ( P<0 .0 5) ,无淋巴结转移者术前放疗组 3、5年生存率较手术组明显提高 ,有显著差异 ( P<0 .0 1 ) ,有淋巴结转移者 1、3、5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放疗组局部复发率为 1 0 .7% ,手术组局部复发率为 3 5.7% ,有显著意义 ( P<0 .0 1 )。结论 :术前放疗后复发率低 ,术前放疗组 3、5年生存率高于手术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T诊断和显微手术治疗在恶性脑膜瘤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行CT检查并经显微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恶性脑膜瘤患者29例。结果29例恶性脑膜瘤包括脊索样型1例、非典型7例、透明细胞型1例、间变型20例,显微外科手术SimpsonⅠ级11例,Ⅱ级6例,Ⅲ级11例,Ⅳ级1例。结论恶性脑膜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检查有助于诊断,显微手术全切者预后优于部分切除,辅以术后放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窦镰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切除技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窦镰旁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照Simpson分级切除标准,Ⅰ级切除25例(67.6%),Ⅱ级切除9例(24.3%),Ⅲ级切除3例(8.1%)。术前病变对侧肢体运动或感觉障碍的14例患者中,术后12例恢复正常。32例随访6月至8年,5例失访,其中31例恢复正常生活、工作;术后复发3例,2例再次手术,1例行γ刀放射治疗。结论:熟练的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术中出血、保护中央沟静脉及功能区脑皮层、明显提高窦镰旁脑膜瘤的全切除率、减少致残及死亡、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蝶骨嵴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显微切除方式并总结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2例蝶骨嵴脑膜瘤的影像学资料、手术入路及显微手术治疗情况.结果 肿瘤全切(Simpson Ⅰ级和Ⅱ级)外侧型12例均全切除;内侧型10例中全切除7例,次全切除3例,无死亡.22例随访3月至3年,全切除的19例无复发.次全切除2例无变化,1例肿瘤增大.结论 正确的手术入路和良好的显露对外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手术可达全切.内侧型的治疗仍是一个难题,显微外科手术明显地提高了手术全切率,但对侵犯颈内动脉及海绵窦的肿瘤应在保全生命及保护好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多切除肿瘤,残留肿瘤术后放疗.  相似文献   

20.
组织间植入放射碘-125粒子辅助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组织间植入放射碘 - 1 2 5 ( 12 5I)粒子近距离放疗辅助治疗直肠癌的疗效。方法 :对 1 997~ 1 998年间 1 1 2例施行前切除加全直肠系膜切除手术 ( TME)的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性治疗研究。患者分 TME+静脉化疗 (四氢叶酸钙 + 5 Fu) +顺铂 ( DDP)腹腔灌注 +术中 12 5I植入组 (实验组 49例 )和 TME+静脉化疗 + DDP腹腔灌注 +术后放疗组 (对照组 63例 ) ,随访比较两组间控便功能、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转移率和 5年生存率等。结果 :两组术后控便功能、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和远处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 Duke C、D期局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 P<0 .0 5 ) ,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实验组放射反应少于对照组 ( P<0 .0 1 ) ;粒子植入数量超过 5 0枚时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增加( P<0 .0 5 ) ,并影响控便功能 ( P<0 .0 5 ) ,而 5年生存率并无增加。结论 :组织间植入 12 5I粒子近距离放疗辅助治疗直肠癌疗效优于外照射 ,能降低 Duke C、D期的局部复发率和提高 5年生存率 ,无严重放射反应。但可能会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故应恰当使用放射剂量 ,以避免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