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何应龙  周宗放 《管理学报》2007,4(4):529-536
总结回顾了1990年以后国外新产品扩散模型的主要研究进展,其成果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①在Bass模型基础上的改进扩展模型,主要是引入营销组合变量、供给约束、竞争、补充性产品及产品更新换代的影响,并考虑成倍购买和“试用—再买”的情况;②脱离Bass模型的研究平台,开创全新架构的模型,包括购买力驱动、战略驱动、异质性驱动扩散模型,以及空间扩散和娱乐品扩散模型。比照1990年MAHA JAN等指出的11个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见1990年以来新产品扩散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一些方面的发展是突破性的,在另一些方面则严重不足。尤其是近年来新兴技术及其产品的迅猛增长应该成为未来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广告变量会对创新者和效仿者具有不同的影响,对经典的新产品扩散的Bass模型加入广告变量改进Bass模型创建引入广告因素的新产品扩散模型.并依据中国手机市场的数据,研究了广告因素对于中国手机市场新产品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产品扩散模型在Internet采用者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利用Bass创新扩散模型描述Internet的扩散过程,有利于分析Internet的市场前景,确保其有效扩散并占领市场。论文首先对影响产品扩散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及对其扩散过程进行定量分析,然后应用Bass扩散模型对Internet进行扩散模型实例分析。论文根据所统计的Internet上网用户数,对Internet采用者扩散过程进行了模型参数的估计,建立了Internet采用者扩散模型,并对今后几年Internet产品扩散过程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作为产品体验的集中体现,口碑对新产品扩散的影响已越发明显。本文针对体验经济下新产品扩散问题,将口碑因素引入到经典Bass模型,从口碑规模效应和比例效应两个角度,对经典Bass模型进行了拓展,构建了双口碑效应下新产品扩散模型,并求得了模型解析解,通过性质分析对口碑与产品扩散的相关关系给出了理论证明。以电影为例,分别选取美国好莱坞2010至2014年间奥斯卡最佳提名影片42部和金酸梅奖最差提名影片23部合计65部电影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模型拟合绩效和预测绩效均有较好表现。  相似文献   

5.
资讯     
经济中国经济模式影响其他亚洲国家虽然中国的GDP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中国人均收入还是很低。中国经济政策与该地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普遍政策大相径庭。亚洲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在未来10年的中期也将产  相似文献   

6.
经济     
《领导文萃》2011,(10):136-136
中国经济模式影响其他亚洲国家 虽然中国的GDP规模很大并不断增长,中国人均收入还是很低。中国经济政策与该地区经合组织成员国的普遍政策大相径庭。亚洲其他地区的地缘政治环境在未来10年的中期也将产生巨变。虽然如此,中国的政策选择已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亚洲国家,他们现在纷纷效仿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日本时报》)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本文探析了充电设施运营商投资决策与电动汽车发展的交互作用机理。首先以Bass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体现电动汽车技术进步情况和充电设施供给情况的改进Bass模型,进而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商的动态投资决策模型;然后分析了充电设施运营商面向当期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和未来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时的投资决策门槛;接着计量了投建运营充电设施对电动汽车发展的反向促进效应;最后分析了现行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发展中,不同激励政策的政策效力。研究发现:只有当边际收益和吸引度大于临界值时,充电设施运营商才会积极地投建运营充电设施;然而在电动汽车发展初期,该边际收益和吸引度往往低于临界值,充电设施运营商选择投资的动力不足,需要相关的政策进行激励;对比现行激励政策后发现,按充电桩的装机功率进行补贴的政策是最有利于刺激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投资的措施。仿真结果验证了本文的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次对影响中国原油期货价格波动的驱动因素进行了量化分析.运用广义动态因子模型,结合互联网数据,为中国原油期货价格构造了六类预测因子:供需预测因子、市场金融化预测因子、汇率市场信息预测因子、商品市场预测因子、全球宏观经济预测因子以及事件预测因子.基于混频GARCH-MIDAS模型,本文发现上述六类因子能显著改善对原油价格波动的预测精度.同时,基于MCS检验结果,揭示出在不同时间尺度下,驱动中国原油价格波动的信息存在明显差异性,即在短期和中期预测中事件预测因子起主导作用,而供需因子则是在长期主导中国原油价格波动的关键因素.综上,本研究为国内原油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及市场监管者把握未来市场信息提供了分析工具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对品牌传播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从信息的角度提出了品牌传播的概念,并分析了品牌传播的作用和途径;然后本文分析了经典Bass模型及其解,探讨了用Bass模型研究品牌传播的合理性;接着在经典Bass模型的基础上,经过适当修正和拓展,结合品牌传播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的特点,分别建立模型并求得模型的解;最后,本文通过模型分析得出结论,即仅以直接途径进行的品牌传播十分依赖品牌本身的创新程度,同时发现模仿程度对品牌传播有积极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我国IPTV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用户规模仍然较小,但发展前景乐观.本文采用Bass扩散模型并进行扩展,首次将价格因素、广告因素等融入,研究我国某地IPTV产业的扩散型态.研究结论表明,加入价格因素和广告因素后,本研究模型在模型的解释能力上优于基本Bass扩散模型,为我国IPTV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消费者对新产品的持续性动态采用过程可以看作有限状态自动机的状态转移(待购状态、在购状态、休眠状态).在综合大众传播、口碑效应、首次购买、重复购买、顾客流失、以及季节性扰动等因素的情况下,运用有限状态自动机构建出符合动态采用模式的市场成长模型.此模型更具综合性和精确性,不但可以涵盖经典的Bass模型和后续发展的服务增长模型与尝试—重购模型,还可以推断出以往难以估计的重购系数和流失系数.实证检验快消品、耐用品和服务等品类数据,结论表明新模型比现有三种模型具有更好拟合性,对未来销售的预测力也更高.该模型有利于深入了解新产品在社会系统中一般性的扩散和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内生R&D投入与技术转化模型,以研究技术扩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我国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的校准与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波动,能解释现实数据中83.3%的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技术扩散冲击通过企业R&D投入的内生技术转化,在模型中能解释29.32%的相对经济波动。同时,相对于中性技术冲击而言,技术扩散冲击在长期中使产出和技术存量处在更高的均衡水平上。上述证据表明,技术扩散和R&D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及其内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金融集聚是促进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城市内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金融集聚显著推动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城市金融集聚的扩散阶段还没有到来之前,政府旨在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政策可能会抑制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4.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实体经济走势以及宏观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因此,以Baker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economic policy uncertainty,EPU)指数和我国股市代表性的股价指数——上证综指为对象,运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混频数据抽样(GARCH-MIDAS)模型,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上证综指波动率的影响,并运用该模型与常见的多种GARCH族模型进行了样本外波动率预测的对比研究.实证结果表明,EPU指数能够很好地解释我国股市波动的长期成分,并显著改善对上证综指波动率的预测精度;同时,模型信度集合(model confidence set,MCS)检验结果进一步证实,基于混频数据的GARCH-MIDAS模型能显著打败常见的多种GARCH族模型.  相似文献   

15.
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徐玖平  廖志高 《管理学报》2004,1(3):330-340
在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扩散速度模型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针对Bass模型族的基本假设,运用微分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了4个微分动力学模型,并以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彩电产品和旱育秧推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一些技术创新扩散规律,并提出几个相关的研究问题.  相似文献   

16.
陈东琪 《决策》2001,(12):6-7
我国经济学界和统计部门预测明年经济增长为7%左右,低于今年,有的国际机构预测调低到6.5%甚至更低。据我看,明年和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不会降到6%以下,6%是底线。中国潜在增长速度应为10%左右,未来几年的实际增长虽然很难达到这个水平,在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政策环境下,也没有必要追求这个速度,但争取7%以上的速度既有可能,又有必要,因为如何再低就会引起很高的实际失业率,造成社会不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石油价格冲击的DSGE模型,基于经济波动风险的最小化,研究了石油价格冲击对中国货币供应机制的影响。在模型结构参数贝叶斯估计的基础上,通过货币政策前沿的比较分析,回答了中国货币供应机制是否应该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以及应该如何反应的政策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当前的货币供应机制并没有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显著的反应,但为了减小经济波动的风险,中国的货币供应机制在对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反应的同时,对石油价格冲击做出反应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关注的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对二者进行准确预测有利于精准施策.传统预测往往基于点预测,即对经济变量的条件均值展开预测,无法准确刻画预测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密度预测提供了未来条件概率分布的预测,有效弥补了点预测的缺陷.本文基于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利用17个预测指标构建了中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密度预测模型,并采用多种检验方法评估不同模型的可适性.结果发现,基于单个预测变量的自回归分布滞后(ADL)模型大多存在模型误设的问题,而对多个ADL模型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组合预测能显著降低模型误设的风险.样本外预测进一步表明,基于OLS参数估计的贝叶斯模型平均(BMA-OLS)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测中国产出增长和通货膨胀的未来分布.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经济逐渐全球化的背景下,引入外部冲击对中国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高频波动率进行建模和预测,有利于提高对中国有色金属价格波动的预测能力。本文将外部冲击信息引入HAR-RV-CJN模型,以中国上海期货交易所铜期货高频数据样本为例,对模型的拟合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并基于自举法的SPA检验,评估高频波动率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变量在长期内对期铜已实现波动率的预测产生重要影响,引入外部冲击信息后的HAR-RV-CJN-ES模型相比于HAR-RV-CJ模型和HAR-RV-CJN模型,拟合效果和预测精度在长期都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构建附加"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模拟和测算了2008年前后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来源及其变化,并分析了中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应当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应对这些波动的变化,结果发现:(1)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经济具备了一定应对并平滑冲击的能力;(2)2008年之后,中国经济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冲击的影响,传统的贸易渠道的传导出现弱化,金融渠道的传导不断增强;(3)在2008年之后,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主的刺激政策成为了推动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技术驱动作用明显下降;(4)在2008年之后,货币政策实施较之前更为有效,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降低。最后,本文针对这些变化提出了未来政策框架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