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正>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直饱受争议,农业部近日发布的《2014年农业科技教育与环保能源工作要点》体现了其对转基因作物研究的立场:既力挺又防范。农业部发文称,2014年要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基因重大专项深入实施,引导骨干种子企业参与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此外,农业部明确强调要强化转基因生物安全属地管理制度和研发者"第责任人"责任,严格进行转基因安全执法监管。  相似文献   

2.
2008年至2010年,我国新型转基因抗虫棉培育和产业化全面推进,新培育36个抗虫棉品种,累计推广1.67亿亩,实现效益160亿元,国产抗虫棉市场份额达到93%,有效控制了棉铃虫危害,彻底打破了国外抗虫棉的垄断地位。这是我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取得的成就之一。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全面实施的背景,分析了知识产权战略对促进转基因作物研发的作用机理与重要意义,并对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研发主体、组织机制和研发目标动力进行国际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企业主体参与不足、市场配置资源能力较弱、绩效评价对产业贡献关注不够等制约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应从强化协同创新与应用、创建知识产权共享共用平台、推动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国际化、培育企业研发主体和加强创新价值引导等方面完善中国转基因作物知识产权战略。  相似文献   

4.
2008年,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科技教育工作者大力加快农业科技进步,着力加强农民培训,深入推进农业节能减排,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实施转基因重大专项和行业科研专项等为切入点,努力探索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新机制,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2009年,农业科教环能工作将着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教育工作,走中国特色生物质能发展道路,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实施农村清洁工程,为农业丰收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全面地了解转基因技术,由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牛物安全管理办公室组织编印的《百名专家谈转基凶》一书即日出版发行。转基因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新品种,能够有效降低农药、化肥投入,对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拓展农业功能等具有重要作用。作为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战略选择,转基因生物技术研发与应用已成为抢占科技至高点和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近日宣布,“十一五”时期,中国农科院将围绕国家农业战略目标和未来国家农业发展的关键性技术领域, 正式启动自主创新六大行动,通过全国农业科技机构联合攻关,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动植物育种技术与新品种创新行动。创新农作物高产、优质、抗旱、抗逆育种技术和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蔬菜等高效育种技术平台;培育一批超级稻、转基因杂交棉、优质肉牛、细毛羊、矮脚鸡、瘦肉猪等超高产、优质、专用的突破性动植物新品种,以及名、特、稀、经济作物优质新品种,良种良法配套, 大幅度提高动植物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7.
去年,国家又出台转基因新品种培育重大科技专项,这是个信号,表明中国是大力支持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用转基因技术来确保粮食安全. 尽管保持低调,作为全球最大的生物技术公司之一的孟山都仍因"转基因"这个名词而被推到舆论之尖.  相似文献   

8.
《齐鲁粮食》2002,(2):50-51
农业部日前公布了关于农业转基因生物韵安全评价、进口安全和标识等三个管理办法的农业部令.要求进一步规范农业转基因生物。并规定,从3月20日起对农业转基因生物的进口与销售必须申请安全证书和用中明显标注转基因成分。目前第-一批进入实施标识管理的农业转基因生物目录的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及其种子和加工品以及棉花种子。  相似文献   

9.
一、培育目标围绕粮食和我省农业主导产业,选送一批目前在农业规模经营方面居于领头羊地位的农民,参加三年大中专学历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专项培训,全方位提高其农业生产技能、市场营销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推动形成我省新型职业农民骨干队伍。学员学习结束考试合格后将获得大、中专学历证书和农业职业资格证书。二、培育对象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较高素质,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一定生产经营规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从  相似文献   

10.
2002年3月加日正式实施农业部发布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为使自申请到批复的270天内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正常进行,农业部将发放“临时证明”。  相似文献   

11.
2012年3月2日,农业部首次在官网(www.moa.gov.cn)公布“进口用作加工原料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审批信息”,公布自2004年以来中国进口的各类转基因农产品。至目前为止共有79批产品获得安全证书,其中有37批产品的证书在有效期内。  相似文献   

12.
利用200家单位505个研究团队的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投资、研发能力的变化和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投资保持较快增长,2005~2010年年均增长率高达39.9%;农业转基因技术研发的人力资本和论文质量显著改善,研发能力稳步提升;中国在基因克隆、基因转化和新品种培育方面都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面临挑战。政府需要在人员和经费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探索新的评估考核机制,以集中力量研发出更多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技术和产品。  相似文献   

13.
三、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财政对策措施 农业产业化发展,其实质是农业管理体制、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农业经济结构向高级化、现代化演进的过程。我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较大规模具有特色区域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比例达30%左右,除烟草以外的农产品加工产值700亿元;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群体;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科技支撑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湖南省岳阳市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技术推广,着力推进科技进步。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得到快速推广,一整套体现标准化生产特征的农业新技术得到普及,一系列提高生产效率的农业新设施得到广泛应用,为农业经济连续多年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科技支撑,有效地促进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农业综合开发在晋中实施6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中低产田改造和农田生态建设,扶强、扶大了一批地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并引进了一项大型科技推广示范项目,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科技务农水平、延长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农业综合开发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主粮种植未必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虽然"农业转基因技术能培育多抗、优质、高产、高效新品种,提高品种改良效率,并可降低农药、肥料投入",但转基因主粮的种植未必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国务院近日发布《生物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整个生物农业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年工业产值达到3000亿元,培育一批年产值超百亿元的生物农业企业。三大主粮之外,下一步国家将重点推动产业化的转基因农作物品种还有大豆、棉花、油菜、马铃薯,动物  相似文献   

18.
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日前已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和任务,并完成总结验收。专项投入经费总额1.4亿元,主要开展水稻、小麦、棉花、大豆、玉米、油菜、薯类、花生和蔬菜等农作物现代高效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新品种繁育技术和产业化研究。农作物新品种培育专项研究实施4年来,在5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①超级稻育种技术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继续保持国际领先;②小麦高产优质与杂优化育种进展迅速,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举措为充分发挥科技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江苏省农林厅根据全省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组织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作。2005年,全省以水稻、小麦、园艺、生猪为重点,共确定16个部、省级农业科技入户试点县,覆盖183个乡镇,1543个行政村,有886名技术指导员,16048户科技示范户,348167个农户参与这项工作。一年的实践表明,农业科技入户对促进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提高农民素质,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作用。农业科技入户有利于加快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2005年年初省农林厅围…  相似文献   

20.
我国转基因产业生物安全管理急待加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农业生物的安全管理既涉及宏观、又涉及微观 ,既有法律法规建设问题、又有执法的组织实施问题。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转基因动植物的安全管理。日本政府早在 1 979年就颁布了转基因安全管理法规 ,日本农林水产省又于 1 989年制订了转基因农业生物安全管理指南 ,明确要求转基因生物必须先在封闭的模拟环境中确认安全后才可进入开放环境 ,并对实验条件、用具及储存运输设施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在美国 ,一项转基因作物产品要走向市场须先经过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农业部和环保局的审批。我国国家科委在 1 993年颁布了我国第一部基因工程安全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