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低温透析对改善患者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38,自引:4,他引:38  
目的 本研究探讨低温透析液对降低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作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我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过程中易于发生症状性低血压(SH)的15名患者。采用自身交叉对照的方法,分别进行8-10次的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5℃),观察透析前和透析开始后每小时的动脉血路的温度(反映患者体温)、相对血容量(RBV)、血压、心率、超滤量和低血压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共进行常温透析149次和低温透析151次。随着透析的进行,两组的RBV逐渐下降,出现低血压时的RBV分别为78%(低温组)和80%(常温组)。与常温组比较低温组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25.2%,39.6%,P=0.002),发生低血压的时间明显晚(3.93±0.49)小时,(3.66±0.73)小时,(P=0.038),低血压发生时的超滤量明显多(3500.21±843.10,3157.28±729.50,P=0.035)。RBV和心率两组无差异。但二组患者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均逐渐升高,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结论 与常温透析相比,低温透析能明显减少症状性低血压的发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减少透析过程中的温度升高,避免这种温度的升高可望进一步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低温透析在临床应用中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总结相关的护理措施 ,促进低温透析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按照标准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 2 8例 ,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 ,分别进行 6次常温透析组 (37℃ )和低温透析组 (35℃ ) ,记录患者体温 (T)、脉搏 (P)、平均动脉压 (MAP)等生命体征动态变化和畏寒、头痛、燥热、出汗、抽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 ,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 常温透析组和低温透析组各 1 6 8次 ,两组患者的体温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而升高 ,但常温组始终明显高于低温组 ;脉搏变化无差异 ;透析后期平均动脉压比较有显著差异 ;而低温透析组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透析组 ;低温透析组较常温透析组透析不良反应更少 (P <0 0 5 )。通过相应护理措施的实施 ,确保了低温透析治疗的安全有效。结论 低温透析是一种安全的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低温透析预防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晔 《护理与康复》2009,8(11):939-940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预防相关性低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6例常规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予常温透析(37℃)、低温透析(35.5℃)各200次。每次透析观察低血压发生的时间以及透析前后体温的变化。结果低温透析低血压发生率低、低血压出现的时间晚、透析前后体温变化小,与常温透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能够有效地降低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不同透析方法对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血液透析(HD)中低血压非常常见,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本研究主要探讨比较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哪个更优。方法:12例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的患纳入观察对象。四种不同的透析方法①高钠透析:透析治疗前4小时用高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50mmol/L),结束前半小时钠浓度调至135mmol/L。②单纯超滤 HD:透析开始前30分钟单纯超滤,以后4小时透析。③低温透析:整个透析中透析液温度调至34.5℃—35.5℃。④低温透析 高钠透析。结果:四种透析方式的透析效能并无差异,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 高钠透析对于稳定血压均明显优于标准透析(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温度37℃)组。单纯超滤 HD并不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于反复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临床首选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 高钠透析。透析间期增重大于2.8k8的透析患,单纯超滤 HD并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常温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的病人30 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进行6 次常温透析(37.0 ℃),35.5 ℃低温透析,35.0 ℃低温透析,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平均动脉压(MAP) 动态变化和畏寒、头痛、燥热、出汗、抽搐等不良反应及低血压的发生情况.[结果]3组病人的体温均随着透析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常温组明显高于低温组;透析后期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低温甲组(35.5 ℃)、乙组(35.0 ℃)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组;低温透析甲组、低温透析乙组与常温透析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温透析可降低肝硬化病人透析低血压的发生,且温度控制在35.5 ℃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6.
刘薇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8):714-715
目的探讨不同透析方法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方法32例血液透析中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采用4种不同的透析方法:①高钠透析:透析治疗最初4h内用高钠透析液(透析液钠浓度150mmol/L),结束前0.5h钠浓度调至135mmol/L。②单纯超滤+血液透析:透析最初30min单纯超滤,以后4h透析。③低温透析:整个透析过程中透析液温度调至34.5—35.5℃。④低温透析+高钠透析。结果4种透析方式的透析效果并无差异,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低温+高钠透析对于稳定血压明显优于标准透析(透析液钠浓度140mmol/L,温度37℃)组。单纯超滤+血液透析并不能减少低血压发生率。结论本研究提示对于反复发生低血压的透析患者临床首选高钠透析、低温透析以及低温+高钠透析。透析间期体重增加〉2.8kg的透析患者单纯超滤+血液透析并不能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低温透析对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 采用单盲、自身对照法 ,观察应用低温透析前、后一个月血压发作次数及出现低血压症状次数和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 低温透析组比非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作次数及低血压症状出现次数明显减少 (P <0 .0 1 ) ,非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平均动脉压降低明显 (P<0 .0 5 ) ,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与透析前平均动脉压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低温透析组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值与非低温透析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低温透析是预防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用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以观察透析疗效.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采用随机交叉方法,使30例患者均接受低温(35℃)及常温(37℃)透析,所用器材不变,透析次数、时间、血液流速不变.观察日监测患者Cr、BUN,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及各种不适.结果低温透析400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比常温透析发生少.结论低温透析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顺应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在防治高危患者透析低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25 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分别进行10 次常温常规透析、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观察比较3 种方法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值、超滤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透析中、透析后,3 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超滤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优于常温常规法;低温可调钠法、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透析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常规法(P<0.001);渐进式低温可调钠法患者的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低温可调钠法和常温常规法(P<0.001).结论 低温可调钠透析、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可明显减少维持血液透析中高危患者的低血压发生率,但渐进式低温加可调钠透析更安全,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且温度可安全控制至35~34℃,明显减少透析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左心室功能(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LVF)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解放军117医院肾脏病中心充分透析6月以上,近1月有反复透析中低血压发作史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A组与B组,透析温度分别设定为37℃和35℃。所有患者每次透析前、透析结束时和透析结束后30min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连续监测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以量表记录患者与低温相关的主观感受。每两周一次监测患者透析前后生化指标和血常规。每两周两组患者交换治疗模式一次,共观察8周。结果①37℃或是35℃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电解质、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T、甲状旁腺素、Kt/Vurea无明显影响;②低温透析阶段比常温透析阶段平均动脉压显著升高(P〈0.001),心率显著降低(P〈0.001);③低温透析阶段症状性透析中低血压(intradialytic hypotension,IDH)(P〈0.001)和无症状性IDH(P〈0.001)发生率显著都降低;④低温透析后左室短轴缩短分数(SF)(P〈0.001)和射血分数(EF)(P〈0.001)均显著高于常温透析后;⑤低温透析时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egional wall motion abnormality,RWMA)发生明显少于常温透析时(P〈0.001),透析后RWMA恢复比例亦高于常温透析时(P〈0.001);⑥低温透析使患者寒冷感受与常温透析时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透析可明显改善透析中低血压患者左心室功能,减少透析中RWMA和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患者寒冷不适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在儿童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慢性透析患儿,分别进行常温透析(37℃)和低温透析(35℃),共95人次。比较透析中血压、心率及低血压发生率的变化。结果在透析第3h低温透析组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常温透析组(P=0.023);与透析前基础血压相比,常温组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下降程度较低温组更显著,透析进行到第3h两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分别为P=0.004和P=0.014)。在透析结束时,低温组具有稳定心率的优势,两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32)。在低血压发生率和透析效率方面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低温透析在儿童中同样适用,可以有效维持透析中患儿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对在血液透析中出现的低血压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单盲、自身对照法,观察应用低温透析前、后一个月血压发作次数及出现低血压症状次数和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低温透析组比非低温透析组低血压发作次数及低血压症状出现次数明显减少(P<0.01),非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平均动脉压降低明显(P<0.05),低温透析组透析后平均动脉与透析前平均动脉压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温透析组透析前、后平均动脉压差值与非低温透析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温透析是预防低血压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可调钠透析联合低温透析对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影响。方法将50例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采用可调钠透析配合超滤曲线并采用低温透析的方法,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析模式及正常温度的透析液,观察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果低血压的发生率试验组为5.6%,低于对照组的3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调钠透析联合低温透析模式能有效地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孙亚南  孙蕊 《护理学报》2009,16(17):35-37
目的 探讨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对患者透析致低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连续4次血液透析中出现低血压≥2次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以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温常规透析模式;观察组给予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比较两种模式下患者的血压变化、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体温变化、超滤量及血钠浓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透析过程中最低血压值为(102.05±5.88)/(64.10±4.63)mmHg(1 mmHg=0.133 kPa),较对照组最低血压值(89.00±4.81)/(57.20±4.91)mmHg有明显增高(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压、肌肉抽搐、头晕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减少(P<0.05或P<0.01);两组超滤量、透析前后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体温透析过程中较透析前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对照组透析过程中体温较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低温联合钠及超滤曲线透析模式较常规常温透析模式能有效维持透析血压,减少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降低透析过程中的体温升高,同时可达到常规透析时的超滤量与钠平衡,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低温透析对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患者,12例血压稳定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进行8次常温透析和8次低温透析,比较两组差异,同时加强病情观察,透析中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并及时进行低温处理。结果低温透析组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常温透析组,且不良反应更少(P0.05)。结论低温透析是一种安全的降低透析低血压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两种不同透析方式疗效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玉  吴玉勇等 《现代护理》2003,9(4):252-254
目的:用两种不同透析方式,对维持性透析患者进行效果比较,以观察透析疗效。方法:对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采用随机交叉方法,使30例患者均接受低温(35℃)及常温(37℃)透析,所用器材不变,透析次数、时间、血液流速不变。观察日监测患者Cr、BUN,动态监测患者血压及各种不适。结果:低温透析400例次,症状性低血压及其他并发症比常温透析发生少。结论:低温透析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透析顺应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温透析和低温高钠透析对血压的影响,为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特别是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提供更适合的透析方式。方法30例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在透析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机、交叉进行低温透析:透析液温度35.5℃,恒定钠浓度140 mmol/L,10例次/例,共300例次;进行低温高钠透析:透析液温度35.5℃,恒定钠浓度145 mmol/L,10例次/例,共300例次。观察血液透析过程中血压、超滤量、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低温高钠透析组透析后的收缩压、舒张压都明显升高(P<0.01或P<0.005);低温透析组透析后的收缩压明显降低(P<0.005),透析后的舒张压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超滤量及不良反应都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高钠透析比低温透析更适合有低血压倾向的透析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在预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32例在血液净化室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有低血压倾向且透析间期体重增加≥3kg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6例,观察组患者行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对照组患者行标准透析.比较2组患者发生低血压的例次、透析中的血压和透析结束时的脱水量.结果 观察组低血压的发生例次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透析结束前血压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透析结束时实际脱水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 阶梯式超滤联合低温可调钠透析模式可减少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提高血液透析质量,减少护理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是一种简单、有效、经济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低温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6月在血液透析(HD)中心透析中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分别接受3种不同的透析温度(37?C、35.5?C、35?C)各2个月,同时每月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量表评估。并观察其透析过程低血压发生的频率,以及治疗前后血压、血清白蛋白和透析充分性的变化。结果 患者给予低温透析后,SF-36量表评分明显增加,包括生理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低血压发生率减低(P<0.01),血红蛋白水平升高(P<0.01)。结论 低温透析有利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发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对有低血压倾向高危患者超滤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有低血压倾向的高危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温常规组、渐进式低温可调钠组各30例,每例患者观察10次,观察比较患者透析前目标超滤量、透后超滤量、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及透析提前结束率。结果2组患者透析前目标超滤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12);透析后超滤量、低血压发生率及透析提前结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渐进式低温可调钠透析可防治透析中低血的发生、增加有低血压倾向高危患者的透后超滤量、提高患者的透析充分性,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存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