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祖国医学对冲脉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冲”有通道、冲要或朝向之意,又通“充”,是人体经络系统奇经八脉之一,为经络之海,又称血海,在人体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不仅“五脏六腑皆禀焉”,且与机体的生理发育有着密切关系,其循行分布所涉生理病理亦极为复杂,古医学文献论之颇详。今就祖国医学的有关阐述做一扼要的说明,以俾针灸临床参考。1 冲脉的循行及主要生理功能《内经》对于十二经脉的循行记载,是比较系统完整的,而关于冲脉则散见于《灵枢》、《素问》、《难经》中的不同篇章中,就其对循行部位的记载来看,冲脉的分布是比较广泛的,上至于头,下至于足,不仅行于胸腹,而且行于…  相似文献   

2.
通过梳理冲脉之循行、功能及病症,对冲脉理论作总结分析,发现张仲景著作中很多方证亦可归为冲脉病变,通过方证分析得知,肾气亏虚或气血不足是冲脉病变的基础。肾气(阳)不足,则不能化水,寒(水)之邪从冲脉上逆则引发悸动、气上冲之感,因此仲景多以桂枝、茯苓温阳利水、平冲降逆;气血不足,冲脉失其温养,虚热或寒邪易于循经内扰,因此补益气血为证治之法。  相似文献   

3.
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应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跷脉与眼睑的联系及其临床运用 ,以跷脉的循行路线为依据进行分析和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来说明。结果 ,跷脉与眼睑在其循行过程中发生两次联系 ,在临床中对眼睑开合失调病症 ,睡眠失调病症及与睡眠相关的病症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冲脉循行考     
以《黄帝内经》、《难经》所述为根据,探讨了冲脉的循行路线。认为对腹部脉动的直观体察是古人认识冲脉循行的主要依据,而冲脉循行线路的纷杂歧异,实际上反映了经脉学说开始形成时的早期面貌。  相似文献   

5.
1 对冲脉的认识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与任督两脉同起于胞中,冲脉的循行较为复杂,根据<素问>、<灵枢>诸篇及<难经>、<奇经八脉考>记载,从循行上看,涉及任、督、阳明、厥阴、少阴五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正如<素问.骨空论>所言:"渗诸阳,灌诸精",为十二经气血之要冲.冲脉值腹气之街,有经径气之街,与多脏相连,可容纳来自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的气血,为十二经之海,与任督两脉一源三歧,同属奇经.督脉主升,总督一身之阳;任脉主降,任养一身之阴;冲脉既可摄督脉之过升,又可调任脉之气逆,与任督共主全身多种疾病.冲脉与阳明共主胃肠疾患.冲脉升降出入失常,可发为气逆之症.肝肾同源,肾气亏虚,肝气逆乱,均可引动冲脉之气.可见冲脉病不是单一病候,往往由多经脉、多脏腑累及.因此,在治疗中应整体调整.姜揖君老教授指导我们治疗冲脉病的总则分别为通任督二脉,调摄阳明、厥阴、少阴经脉,再根据他们直接间接关系,全盘考虑,分别轻重,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6.
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其循行部位及生理功能始载于《内经》。《素问.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夹脐上行,至胸中而散也。”《灵枢.逆顺肥瘦》说:“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  相似文献   

7.
尺泽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肺经的循行特点以及“合主逆气而泄”的理论, 尺泽穴可调理上焦和中焦气机, 对于上焦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病症, 如 咳嗽、气喘、吐泻应有疗效。实践证明, 尺泽穴对上述病症确有疗效; 另外, 尺泽穴还能治疗急性高热、咽喉肿痛。  相似文献   

8.
经脉命名意义深远,是中国古人对经脉特点的高度概括。冲脉名称有"太冲""伏冲"等,不同节段亦有与之对应的专有名称。古人赋予冲脉的不同名称反映对于冲脉认识的侧重方面。这些认识共同构成了冲脉完整的循行和生理功能特点。冲脉循行是其发挥生理功能的必要基础。其上行前支有"挟少阴经"和"挟阳明经"两说,下行支在《灵枢·逆顺肥瘦》与《灵枢·动输》两篇记载中略有不同。本文分析后认为,冲脉当挟少阴经上行,下行支自腘中已并行于少阴经深处,至内踝之后汇聚。  相似文献   

9.
牛文民  李忠仁 《中国针灸》2004,24(12):843-845
目的:探讨经络冲脉实质.方法:以古代文献为基础,结合现代科学知识,力求揭示经络冲脉的奥秘.结论:人体肝门静脉系可能与经络冲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正> 问:为什么说冲脉隶属于阳明? 答: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解释:①经络循行关系:足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衔中”,而冲脉起于气冲(即气衔)并足阳明之经挟脐上行,故“冲脉隶属于阳明”.②从功能上看:胃为水谷之海,主受纳腐熟.胃中之谷气盛,则冲脉之血盛,从而保证了胞宫的生理功能. 问:什么叫天癸?天癸至说明了什么? 答:天癸是在肾气盛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物质.来源于先天,靠后天滋养,它直接参与男女精血产生的生理活动. 女子天癸至的标志是月经来潮,主要说明生殖系统发育接近成熟,并为正常月经周期的  相似文献   

11.
漫谈冲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联庆  王瑞道 《中国针灸》2004,24(8):569-572
目的:探讨冲脉的结构与功能.方法:从冲脉的起源、空间序结构、运行特点以及与三焦、四海、天年、信息系统的关系等方面说明冲脉在人体的重要作用.结果:冲脉起源于先天,充盛于后天,是结构至大、功能至广的机体网络系统,其运行特点是升降出入,相贯如环,主司人体生命的天年里程.结论:冲脉为经络脏腑之海,是机体内一种多层次系统功能的网状立体空间序结构,是气血精津液等物质以经脉相贯如环运行不休的交通要道,具有升降出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总结名老中医周铭心教授运用调理冲脉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思想及经验。概括起来,治冲有6法:注冲、达冲、固冲、降冲、清冲、和冲。6法之中常因病情需要兼用,如注冲固冲、达冲降冲、清冲和冲等,均可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任脉、冲脉概念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龙祥 《中国针灸》2002,22(8):9-17
通过史学研究的方法对“任脉”“冲脉”概念的形成及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从而能更准确地理解任脉、冲脉学说正确评价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古代文献中督脉及其腧穴主治的统计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督脉及其腧穴的主治特点。方法: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检索、统计、归纳。结果:得到文献2394条,涉及症名263个,总计6454症次。结论:督脉穴的常用功效共162项,分为两类:其一为治疗督脉循行部位的疾患,包括疏腰理臀、疏背理脊、清头健脑、通鼻、健口强齿、明目、健脾和胃、宣肺、安神、镇痉苏厥、止血、消肿;其二为辨证施治,包括祛风、清热、补虚、散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任脉及其腧穴的主治规律。方法:运用计算机对93种古医籍中相关内容进行统计、归纳。结果:得到文献2394条,涉及症名284个,总计6454症次。结论:任脉穴的常用功效共17项,可归纳为两类:其一为治疗任脉循行部位的疾患,包括调腹、宽胸利膈、治阴疗疝、壮肾利尿、调经引产、健脾和胃、宁心宣肺、健口利齿、安神、镇痉苏厥、消肿止血;其二为辨证施治,包括治气、补虚、散寒、清热。  相似文献   

16.
曹向黎 《光明中医》2016,(9):1265-1267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月经过多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气血亏虚型、肾阴不足型、肾阳亏虚型、血热内盛型、气滞血瘀型、肝郁化火型、脾虚肿满型)论治(以补气养血升提,滋肾养阴固冲,温肾助阳固冲,清热凉血固冲,活血化瘀止血,疏肝解郁清热止血,健脾利湿化气行水止血)为主,随症加减,治疗本病55例。结果总有效率96.4%。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补气升提、滋肾养阴、温肾助阳、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疏肝解郁清热、健脾化水,消肿止血的功效,达到安冲止血,使月经量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络病学说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机证治,提出冲任络脉瘀滞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络病病机,临床辨证当分清冲任络脉瘀阻证的寒热虚实,在审因论治,祛邪通络的同时灵活选用辛香通络、温经通络、藤类通络、化痰通络、虫类通络药物,若病久致虚者可加入补气运络,填精坚络之品。  相似文献   

18.
秦淑芳 《新中医》2003,35(4):12-14
韩冰教授治疗妇科疾病有独到之处,尤重视奇经八脉理论在妇科临床中运用,其中疏通任脉法适用于冲任二脉气滞血瘀而致的带下,症瘕,痛经等病症;补养任脉法适用于冲任二脉气虚血少,胞宫失养,阴虚有热或气虚不摄而致的病症;补任填督法适用于久病或气血亏虚损及任督二脉气虚血少,胞宫失养,阴虚有热或气虚不摄而致的病症;补任填督法适用于久病或气血亏虚损及任督二脉而致的腰Jun,耳鸣,遗精,泄泻诸病症。  相似文献   

19.
试论冲任与妇女生殖寿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阐述冲任二脉在经、带、胎、产等方面的生理与病理,提出冲任在妇女生殖寿命中的决定性地位;方法:检索古今医家治疗妇女诸证的文章著作,从而总结治冲任的作用。结果:在治疗妇女经带胎产诸证时,现代多数医家多从冲任出发进行辨证分型论治,且取得了好的疗效。讨论:冲任二脉在妇女的生殖寿命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主要手段之一。赵瑞华教授对于中药辅助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IVF-ET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因病制宜、病证结合分期疗法,改善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IVF-ET的成功率。降调节期以辨证论治为主,常用活血消异方加减;超促排卵及取卵期补肾健脾,调畅气机兼以活血;黄体期健脾补肾,调和营卫;孕期注重保胎,以补肾健脾,固冲安胎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