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7 毫秒
1.
目的鉴定大黄粉虫幼虫体内与酚氧化酶(PO)诱导的黑色素合成相关的蛋白(MAPs)。方法体外诱导大黄粉虫幼虫血淋巴中黑色素合成反应,对上清液中的蛋白质进行SDS PAGE分析,比较黑色素合成前后、合成过程中及在苯硫脲存在下蛋白质的变化,对黑色素合成过程中消失的蛋白进行氨基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6条蛋白带(MAP 1~6)呈时间依赖性地从黑色素合成反应的上清液中消失,苯硫脲可阻断此反应而取消蛋白的消失;氨基端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MAP 1,2为已知的大黄粉虫卵黄素样蛋白,MAP 3,4,5为未知蛋白,MAP 6为已知的大黄粉虫干燥蛋白。结论大黄粉虫幼虫血淋巴中至少5种蛋白与PO诱导的黑色素合成反应特异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海茸(Durvillaea antarctica)中提取、分离和纯化β-葡聚糖,并对其结构和体外免疫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将干燥海茸粉碎,经水提取和Q-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β-葡聚糖(DAC)。采用硫酸-苯酚法、Folin-酚法、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多角度高效凝胶渗透色谱与多角度激光光散射器联用(HPGPC-MALLS)法对DAC的总糖含量、蛋白含量、单糖组成和分子量进行分析,并通过甲基化和气质联用(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对其结构进行表征。采用中性红法对DAC的体外免疫活性进行评价。结果 从海茸中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总糖含量达97.5%的β-葡聚糖,其蛋白含量和分子量分别为2.0 %和18.3 kDa。经甲基化和NMR分析结果表明,DAC是以→3)Glc(β1→为主链,并含有少量→6)Glc(α/β1→分支的葡聚糖。体外免疫活性结果显示,在浓度为50 μg.mL-1时, DAC对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达到最大值。结论 海茸β-葡聚糖能显著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是一种潜在的免疫增强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仙人掌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多种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 ,NMR和MS等波谱解析化学结构。结果 从仙人掌肉质茎 80 %乙醇提取物分离得到 3个新化合物 ,14个已知化合物。结论 化合物 2、3、4为新化合物 ,分别命名为 :仙人掌苷I,4 乙氧基 6 羟甲基 α 吡喃酮及山奈酚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 1→ 4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4.
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对十字花科植物播娘蒿 (Descurainiasophia(L )WebbexPrantl)种子南葶苈子的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南葶苈子的乙醇提取物经D1 0 1大孔树脂以水及不同浓度乙醇洗脱 ,硅胶柱色谱分离得到 8个化合物 ,通过波谱 (1H NMR ,13 C NMR)分析和化学方法鉴定了其结构。结果 8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 β 谷甾醇 (β sitosterolⅠ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Ⅱ )、3 ,5 二甲氧基 4 羟基苯甲醛 (4 hydroxy 3 ,5 dimethoxybenzaldehydeⅢ )、芥子酸 (sinapicacidⅣ )、芥子碱硫酸氢盐 (sinapinebisulfateⅤ )、山萘酚 (kaempferolⅥ )、槲皮素 (quercetinⅦ )、槲皮素 7 O β D 吡喃葡萄糖基 (1→ 6)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quercetin 7 O β D glucopyranosyl(1→ 6) β D  相似文献   

5.
北沙参的苷类成分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研究北沙参 (Glehnialittoralis)的化学成分。方法用SephadexLH 2 0柱层析 ,通过光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北沙参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分分离得到 5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syringin( 1 ) ,vanillicacid 4 O β D glucopyranoside( 2 ) ,benzylβ D apiofuranosyl ( 1→6 ) β D glucopyranoside( 3) ,icarisideD( 4 ) ,n butylα D fructofuranoside( 5 )。 结论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2-β-D-呋喃核糖-4-硒唑羧酰氨的简便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以肌苷、Me3SiCl、KCN等为原料制备 2 β D 呋喃核糖 4 硒唑羧酰氨 (1)的方法 .以肌苷为原料 ,制备 1 O 乙酰基 2 ,3 ,5 三 O 苯甲酰基 β D 呋喃核糖 (5 ) .在NaI催化下 ,Me3SiCl与KCN作用得到含Me3SiCN的混合物 ,其液相部分在SnCl4 催化下直接与 (5 )反应得到 1 氰基 2 ,3 ,5 三 O 苯甲酰基 β D 呋喃核糖 (4 ) .氰糖 (4 )在乙醇中依次用现制的H2 Se及溴代丙酮酸乙酯处理 ,得到 2 (2 ,3,5 三 O 苯甲酰基 β D 呋喃核糖 ) 4 硒唑羧酸乙酯 (3) .硒唑 (3)经NaOMe脱保护及氨化后得到化合物 (1) .腹腔注射 (1) ,对小鼠EAC及L12 1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表现出较高的抗肿瘤活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葡聚糖对肺真菌感染老年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真菌性肺部感染患者31例(A组)、混合性肺部感染(真菌+细菌)患者15例(B组)、细菌性肺感染患者35例(C组)、健康老年人35例(D组),应用MB-80微生物快速动态检测系统和真菌(1→3)-β-D葡聚糖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结果 A组、B组、C组、D组血浆(1→3)-β-D葡聚糖含量分别为(56.23±11.77)pg/ml(、56.99±12.87)pg/ml(、8.39±2.12)pg/ml(、8.05±2.02)pg/ml。A组与B组比较、C组与D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B组)与C组(D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是早期诊断老年肺真菌感染患者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辽东楤木芽中的一个新三萜皂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从辽东木芽中提取的总皂苷进行化学成分的研究。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和制备HPLC等手段分离 ,利用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结果得到化合物 (1) ,鉴定为 3 O β D glu copyranosyl (1→ 4 ) β D glucopyranosylechinocysticacid。 结论该化合物为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 ,命名为木芽皂苷C (congmuyanosideC)。  相似文献   

9.
2QN是一种直接从多刺链霉菌(Streptomycesechinatus)中由生物合成产生的喹喔啉抗生素棘霉素(echinomycin)的二喹啉衍生物。本文用DNase分子印迹法实验提供了一种研究2QN识别核苷酸序列的分子基础的起点。用PCR扩增合成了4种同源160bp酪氨酸胸苷(tyrT)DNA片段。每种都包含了天然碱基、或用肌苷残基取代鸟嘌呤核苷(G→I)、2,6-二氨基嘌呤取代腺嘌呤(A→D)或同时含有和DAP。各种碱基取代都影响2QN与DNA的结合。用肌苷残基取代所有鸟嘌呤后消除了序列特异性结合过程,这表明去掉2-氨基基团有损于2QN与DNA的结合。在DAPDNA上只需很…  相似文献   

10.
巴东栎中的黄酮类成分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继上报之后 ,又从巴东栎 (QuercusenglerianaSeem .)叶片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和鉴定了 6个黄酮类化合物 .它们是山萘酚 3 O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9) ,山萘酚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苷(E10 ) ,槲皮素 3 O α L 吡喃阿拉伯糖苷 (E12 )和金丝桃苷 (E13) ,及 2个酰化黄酮山萘酚 3 O (2″ ,6″ 二 反式 对 肉桂酰基 3″ ,4″ 二 乙酰基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14)和山萘酚 3 O (2″ ,6″ 二 反式 对 肉桂酰基 ) β D 吡喃葡萄糖苷 (E15 ) .这些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紫花松果菊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用溶剂法和色谱方法分离紫花松果菊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 ,用波谱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紫花松果菊地上部分分离得到了 6个化合物。用波谱方法鉴定为 2 ,6 二甲基 7 辛烯 2 ,3,6 三醇 2 O β D 葡萄糖苷 ( 1) ,7,8 呋喃香豆素 ( 2 ) ,6 甲氧基 7 羟基香豆素 ( 3) ,咖啡酸 ( 4 ) ,咖啡酸甲酯 ( 5 ) ,咖啡酸乙酯 ( 6 )。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聚砜膜透析器透析对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维持性血液透析半年以上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58人,均采用聚砜膜透析器透析,分别在透析前以及透析结束后(临下机前5 min)抽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观察透析前后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的变化,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患者透析前后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无明显变化,与健康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液透析过程本身对血清(1→3)-β-D-葡聚糖浓度无影响,聚砜膜透析器透析不会导致血清(1→3)-β-D-葡聚糖检测的假阳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药房》2019,(24):3423-3427
目的:为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机制的阐释、早期预防与诊断以及治疗靶点的筛选提供参考。方法:从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公共数据平台基因表达数据库中下载基因芯片数据集GSE28146,使用GEO2R在线分析工具筛选出AD相关差异表达基因(DEGs);使用DAVID 6.8生物信息学资源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2.1软件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结果与结论:筛选出AD相关DEGs共1 478个,其中上调913个、下调565个。GO分析结果显示,DEGs主要分布于细胞质、膜、细胞外隙中,主要通过转录的正/负调节、核因子κB活性的正调节、Rho蛋白信号转导的调节、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等生物学过程以及蛋白质结合、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序列特异性DNA结合)等分子功能来诱导AD的发生。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DEGs显著富集于癌症途径、肺结核、破骨细胞分化、Janus激酶/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信号通路、叉头转录因子信号通路、EB病毒感染等信号通路上。DEGs编码蛋白的PPI网络含节点蛋白共1 205个、边3 931条;其中的关键核心基因为SOCS3、NEDD4、CBLB,可能是AD发生发展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分子伴侣葡萄糖调节蛋白78 (GRP78/BiP)在豚鼠强噪声暴露后不同时期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探讨GRP78/BiP在强噪声暴露后豚鼠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选用健康雄性白色豚鼠25只,随机分为5组,将实验组动物暴露于120 dB SPL、4 kHz窄带噪声环境4h.分别对健康对照组及噪声刺激后3h、ld、4d、14d组豚鼠处死前测试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RP78/BiP的表达及在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 实验组耳蜗螺旋神经节细胞的GRP78/BiP蛋白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在3h、1d、4d、14d均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结论 强噪声暴露后GRP78/BiP的表达可引导蛋白质正确折叠,降低细胞损伤,是听觉系统的一种自身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5.
《中南药学》2019,(5):662-666
目的研究衣霉素(Tm)诱导肠上皮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ERS)的过程中,ERS的不同通路调控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H)氧化酶中调节蛋白P47 PHOX的表达,以评估不同通路对氧化应激(OS)的影响,探讨ERS调控NADPH氧化酶的表达在克罗恩病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选取克罗恩病患者手术标本10份作为实验组,再选取结肠癌患者癌旁正常肠黏膜手术标本10份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肠道标本中GRP78蛋白和P47 PHOX蛋白的表达情况。随后取离体培养的肠上皮细胞,观察Tm刺激细胞后,GRP78和P47 PHOX蛋白表达的情况,并考察不同浓度的4-苯基丁酸钠盐(4PBA)是否可以抑制Tm诱导的GRP78和P47 PHOX蛋白表达。再分别抑制ERS不同通路IRE1α-XBP1S、IRE1α-TRAF2-JNK、PERK-eIF2α,检测P47 PHOX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与结肠癌癌旁正常肠黏膜标本比较,克罗恩病肠黏膜标本GRP78和P47 PHOX表达明显升高。在离体的细胞中Tm诱导ERS发生,GRP78蛋白、P47 PHOX蛋白表达增加,而4PBA可以抑制上述蛋白的表达。抑制IRE1α-TRAF2-JNK、PERK-eIF2α途径均可以使P47 PHOX蛋白下调,而抑制IRE1α-XBP1S使P47 PHOX蛋白表达上调。结论 ERS可能通过调控NADPH氧化酶细胞溶质中的调节蛋白P47 PHOX,从而影响OS,最终参与克罗恩病的发病过程。其中IRE1α-TRAF2-JNK、PERK-eIF2α途径可能诱导P47 PHOX蛋白表达从而促进OS的发生。而IRE1α-XBP1S可以降低P47 PHOX蛋白活性,对OS有保护作用,可增强细胞对应激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中药材仓库养护近年来常采用磷化铝作为熏蒸杀虫剂,效果良好。但该药毒性大、挥散时间长。为此,我们从1986年起试行了速效法,经1986年小库试验,1987年全面采用,证明该法速效、高效、残毒少、费用省、操作简便,挥散时间短,环境污染达到国家允许标准,供试中药材全部安全度过虫霉季节。一、磷化铝速效法作用原理AlP 4CH_3COOH NH_4HCO_3→Al(CH_3COO)_3 CH_3COONH_4 CO_2↑ H_2O PH_3 △H(热量)实际操作时各药比例见表5磷化铝的杀虫机制是反应后释出的有毒气体磷化氢,通过仓虫的呼吸系统进入虫体组织,强烈抑制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虫体内积累大量乙酰胆碱,从而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7.
徐婷  李庆林 《安徽医药》2017,21(3):439-443
目的 探讨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影响和相关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药物处理组和对照组的CNE-2Z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法检测药物处理组的CNE-2Z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DAPI染色和AV/PI 双染实验观察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RP78、CHOP和ATF4蛋白的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GNA作用CNE-2Z细胞后,体积缩小变圆,细胞核发生典型核染色质固缩等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变化.GNA可以抑制人鼻咽CNE-2Z细胞的增殖,并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AV/PI染色后早凋细胞膜呈苹果绿色,晚凋或坏死细胞质呈不同程度的黄-红色.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表明GRP78蛋白表达总体呈现浓度依赖性下调,上调了CHOP蛋白和ATF4蛋白.结论 GNA可以影响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增殖,引发细胞凋亡,这可能与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和ATF4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缢蛏中提取和分离纯化多糖,对其基本理化性质和结构组成进行分析。方法依次采用100℃热水提和碱提方法从缢蛏中提取粗多糖,采用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柱层析对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总糖、蛋白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对多糖纯化组分采用甲基化、气质联用(GC-MS)、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进行化学结构解析。结果从缢蛏中经热水提粗多糖(YC-S)和碱提粗多糖(YC-J)均为葡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得到了4种水溶性多糖组分。对其中1种热水提多糖纯化组分YC-S2采用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得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82kD,且色谱峰单一对称,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纯度。结构分析表明,YC-S2是1种以α-(1→4)Glc为主链,含有少量的β-(1→3,4)和β-(1→4)分支的D-吡喃型葡聚糖。结论从缢蛏中提取分离得到了4种多糖组分,并初步确定了1种水溶性葡聚糖的结构,为缢蛏多糖结构和活性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寻找具有较好反义活性的药物 ,设计并合成了一类 2′ 脱氧尿苷 5 位修饰的寡核苷酸。方法以 5′ O (4,4′ 二甲氧三苯甲基 )脱氧碘苷为起始原料 (Ⅰ ) ,用双 (三苯基膦 )氯化钯和碘化亚铜偶合末端炔烃 ,得到一系列相应的 5 炔基脱氧尿苷 (Ⅱ )。化合物Ⅱ的 3′ 位经 (2 氰乙基N ,N 二异丙基 )氯化亚磷酰胺缩合后 ,应用标准固相DNA合成法掺入到寡核苷酸中。结果共合成了 4条 2′ 脱氧尿苷 5 位带炔基修饰的寡核苷酸 ,考察了它们的杂交性质 ,测定了与互补DNA的解链温度Tm 值。结论此类修饰的寡核苷酸与对照的天然寡核苷酸杂交亲和力有一定的提高 ,其中丙炔基修饰的寡核苷酸解链温度Tm 值上升约 2 2℃。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中国产胡芦巴Trigonellafoenum graecumL .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硅胶色谱柱进行分离 ,通过物理、化学和光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一甾体皂苷 ,命名为胡芦巴皂苷VIII,鉴定其结构为 2 6 O β D 吡喃葡糖基 2 5 (R) 5α 呋甾烷 2 0 ( 2 2 ) 烯 2α ,3 β ,2 6 三醇 3 O β D 吡喃木糖基 ( 1→ 6) β D 吡喃葡糖苷。结论 胡芦巴皂苷VIII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