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国际化办学已成为中国大学新时期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作为高等教育国际化最活跃的因素,国际学生交流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世界一流大学非常重视国际学生交流,将其视为培养全球化精英人才的重要举措,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学生国际化素质。相较于世界一流大学,我国大学在国际学生交流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在交流定位、教学理念、管理体制、政策引导等方面亟需改进,以符合"双一流"建设提出的"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的目标,从而在国际协同合作的基础上提高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趋势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国际化人才,跨越文化边界的教育必然成为国际教育变革的重要走向.但我国高校尚未将人才培养的国际化作为重要的办学指标.部分西方国家的诸方面举措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国际化教育富有启迪,通过对比分析可从多方位思考我国大学教育如何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实现培养国际化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际商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虽刚刚起步,却成为了专业学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人才培养模式取决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国际商务专业硕士培养的人才必需是符合全球化形势下的国际化人才。本文试图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实习和就业的国际化角度出发,探索国际商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国际商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国际化对高等教育职能的发挥产生重要影响,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系统一个重要的维度。国际维度应嵌入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三大职能中,培养国际型人才,实现科学研究国际化,服务国际社会,取得更好的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5.
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也是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然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难以满足国际化视野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亟待加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积极建设大学英语通识教育课程,从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为培养国际化视野人才服务的目标。其中,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是大学英语通识课程建设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6.
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东南亚国际交往正逐渐从政治经济层面深入到教育文化层面,云南面向东南亚实践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已发展成为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的突破口,而国际化人才培养正是突破的关键.在科学界定国际化人才内涵的基础上,针对云南师范大学面向东南亚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实践经验开展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维度阐述面向东南亚国际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的特色要素与应用效益,以期一方面推动云南高等教育"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和提升中国-东盟全方位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像贵州、广西等西南边疆社会经济和教育文化多重欠发达地区开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人才的国际流动,同时也导致人才标准的国际化。中国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新形势,在人才培养方面与国内外的经济发展需求深度结合,依托国内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现实,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国内高职院校应从人才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培养过程国际化以及人才培养机制国际化等方面来构建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促进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教育国际化。白俄罗斯较发达的高等教育及国际化水平对推进新疆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发展很有启迪和借鉴意义。在当前,为满足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实施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还需在特色品牌质量、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大开放度、教育国际化战略、学生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转变、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高等教育国际合作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培养、提高与周边国家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水平等一系列问题上下功夫。还需要国家重视开展与中亚和欧洲国家高校的国际合作,并加大对新疆高等教育开展国际合作的支持力度,加强对高校国际合作协议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改革开放深化的必然结果。新时期,国际理解教育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进作用。主要把握住几个方面:一是要明确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优化国际理解教育内容体系;二是提高高等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与培养教师的国际理解素养;三是国际化背景下深化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0.
区域高校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全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如何适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竞争,培养出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这就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而传统的相对封闭的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已不能与之相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与课程创新应运而生,为区域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中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国际理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渗透在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中。在中学语文领域,虽然没有明确提到国际理解教育的字样,但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贯穿了国际理解教育的理念,语文教科书的设计和选文体现了国际理解教育的追求,综合性学习活动实现了语文实践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结合。中学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目标有着多方面的契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今后继续加大实施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国际理解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国际理解教育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它是在交织着冲突、发展、困惑、忧虑和希望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倡导、50年代的初步实施、60年代的进一步推进、70年代中期的转折及八九十年代的发展几个阶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50年历程记载着国际理解教育在国际社会上的曲折变化,同时也预示着国际理解教育在新千年的重要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3.
国际理解教育视野中的高中生物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理解教育旨在增进全球公民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以及共同认识、处理全球问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国际理解教育不仅是对新课程理念的拓展与延伸,也顺应了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国际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高中生物学科作为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有其独特的学科特色,探索如何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国际理解教育,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建设和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和良好契机,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东亚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冲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6年提出以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但是,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这使其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和冲突.本文对焦中日韩三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以期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5.
国际理解教育理念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46年提出以来,在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但是,各国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出发点和目的不尽相同,这使其在本土化过程中面临诸多矛盾和冲突。本文对焦中日韩三国际理解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以期为我国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论研究提供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国内国际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在其教育国际化潮流中,正在开展以多元文化教育为特征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践,这一动向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国际理解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以"和平文化"为核心,倡导"多元主义的教育价值观"。这一理论的提出是源于生态伦理学中关于"人与自然"、"人与人"及其"人与其自身超越"观点对国际理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Pelgrum  Willem J. 《Prospects》1992,22(3):341-349
Since 1987, International Co-ordinator of the IEA Computers in Education Study; was national project coordinator for the IEA Second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Study and Second International Science Study (1980–85). Co-author of several published studies on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Science Study as well as The Implemented and Attaine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A Comparison of Eighteen Countriesand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Education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9.
An outline is given of four separate proposals for the creation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the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EEC); the European Institute for the Promotion of Multi-media Distant Study Systems in Higher Education (Council of Europe); the European Centre for Higher Education (UNES-CO); and 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相似文献   

20.
《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方法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加入WTO后,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贸易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因此,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课程——《国际结算》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分析了该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国际结算》课程“双语”教学的实践方法,指出了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