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代凌蒙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中的被动句式,主要有“被”字式、“吃”字式、“为”字式、“于”字式和“所”字式。在对《二拍》中的被动句式进行了穷尽性统计与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它们的特点,从中可以看到明代被动句式是中古时期被动句式过渡到现代汉语被动句式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为乡里所患〕(初语二册《周处》)课本注为“被地方上的人认为是祸害”,欠当。众所周知,这是一个“为……所”表被动的句式,“为”引进主动者,“所”字后面是动词,这种例子在古文中常见,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剖。”(《史记·项羽本纪》)“囚犯卤簿,为前马所执。”(《聊斋志异·席方平》)“其印为予群从所得。”(《梦溪笔谈·活板》)  相似文献   

3.
《祖堂集》是唐五代时期语言的重要资料,“还(有)…也无”是其中一个典型的疑问句式,这个句式已有许多专家讨论过,但没有人将它与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联系起来考察,而闽南方言的定型大约也在唐五代时期,笔者认为这两个句式在结构形式与语法意义上有着系列的对应关系,本文通过具体语料的分析对比,提出唐五代时期“还(有)…也无”的句式应当是闽南方言“有无”疑问句式的前身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正>《愚公移山》是出自《列子·汤问》中的一个寓言故事,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毛泽东同志在40年代就曾提出我们要学习“愚公移山”这种精神.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一部分人把它说成是效率低、不合时宜了,并提出了“愚公应该搬家”的观点.愚公应该移山还是搬家?我认为愚公应该移山,而且愚公移山的精神也应该永远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1.而世又不与能死节者比教材注“与”“:称许,认可。”教参译文:“而世人又不会将我与能死节的人同等看待。“”与”,一作动词,一作介词,注、译不一致。注释有误,译文正确,关键是对“与”“、比”二字的解释。“与”确有“称许,认可”义,但这里若释为“称许能为大节去死的人”“,比”字就无法落到实处。其实“,与死节者”是常见的介宾短语“,与”的意义为“同”,这一介宾短语作谓语“比”的状语。“与死节者比”是一种常见偏正短语“,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廉颇蔺相如列传》)“、秦时与臣游”《(鸿门宴》)“、欲与怀王会”《(屈原列…  相似文献   

6.
主语不是动词谓语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发出者,而是动作行为的受事者,这种句式叫做被动句。现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多用“被”字,而古代汉语中的被动句式则复杂得多。请看《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段文字:(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兵挫地削,为天下笑。前两句是用介词“于”表示被动,第四句是用介词“为”表示被动。  相似文献   

7.
东干语“把”字句是很有特色的句式,这种句式在东干语中的使用频率很高.选取俄罗斯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俄文中篇小说《木木》为语料,将东干语译文与普通话译文中的“把”字句进行对比分析,试图以此探讨东干语中把字句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于”字是《诗经》中一个重要的虚词.它使用频率高,全书共出现三百六十余次;用法也比较复杂,历来众说纷纭.有时同一诗句中的同一“于”字,各家说解不一.如“黄鸟于飞”(周南·葛覃)之“于”,或释为“往”动词①;或释为“聿”,语助词②;或释为“之”,结构助词③;或释为“焉”,副词④;或释为“语中助词”,无义⑤.这种情况,成为了读诗者的障碍.我们认为,《诗经》同是我国周代社会的作品,都流行于黄诃流域中原地区,“于”字用法当有一定之例.特别是相同句式中同一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选入了唐代柳宗元的诗作《渔翁》,其三四句为“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其中“欸乃”注为“ǎi nǎi,摇橹声”。过去“乃”字的读音常被人忽略,词典注音也不统一。我们的看法是应读“ǎi”,依据如下。商务印书馆的《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外研社和语文出版社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版)、《新华字典》(2004年版)都收“欸乃”词条,并注音为ǎi nǎi。《辞海》收词而未注音,在“乃”字条目下只收nǎi一个读音。古汉语学习的权威词典《辞源》却有一个不小的疏忽:“乃”字只收一个读音,而“欸乃”词目…  相似文献   

10.
介词“於”字在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 (也就是说什么时候该用“於”字,什么时候不该用“於”字),是一个众说纷纭、争论已久的重要的语法问题。王力在指导研究生时说:“我们可以做一篇文章专谈《史记》中这种所谓省略‘於’,字的情况:在什么情况下用‘於’字,在什么情况下不用‘於’字。”这种建议,以点带面,显然有助于说明“於”字在古汉语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问题。根据个人的考察,“於”字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於”字的有无,严格地说不是由句式决定的,而是由补语所表示的不同意义决定的。换言之,在《史记》名词性补语中,就句式看,“於”字有无是任意的;而就补语意义看,“於”字有无不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1.
一“室”一“献” 情态俱出 《愚公移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愚公看到全家及村人由于“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就集合全家人商量移走太行、王屋二山。原文写到老愚公“聚室而谋”,课本对“室”的解释是“家”。那么原文为什么不直接用“家”而要用“室”呢? 其实,“家”这个词很早就出现了,《诗经》就有“宜室宜家”之句。古人认为,一个家,前为堂,后为室。即我们所谓客厅和居室。愚公集合自家人商量事情,既不能让大家在客厅、居室散乱而坐,也不须正儿八经在客厅议事,而一个“室”字用得既合乎事实,又让读者对愚公全家人商量事时的情态产生丰富的联想:老愚公盘腿坐于炕上,儿孙们团团围坐在老愚公周围,热烈地讨论着愚公的提议,一个感天撼地的伟大计划就在这样一个亲切而热烈的氛围中产生了。可见,作者用“室”是有独特用意的,用词妙趣横生。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第一册《石钟山记》里有“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之句。其“侧”字究竟应该怎样读、怎样解呢?高中语文第一册《教学参考书》(199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译文”是:“巨大的山石在旁边矗立着,有千尺高……”等,从译文中不难看出,它们都把“侧”字读成了“cé”,解成了“旁边”。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8年8—9期合刊上发表了季文先生《愚公之妻也是“移山”计划的反对者》一文(下称《反对》),文章开宗明义:……如果说愚公之妻也是愚公计划的反对者,则大多数人都不能同意此观点。然而笔者经过对课文的仔细爬梳、对愚公之妻话语的反复揣摩后得出结论:愚公之妻确实是“移山计划”的瓦对者。此论新则新矣,然而经不起推敲。季先生得出如上结论的理由有三,下面试逐一讨论。  相似文献   

14.
初中《语文》第六册《句式的变换》讲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时引用了一篇课文里的一个句子: 将军一面走,一面四下里看看,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引者认为,这句话中主动句式和被动句式兼用。“陈述对象一致”,有很好的表达效果。其实,这个例句是有毛病的。“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是一个用了“被”字的被动句式。我们知道,被动句谓语中的主要动词应是及物动词,主语一般是这个及物动词的受事。而“他被这劳动的场景深深地激动了”显然不符合这些要求。它的谓语“激动”,除了“激动人心”(使人心激动)个别说法以外。基本上被用作不及物动词,是不可以带“某某人”一类的宾语的。比如  相似文献   

15.
《谋攻》是《孙子兵法》的代表作,阅读的人很多,影响也特别大。但对《谋攻》中的部分内容,却出现一些不同的翻译和评论。如对《谋攻》中的“全国为上,破国次之……”的“全”和“破”,大部分的译文评注是从敌国来理解的,只有极少数的译文和评注是从本国来理解的。对《谋攻》中“一胜一负”的“一”字,在一些译文和评注中也出现了分  相似文献   

16.
主动句、被动句是分别以施动者和受动者为主语的。运用这两种句式,有一个恰当配合的问题。配合失当,理不顺辞不畅。此类病句常见。例如:(1)一些人并根据站不住脚的理由,给他种种惩处,直至被迫退休。(1978年5月24日《光明日报》:《不到长城非好汉》)前一分句以施动者为主语,主动句式;后一分句却改变了角度,变受动者为主语,被动句式。全句成为“一些人”,“给他惩处”,“被迫退休”,颇不通达。可改“被迫”为“逼他”,使两个分句主语一致,语气连贯。  相似文献   

17.
《史记》是汉语史的重点研究对象。它不仅在词汇方面富有特色,而且在语法方面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烙印。《马氏文通》早就指出:“《史记》往往同一句法,‘於’字有用有不用者。”本文在对《史记》全部名词性补语作了一番考察的基础上,试图说明《史记》“‘於’字有用有不用者”的句式特点及其在现代汉语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邝文霞 《考试周刊》2012,(23):15-17
文学是语言艺术的最高形式,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和内涵。文学作品中通过句式结构的错落组合及声音修辞的综合运用表现出来的音乐特性,是文学作品艺术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通过对林语堂先生所译《浮生六记》的深入分析.分析了在文学翻译中如何巧妙借鉴语音修辞、对偶句式、叠音字等策略,将原文通过句式结构变化和叠字营造的音乐美传达给译文读者。  相似文献   

19.
句式转换是推导“V双”的前提。“绝对对称”结构“NP1 VP NP2(NP1=NP2)”的自身特征决定了它无法按照《语法讲话》的句式转换要求生成另外一种句式,它只存在一种句式。句式转换这个前提不成立,那么就不能用“NP1 VP NP2(NP1=NP2)”这个句式来推导“V双”,利用该句式推导出来的“V双”也不科学。  相似文献   

20.
词是中国抒情诗中的一种特殊样式,与中国四、五、六、七言诗的整齐句式不同,它主要是以长短句来组织成篇的.词是长短句式的格律诗. 词的长短句中,从一言到九言都有,在句法上也有特殊形式.其中一言句的,如《十六字令》的首句即是.像蔡伸的《十六字令》开头是一“天”字.二字句的,如《满庭芳》下片的首句即是.像苏轼的《满庭芳》(“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下片开头是“云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