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的填报质量和妇女病的检出情况.方法 按照<北京市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说明>对西城区各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进行审核及汇总,分析报表填报存在问题及妇女病患病情况.结果 三级医院的报表按时上报率明显低于二级医院(χ2=6.000,P<0.05)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χ2=5.238,P<0.05).2011年西城区妇科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30.00%,乳腺良性疾病的检出率为41.98%,三级医院妇女病体检共检出卵巢癌1例,乳腺癌10例,乳腺癌检出率(27.88/10万)与其他级别医疗机构的癌症检查率(无癌症病例检出)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32,P<0.05).结论 三级医院上报妇女病报表需提高填报质量,其他级别医疗机构上报妇女病报表需提高检查质量.各级医疗机构需进一步加强妇女病健康检查年报表的上报管理工作,提高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为政府医疗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对健康产出的影响。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指标,再利用我国各地区2002—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用模型。结果:医疗卫生综合服务水平能够改善我国居民健康水平;分地区比较发现东部、中部、西部表现出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的卫生医疗服务显著改善了该地区居民健康状况,而中、西部地区卫生医疗服务对居民健康状况的改善作用不显著。结论:加大各地区医疗卫生服务投入,如卫生人员数、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的增加;注重区域均衡分配,特别是增加中、西部地区投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及其公平性,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供依据。方法 人力资源数据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信息系统》,人口学数据来源于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描述不同级别(省、地市、县区)和不同地区(东部、中部、西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工数、年龄结构、学位结构和职称结构;分析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公平性,计算基尼系数。结果 东部地区三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5岁以下年龄组所占比例为31.54%、有学位人员比例为39.13%,正高和副高比例为12.83%,均高于中部和西部;卫生人力资源按人口分布的基尼系数为0.117 0,低于中部和西部。结论 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较好,其中东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人员素质较高,人力资源配置也更为均衡。应加强中西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改善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四川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用药情况,为指导基层医疗机构合理用药、降低门诊处方费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样本县(市、区)中随机选择一个乡镇/街道,对辖区内的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街道卫生院和进行家庭询问调查的2个样本行政村/居委会中的各一所社区卫生服务站或村卫生室的处方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处方7737张,四类机构处方中平均中成药品种数为1种,西药品种数为3~4种,通用名药品比例、基本药物比例社区卫生服务站最高(分别为91.4%,97.7%);平均抗菌药数均为1种,联用抗菌药的比例和针剂使用率均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低(分别为16.9%、34.6%),乡镇卫生院平均针剂数为1种,其余均不到1种;四类机构前十位处方病种顺位不同,但上感、胃肠炎、慢阻肺在四类机构中均位于前五位,且上感均位居首位.结论:我省基层医疗机构门诊处方平均使用药物品种数较多,抗菌素使用率和针剂使用率较高,需加强基层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并分析山东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公平性。方法:运用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分析卫生资源配置和利用公平性。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万服务人口拥有床位6.16张,医疗设备4.91个,门诊量7 797.33人次;乡镇卫生院每万服务人口拥有全科医师0.60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际开放床位基尼系数为0.252,东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全科医师基尼系数为0.266。卫生资源区域内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在60.00%以上。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人均配置不足且公平性差;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配置匮乏,全科医师尤为严重;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卫生服务利用不足。中西部地区卫生资源配置公平性优于东部,区域内差异是公平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及公平性分析。方法 采用集聚度和Theil指数对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 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员数由2014年192397人下降至2019年187564人,平均每年以0.42%的速度下降;我国疾控中心各类卫生人力资源主要分布在人口较为密集的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但2014-2019年我国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疾控卫生人力资源的集聚度均>1,西部地区各类疾控卫生人员的集聚度均<1;区域内部的差异是造成我国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不公平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应进一步调控疾控中心卫生人力资源总量,优化卫生人力资源的区域布局,不断改善区域内部各省份卫生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性。  相似文献   

7.
比较东西部地区市社居民健康状况、卫生需求及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展社区卫生服务(CHS)工作,对西部的开发是重大的贡献,也是健康的保证,东西部城市社区居民的健康问题有显著性差别,东部地区自报慢性病较西部多,而西部地区自报“亚健康”问题较东部高,东部地区多是利用二、三级医院,而西部地区多是利用一级医院,东西部两周支付的医药费基本无差别,大约在10-999元的水平,结论:加强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在东西部地区进行定期追踪,以发现能反映CHS进展的最新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2015年山东省东中西部1 246家9类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情况。方法: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对山东省东中西部1 246家9类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总体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评价。结果:中西部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转型、东部二级医院转型和延伸社区卫生服务站区域占比偏高;中西部各类无效率偏高。结论:九类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定位不明确,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不足和浪费并存;各层级医疗机构呈"倒金字塔型"分布,数量不足、资源配置效率低;东部二级医院转型和延伸、中西部一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转型社区卫生服务站是目前最适于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东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层级断层现象;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技术有效方面更具发展潜力,东部个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站应试行购买医疗卫生服务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公平性进行评价分析,为优化政府卫生支出、促进全国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从空间视角出发,运用空间差异分析、集中指数法,对2011—2020年我国各省份政府卫生支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部、东北地区的人均政府卫生支出低于东部、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政府卫生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在4个地区中最低;按人口数、经济水平、床位资源为评价标准的政府卫生支出集中指数为正,显示公平性不高。结论:政府卫生支出空间分布地区间差异较大、公平性不高,应因地制宜优化中央转移支付结构、提高地方政府尤其是省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区域政府卫生投入更加均衡。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养生》2013,(8):4-4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决定,在全国开展为期1年的基层医疗机构集中整顿。基层医疗机构达不到基本标准的,依法暂停执业,责令整改。经整改仍不达标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清理整顿的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医务室、诊所及门诊部。有关部门将对基层医疗机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2011-2020年中国疾病控制机构(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公平性,并预测未来5年全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数量,为加强疾控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卫生资源集聚度评价我国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的公平程度,采用指数平滑法对疾控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结果]2020年,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分别为1.38人、1.13人、1.43人、1.76人,人力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为东部>中部>西部,按人口配置的公平性为西部>中部>东部。通过指数平滑法对2021-2025年疾控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结果为197,128人、201,831人、207,477人、214,067人、221,599人。[结论]我国疾控人才队伍总量不足,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每万人口疾控人员数未达标,疾控人力资源空间布局不均衡且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省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上报健康教育工作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现状。方法以2015年7月1日至2018年6月30日各省上报健康教育信息为研究对象,按照信息内容进行分类,分析各省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结果各省共上报健康教育活动信息3798篇,信息数量排列前6位的依次为健康活动类1132篇,占29.81%;知识普及类483篇,占12.72%;场所健康促进类338篇,占8.90%;工作督导类307篇,占8.08%;控烟类270篇,占7.11%;总结表彰类248篇,占6.53%。按地域划分,东部占77.07%、中部占12.09%、西部占10.84%。结论各省上报信息与全国健康教育重点工作和任务基本一致,可将上报信息作为了解各省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区域公平性进行评价,为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集中指数、泰尔指数和集聚度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进行公平性分析。结果 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政府卫生支出的集中指数为正数,说明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我国政府卫生支出人口分布的泰尔指数在0.0090~0.0112之间,不公平性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地理分布的泰尔指数在0.4055~0.4107之间,不公平性来自于区域内。从卫生资源集聚度来看,东部地区大于4,中部地区大于2,说明政府卫生支出按地理配置的公平性过高;东北地区小于0.9,西部地区小于0.4,表明政府卫生支出地理配置相对不足。从卫生资源集聚度/人口集聚度来看,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大于1,说明政府卫生支出相对于集聚人口过剩;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小于1,说明政府卫生支出相对于集聚人口不足。结论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整体倾向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政府财政要继续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各地区要发展地区经济,提升卫生健康事业的供给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东部地区基层卫生服务发展增速时,西部地区发展缓慢.以太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研究大武口区基层卫生服务现状,对宁夏乃至全国医疗卫生服务的提升具有极大地借鉴意义.采用结构化访谈的方式,从管理者、实施者两个维度了解大武口区基层卫生服务基本情况,发现存在卫生服务资源不足、政策不完善、人员不稳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间职工流动的现状。方法通过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了全国各级各类376所样本公立医疗机构,获得流动职工个人人事方面和调动去向信息,分析东中西部地区人员的地区流向和流动人员素质的变化趋势。结果中西部地区公立医疗机构的人力都为净损失,5年半损失分别为9203人和679人,东部则净流入9882人;总体上,中东部公立医疗机构的人力素质在5年中得到明显改善,西部虽然从学历来看,人力素质也在提升,但结合职称和流出人员的素质因素分析后发现,总体上变化不明显,并且中西部与东部的人力素质相对差距有扩大的趋势。结论我国公立医疗机构的人员流动存在中西部向东部流动的现象,西部医疗机构卫生人力的素质处在徘徊状态,并且中部人力素质提高的程度不及东部地区,这势必将导致东部地区具有更大的竞争优势而加剧医疗资源地区不平衡的状况,从长远来看,无疑会对地区之间的卫生服务公平性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进一步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为合理促进基层医疗机构收入转变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东、中、西部三省60家基层医疗机构的总收入及药品收入数据,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调查机构的机构总收入均呈上升趋势;药品收入除西部地区略微增加外,东、中部地区药品收入均出现下降;药占比下降明显,其中,东部下降幅度最高(14.37%),中部其次(7.41%),西部最低(2.41%)。结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有利于扭转基层医疗机构药占比过高的问题,但需要建立多渠道的长效补偿机制,保障政府财政投入充足及时,才能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可持续实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常见病卫生技术利用情况,提出建议。方法根据预调研结果,确定城乡基层医疗机构住院病人前10位常见病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8家城乡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系统抽样,抽取样本医疗机构样本病种住院病历,统计住院病人基本信息及卫生技术利用情况。结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病人的住院天数、检查项目、化验项目及药物使用大部分高于乡镇卫生院。结论相关部门应加大农村卫生事业投入;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适用性基础设施建设及常规设备的配置与更新,贯彻与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及基层医疗机构应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卫生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34个区县基层卫生人力配置及公平性。方法:利用重点联系区县2013-2015年的卫生计生统计年报表数据,采用千人口(万人口)卫生人力反映其配置水平,计算各类基层卫生人力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反映其公平性,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分析区域内和区域间因素对总体不公平的贡献。结果:2015年,重点联系区县基层千人口卫生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1.44人、0.52人和0.40人,万人口全科医生数为2.43人,与2013年相比,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减少,万人口全科医生数增加明显,东部地区基层卫生人力配置高于中西部。2015年,卫生人员、执业(助理)医师、全科医生和注册护士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70 7、0.192 0、0.354 2和0.187 3,泰尔系数分别为0.019 9、0.026 2、0.132 2和0.031 4,除全科医生外的其他基层卫生人力配置较为公平,与2013年相比,执业(助理)医师和全科医生公平性趋好。基层卫生人力在区域间的配置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均在15%左右,区域内部占85%左右,其中,东部地区内部配置差异对总泰尔指数的贡献率约60%。结论:重点联系区县基层卫生人力配置不公平主要来自区域内部,尤其是东部地区;基层卫生人力配置仍显不足,全科医生队伍建设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姬一兵  郭岩  郭青  张春曦  马家奇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0):4266-4268,4271
[目的]发现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监测工作质量。[方法]以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东部、中部和西部各2个省做为样本地区,每个省再随机抽取14家医疗机构做为受检单位,开展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质量的调查。[结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县级及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的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率、一致率、准确率、完整率和及时率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之间以及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存在地区差异并且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告质量也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机构规模影响着传染病的监测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纵向与横向两个角度,评价浦东新区医疗卫生机构人力资源分布的均衡程度。方法收集现有资料和开展医疗卫生机构人员调查,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X^2)和Gini系数测量。结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占总量(26837人)的1/4左右,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占4%;不同类别机构卫生人员在职称、学位构成上都存在显著差异(P〈0.011);北片区域在卫生人员数、高级职称数与硕士以上学位人数上都占70%以上;社区卫生机构人员配置Gini系数均〈0.1。结论社区卫生与公共卫生人员不足、整体质量较低,公立医疗机构人力资源地域公平性有待改善,需进一步加强基层和郊区医疗机构卫生人力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