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南疆环塔里木特色林果产区果林行间套种生产牧草的干草产量、根系分布、营养品质及土壤相关性状,探讨林下套种牧草的生产可行性及对果园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大成龄香梨果林套种高羊茅、鸭茅、黑麦草和苏丹草干草产量分别为5.45、3.62、4.71、11.12 t/hm2;低矮红枣果林行间套种草木樨、大叶苜蓿、苏丹草、一年生黑麦草一年内可刈割3 次,其干草产量分别达到9.20、8.78、14.33、7.58 t/hm2,且供试牧草地下根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20 cm 土层以内,果园生草后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均高于清耕区;稀植果林套种牧草可以保证一定的牧草产量和品质,对果林根层土壤性状无明显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红枣和核桃成龄果林行间套种苏丹草,研究产草量以及对土壤容重和水分含量的影响,为成龄果林行间的种草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田间取样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其产草量、根系分布、土壤容重和贮水量,并对土壤的影响与相邻的棉花套种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红枣林行间套种苏丹草一年可刈割三次,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达到51 526.5kg/hm2和20 397.0 kg/hm2;核桃林下套种一年可刈割两次,其鲜草和干草产量分别为35 008.5kg/hm2和13 582.5 kg/hm2;苏丹草套种后土壤容重与相邻的棉花套种地相比有下降趋势.[结论]红枣套种苏丹草的生产性高于核桃套种苏丹草;与相邻的棉花套种比较,对果园土壤、果实产量和品质无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红枣与牧草间作对果园土壤养分及小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红枣果园间作不同牧草,测定产草量以及对果园小环境的影响,与清耕区进行比较分析,为红枣果林行间种草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红枣林行间套种草木犀、大叶苜蓿、苏丹草、一年生黑麦草的干草产量为9 198.3、8 775.3、14 331.75、7 576.8 kg/hm2;与清耕区相比,生草区的地温与空气温度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得到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发生变化,有机质含量得到有效提高,间作豆科牧草对全氮含量的改善较明显,表现为豆科禾本科清耕,各处理区中土壤全磷含量随土层加深略有上升的趋势,全钾含量则差异均不显著。红枣间作牧草不仅可以保证一定的牧草产量和品质,而且对果园生态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库尔勒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果园土壤性状的影响和产草量。果园内,分别设距树干0.5m处外和1.5m处外2个采样区,测定采样区内苏丹草产量和0~60cm土层的土壤容重及土壤养分。结果表明,离树干1.5m处外干草产量为2.25kg/m^2,显著高于离树干0.5m处外的1.34kg/m^2。离树干0.5m处外0~20、20~4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分别为81.26g/m^2、14.38g/m^2约为离树干1.5m处213.62g/m^2、32.89g/m^2的38.03%、56.27%,且90%以上的牧草根量分布在0~20cm的果园土层,苏丹草与果树的根系几乎无重叠现象。可见,香梨果园套种苏丹草对土壤性状及养分无负面影响,1a可以收草3次,其产草量可达大田产量的60%左右。  相似文献   

5.
牧草引种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丹麦引进的19个牧草品种,经3年引种筛选试验,通过牧草生长发育及适应性观测及再生长速度、鲜干草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豆科牧草红三叶品种中Rajah的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54.54t/hm2、27.56t/hm2,紫花苜蓿中Bc-2alfafa鲜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87.69 t/hm2,19.97 t/hm2;禾本科牧草中,供试的各品种鲜草产量均在68~79 t/hm2,干草产量在13~20 t/hm2,其中forage2-cina鲜草产量最高为 78.46 t/hm2,Lph1407干草产量最高为19.39 t/hm2;再生速度上看,禾本科牧草高于豆科牧草,且禾本科牧草中鸭茅Amba、Sparta品种平均生长速度最快,豆科牧草中红三叶品种较紫花苜蓿品种快.初步认为,供试的19个牧草品种均可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及其类似地区用于人工草场建立、草地改良及退耕还草.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75、150、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的3个尿素施肥水平对多花黑麦草、燕麦、小黑麦(冬牧70)、饲用豌豆、紫云英、箭筈豌豆、毛苕子在红壤丘陵区冬闲田种植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干草总产量受第1茬影响较大,其变化趋势与第1茬干草产量相似;除紫云英和毛苕子外,22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的总干草产量显著高于7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P<0.05)。在"稻-草"模式和"稻-稻-草"模式下,燕麦和多花黑麦草的150、22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处理干草产量高于其他牧草,显著高于豆科牧草(P<0.05);在豆科牧草中,除饲用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和箭筈豌豆75 kg/hm2处理外,其他豆科牧草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果园生草的生态作用及其栽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特别是低丘红壤果园,土壤有机质缺乏、结构差、养分贫瘠、易旱等,困扰着果园产量提高及其品质改善.经长期观察和试验研究表明,果园生草能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果园生草是指果园套种紫云英、大绿豆、黑麦草等豆科或禾本科牧草,也可人工筛选某些品质优、适应性好、抗逆力强的自然杂草(如马塘等),让其繁茂生长,覆盖果园地面并适时翻耕入土,培肥改土的实用性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苏丹草、高丹草、燕麦等8种一年生牧草、饲料作物的产量、生长速度、鲜干比、抗病虫害等方面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高丹草(15260kg/hm2),产量最低的是一年生黑麦草(7933kg/hm2),苏丹草、高丹草、燕麦的综合评分表现较好,且于其他牧草差异显著(P〈0.05),因此,适宜于当地种植的一年生牧草依次为:高丹草、苏丹草和燕麦。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火龙果的除草费用及减轻对火龙果根系的伤害,改善果园小气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从而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进行生草栽培研究。秋季在火龙果的株行间套种鼠茅草,是一种新型的土壤管理方法,达到节省除草费用,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绿色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2002~2005年在独山县退耕幼林地套种黔草1号高羊茅,进行种子生产及效益评价研究,对种子产量和牧草产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3年种子产量分别为140.55 kg/hm2、679.80 kg/hm2和691.50 kg/hm2,秸秆产量为1 469 kg/hm2、2 250 kg/hm2和2 238 kg/hm2,青草产量为57 810 kg/hm2、52 220 kg/hm2和51 730 kg/hm2;套种高羊茅后,在进行牧草管理的同时对林木进行管理,既使牧草和种子双丰收,又促进了苗木的生长,收益明显提高,最高达到19 098.00元/hm2,是套种前4 750元/hm2的4倍。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不同牧草对渭北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对渭北苹果生草园和清耕园土壤理化分析结果表明,生草平均降低0~40 cm土壤容重6.5,增加田间持水量7.19,显著地增加o~20 cm土壤有机质,禾本科牧草每年增加0.1,豆科牧草增加0.15.同时,生草降低了0~40 cm土层全N、全P、全K含量,牧草、苹果在该土层存在养分竞争,应在生产中加强对牧草的施肥管理,但生草能提高该土层水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有利于苹果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且禾本科牧草活化有机P的能力强于豆科,而豆科牧草提高水解N强于禾本科.在渭北苹果园生草中开展不同种类牧草混作和轮作有利  相似文献   

12.
牧草+香蕉+龙眼组合植被演替规律的试验结果表明,4a内,草、果植被地上生物量保持相对稳定的产草量,其中以混播草地套种果树处理的平均干草产量最高,达12205kghm-2,香蕉产量9687.6kghm-2.牧草对香蕉生长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龙眼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采用新技术宽窄行种植的香蕉所形成的遮荫,对牧草生长的影响不大.龙眼的生长对牧草的影响也不明显.应用此模式开发南亚热带低山丘陵,具有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每公顷年平均可获产值18948.12元(龙眼投产后效益将逐年递增).并能提高土壤含水量8.8%-20.1%(秋末),增加土壤有机质6.86%,夏、秋季降低地表温度11.3-19.6℃.5a后,龙眼持续生长,树冠逐年扩大,对牧草的生长将产生不利影响,这是植被演变的总趋势,但逐年的演替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果园种植牧草对果树树体生长及其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果园生草区果树树体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多年跟踪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果园全园生草3a期间内会对果树(龙眼)生长产生影响,但不显著。果园全园套种不同牧草5a时,果园全园套种宽叶雀稗对果树(蜜柚)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而此时其它参试牧草百喜草、平托花生、圆叶决明、日本草等对果树树体影响差异不显著。果园生草后,显著降低了蜜柚的根系活力。特别是宽叶雀稗区蜜柚根系活力最低,平均仅为317.11μg·g^-1·h^-1,较对照(547.85μg·g^-1·h^-1)降低了42.12%,而套种圆叶决明措施蜜柚根系活力降低程度最小,平均达到了493.73μg·g^-1·h^-1。生草处理之间除了圆叶决明和平托花生差异不显著以外,其他处理之间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10a来,我们根据草地生态学原理和利用系统工程研究办法,在水土流失区、红壤山地和丘陵地筛选利用18种优质高产牧草(如圆果雀稗、卡松古鲁狗尾草、拟高粱、宽叶雀种、马店、多花木兰等)建植人工草地和草果(林)结合植被这1400hm2.通过在果园中或水上流失区建植草地,保持了水土,改善了上壤肥力和果树(林木)的生长环境,提高了果树(林木)的生长速度,增加了果树的产量(10%-20%)和果实品质(糖度提高3°),获得了高产优质的饲料.每公顷草料可生产450个畜产品单位的牧业产品.通过草粉代替皮等精料(代替率为5%-26.2%),可降低饲养成本13.54%.利用牧草作菌基栽培食用菌,既节省了大量木料,又可将其投入产出比提高到1:10以上,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牧草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凉山州安宁河流域的半山坡地有5.3万hm2,为了开发利用这些坡地,在西昌市西溪乡北河水库建设了以栽培枇杷,石榴,李子和油橄榄,其下土壤套种绿肥植物紫云英,苜蓿,三叶草和黑麦草为主的生态果园作为示范.建设9年后,对生态果园内的土壤进行物理特性分析,与未建设果园的荒地作比较。结果表明,生态果园建设使土壤容重下降,除油橄榄和枇杷树下40~60 cm土壤深度外,其余采样点的容重小于1.6 g/cm3,低于荒地容重。生态果园土壤的孔隙度比荒地土壤的孔隙度增加25.18%~31.70%,大于40%,平均44.41%。生态果园建设对土壤质地具有改良作用,土壤分散系数下降,结构系数升高。生态果园土壤水分含量高于荒地土壤60.0%以上,最高达144.2%,果园建设对土壤保水保肥有益。建议在安宁河流域种植根系发达,雨季需水量大,干季耐旱的果树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果园生草对果园杂草防控、土壤养分和果树营养状况的影响,并对3个生草处理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最优果园生草处理,为阿克苏地区生草制果园的土壤管理及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方法】设对照处理(清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黑麦草(Lolium perenne)和油菜(Brassica rapa var. oleifera de Candolle)4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12个小区。测定2017~2019年牧草和杂草地上生物量、2019年土壤养分及果树叶片营养成分含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及综合评价不同生草制度下的杂草生物量、土壤指标以及果树叶片营养指标因子。【结果】2019年白三叶处理下杂草地上生物量下降幅度最大(59.3%)。油菜处理下土壤有机质(23.90 g/kg)、土壤速效钾(164.37 mg/kg)和碱解氮含量(89.77 mg/kg)最高。与对照处理相比,3个生草处理均可显著(P<0.05)增加苹果园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降低果园土壤容重和pH,显著(P<0.05)增加叶片中的叶绿素、磷、氮、镁、钠。【结论】苹果园生草以种植油菜为最佳。  相似文献   

17.
生草当年对枣园土壤性状及红枣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生草当年对宁夏灵武枣园土壤水溶性总盐、有机质及酶活性等土壤生化性状及红枣品质的影响。以宁夏灵武长枣为供试材料,以清耕为对照,分别生自然草、黑麦草、蒲公英、三叶草和黑麦草+豌豆,研究不同生草类型当年对枣园土壤性状及长枣品质的影响。所有生草处理在当年均能降低枣园土壤盐分含量,以生蒲公英最为显著,较清耕降低30.36%。生草当年对枣园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消耗较大。其中,黑麦草+豌豆对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消耗最大。生草当年可降低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同时对于提高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却有显著效果。各生草初期(除黑麦草和蒲公英)均可提升长枣Vc含量,以黑麦草+豌豆最为显著,较清耕提高60.66%;各生草处理可溶性糖含量均>清耕,且蒲公英处理达极显著水平,较清耕提高102.72%;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蒲公英外均<清耕。长枣纵径除自然草和三叶草外均>清耕;横径除自然草外均>清耕。生草当年能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盐分,提升长枣Vc和可溶性糖含量,但对表层土壤速效养分消耗较大。为了提升长枣的品质,确保枣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生草初期应根据生草带来的营养消耗及时补充矿质营养,避免草树争肥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