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为研发一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大鲵肽酱香酒,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主要指标,多肽含量为辅助指标,比较酸水解、酶水解和直接浸泡等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大鲵肽酱香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大鲵肽酱香酒酶解条件优化。结果表明,酶水解法优于酸水解法和直接泡制,其最佳酶解工艺为木瓜蛋白酶添加量6 126 U/g、酶解时间4 h、酶解温度55 ℃、酶解pH 4.5。在此优化条件下,大鲵肽酱香酒多肽含量为(14.20±0.11) mg/mL,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77.98±0.99)%,羟自由基清除率为(70.66±0.70)%,还原能力(吸光度值A700 nm)为0.651,表明大鲵肽酱香酒具有一定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2.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中国珍稀的两栖动物,体内尤其是皮肤含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是制作功能性保健食品的理想材料,将贵州酱香型白酒和大鲵结合研发大鲵保健酒,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大鲵皮肤泡制酒的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泡制酒并未引起小鼠肝脏组织病理学改变,且肝脏组织中谷胱甘肽(GSH)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出现了显著性上升(P0.05);活性氧簇(ROS)、丙二醛(MDA)的含量出现了显著性下降(P0.05);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的含量均未出现显著性变化。结果表明,大鲵皮肤泡制酒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为大鲵保健酒进一步开发增加了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以大鲵肉和白酒为原料优化养殖大鲵酒的制备工艺并考察大鲵酒的稳定性。采用生物蛋白酶酶解大鲵肉制备酶解液,考察酶种类、加酶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料液比以及pH值对大鲵肉水解度和酶解液中肽得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酶解工艺参数。将所得酶解液经冷冻干燥制成质量可控肽粉,加入到白酒中配制成粗大鲵酒,选用皂土、明胶、蛋清粉为澄清剂进行澄清处理得大鲵酒。试验结果表明,选用风味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比为1∶1)进行复配,肽得率最高;正交试验优化得大鲵肉最佳酶解工艺条件:复配蛋白酶加酶量6 000 U/g,温度50℃,pH7,酶解3 h,料液比1∶4(g/mL),此条件下肽得率达80.28%。大鲵酒澄清剂考察试验显示,添加质量浓度为0.2 g/L皂土的大鲵酒透光率近90%,大鲵酒处理前后肽含量分别为16.63 mg/mL和14.09 mg/mL;稳定性试验显示在常温25℃较稳定,感官分析大鲵酒风味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4.
以大鲵肝脏和白酒为原料制备大鲵肝肽酒,通过酶解法制备不同分子质量肝肽,对其体外乙醇脱氢酶(ADH)激活活性、体外抗氧化活性和溶解度进行测定,并采用生理盐水、白酒、大鲵肝肽酒分别灌胃小鼠,对小鼠肝脏及血清中相关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子质量<3 000 Da肝肽(GSLP-Ⅲ)对ADH激活率最高(83.53%),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均>83.50%,还原力最高(吸光度值0.44),在53%vol白酒中溶解度较高(94.35%)。与白酒组小鼠相比,大鲵肝肽酒组小鼠肝脏乙醇脱氢酶(ADH)、乙醛脱氢酶(A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分别提高66.58%、26.84%、15.84%、36.92%,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含量分别降低17.37%、26.39%,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分别降低21.82%、23.61%,说明大鲵肝肽酒对小鼠酒后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针对前期实验从白酒酒醅中分离、提取和鉴定出的两种短肽Val-Pro-Asp (VPD)和Lys-Gly-Pro (KGP)的细胞水平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以AAPH诱导氧化损伤的人体肝癌细胞(Human hepatoma cell,HepG2 cell)为模型,测定短肽对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抗氧化酶的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VPD和KGP具有细胞内抗氧化活性,其作用机制体现在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ROS含量,提高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三种酶的活力以及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同时也能够通过降低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水平,如丙二醛(MDA)的含量来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并且两种多肽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上升基本呈现一定的增强趋势。综上所述,两种短肽在细胞水平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这为后续通过调整白酒蒸馏工艺条件,从而提高酒醅中功能性多肽进入白酒中的含量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6.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2):111-117
为有效利用大鲵加工副产物大鲵皮,研究了大鲵皮胶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条件。采用化学发光法,以羟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分别研究了酶的种类、酶添加量、酶解pH、温度和时间对大鲵皮胶原蛋白肽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大鲵皮胶原蛋白制备抗氧化肽的工艺,确定了最适工艺条件:即酶添加量7000U/g,pH 8.5,温度55℃,时间4h,在此工艺条件下,大鲵皮胶原蛋白抗氧化肽清除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3.15%。  相似文献   

7.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充分认识不同工艺类型酱香酒在感官和指标上的差异,采用紫外光谱、气质谱联用和离子色谱对坤沙、翻沙、碎沙和窜沙工艺及其不同轮次酱香型白酒的吸光值和挥发性物质进行了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法研究不同工艺、轮次酱香型白酒吸光值与挥发性化合物差异,并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进行潜在的标记挥发性化合物定量与鉴定。结果表明,紫外光谱法的PCA可以区分坤沙工艺与其他工艺的酱香型白酒;挥发性物质PCA只能区分坤沙工艺和窜沙工艺的酱香酒,6轮次酱香酒与成品酱香酒挥发性物质含量更相近。挥发性化合物质PLS-DA模型中,定量苯甲醛、2,3,5-三甲基吡嗪、己酸乙酯、乙酸和异丁醇为5种重要标记化合物,层次聚类分析可以把碎沙、窜沙聚类并与坤沙工艺酱香酒区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 缩短酱香型白酒的发酵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探索新型酱香风味白酒酿造工艺。方法 采用固液结合的酿造方式,30%(质量比)原料整粒蒸煮拌曲后高温堆积,70%原料粉碎后加浆液态糊化糖化,将两者混匀添加高温大曲和芽孢杆菌,分阶段控温发酵。对高温大曲添加量、芽孢杆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分别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检测发酵过程中酒醅pH、酸度、还原糖和酒精度的变化,测定原酒中的风味成分,结合感官品评确定单因素,再进行正交实验,以酸度和感官评分为考核指标优化发酵工艺。结果 添加30%高温大曲,堆积48 h,添加2.0%芽孢杆菌, 1~10 d控温30℃, 11~24 d控温40℃发酵为最优酿造工艺,蒸馏所得原酒酸度为0.79g/L,总酯含量为1.12g/L,感官评分为87分。结论 采用本工艺酿造的酱香风味白酒清亮透明,酒体醇和,酱香较明显,有空杯香,风格较典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近几年酱香白酒市场的持续发力,人们对酱香白酒的喜爱度空前高涨.但酱香白酒市场鱼龙混杂,各种翻沙酒、碎沙酒、甚至串酒冒充正宗大曲酱香酒,误导消费者.通过对多种大曲酱香白酒(坤沙酒)、复糟酒(翻沙酒、碎沙酒)和串酒样品的感官品评分析,对关键性指标进行数字标度,进而建立感官分析雷达图,研究坤沙酒、翻沙酒、碎沙酒、串酒的感...  相似文献   

10.
马荣山  刘婷  郭威 《酿酒科技》2007,(11):34-37
以酱香型白酒的感官评分标准为基础,应用模糊决策理论对酱香型白酒的感官品评进行研究,以此确定酱香型白酒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发酵时间对酒的酱香风格的形成有较大影响;发酵温度、曲料比、曲的配比对酱香酒的品质、酒质的影响明显;麸曲酱香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21 d,发酵温度20℃,曲料比1:1.1,白曲:酵母曲:细菌曲为4.5:1:2.(孙悟)  相似文献   

11.
<正>本刊讯:据《糖酒快讯-白酒》报道,2017年4月28日,"酱香白酒高温堆积工艺机理的研究"项目成果鉴定会暨云门酒业"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研究院"揭牌仪式新闻发布会在山东新闻大厦举行。中国北方酱香型白酒研究院由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和山东青州云门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以研究提升北方酱香白酒质量为目标,坚持品牌创新、科技创新、工艺创新,不断优化发展云门酱香酒健康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2.
利用产酸性蛋白酶的枯草芽孢杆菌对洋河酒厂的芝麻香型酒醅进行固态发酵,使蛋白大分子转化成小分子肽。在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含水量条件的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方法优化固态发酵条件以生产小分子肽的含量,同时考察了提取得到的酒醅肽的分子质量、氨基酸组成和抗氧化活性。经响应面优化后,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47 h、含水量1. 2 mL/g,在此条件下提取液中小分子肽的含量为7. 04mg/mL,并多为分子质量低于2 000 Da的肽。所制备的小分子肽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在0. 4 mg/mL质量浓度下对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5. 5%和66. 24%。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白酒酒醅固态发酵的方法,分解酒醅中的蛋白制备抗氧化活性小分子肽,为降低产品中的高级醇,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一种参考。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碱性蛋白酶水解制备大鲵活性肽的工艺条件以及大鲵活性肽的理化性质。以水解度为指标,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酶解温度50℃,酶解时间1.5 h,酶添加量70 U/g,p H8.91,液料比2∶1(m L/g),蛋白酶解液的水解度值为DH=19.61%±0.12%。所得大鲵活性肽的蛋白质含量为52.40%±1.28%。HPLC分析可知该大鲵活性肽的分子量多分布在1000.00 u以内。在30 mg/m L,大鲵活性肽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1.83%、56.27%。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超声辅助提取对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含量及功能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料液比、超声功率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确定了胶原蛋白肽最佳超声辅助提取工艺;并对藏羊皮胶原蛋白肽进行了抗氧化能力分析,模拟消化过程中的还原力和·OH清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超声辅助处理能明显提高胶原蛋白肽含量,最佳超声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8、超声功率220 W,超声时间27 min,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含量为30.21%±1.67%。超声波辅助提取后胶原肽的还原力和·OH清除率为0.49和83.2%,与超声前的胶原肽相比分别提高了4%和38.3%,经胃肠消化后还原力和·OH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仍然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超声辅助提取藏羊皮胶原蛋白肽具有提高胶原蛋白肽含量和增强体内抗氧化活性的优势,为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海藻酸钠与抗氧化肽质量比、总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冷藏鱼肉TVB-N影响的基础上,以TVB-N为优化指标,采用响应面方法优化鱼鳞抗氧化肽/海藻酸钠活性涂膜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与抗氧化肽质量比、总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TVB-N影响显著;涂膜最佳制备工艺为海藻酸钠与抗氧化肽质量比1.44︰1、总浓度3.5%和氯化钙浓度5.0%,此条件下TVB-N为12.74 mg/100 g;感官评分对照试验证明鱼鳞抗氧化肽与海藻酸钠活性涂膜的制备工艺是可靠性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麸曲替代部分大曲酿造酱香型白酒,研究其酿造工艺及产品特点。方法:以感官评分值和酒醅酒精含量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小麦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和麸曲添加量对麸曲酱香型白酒品质的影响,利用响应面优化试验对麸曲酱香型白酒的酿造工艺进行优化,并利用液相色谱法对白酒的微量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小麦添加量为投料量的16.0%,高梁添加量为79.0%,稻壳添加量为5.0%,酵母添加量为7.0%,麸曲添加量为7.0%时,发酵成熟的酒醅中酒精含量为5.96%,利用此工艺蒸馏出的麸曲酱香型白酒感官评分值为72.1,贮存6个月后感官评分值为86.3,白酒酒质丰富,酱香突出。结论:酿造工艺符合酱香型白酒发酵过程要求,产品具有典型酱香型白酒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酱香型蜂蜜配制酒的工艺条件及体外抗氧化能力,以陈皮、枸杞、山楂、龙眼干为原料,采用酱香型白酒为基酒泡制,经过滤加入蜂蜜进行调配生产酱香型蜂蜜混合配制酒。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以多指标综合评价法对酒中酚酸、总黄酮含量及感官评价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料液比为1∶8.3(g/m L),蜂蜜添加量为15%,泡制时间为6 d,温度为18℃时,其综合评价最高可达4.69。采用该方法配制出的酒,色泽呈橙黄色,清亮透明,酒体协调,兼具果香及酱香风味。以最终优化工艺制作的配制酒对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分别为87.24%、90.38%、81.25%、1.877,原酱香型白酒对照组对DPPH·、ABTS+·、羟自由基清除率及还原力分别为9.01%、4.26%、8.04%、0.017,表明该配制酒体外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原酱香型白酒。  相似文献   

18.
利用微生物技术对茅台镇酱香碎沙酒进行了提高产量和质量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实验酒感官质量及酱香酒重要风味组分吡嗪类化合物等含量有较大提高,平均出酒率提高近2个百分点。该实验研究对提高茅台镇中小白酒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克服传统白酒功能性、营养性不足的缺陷,以脱脂牛乳和枸杞为材料,采用对比及正交试验,对乳蛋白酶解条件、枸杞牛乳肽酒的制备工艺和抗氧化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胰蛋白酶是水解牛乳蛋白的最佳蛋白酶;2)胰蛋白酶的最佳酶解条件是在pH 7.0、温度40℃、加酶量4 500 U/g的条件下酶解120 min;3)枸杞牛乳肽酒的最佳发酵工艺:以牛乳蛋白酶解液为载体,添加体积分数14%枸杞汁、7.5%的活化酵母菌液,28℃发酵9 d。制备的枸杞牛乳肽酒具有较高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香味协调,口感良好,其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都符合并高于国家发酵型甜奶酒的标准。  相似文献   

20.
研究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对体内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新鲜葡萄牙牡蛎为原料,通过选择性复合酶解后喷雾干燥制备牡蛎肽粉,分别测定小鼠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等指标考察牡蛎肽粉对小鼠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经过喷雾干燥后的牡蛎肽粉不同剂量组均可极显著地降低小鼠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蛋白质羰基含量(p0.01),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含量(p0.01)。结果表明喷雾干燥制备的牡蛎肽粉具有良好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