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查区位于松花江支流西北河沿岸,系朝鲜族居民集居区。居民的华支睾吸虫皮试阳性率高达34%,皮试阳性者的粪检阳性率为45.7%。按朱氏分类方案,属三级感染地区。表明我国北方严寒地区仍有适宜于  相似文献   

2.
为寻求控制血吸虫病的有效措施,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疫情重,病人多,灭螺困难的洪山区江心村、汉南区新沟村、汉阳县合丰村、黄陂县叶店村为实验村,于1985~1988年用吡喹酮扩大化疗结合易感地带灭螺,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一)查病对3岁以上的人群均作为应查对象,自1985年开始,每年粪检一次,阳性者列为治疗对象;对粪检阴性或漏检者行血清学检查或皮试阳性,或有疫水接触史而体检有阳性体征者,均列为扩大化疗对象。  相似文献   

3.
1985~1986年,我们在南洞庭湖区按照统一的方案,选择29个村(洲垸亚型24个,湖汊亚型3个,洲滩亚型2个:总人口20510人)进行了现场观察。同时,对1980~1986年期间住院治疗,并经病原学确诊为急性血吸虫病患者976例资料进行了流行病学分析。 一、80%以上的患者集中分布在防洪大堤500m以内。以防洪大堤为起点,以村民小组为单位,按居民住地与大堤的垂直距离远近划分为一层(0~200m)、二层(200~500m)、三层(500~1000m)、四层(1000m以外)。其病人分布特征为:(一)距大堤愈近,居民粪检阳性率愈高,感染度愈重。用尼龙袋集卵沉孵法对18456名3岁以上居民粪检结果,各层居民粪检阳性率和EPG为:一层23.55%(1916/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HA法在湖区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确定化疗对象的可靠性。方法选择洞庭湖沿岸疫情基本一致的流行村6个,居民感染率均在10%~15%之间。每年对其一半人群采用IHA法过筛,抗体滴度在1: 10及以上者作为化疗对象,同时用Kato-Katz粪检法考核化疗效果。结果IHA法阳性者包括了90.7%~96.1%的Kato-Katz粪检阳性者在内。1997、1998年IHA和粪检都为阳性的人群,1999年粪检阴转率为80.5%和77.7%。IHA和粪检均为阴性的人群,粪检考核阴性率仍保持96.4%到 98. 3%。单就1997年粪检阳性者而言,1909年粪检阴转率为 74. 4%。结论在湖区血吸虫病中度流行区,采用IHA确定化疗对象,可将90%以上的粪检阳性对象和粪检查不出的大量血吸虫病人包括在内,其阳性和阴性结果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准确掌握四川省西昌市现有血吸虫病患者数,了解血吸虫病疫情动态,为考核防治效果提供科学依据,巩固达标成果,实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打下坚实基础。方法感染季节之后根据整群随机抽样对西昌市9个乡镇的12个抽样村中6~65岁的常住居民采用血清学方法行筛查;对血清学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查;对查出的血吸虫病患者用吡喹酮进行治疗,对血清学阳性者用吡喹酮进行扩大化疗。结果血检21 882人,血检阳性1 321人,阳性率为6%;血检阳性者全部进行了粪检,粪检阳性44人,阳性率为0.20%:感染者主要是15岁以上至60岁以下的人群,性别之间的感染无明显差别,未发现有14岁以下儿童感染;有3个乡镇的6个抽样村存在血吸虫感染,人群感染感染率均在1%以下,查出的患者全部进行了病原学治疗,血检阳性者进行了扩大化疗。结论西昌市血吸虫感染率较低,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成果得到有效的巩固。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在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用于筛查以确定化疗对象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江滩型血吸虫病低度流行区,选择一自然人群共463人,以粪便孵化法和Kato-Katz法阳性为标准确诊病人,同时用DDIA、双面胶纸条环卵沉淀试验(DGS-COP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这一自然人群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 筛查人群463人,粪检阳性18例,患病率3.9%。DDIA阳性73人,阳性率为15.8%,18例粪检阳性者中17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94.4%,Youden指数为0.81。DGS-COPT阳性41人,阳性率为8.9%,18例粪检阳性者中13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72.2%,Youden指数为0.66。ELISA阳性85人,阳性率为18.4%,18例粪检阳性者中15例阳性,阳性符合率为83.3%,Youclen指数为0.68。结论 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是一种较适合在低度血吸虫病流行区进行筛查化疗对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县应用昌潍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供应的1:2000肝吸虫皮内试验抗原,对490例同时做皮试及粪检,阳性率分别为68.78%和8.37%。对皮试阴性153人做粪检,阳性2人,阳性率1.30%。可看出皮试阳性反应率显著高于粪检阳性率,其他寄生  相似文献   

8.
查明十二指肠钩虫和美洲钩虫两种虫种的地理分布,对合理选择驱虫药,消灭钩虫病具有重要意义。1975~1978年选择近几年未集体驱虫、以旱地作物为主的生产队为调查点,对一岁以上的居民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进行粪检,钩虫卵阳性者再作幼虫培养,鉴别虫种,计算其比例。12个县(市)4,008人的钩虫卵阳性率为14.3~73.1%,每克粪便孵出的幼虫数为  相似文献   

9.
吡喹酮不同化疗策略与方案对控制血吸虫病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报道1980年-1996年在湖沼型重流行区吡喹酮5种化疗策略控制日本血吸虫病的效果。结果:靶人群化疗后1个月、3个月粪检阴转率均在86%以上,扩大化疗3年粪检阳性率下降74.90%,群体化疗1次和每年1次、每年2次连续2年粪检阳性率分别下降54.36%和70.19%、75.51%,阶段化疗3年粪检阳性率下降88.34%,间歇性化疗粪检阳性率下降39.34%。并对吡喹酮群体与个体化疗的剂量与疗法、不同阶段不同化疗策略的合理应用、群体化疗的对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1980年对崂山县马戈公社海东大队开展华支睾吸虫病调查,粪检640人,虫卵阳性47人,感染率7.3%。粪检与皮试结果的比较:640名检查对象同时进行皮试和粪检(三送三检),在皮试阳性117人  相似文献   

11.
1987~1989年在黄盖湖区渔民群居的鸦雀咀对患血吸虫病的渔民进行化疗观察。 方法与结果:一、化疗前病情调查:1987年6月收集渔民粪便,(1粪3检)用尼龙袋集卵,沉孵结合法检查,阳性者用改良加藤法作虫卵定量计数。粪检的136人中,阳性47人,阳性率为34.6%,感染度为5.66只/g粪。  相似文献   

12.
我省以往考核血吸虫病防治效果,均采用3送3检粪便孵化法查病,由于该法费工、费时、费钱,在已控制地区很少检出阳性病人,难以深入开展,故改用皮试、COPT、粪检法查病,并用于考核防治效果,结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对象被考核村7岁以上在家人群,要求受检率达95%以上。1.2方法以往无血吸虫病史(无史)人群光用皮试过筛,皮试阳性者抽血作OOPT;以往有血吸虫病史(有史)人群直接抽血做COPT,环沉率>3%者为阳性,再作粪便3送3检或大粪便量1送3检尼龙绢集卵孵化,粪孵阳性者进行虫卵计数,分别统计3种方法检…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我省湖汉亚型疫区血吸虫病流行现状及流行特征,1995年9-11月,按照全国血吸虫病抽样调查统一方案,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内容与方法1.1本次调查以1989年抽样调查结果为基线资料,按疫区人口1%地的比例抽样,以行政村为单位,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现有90个流行村,人口145449共抽取5个村,6559人,受检率95%以上。1.2居民粪检阳性率调查每个抽样树以3-60岁居民为调查对象,调查10(:Xj--15t人,不足1O川人者,则与邻近的疫区村合并。受检者采用尼龙绢集卵沉孵结合法粪检,阳性者用KatoKhlz法作虫卵计…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病高度流行区询检确定化疗对象的优势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索一种简便、经济、科学的确定血吸虫病化疗对象的方法,于1993年至1994年选择了相邻的2个村,分别进行了询检与粪检、询检阳性者化疗与全民化疗的优势对比探讨,结果如下。1试区概况二湾村和新六村相邻,人口分别为702人和771人,人畜到易感地带一仅北河河滩活动频繁,1993年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5.04%和15.18%,属湖沼型洲统亚型高度流行区.2方法2.1分组与化疗对象二湾村6-60岁居民中询检阳性者为化疗对象。新六村6-60岁的全部居民为化疗对象。2.2询检阳性的判断标准2.2.1经常接触疫水2.2.2乏力经常性(≥15d)四肢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IHA法在湖区血吸虫病中流行区确定化疗对象的可靠性。方法 选择洞庭湖沿岸疫情基本一致的流行村6个,居民感染率均均在10%-15%之间。每年对其一半人群采用IHA法过筛,抗体滴度在1:10及以上者作为化疗对象,同时用Kato-Katz粪检法考核化疗效果。结果 IHA法阳性者包括了90.7%-96.1%的Kato-Katz粪检阳性者在内。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鄱阳湖血吸虫病重疫区较佳的化疗方案。1995年-1996年在鄱阳湖区的万户乡塘美村和南峰乡余晃村两个血吸虫病重度流行村中的24个自然村进行研究。塘美村以自然村为单元,按不同感染水平分层实施相应分层化疗,余晃村按行政村为单元全民化疗,平行比较两种化疗方案的费用一效果。试区概况都昌县属鄱阳湖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县之一,选择的塘美、余晃村均种棉花、油菜、水稻为主兼捕渔业,村周围草洲螺情生态环境及村民生产生活接触疫水频率大致相同。塘美村总人口3775人,6-60岁2542人,进点前居民粪检阳性率12.28%,耕牛101头,感染…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洲垸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抽样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省洲烷亚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的现状和特征,考核“/\·五”期间血吸虫病防制效果,1995年9~11月,按全国血吸虫抽样调查统一方案,在全省1567个洲岛亚型流行村中抽取15个样本村,进行了血吸虫病的病情调查,结果如下:1内容与方法1.1以1989年抽样调查结果为基线资料.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确定调查材,要求抽样调查人口占总人数的l%以上。1.2居民血吸虫病感染率调查以行政村为单位,调查对象为3~60岁居民,要求受检率达95%以上。对受检者采用尼龙绢集卵一送三检沉孵结合法粪检,粪检阳性者再用Kato—Katz法作虫卵计数。1.3晚期血…  相似文献   

18.
我市泌湖乡义燕村有10个村民小组,725人,原是血吸虫病重疫区,历史累计血吸虫病人294人,1952年粪检阳性率为73.16%(229/313)。1979年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81年起粪检未查到血吸虫病人。1985年通过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 1991年8月对该村进行COPT调查,当地8足岁以上居民列为应检对象,计570人,实检530人,受检率达93%。抽取耳垂血,用常规COPT凹玻片法检查。干卵由浙江省地方病防治办公室定点的加善县凤桐乡卫生院提供。环沉率≥3%为阳性。调查结果:1 实检530人中,COPT阳性60人,阳性率为11.32%。其中无血吸虫病史者257人,COPT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钩虫病低度流行区的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Kato-Katz法对高邮市3个村(目标化疗村、集体化疗村和空白对照村)居民抽样粪检。目标化疗和集体化疗均采用甲苯咪唑600mg,1.5d,3次分服,空白对照以NaHCO3片剂作安慰剂。服药后2个月及16个月以同法复查,考核近、远期疗效。结果 目标化疗村钩虫感染率从6.90%下降至1.41%和1.92%;集体化疗村钩虫感染率从10.10%下降至2.22%和0.65%;空白对照村3次结果分别为5.14%、3.54%、1.94%。结论 在钩虫低度流行区,目标化疗可以替代集体化疗。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血清学方法对血吸虫病群体化疗效果考核的实用价值,于1987~1989年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选择两个点进行群体化疗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方 法 一、试区:组Ⅰ:为黄盖湖地区渔民。该组人群在血吸虫病疫区活动范围广泛,粪检阳性率在25%左右。组1:为白云镇新合村居民。该地1979年发现血吸虫病流行。试验前粪检阳性率在5%左右。 二、化疗:对组Ⅰ所抽取的对象,均采用吡喹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